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颜宏;王伟浩;顾援农;牛小艳;秦万生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化疗及新辅助化疗是ESCC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后期肿瘤耐药性的产生是临床面临的难题。近年来表观遗传学领域研究显示:微小RNA (miRNAs)是非编码单链 RNA ,在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凋亡等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筛查肿瘤耐药产生过程中miRNAs的变化,寻找相应的靶蛋白及信号通路,将为逆转耐药性,增加化疗药物敏感性提供帮助。
作者:胡智;刘单(综述);戴天阳(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PAF)患者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与超声心动图指标、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末电势(PtfV1)的相关性。方法将5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n=26)及窦性心律组(n=30),并选取年龄和性别与入选患者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利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房内径(LA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并计算PtfV1。结果阵发性房颤组的NT‐proBNP水平高于窦性心律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阵发性房颤组复律后NT‐proBNP水平显著减低。阵发性房颤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543,P<0.05),与LAD呈正相关(r=0.606,P<0.01),与LVEF呈负相关性(r=-0.750,P<0.01),与PtfV1绝对值呈正相关(r=0.513,P<0.01)。结论测定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结合超声心动图指标及PtfV1,有助于综合评估患者心功能。
作者:杨寿艳;杨坤;潘波;代静澜;牟海刚;梁伟;覃策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比较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超声刀及单极高频电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该院序贯入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甲状腺手术患者2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手术组(LigaSure组)98例、超声刀手术组(超声刀组)100例、单极高频电刀组(电刀组)95例,分别比较3组手术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 Li‐gaSure组及超声刀组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电刀组(P<0.05),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P<0.05),促进了患者的术后恢复;而LigaSure组及超声刀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和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减轻疼痛,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辛运超;尚小领;薛刚;林彦涛;徐国刚;张青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 A )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n=93)及汉族患者(n=112),以哈萨克族(n=81)及汉族(n=100)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RP‐HPLC)法分别检测两个民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血浆中 ADMA水平,同时检测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果糖胺等生化指标。结果两个民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ADM A水平较健康人群显著升高( P<0.01),血浆ADM A水平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呈正相关(哈萨克族 r=0.715,P<0.01;汉族 r=0.645,P<0.01)。结论新疆哈萨克及汉族血浆ADMA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均具有相关性,提示ADM A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秦练;王忠;王丽;陈少泽;唐辉;段军仓;任宏强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欧美发达国家成年人发病率19%~41%,我国消化不良患者约占普通内科门诊的10%,占消化内科门诊的50%[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F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治疗 FD的常用药物(如抑酸剂、促动力药物)及治疗方法可一定程度上缓解 FD患者症状,但总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是 F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FD的发生除了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脑‐肠轴等因素有关外,精神心理因素与F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精神心理因素与FD相关性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杨昌妮(综述);刘纯伦(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铁调素(hepcidin ,Hepc)是调控体内铁稳态的关键的铁调节激素。它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到血液循环中的富含25个氨基酸的抗菌多肽(2789.4)。 H epc初是在血液和尿液中以抗菌肽的形式被发现的。 H epc在生物体内检测是含有25个氨基酸的多肽形式(hepcidin‐25)和2种较小的同种型(hepci‐din‐22和hepcidin‐20),但只有 hepcidin‐25已被证实参与铁代谢的调节。尽管H epc在体外具有抗菌作用,但在生理条件下低浓度的H epc不能发挥上述抗菌活性,也就是说发挥抗菌肽作用的浓度比生理状态下的浓度要高[1]。H epc是铁稳态的中央调节因子,它可以通过 Hepc‐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 , FPN )轴,调控肠道铁的吸收和巨噬细胞铁的释放,这一功能是通过诱导FPN细胞内吞和降解而实现的[2]。
