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外科手术患者多项影响因素与继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性研究

孙艳玲;吴五洲;许先成;吴艳琼

关键词:骨科/骨外科手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探讨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继发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多项潜在影响因素的关联性.方法 纳入该院于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收治的骨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登记所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病史等病史资料,记载患者围术期可能潜在的影响因素情况.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7d,采用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骨外科手术患者继发POC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终244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68例患者继发POCD、176例患者随访期间认知功能正常.终多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分级、术中低氧饱和度、手术耗时、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是骨外科患者术后继发POCD的独立增加风险因素,超前镇痛、术后使用鸟司他丁为其独立改善预后因素.结论 对于具备本研究探明影响因素的患者,临床医生应予以充分警惕,及时进行相关量表筛查,从而做到尽早发现、尽早干预,有效延缓该患者POCD的病情进展.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肾缺血再灌注致慢性肾间质纤维化大鼠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肾缺血再灌注(IRI)致慢性肾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方法 将SD大鼠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及IRI 7 d组、IRI 14 d组.分离左侧肾动脉,IRI组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左侧肾动脉,35 min后去除血管夹;假手术组不夹闭左侧肾动脉.IRI 7 d组与IRI 14 d组分别于术后第6、13天切除右侧肾,分别于第7、14天处死大鼠.观察比较3组大鼠肾功能,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3组肾组织β-cateni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观察β-catenin表达部位,生化染色检测胶原含量,Masson染色观察比较3组病理改变.结果 与Sham组相比,IRI 7 d组Fibronectin、α-SMA、胶原含量无明显增高,病理无明显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而IRI 14 d组Fibronectin、α-SMA的蛋白表达水平则明显增高,胶原含量增多,肾功能减退,病理显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与Sham组相比,IRI 7 d组β-catenin表达增高,IRI 14 d组较IRI 7 d组增高更显著.结论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在肾IRI致慢性肾间质纤维化病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闵亚丽;黄健;杨静;刘畅;于黔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切口闭合及全层切除装置的研究进展

    软式内镜初用于单纯的诊断,随着内镜技术深入研究和发展,内镜治疗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具有更微创,比外科手术更少不良事件,无放射线暴露等优点.但是,传统的内镜切除术技术如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黏膜下隧道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等技术虽已进展为治疗胃肠道肿瘤的有力工具,然而这些技术局限于消化道壁的浅层,即黏膜层(M)和黏膜下层浅层(SM1),无法处理如起源于肌层的黏膜下较深层的病变,对于这些病变临床需要更彻底的全层切除技术.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TR)近年来已取得较大进展,并已经进入临床治疗,它不仅可提供更全面的组织学诊断,同时也是外科治疗的另一选择,保证了高完全切除率.

    作者:杨勇致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治疗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99Tc-MDP)治疗难治性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入选60例难治性AS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原有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加99Tc-MDP.对照组:继续使用原有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主要疗效指标:达到AS疗效评价(ASAS)20%改善程度(ASAS 20)的受试者比例.次要疗效指标:达到AS疗效缓解50% (ASAS 50)、ASAS标准中6项改善5项(ASAS5/6)、Bath AS疾病活动指数(BASDAI)改善50%(BASDAI 50)、ASAS部分缓解的受试者比例.结果 AS患者使用99Tc-MDP治疗第4周时,有30%患者达到治疗反应,16周时80%患者达到治疗反应.次要疗效标准(ASAS 5/6、BASDAI 50、ASAS 50、ASAS部分缓解)也有改善,第16周时有72.5%患者达到ASAS 5/6,55.0%患者达到BASDAI 50、42.5%患者达到ASAS50、35%患者达到ASAS部分缓解.不仅如此,在第8周时患者ESR、CRP均有所下降.而且99Tc-MDP的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结论 99Tc-MDP可有效缓解难治性AS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指标,为治疗难治性AS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作者:裘影影;汤郁;芮金兵;李晶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抬高再造耳廓颅耳角的新方法研究

