学术投稿

白藜芦醇对血压影响的Meta分析

范芳;陈娇;徐勇;王吉英;梁雅灵;李衍辉

关键词:血压, Meta分析, 白藜芦醇
摘要:目的 评价白藜芦醇对血压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及所获文献的参考文献(截至2015年11月4日).收集以白藜芦醇对血压干预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血压在基线水平上的变化值为连续性变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加权均数差(WMD)及其95%可信区间(CI)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9个RCT,共计331例样本量符合纳入标准.结果显示对于2型糖尿病的人群,能明显降低收缩压[WMD=-13.07,95%CI(-15.37,-10.76),P<0.05],能降低舒张压[WMD=-4.20,95%CI(-7.39,-1.00),P<0.05];对于非2型糖尿病人群,白藜芦醇对收缩压无降低作用[WMD=0.06,95%CI(-2.10,2.21),P<0.05],舒张压降低有统计学意义[WMD=-3.21,95%CI(-4.85,-1.58),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能存在一定的降压效应.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与CXCL12蛋白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及CXCL12在特发性肺纤维化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荆州市中心医院2004~2014年诊断为特发性肺纤维化且存有活检或手术标本的患者共18例,并收集正常肺组织20例作为对照,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CHOP)及CXCL12蛋白(SDF-1)的表达,通过逆转录PCR(RT-PCR)检测肺组织中GRP78 mRNA及CXCL12 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相比,肺纤维化患者肺泡上皮中GRP78、CHOP、CXCL12蛋白表达均上调,且GRP78 mRNA及CXCL12 mRNA也表达上调.结论 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及CXCL12在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参与了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金笛;何丽;张海锋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锁骨远端锁定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锁骨远端锁定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3例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23例,女20例;年龄17~78岁,平均(51±14)岁.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A组20例采用锁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B组23例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并比较术后并发症情况、疼痛视觉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末次随访应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2~18个月),锁定钢板组在VAS、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Murley评分上均优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发生1例钢板螺钉拔出,锁骨钩钢板组有两例出现肩峰撞击综合征.结论 对于NeerⅡ锁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组具有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以及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的优势.

    作者:马文明;曹成;王昆;何双华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周细胞在血管生成及抗肿瘤治疗中的价值

    周细胞广泛分布于全身毛细血管和微血管管壁,紧贴于血管内皮细胞外.周细胞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相延续,与内皮细胞一起构成成熟的血管结构.同时,周细胞还参与血管的新生,研究发现周细胞在维护血管稳定、协调内皮细胞功能、调节血管直径及血流量、合成并释放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结构物质、调节免疫活动等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周细胞及其相关信号将是抗血管治疗的重要靶点[1].现将周细胞在血管生成及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陈卓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骨外科手术患者多项影响因素与继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性研究

    目的 探讨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继发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多项潜在影响因素的关联性.方法 纳入该院于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收治的骨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登记所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病史等病史资料,记载患者围术期可能潜在的影响因素情况.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7d,采用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骨外科手术患者继发POC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终244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68例患者继发POCD、176例患者随访期间认知功能正常.终多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分级、术中低氧饱和度、手术耗时、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是骨外科患者术后继发POCD的独立增加风险因素,超前镇痛、术后使用鸟司他丁为其独立改善预后因素.结论 对于具备本研究探明影响因素的患者,临床医生应予以充分警惕,及时进行相关量表筛查,从而做到尽早发现、尽早干预,有效延缓该患者POCD的病情进展.

    作者:孙艳玲;吴五洲;许先成;吴艳琼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孕前及不同孕期体质量指数增加与妊娠结局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孕前和不同孕期体质量指数(BMI)增加对新生儿体质量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341名单胎、头位且无妊娠并发症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前BMI不同,孕12周BMI增加不同,孕28周BMI增加不同及孕期BMI增加不同各分为3组,以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观察指标,对各组进行随访分别比较不同孕期各组和新生儿体质量及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 孕前BMI分组不同与新生儿体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12周△BMI与新生儿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28周△BMI及孕期△BMI与新生儿体质量及分娩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前BMI及不同孕周△BMI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分娩方式有关,合理进行孕期体质量管理,控制△BMI有助于控制新生儿体质量并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周冬;林莹;赵云;肖梅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并发心房颤动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及病理意义

    目的 考察并发心房颤动(AF)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与氧减饱和度指数(ODI)的影响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在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32例,按是否并发AF分为2组:并发AF的急性脑血管病组60例,非AF的急性脑血管病组72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7例为对照组.结果 与急性脑血管病组比,并发AF的急性脑血管病组脑出血、意识障碍、既往脑血管病史和大脑中动脉发病例数较多(P<0.05).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脑血管病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vWF和ODI增高(P<0.05),与急性脑血管病组比,并发AF急性脑血管病组NIHSS、IL-6、TNF-α、CRP、vWF和ODI明显增高(P<0.05).结论 AF加重了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低氧并存的状况.