作者:乔倩(综述);耿惠(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 RC P )在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26例临床诊断为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行腹部M RI平扫及M RCP检查,记录诊断结果,持续随访观察,将M RCP诊断结果与随访得到的病理或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RCP诊断结果与随访结果对比,定位诊断符合率100%。定性诊断 MRCP与随访结果无统计学差异。针对不同原因的梗阻,MRCP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论 MRCP在梗阻性黄疸定位及定性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不同梗阻原因的判断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建;张文兰;赵丽华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永川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镇与1个街道的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抽血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高血压患病率,采用卡方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计调查1202人,调查发现居民对高血压防治知识认知水平低于30.00%,21.46%的居民每天吸烟,31.78%的居民平时进行体育锻炼,超质量与肥胖的比例分别为24.63%与6.07%,高血压患病率为23.88%。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OR=1.95,95% CI:1.74~2.17)、高血压危险因素认知水平(OR=2.11,95% CI:1.18~3.79)、平均每天每人油摄入量(OR=0.80,95% CI:0.64~0.99)、体质量(OR=1.97,95% CI:1.58~2.46)与血糖(OR=0.63,95% CI:0.50~0.78)是高血压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永川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匮乏,吸烟、饮酒、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等高危因素普遍存在,应切实加强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工作。
作者:谷伟;袁跃龙;丁贤彬;沈卓之;张春华;陈克江;张红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昆明小鼠分成3组:纤维化模型组(A组)、N G F干预组(B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8周时采集标本,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清蛋白(ALB);放射免疫法检测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 A )、层粘连蛋白(L N )、Ⅲ型前胶原(PCⅢ)。采用Ishaki评分系统对小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进行评分。结果A、B组ALT、AST、HA、LN均明显高于C组(F=111.45,658.80,157.43,167.99;P<0.05);B组ALT、AST、LN均明显低于A组(P<0.05)。HE染色、网状纤维染色及Masson染色显示,A组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明显,B组肝组织炎症较A组显著减轻,未形成纤维间隔,纤维组织细短,C组肝组织未见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形成。A组肝脏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评分较B、C组高,且3组炎症活动度得分、纤维化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NGF可以阻断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减轻肝组织炎症。
作者:张伟;刘翠芸;刘佩佩;付文娟;孙水林;席文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对比研究海扶刀与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利弊。方法将167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分为海扶刀治疗组(n=86)和子宫切除术组(n=81)。治疗前及术后1、3、6个月分别记录不良事件,进行子宫肌瘤症状‐生活质量问卷(UFS‐QOL )调查,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36(SF‐36)评估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海扶刀治疗组临床并发症及不良事件低于子宫切除术组,U FS‐QOL得分优于子宫切除术组,术后1个月SF‐36得分优于子宫切除术组,但术后3、6个月SF‐36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能耐受手术或希望保存子宫及其生理功能的患者适合海扶刀治疗。
作者:王慧玲;秦瑞英;王世进;王艳敏;华彩红;杨玉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15例小腿前侧存在骨质或肌腱外露组织缺损患者,选择以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链为供血基础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通过明道转移修复缺损,顺行皮瓣以腘窝外侧皮动脉为供血源,逆行皮瓣以腓动脉穿支为供血源。结果15例患者15处创面,选用腘窝外侧皮动脉为供血源的皮瓣9块,腓动脉穿支为供血源的皮瓣6块,大切取面积19 cm ×10 cm。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长1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功能良好。结论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皮瓣不臃肿,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是修复小腿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作者:杨力;朱小平;郭贤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疾病构成,为指导新生儿疾病治疗、预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提高新生儿出生和生存质量。方法调查2013年1月1日0:00至2014年12月31日24:00重庆市中医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3542例,统计所有新生儿的多项资料,包括:出生情况、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新生儿发病率高的疾病,前3位依次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1.06%)、新生儿肺炎(10.43%)、早产(8.13%)。结论应加强孕期保健及新生儿监护,降低感染发生率,寻找胆红素增高的病因,积极对症治疗,防治早产,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卢慧娜;何素蓉;曹霞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例作为治疗组,在4.5 h内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0.9 mg/kg ),其中先将10%在10 min内进行静脉注射,其余90%在1 h内进行静脉滴注。选择同时期收治的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首剂300 mg ,以后每天100 mg)。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24 h和7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8%,且治疗后治疗组6、24 h和7 d NIHSS评分为(14.1±3.5)、(12.3±4.3)分和(8.2±5.5)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溶栓治疗时间窗、适应证以及禁忌证。