    目的 探讨利用“备用”的肋软骨作为支撑材料,在抬高再造耳廓颅耳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利用肋软骨进行耳廓再造时,过量切取长约3 cm的肋软骨作为支架的主体,插入耳垂下方的皮下;在对耳廓颅耳角低平进行抬高时,将多余的软骨块完整取出并拼接成L型,置于支架后方的骨膜下.结果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行耳廓再造术需抬高颅耳角的患者共20例,修复后的再造耳廓具有正常颅耳角,除1例因感染后颅耳角低平外,其余患者术后耳廓立体形态均良好.结论 过量切取肋软骨埋置皮下作为“备用”,在抬高颅耳角时将其取出作为支撑材料,术后效果良好,避免了切取筋膜瓣和再次切取肋软骨的二次损伤.

    作者:刘远生;李文芳;杨红华;章杰;肖苏琴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骨外科手术患者多项影响因素与继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性研究

    目的 探讨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继发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多项潜在影响因素的关联性.方法 纳入该院于2014年4月1日至2015年10月1日收治的骨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登记所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现病史、既往病史等病史资料,记载患者围术期可能潜在的影响因素情况.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7d,采用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骨外科手术患者继发POC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终244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68例患者继发POCD、176例患者随访期间认知功能正常.终多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分级、术中低氧饱和度、手术耗时、术后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是骨外科患者术后继发POCD的独立增加风险因素,超前镇痛、术后使用鸟司他丁为其独立改善预后因素.结论 对于具备本研究探明影响因素的患者,临床医生应予以充分警惕,及时进行相关量表筛查,从而做到尽早发现、尽早干预,有效延缓该患者POCD的病情进展.

    作者:孙艳玲;吴五洲;许先成;吴艳琼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儿童心脏轻度杂音与瓣膜反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儿童心脏轻度杂音与心脏瓣膜反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非心脏疾病诊疗或常规体检时,听诊有心脏杂音的儿童274例,行心脏彩超、心肌酶等检查明确心脏杂音产生的原因.结果 274例心脏杂音患儿中确诊为生理性杂音168例,占61.31%(168/274),先天性心脏病36例,占13.14%,继发性心脏病70例,占25.55%.生理性杂音原因中包括瓣膜反流、左室假腱索等情况,其中,瓣膜反流101例,占生理性杂音的60.12%(101/168),占整个心脏杂音的36.86%(101/274);3~6岁心脏杂音组中瓣膜反流例数为35例,占76.09%,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2~<3岁心脏杂音组中瓣膜反流率为38.55%,高于小于1岁组的20.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脏杂音分级为Ⅰ级的患儿中,为瓣膜反流的占53.13%,Ⅱ级为29.89%,Ⅲ级为1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心脏听诊杂音与瓣膜反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心脏杂音可初步判断儿童器质性心脏病发生情况.

    作者:夏琨;孙东明;刘玲;王瑞耕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大于17分的急性PSD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文拉法辛缓释片组(观察组)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组(对照组),每组34例,在脑血管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6、8周时采用17项HAMD进行评分;在治疗后2周时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在治疗后6、8周时,观察组的HAMD评分较对照组下降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50.00%和67.65%,对照组为26.47%和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观察组为32.35%和47.06%,对照组为8.82%和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拉法辛缓释片不良反应多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PSD急性期的治疗,文拉法辛缓释片的疗效明显优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

    作者:赵良兵;王化东;孙超;赵艳梅;孙迎迎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南宁地区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HIV阳性的分布特征

    目的 分析南宁地区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的分布特点,为采供血机构制订有效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南宁地区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的相关资料,并对1 084 889份血液标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结果为有反应性的标本,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进行确认.结果 1 084 889份献血者标本经确认HIV阳性372例,总阳性率为34.29/10万,呈现增长的趋势(x2趋势=34.717,P<0.05),互助献血与自愿无偿献血之间的HIV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35.625,P<0.05,OR=1.940,95%CI:1.554~2.421).男女两性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分别为x2=37.668,22.984,P<0.05).男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x2=10.713,P<0.05,OR=1.436,95%CI:1.155~1.786).不同文化程度的献血者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948,P<0.05).不同职业之间献血者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35.260,P<0.05).结论 南宁地区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HIV感染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不同献血类型、年龄、性别、职业之间献血者HI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苏武锦;陈悦;黄茜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吉西他滨或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国人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与骨髓抑制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EM+DDP,GP)和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VB+ DDP,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与骨髓抑制.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和维普,查阅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GP和NP方案治疗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Man 4.2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有9项RCT合计677例患者纳入研究.两组的有效率(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0,P>0.05,OR=1.08,95%CI:0.80~1.47).两组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93,P<0.05,OR=0.33,95%CI:0.23~0.48;Z=4.67,P<0.05,OR=2.10,95%CI:1.54~2.86).结论 NP和GP方案治疗NSCLC的近期疗效相当,但NP方案患者白细胞减少发生率高,而GP方案血小板下降发生率高.

