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小RNA 在食管鳞癌化疗耐药性中的研究现状

胡智;刘单(综述);戴天阳(审校)

关键词:微小RNA, 食管鳞癌, 化疗耐药
摘要: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化疗及新辅助化疗是ESCC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后期肿瘤耐药性的产生是临床面临的难题。近年来表观遗传学领域研究显示:微小RNA (miRNAs)是非编码单链 RNA ,在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凋亡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筛查肿瘤耐药产生过程中miRNAs的变化,寻找相应的靶蛋白及信号通路,将为逆转耐药性,增加化疗药物敏感性提供帮助。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子宫肌瘤相关性不孕研究进展

    子宫肌瘤即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从5.4%到77%不等,检测对象和手段的不同导致了如此大的差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子宫肌瘤导致的不孕患者约占所有不孕症患者的5%~10%,既可以引起反复流产,也可以作为独立因素存在(1%~2.4%[1])而导致不孕;这类排除了内分泌及其他器质性病变的不孕症患者,可以称为子宫肌瘤相关性不孕。随着社会婚育观念的变化,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大力发展,35岁以上子宫肌瘤相关性不孕患者数量明显增加。

    作者:陈骊;王智亮(综述);邹敏(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重庆医学》杂志对运用统计学方法的有关要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促甲状腺激素降低与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与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该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1例,根据TSH是否小于0.27 uIU/mL分成 TSH降低组和 TSH正常组。入院时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出院后随访3个月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TSH降低组3个月时的HAMD评分(16.04±3.34 vs .14.03±3.47,P=0.000)、mRS均明显高于TSH正常组(3.2±1.1 vs .2.1±1.5,P=0.000)。TSH降低组预后差的比率(89.3%)高于TSH正常组(38.4%)。结论 TSH浓度降低与脑卒中后抑郁可能存在相关性,TSH浓度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较差。

    作者:陈劲松;林贵喜;姚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12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随访分析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 RC P )在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26例临床诊断为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行腹部M RI平扫及M RCP检查,记录诊断结果,持续随访观察,将M RCP诊断结果与随访得到的病理或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RCP诊断结果与随访结果对比,定位诊断符合率100%。定性诊断 MRCP与随访结果无统计学差异。针对不同原因的梗阻,MRCP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论 MRCP在梗阻性黄疸定位及定性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不同梗阻原因的判断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建;张文兰;赵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重庆医学》开通微信公众平台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实践与评价

    解剖学教学是使学生掌握人体结构的医学基础课[1]。但在实际教学中,奠定这一基础并非易事。由于该课程专业名词多、内容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解剖结构难记易忘[2‐3]。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学生初的新鲜感和好奇心逐渐降低,学习解剖学的积极性减弱,部分学生厌学情绪滋生,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影响后续相关医学课程的教学,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医护人才。鉴于此,本院探索开展解剖学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作者:崔颜宏;王伟浩;顾援农;牛小艳;秦万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颅脑钝性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颅脑损伤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分析颅脑损伤的损伤机制主要依赖于经验积累,没有具体化的标准。传统的颅脑损伤的研究多数为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实验,技术手段单一,而随着生物力学与相关技术设备的发展,利用生物力学的相关技术研究颅脑损伤成为可能。法医学、生物力学、有限元方法的有机结合,开拓了法医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必将促进颅脑损伤机制的研究,进而推动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向前发展,为建立颅脑损伤的量化标准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喻永敏;刘振江;李奎;尹志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滤过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疗效及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滤过(HF)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机体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HD)联合HP进行血液净化,而观察组则采用HP联合 HF进行血液净化。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生存时间、全血胆碱酯酶活力、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所有患者血清 TGF‐β1、TNF‐α、IL‐6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P<0.05),治疗后血清 TGF‐β1、TNF‐α以及IL‐6水平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血液净化疗法治疗AOPP疗效肯定,以 HP联合HF方案疗效更佳。

    作者:黄建;王晓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正交试验优化酒黄芩炮制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酒黄芩炮制的佳工艺。方法以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获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黄酒质量分数、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黄酒质量分数为10%、炒制温度为140℃、炒制时间为6 min ,该工艺稳定可行。结论正交设计法可用于酒黄芩炮制工艺的优化。