作者:孙永兴;刘玉祥;张凝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可吸收接骨板在儿童肱骨干骨折治疗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骨科2010~2013年收治的肱骨干骨折大龄儿童21例,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早期辅助石膏固定。结果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3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患肢肩肘关节功能恢复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瞿向阳;李明;刘星;曹豫江;蒋林峻;李海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回顾性评价肝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经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化疗栓塞的安全性、技术成功率及远期疗效。方法6例肝多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经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并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YM‐Lip)实施完全性充填栓塞治疗,术后6、12、36个月行多排螺旋C T增强检查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以评价远期疗效。结果肝多发海绵状血管瘤6例中共栓塞病灶26个,其中,成功栓塞病灶数分别为15个1例、2个4例、3个1例。26个病灶均不同程度缩小,其中,C T显示术后6、12、36个月被栓塞病灶直径缩小超过50%、直径缩小小于或等于50%、病灶消失分别为38%(10/26)、54%(14/26)、8%(2/26),62%(16/26)、23%(6/26)、15%(4/26),69%(18/26)、12%(3/26)、19%(5/26)。技术操作成功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前后病灶大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经动脉超选择栓塞技术操作成功率高、微创、并发症少、疗效显著。
作者:官彬;罗小平;廖先国;鹏程;唐勇;游兴攀;荆鑫;粟华明;赵先宁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与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7月该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1例,根据TSH是否小于0.27 uIU/mL分成 TSH降低组和 TSH正常组。入院时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出院后随访3个月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 TSH降低组3个月时的HAMD评分(16.04±3.34 vs .14.03±3.47,P=0.000)、mRS均明显高于TSH正常组(3.2±1.1 vs .2.1±1.5,P=0.000)。TSH降低组预后差的比率(89.3%)高于TSH正常组(38.4%)。结论 TSH浓度降低与脑卒中后抑郁可能存在相关性,TSH浓度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较差。
作者:陈劲松;林贵喜;姚键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美国的医学教育十分注重实践培训[1]。美国医学院入学竞争非常激烈,目前全美共有医学院校120多所,年招生总规模控制在16000名左右。医学院的报考者必须已经完成普通高等教育的4年本科学习,经过严格考试(Medical College Ad‐mission Test ,MCAT)并有很好的推荐信等背景资料才可能被高水平医学院录取[2]。而医学院毕业生要申请到住院医师(Residency)职位,除了要通过执业医师考试(United 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 ,USMLE)的 Step 1和 Step 2的临床知识(Clinical Knowledge ,CK )考试外,也要求好的简历和推荐信[3]。在申请医学院和住院医师职位时如果能提供申请人在医院参与的实践项目并有相关论文发表,将大大提高被录取的概率。
作者:崔志鸿;Ashok Agarwal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慢性髓系白血病(CM L )患者中let‐7a‐3启动子的甲基化态势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建立实时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 (RQ‐MSP)分别检测25例对照者及52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let‐7a‐3启动子未甲基化水平。结果52例CM L患者未甲基化let‐7a‐3启动子(59.6%)为阳性,而对照组仅1例(4%)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ROC曲线分析表明,let‐7a‐3启动子未甲基化作为辅助诊断CM L有较好的特异性。未甲基化let‐7a‐3启动子水平与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r=0.641,P=0.001),但与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P>0.05)。在慢性期和加速期let‐7a‐3未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急变期。结论 let‐7a‐3基因低甲基化水平随疾病进展而降低。
作者:吴得红;姚冬明;李云;林江;邓兆群;杨静;陈星星;钱震;马吉春;钱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临床常见的手术方式。不论是传统经腹手术、阴式手术,还是越来越有优势的腹腔镜下手术,其中阴道残端愈合不良作为其并发症较为常见,常表现为出血、感染等。但经过早期发现,并通过积极的处理一般均能达到痊愈,脏器脱出者极为少见。现将本院腹腔镜下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小肠脱出者1例报道如下。
作者:徐明黎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