    作者:赵炳芬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Peroxiredoxin-1基因沉默对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进肺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Peroxiredoxin-1 (Prx-1)基因沉默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促进肺成纤维细胞合成Ⅰ和Ⅲ型胶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肺成纤维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0.4%血清),TGF-β1组(5 μg/L),TGF-β1+阴性转染组(5μg/L TGF-β1+阴性对照siRNA),TGF-β1+ Prx-1 siRNA转染组(5 μg/L TGF-β1 +Prx-1 siRNA).利用脂质体Lipo2000将阴性对照siRNA和Prx-1 siRNA分别转染到TGF-β1+阴性转染组和TGF-β1+Prx-1 siRNA转染组的肺成纤维细胞中,转染48 h后用于后续实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转染后各组的Prx-1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kt(p-Akt)及Ⅰ和Ⅲ型胶原蛋白水平,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检测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1) Prx-1 siRNA转染肺成纤维细胞后,TGF-β1+ Prx-1 siRNA转染组的Prx-1 mRNA表达明显降低.(2)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Ⅰ和Ⅲ型胶原、ROS及pAkt蛋白水平均明显增加(0.34±0.06 vs.0.58±0.06、0.42±0.05 vs.0.56±0.06、2 988±379 vs.4 315±580和0.29±0.05 vs.0.66±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GF-β1组比较,TGF-β1+阴性转染组Ⅰ和Ⅲ型胶原、ROS及p-Akt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TGF-β1+ Prx-1 siRNA转染组Ⅰ和Ⅲ型胶原、ROS及p-Akt蛋白水平均进一步增高(0.58±0.06 vs.0.79±0.09、0.56±0.06 vs.0.77±0.08、4 315±580 vs.5 841±782和0.66±0.07 vs.0.93±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能够诱导肺成纤维细胞生成ROS,并由此促进Akt的激活和肺成纤维细胞合成Ⅰ和Ⅲ型胶原;而沉默Prx-1基因可激活ROS/Akt通路,从而有助于TGF-β1促进肺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

    作者:刘宝欣;刘英宇;魏中秋;梁婷婷;范玉磊;杨方;孙影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CNKI、CBM、VIP、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关于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对比性研究,对收集的研究结果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关数据,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6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8项回顾性队列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WMD=-1.32,95%CI:-3.17~0.52,P>0.05)和手术时间(WMD=21.46,95%CI:-13.08~56.00,P>0.05)无明显差异,但是微型钢板组在骨折愈合时间(WMD=-1.53,95%CI:-1.90~-1.17,P<0.05)、关节活动功能优良率(RR=1.18,95%CI:1.13~1.25,P<0.05)、伤口感染率(RR=0.39,95%CI:0.25~0.61,P<0.05)和固定物不良事件发生率(RR=0.35,95%CI:0.17~0.73,P<0.05)方面更具优势.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在总体上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较克氏针更好.