    作者:陈庆友;张艳蕉;王中华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Gli抑制剂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Gli抑制剂GANT61对人胃癌细胞AZ521和AGS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0、10、20μmol/L)的GANT61处理AZ521和AGS细胞24 h后,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GANT61作用于AZ521和AGS细胞后对Gli-1、Gli-2、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凋亡及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ANT61可以剂量依赖性显著下调AZ521和AGS细胞Gli-1、Gli-2和Bcl-2蛋白表达和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10 μmol/L GANT61作用AZ521,AGS细胞后凋亡率为(19.37±0.81)%和(16.1±0.26)%,显著高于0 μmol/L GANT61凋亡率(4.23±0.35)%和(6.00±0.87)%(P<0.05);10 μmol/L和20 μmol/L GAN761的AZ521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355.33±10.12、312.67±7.37,与0μmol/L GANT61 423.33±11.37相比显著降低(P<0.05);10μmol/L和20 μmol/L GAN761的AGS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306.67±4.16、273.33±8.02,与0 μmol/L GANT61388.33±11.06相比显著降低(P<0.05);10 μmol/L和20 μmol/L GANT61的AZ521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305±9.64、360.24±8.54,与0 μmol/L GANT61 261.12±11.53相比显著增高(P<0.05);10 μmol/L和20 μmol/L GANT61的AGS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55.00±6.56、310.67±8.50,与0μmol/L GANT61 198.33±2.50相比显著增高(P<0.05).结论 GANT61通过特异性抑制Gli-1,Gli-2蛋白表达从而调节AZ521和AGS细胞中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王雷;杜媛鲲;米源;廖海江;王林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25羟维生素D3与抗菌肽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25羟维生素D3与抗菌肽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 选择连续3年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1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大于或等于2次患者46例,男20倒,女26例,平均(32.35±9.10)岁;选择15例人作为对照组,平均(31.35±10.20)岁,对照组在年龄上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25羟维生素D3水平和诱导痰上清液抗菌肽LL-37水平并做相关性分析.用人气道上皮细胞株分析25羟维生素D3对抗菌肽LL 37水平影响.结果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诱导痰上清液人抗菌肽LL-3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上呼吸道感染平均次数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25羟维生素D3呈负相关(r=-0.54,P<0.05),上呼吸道感染平均次数与诱导痰上清液抗菌肽LL-37水平呈负相关(r=-0.65,P<0.05),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25羟维生素D3和诱导谈上清液抗菌肽LL-37水平呈正相关(r=0.59,P<0.05).体外细胞实验显示1,25羟维生素D3能上调上皮细胞抗菌肽LL-37表达.结论 25羟维生素D3的缺乏可能是上呼吸道反复感染患抗菌肽LL-37的表达下调的重要原因.

    作者:罗光燕;杨小琼;张芸;王孝芸;袁谢芳;王星;李国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白藜芦醇对卵泡颗粒细胞线粒体的调节作用及人工辅助生殖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口服白藜芦醇对卵泡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及人工辅助生殖技术(ART)效果的影响.方法 研究入组受试对象109例,其中,对照组59例,白藜芦醇组50例.分析其颗粒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和线粒体功能,检测胚胎发育和妊娠结局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白藜芦醇使颗粒细胞的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活性下降了28.57% (P<0.05),同时也降低了丙二醛(MDA)水平(0.653±0.084)nmol/mL vs.(0.382±0.052) nmol/mL,(P<0.05).白藜芦醇增加了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4.62±0.24)×105 vs.(5.77±0.38)×105,(P<0.05)和ATP生成(2.516±0.160)pmol vs.(4.484±0.180) pmol,(P<0.05).白藜芦醇组较之对照组其卵成熟率(87.75% vs.94.15%,P<0.05)、受精率(86.69% vs.91.49%,P<0.05)和优质胚胎率(44.30% vs.51.22%,P<0.05)均显著提高,且尚未发现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白藜芦醇可能对提高ART的成功率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作者:陈兰;胡沙;李素萍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永川豆豉复合配方对ZDF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 研究永川豆豉复合配方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发性糖尿病ZDF大鼠为研究对象,分为模型对照组、模型干预组;以及正常SD大鼠作为阴性对照,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干预组.复合配方水溶剂连续干预35 d,同时监测体质量、饲料消耗、空腹血糖(FBG)情况,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测量.结果 该复合配方对正常动物血糖、体质量无影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ZDF模型干预组大鼠干预后体质量(P<0.01)、体质量增长率(P<0.05)显著增加,空腹血糖下降百分率显著增高(P<0.01);同时,ZDF大鼠糖耐量明显改善,表现为0.5、2.0h血糖下降百分率和0、0.5、2.0h血糖曲线下面积下降率升高(P<0.05).结论 永川豆豉复合配方可以改善ZDF糖尿病大鼠的糖代谢,而不影响正常大鼠的糖代谢,提示该复合配方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的作用.