    作者:周霜;朱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例作为治疗组,在4.5 h内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0.9 mg/kg ),其中先将10%在10 min内进行静脉注射,其余90%在1 h内进行静脉滴注。选择同时期收治的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首剂300 mg ,以后每天100 mg)。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24 h和7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8%,且治疗后治疗组6、24 h和7 d NIHSS评分为(14.1±3.5)、(12.3±4.3)分和(8.2±5.5)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溶栓治疗时间窗、适应证以及禁忌证。

    作者:孙永兴;刘玉祥;张凝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阿法骨化醇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阿法骨化醇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 )患者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 PNS患者80例,分为常规激素治疗对照组和阿法骨化醇预防治疗观察组,每组40例。骨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前甲状腺素原(iPTH)的检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骨密度(BMD)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测。结果两组治疗前BALP、TRACP 、1,25‐(OH)2D3和 i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BALP、TRACP和 iPTH显著升高(P<0.05),1,25‐(OH)2D3显著减低,治疗后观察组BALP、TRACP和 iPTH无显著改变(P>0.05),1,25‐(OH)2D3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腰椎和髋骨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腰椎和髋骨BMD显著减低(P<0.05),观察组腰椎和髋骨BMD则无显著改变(P>0.05)。治疗后对照组平均骨痛评分(1.32±0.27)显著高于观察组(0.58±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法骨化醇可以预防PNS激素治疗过程中骨质疏松的发生,显著降低骨转换,缓解治疗期间激素诱发的骨痛。

    作者:林艺;陈朝荣;江强;蔡潇阳;庄乙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某学校风疹疫情预防控制实例分析

    目的:分析一起学校风疹疫情爆发的原因,探讨预防控制学校风疹疫情的措施。方法调查和收集风疹病例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评价。结果该起疫情发病209例,罹患率23.51%(209/889),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发病率呈递减趋势(χ2=5.047,P<0.01),男生发病高于女生(χ2=4.378,P=0.036),内宿生发病高于外宿生(χ2=19.909,P<0.001);889名学生均无风疹疫苗接种史;采集15例病例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测,麻疹Ig M抗体全部阴性,检出风疹 Ig M 抗体阳性3份,阳性检出率为20%(3/15);该起风疹疫情历时43 d ,以皮疹为主要症状,无危重病例;通过病例隔离治疗、环境和空气消毒、风疹疫苗应急接种、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结论存在风疹疫苗免疫空白是学校风疹疫情爆发的主要原因。及时认真落实应急接种风疹疫苗、对传染源隔离治疗、对空气消毒和通风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疫情。

    作者:凌洪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欧美发达国家成年人发病率19%~41%,我国消化不良患者约占普通内科门诊的10%,占消化内科门诊的50%[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F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治疗 FD的常用药物(如抑酸剂、促动力药物)及治疗方法可一定程度上缓解 FD患者症状,但总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是 F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FD的发生除了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脑‐肠轴等因素有关外,精神心理因素与F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精神心理因素与FD相关性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杨昌妮(综述);刘纯伦(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Pim-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c-M yc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Pim‐1在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c‐M y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胸外科手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癌及癌旁正常肺组织标本各30例,统计临床病例资料及跟踪后期病理结果,利用RT‐PCR、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 Pim‐1 mRNA、c‐Myc及 Pim‐1蛋白的表达,分析Pim‐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c‐Myc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在非小细胞肺癌中Pim‐1阳性率、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mRNA表达量分别为0.798±0.083和0.394±0.107(P<0.01),蛋白阳性例数分别为18例及6例(P=0.002)。Pim‐1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年龄差距、性别差异、有无吸烟史、肿瘤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TNM分期有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升高,其表达量也随之上调。Pim‐1与c‐Myc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433(P=0.017)。结论 Pim‐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趋势,且随着存在淋巴结的转移及 TNM 分期的升高,其表达也随之增加。

    作者:刘星宏;温桂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Klotho 在肾脏损伤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虽然经过长期的发展,目前急慢性肾脏病的肾脏替代治疗有了很大的提高,挽救很多人的生命,但是对疾病进展的研究却收效甚微。在积极对肾脏病进行一级、二级预防的同时,也不断增加对肾脏保护性的研究。肾脏保护性因子Klotho基因初在小鼠模型中被发现。因其表达增高能够延缓衰老,延长生命,所以就用希腊神话中掌管人生命女神Klotho的名字命名。在对Klotho的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其在调整机体磷代谢中也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几年的研究发现,血磷和病死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钙磷失衡导致的血管钙化是心血管疾病独立的强危险因素[1],甚至认为磷在循环过程中可能对机体起到毒性作用。而 Klotho的作用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发现,Klotho不仅能作为肾损伤的标志物,减缓肾脏损伤促进修复,而且可能在软组织钙化中起到保护性作用。目前的研究更倾向于认为,膜外的磷对细胞有毒性作用,而尿磷的排泄减少可能会导致机体的早熟和衰老[2]。本文将对其在磷代谢、减缓肾损伤和减少软组织钙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赵洪刚(综述);张遵城(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腹腔镜下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小肠自阴道残端脱出1例报道