    作者:陈智;陈歌;尹一然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伴间质性肺病患者血清NF-κB和TGF-β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伴间质性肺病(ILD)患者血清中核因子-κB (NF-κ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该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82例PSS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涎腺和(或)泪腺受累PSS患者39例(单纯PSS组),仅伴肺间质损害PSS患者43例(PSS+ ILD组),以该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1例为对照组,收集各组外周血标本检测分析NF-κB和TGF-β1水平和PSS相关生化指标.结果 各组血清NF-κ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SS+ ILD组(70.49±25.64)ng/mL高于单纯PSS组(43.71±18.62)ng/mL和对照组(20.35±9.69) ng/mL(P<0.05),单纯PSS组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血清TGF-β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SS+ ILD组(37.43±10.68)μg/L高于单纯PSS组(18.52±6.32)μg/L(P<0.05),而PSS+ ILD组和单纯PSS组均低于对照组(49.61±15.19)μg/L(P<0.05).结论 NF-κB和TGF-β1水平变化在PSS伴间质性肺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白淑荣;王艳;杨静;杨朝;李萍;段学波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云南4个少数民族糖尿病危险因素及相关知识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云南省4个独有少数民族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现状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5 532名大于或等于35岁的纳西族、傈僳族、傣族和景颇族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体检.结果 纳西族、傈僳族、傣族和景颇族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检出率分别是:糖尿病家族史2.2%、0.4%、3.3%和1.5%;高血压27.0%、16.5%、55.2%和36.9%;肥胖8.9%、2.0%、16.9%和5.7%;中心性肥胖39.5%、16.0%、61.8%和39.1%;缺乏体力活动32.2%、27.2%、39.9%和31.7%;并且均是傣族高,傈僳族低(P<0.05).高脂饮食44.9%、34.7%、45.5%和25.8%;以傣族高,景颇族低(P<0.05).吸烟率31.1%、34.8%、33.1%和47.2%,以景颇族高,纳西族低(P<0.05).4个民族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均低于25%.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危险因素及管理知识的知晓率均是傣族高,景颇族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家族史(OR=4.26,95%CI:2.51~7.22)、年龄(OR=1.04,95%CI:1.02~1.05)、受教育程度(OR=1.05,95%CI:1.01~1.09)、肥胖(OR=1.74,95%CI:1.24~2.44)、中心性肥胖(OR=2.62,95%CI:1.95~3.53)和高血压(OR=1.99,95%CI:1.50~2.63)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云南省4个少数民族糖尿病患病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流行水平,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处于较低水平.

    作者:苏蓉;蔡乐;董峻;崔文龙;孙承欢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尼泊尔地震伤患者野外条件下手术的麻醉管理

    目的 总结野外条件下尼泊尔地震伤员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44例年龄3~86岁严重地震伤员进行手术的麻醉.针对不同病情、年龄、手术方式等采用气管插管全凭静脉麻醉、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及神经阻滞等麻醉方式,并分析了容量治疗、血液保护在缺乏输血条件的情况下的作用.结果 术中血流动力学基本稳定,血氧饱和度(SpO2)维持在90%~100%.所有伤员麻醉效果均达到理想,未出现麻醉意外及严重的麻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平稳渡过围术期.结论 野外条件下的麻醉管理应针对不同病情、年龄、手术方式等选择安全合理的麻醉方法.

    作者:代雪梅;李军;安虹;田潇潇;朱妍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口腔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授课技能方法研究

    为了提高口腔医学专业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中华口腔医学会曾多次举办全国性的口腔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大赛.笔者曾在2011年参加在深圳举办的中华口腔医学会首届口腔医学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培训和比赛;2014年又参加了在重庆举办的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全国口腔医学院校青年教师授课技能竞赛.在比赛的过程中,笔者结识了很多优秀的青年教师,他们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素材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现将自己参加比赛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以求共同进步.

    作者:左恩俊;牛卫东;马国武;孔英;周万春;胡书海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热休克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提取物与杀伤细胞共培养及抑瘤效应评价