    作者:胡琴;舒芙蓉;糜漫天;周永;郎和东;汪小兰;朱俊东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间质性肺病患者血清NF-κB和TGF-β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伴间质性肺病(ILD)患者血清中核因子-κB (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2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涎腺和(或)泪腺受累PSS患者39例(单纯PSS组),仅伴肺间质损害PSS患者43例(PSS+ ILD组),以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1例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外周血标本检测分析NF-κB和TGF-β1水平和PSS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各组血清NF-κ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SS+ ILD组(70.49±25.64)ng/mL高于单纯PSS组(43.71±18.62)ng/mL和对照组(20.35±9.69) ng/mL(P<0.05),单纯PSS组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血清TGF-β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SS+ ILD组(37.43±10.68)μg/L高于单纯PSS组(18.52±6.32)μg/L(P<0.05),而PSS+ ILD组和单纯PSS组均低于对照组(49.61±15.19)μg/L(P<0.05).结论 NF-κB和TGF-β1水平变化在PSS伴间质性肺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白淑荣;王艳;杨静;杨朝;李萍;段学波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国人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与骨髓抑制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EM+DDP,GP)和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VB+ DDP,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与骨髓抑制.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和维普,查阅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GP和NP方案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4.2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9项RCT合计677例患者纳入研究.两组的有效率(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0,P>0.05,OR=1.08,95%CI:0.80~1.47).两组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93,P<0.05,OR=0.33,95%CI:0.23~0.48;Z=4.67,P<0.05,OR=2.10,95%CI:1.54~2.86).结论 NP和GP方案治疗NSCLC的近期疗效相当,但NP方案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高,而GP方案血小板下降发生率高.

    作者:赵炳芬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尼泊尔地震伤患者野外条件下手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 总结野外条件下尼泊尔地震伤员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4例年龄3~86岁严重地震伤员进行手术的麻醉.针对不同病情、年龄、手术方式等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及神经阻滞等麻醉方式,并分析了容量治疗、血液保护在缺乏输血条件的情况下的作用.结果 术中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血氧饱和度(SpO2)维持在90%~100%.所有伤员麻醉效果均达到理想,未出现麻醉意外及严重的麻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平稳渡过围术期.结论 野外条件下的麻醉管理应针对不同病情、年龄、手术方式等选择安全合理的麻醉方法.

    作者:代雪梅;李军;安虹;田潇潇;朱妍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南宁地区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HIV阳性的分布特征

    目的 分析南宁地区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的分布特点,为采供血机构制订有效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南宁地区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的相关资料,并对1 084 889份血液标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结果为有反应性的标本,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确认.结果 1 084 889份献血者标本经确认HIV阳性372例,总阳性率为34.29/10万,呈现增长的趋势(x2趋势=34.717,P<0.05),互助献血与自愿无偿献血之间的HIV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35.625,P<0.05,OR=1.940,95%CI:1.554~2.421).男女两性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分别为x2=37.668,22.984,P<0.05).男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x2=10.713,P<0.05,OR=1.436,95%CI:1.155~1.786).不同文化程度的献血者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48,P<0.05).不同职业之间献血者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35.260,P<0.05).结论 南宁地区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不同献血类型、年龄、性别、职业之间献血者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苏武锦;陈悦;黄茜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PI3K/Akt信号通路在转录水平调控VCAM-1表达

    目的 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是否调控脂多糖诱导的人内皮细胞VCAM-1表达及机制.方法 脂多糖(LPS) 10μg/mL刺激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0、6、12、24 h,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VCAM-1蛋白表达,刺激0、4、8、12 h行RT-PCR检测VCAM-1 mRNA;LPS(10μg/mL,后同)刺激HUVEC 0、30、60、120 min后,Western blot检测PI3K(磷脂酰肌醇-3激酶)、磷酸化PI3K (p-PI3K)、Akt、磷酸化Akt (p-Akt)表达;PI3K抑制剂LY294002(10、50 μmol/L)、Akt抑制剂A6730(2、10 μmol/L)预处理细胞1h后LPS刺激12 h,Western blot检测VCAM-1蛋白表达,刺激8h行RT-PCR检测VCAM-1 mRNA;加或不加抑制剂,LPS刺激8h加入放线菌素D抑制转录,于0、1、2、3、4h收细胞行RT-PCR检测VCAM-1 mRNA,计算mRNA半衰期.结果 LPS刺激HUVEC(6、12、24 h)后VCAM-1蛋白表达增加(P<0.05),12h达峰值,VCAM-1 mRNA在刺激后也增加(P<0.05),8h达峰值;LPS刺激HUVEC后p-PI3K、p-Akt增加,p-PI3K在刺激30 min达峰值(P<0.05),以后逐渐下降,120 min与0h接近(P>0.05),p-Akt在刺激30 min明显增加,60 min达峰值,120 min仍高于0 h(P<0.05);LY294002下调了p-Akt表达(P<0.05),同时降低VCAM-1蛋白、mRNA合成(P<0.05);Akt抑制剂也抑制VCAM-1蛋白、mRNA(P<0.05);PI3K、Akt抑制剂均不影响VCAM-1 mRNA稳定性(P>0.05).结论 PI3K/Akt信号途径在转录水平调控VCAM-1表达.