    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临床常见的手术方式。不论是传统经腹手术、阴式手术,还是越来越有优势的腹腔镜下手术,其中阴道残端愈合不良作为其并发症较为常见,常表现为出血、感染等。但经过早期发现,并通过积极的处理一般均能达到痊愈,脏器脱出者极为少见。现将本院腹腔镜下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小肠脱出者1例报道如下。

    作者:徐明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内镜诊断十二指肠溃疡合并食管癌3例报道

    目的:通过病例报道提醒内镜工作者在检查中高度警惕易漏诊的早期食管癌。方法通过对该院3例十二指肠溃疡合并食管癌病例的报道,分析十二指肠溃疡合并食管癌的病因、病机。结果10254例胃镜检查中发现十二指肠溃疡1127例(10.99%),其中合并食管癌3例,占同期十二指肠溃疡的0.27%。3例食管癌中有2例为食管鳞状细胞癌,1例为食管腺癌。结论通过对胃底、贲门及食管下段进行详细观察,重视对可疑病灶尤其是Barrett食管的活检,发现易漏诊的早期食管癌,早期进行干预治疗。

    作者:赵长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15例小腿前侧存在骨质或肌腱外露组织缺损患者,选择以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链为供血基础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通过明道转移修复缺损,顺行皮瓣以腘窝外侧皮动脉为供血源,逆行皮瓣以腓动脉穿支为供血源。结果15例患者15处创面,选用腘窝外侧皮动脉为供血源的皮瓣9块,腓动脉穿支为供血源的皮瓣6块,大切取面积19 cm ×10 cm。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长1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功能良好。结论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皮瓣不臃肿,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是修复小腿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作者:杨力;朱小平;郭贤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重庆高校教职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

    目的:评价重庆高校教职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10y CVDR)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4月重庆两所大学2630名教职工的体检资料。计算每个教职工的 eGFR和10y CVDR ,分析不同eGFR水平组10y CVDR的差异。结果纳入分析的职工平均年龄为(51.76±14.53)岁,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吸烟者占16.00%,高血压患者占15.20%,糖尿病患者占4.10%,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明显多于女性( P<0.05)。男性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血清肌酐、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血糖均明显高于女性( P=0.000),高密度脂蛋白明显低于女性( P=0.000)。10y CVDR的中位数为1.2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2.85% vs .0.40%,P<0.01)。eGFR≥90 mL · min-1·1.73 m2组、75 mL · min-1·1.73 m2≤eGFR<90 mL · min-1·1.73 m2组、60 mL · min-1·1.73 m2≤eGFR<75 mL · min-1·1.73 m2组及eGFR<60 mL · min-1·1.73 m2组的10y CVDR中位数分别为0.74%、2.25%、5.58%和14.39%。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与eGFR≥90 mL · min-1·1.73 m2组相比,其余各组的10y CVDR均明显增高。结论 eGFR是影响10y CVDR的重要因素,eGFR水平越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越高。

    作者:张帆;杨渊;唐晓君;李文明;刘定华;余雪梅;薛建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改良三腔胃管在老年患者长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因病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多,此类患者易发生吞咽障碍,为了保证其营养需求,常经鼻饲给予肠内营养[1]。鼻肠管可有效减少肠内营养反流及误吸等并发症发生,在临床得到普遍应用。但鼻肠管的单管腔使其治疗手段相对单一,难以同时实现胃肠减压功能[2],因此选择更加合适的肠内营养途径尤为重要[3]。三腔胃管具有三腔和三孔的构造,能够同时满足肠内营养和多种治疗手段,但目前基本都是置入胃内。如果对置入位置进行调整,还可能在营养支持及并发症等方面较单腔管体现出更明显的优势。本院对老年患者实施改良三腔胃管置入空肠开展肠内营养,对置入方法及置入效果进行了研究及探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顺霞;唐晓铃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