    目的 将热休克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提取物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培养,以期提高早期CIK的增殖、分泌细胞因子及体外杀伤等能力,为得到高质量CIK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1)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常规诱导培养CIK;(2)热休克处理hAMSCs(42℃,1 h),48 h后收集上清液及胞内物质,将提取物与第10天CIK(370 μg:2×106个)共培养;(3)计数第12、14、17天CIK细胞数,绘制生长曲线;(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的分泌量;(5)MTT法检测CIK对A549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 (1)加入hAMSCs提取物的实验组增殖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第12、14、17天CIK细胞数分别为[(5.26±0.01)×105/mL vs.(5.60±0.00)×105/mL)]、[(6.26±0.23)×105/mL vs.(9.37±0.15)×105/mL]、[(8.10±0.75)×105/mL vs.(11.00±1.67)×10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ELISA结果表明,hAMSCs提取物对早期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有一定促进能力,两组第14天IL-2、TNF-α、IFN-γ量(pg/mL)分别为(13.49±0.78 vs.15.49±3.47)、(53.52±5.52 vs.33.83±15.61)、(60.68±19.39vs.50.24±1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MTT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IC50分别为(38.60±18.63 vs.25.62±8.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将热休克hAMSCs提取物与CIK共培养;共培养后显著促进了早期CIK的增殖活性.

    作者:李培义;李宁;王雪;张川骎;李菲;罗清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25羟维生素D3与抗菌肽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作用研究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25羟维生素D3与抗菌肽在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 选择连续3年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1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大于或等于2次患者46例,男20倒,女26例,平均(32.35±9.10)岁;选择15例人作为对照组,平均(31.35±10.20)岁,对照组在年龄上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外周血血清中25羟维生素D3水平和诱导痰上清液抗菌肽LL-37水平并做相关性分析.用人气道上皮细胞株分析25羟维生素D3对抗菌肽LL 37水平影响.结果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诱导痰上清液人抗菌肽LL-3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上呼吸道感染平均次数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25羟维生素D3呈负相关(r=-0.54,P<0.05),上呼吸道感染平均次数与诱导痰上清液抗菌肽LL-37水平呈负相关(r=-0.65,P<0.05),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外周血25羟维生素D3和诱导谈上清液抗菌肽LL-37水平呈正相关(r=0.59,P<0.05).体外细胞实验显示1,25羟维生素D3能上调上皮细胞抗菌肽LL-37表达.结论 25羟维生素D3的缺乏可能是上呼吸道反复感染患抗菌肽LL-37的表达下调的重要原因.

    作者:罗光燕;杨小琼;张芸;王孝芸;袁谢芳;王星;李国平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孤立性脾结核1例报道

    孤立性脾结核临床少见,其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学上多表现为脾脏占位性病变,易误诊为脾脏肿瘤,终诊断多依赖病理学检查.孤立性脾结核形成结核球则更为罕见,本院近期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因“左上腹疼痛3个月”,于2013年12月5日入院,疼痛呈持续性胀痛,餐前及餐后较明显,无发热,无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症状.患者门诊就诊行腹部MRI检查提示脾脏占位性病变,考虑囊肿并出血可能.门诊以“脾脏占位:囊肿并出血?”收入本科.

    作者:杜杰;兑丹华;赵建锋;敖宇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头颈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头颈癌指发生在唇、口腔、上颌窦、咽(鼻咽、口咽、喉咽)、唾液腺、喉和甲状腺的恶性肿瘤,从世界范围看,头颈癌发病率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6位.Ferlay等[1]报道,2012年全球年新发病例数约占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的4.9%,年死亡病例数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病死率的4.6%.临床对头颈癌强调以手术为主放疗及化疗为辅的三联疗法,化疗主要用于配合手术治疗或作为姑息治疗,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治疗转移性头颈部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的常用方案.

    作者:陈虎 刊期: 2016年第29期

  • 2006~2014年住院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2006~2014年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MP感染的防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苏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5 395例呼吸道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年间MP总阳性检出率30.27%(5 395/17 820),2009、2013年呈暴发流行,阳性率分别为40.35%、40.38%.MP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发病率高于冬春季节;女童MP阳性检出率高于男童;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期组、学龄期组阳性率分别为15.75%、38.14%、53.96%、59.42%,各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在不同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以大叶性肺炎居首位,高达76.20%.喘息患者MP阳性检出率为27.00%,各季节喘息患者M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所致肝功能异常总的发生率为8.14%,以大叶性肺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高,达10.84%.结论 苏州地区MP流行周期约为4年,夏秋季为高发季节,感染率与患儿年龄呈正相关.MP感染可引起喘息症状及肝功能损害.

    作者:钱前;季伟 刊期: 2016年第29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