    作者:贾圣男;史家欣;李小民;陈晓兵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2006~2014年住院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2006~2014年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MP感染的防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苏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5 395例呼吸道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年间MP总阳性检出率30.27%(5 395/17 820),2009、2013年呈暴发流行,阳性率分别为40.35%、40.38%.MP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发病率高于冬春季节;女童MP阳性检出率高于男童;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期组、学龄期组阳性率分别为15.75%、38.14%、53.96%、59.42%,各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在不同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以大叶性肺炎居首位,高达76.20%.喘息患者MP阳性检出率为27.00%,各季节喘息患者M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所致肝功能异常总的发生率为8.14%,以大叶性肺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达10.84%.结论 苏州地区MP流行周期约为4年,夏秋季为高发季节,感染率与患儿年龄呈正相关.MP感染可引起喘息症状及肝功能损害.

    作者:钱前;季伟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MARCH家族蛋白在免疫、生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膜相关RING-CH(membrane-associated RING-CH,MARCH)家族是近年发现的一类属于E3泛素连接酶的环指结构域家族,迄今已发现的MARCH家族成员有11种,分别是MARCH1~11.MARCH家族的成员分布广泛,参与多种细胞功能,如免疫调节,蛋白质量控制和膜转运,内质网相关降解,内体蛋白质运输,线粒体动力学平衡和精子发生调控等[1-9].MARCH家族蛋白相关领域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因此,本文从MARCH家族蛋白的分类、生物学结构、表达及在免疫、生殖等生物学功能方面就MARCH家族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下一步的功能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王美姣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口腔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授课技能方法研究

    为了提高口腔医学专业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中华口腔医学会曾多次举办全国性的口腔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大赛.笔者曾在2011年参加在深圳举办的中华口腔医学会首届口腔医学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培训和比赛;2014年又参加了在重庆举办的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口腔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授课技能竞赛.在比赛的过程中,笔者结识了很多优秀的青年教师,他们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素材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现将自己参加比赛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以求共同进步.

    作者:左恩俊;牛卫东;马国武;孔英;周万春;胡书海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抬高再造耳廓颅耳角的新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利用“备用”的肋软骨作为支撑材料,在抬高再造耳廓颅耳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利用肋软骨进行耳廓再造时,过量切取长约3 cm的肋软骨作为支架的主体,插入耳垂下方的皮下;在对耳廓颅耳角低平进行抬高时,将多余的软骨块完整取出并拼接成L型,置于支架后方的骨膜下.结果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行耳廓再造术需抬高颅耳角的患者共20例,修复后的再造耳廓具有正常颅耳角,除1例因感染后颅耳角低平外,其余患者术后耳廓立体形态均良好.结论 过量切取肋软骨埋置皮下作为“备用”,在抬高颅耳角时将其取出作为支撑材料,术后效果良好,避免了切取筋膜瓣和再次切取肋软骨的二次损伤.

    作者:刘远生;李文芳;杨红华;章杰;肖苏琴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重庆地区土家族居民膳食习惯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目的 了解重庆市15岁以上土家族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探讨当地居民高血压与膳食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3~2015年对重庆地区8个县区的15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调查其近一年内膳食摄入的种类及数量,并测量血压.结果 1 622名土家族居民中共有高血压患者213例,患病率为13.1%.其中,65~74岁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其他年龄组(x2=196.082,P<0.05),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x2趋势=12.69,P<0.05).对照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推荐量,土家族居民谷类、蔬菜、蛋类摄入较为合理,而奶类、油摄入量、鱼虾类在推荐摄入量范围的居民只占0.25%、3.70%、7.46%.非高血压组每日大米、禽内、鱼虾类、奶类、水果、干果摄入量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1、4.137、2.358、3.940、2.935、1.715,P<0.05);植物油、动物油和食盐每日摄入量低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9、3.395、3.42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动物油、食盐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1.185、1.162),干果、禽肉、奶类及谷类摄入为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OR=0.747、0.828、0.828、0.848).结论 土家族居民高血压低发,与其膳食结构存在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玉佳;沈鹏宇;范明月;汪龙;李革 刊期: 2016年第29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