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氧条件下铁调素表达的研究进展

乔倩(综述);耿惠(审校)

关键词:铁调素, 缺氧, 铁代谢, 铁稳态
摘要:铁调素(hepcidin ,Hepc)是调控体内铁稳态的关键的铁调节激素。它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到血液循环中的富含25个氨基酸的抗菌多肽(2789.4)。 H epc初是在血液和尿液中以抗菌肽的形式被发现的。 H epc在生物体内检测是含有25个氨基酸的多肽形式(hepcidin‐25)和2种较小的同种型(hepci‐din‐22和hepcidin‐20),但只有 hepcidin‐25已被证实参与铁代谢的调节。尽管H epc在体外具有抗菌作用,但在生理条件下低浓度的H epc不能发挥上述抗菌活性,也就是说发挥抗菌肽作用的浓度比生理状态下的浓度要高[1]。H epc是铁稳态的中央调节因子,它可以通过 Hepc‐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 , FPN )轴,调控肠道铁的吸收和巨噬细胞铁的释放,这一功能是通过诱导FPN细胞内吞和降解而实现的[2]。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正交试验优化酒黄芩炮制工艺研究

    目的:优选酒黄芩炮制的佳工艺。方法以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获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黄酒质量分数、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黄酒质量分数为10%、炒制温度为140℃、炒制时间为6 min ,该工艺稳定可行。结论正交设计法可用于酒黄芩炮制工艺的优化。

    作者:周霜;朱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肺源性心脏病并发低钠血症92例临床分析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他胸肺部疾病引起的心脏病,是老年性心脏病中的多发病,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右心功能不全为其主要病理改变。急性发作时可以发生多种严重并发症,其中低钠血症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低钠血症可出现低渗性脑病,易与肺源性心脏病缺氧或者二氧化碳潴留产生肺心脑病相混淆,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特殊生理结构及疾病的不典型临床表现,在诊疗过程中极易误诊或漏诊[1‐2]。本研究旨在探讨肺源性心脏病合并低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依据。

    作者:孙婷;袁连红;余伟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精神心理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欧美发达国家成年人发病率19%~41%,我国消化不良患者约占普通内科门诊的10%,占消化内科门诊的50%[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F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治疗 FD的常用药物(如抑酸剂、促动力药物)及治疗方法可一定程度上缓解 FD患者症状,但总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是 FD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FD的发生除了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高敏感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脑‐肠轴等因素有关外,精神心理因素与F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精神心理因素与FD相关性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杨昌妮(综述);刘纯伦(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颅脑钝性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颅脑损伤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分析颅脑损伤的损伤机制主要依赖于经验积累,没有具体化的标准。传统的颅脑损伤的研究多数为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实验,技术手段单一,而随着生物力学与相关技术设备的发展,利用生物力学的相关技术研究颅脑损伤成为可能。法医学、生物力学、有限元方法的有机结合,开拓了法医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必将促进颅脑损伤机制的研究,进而推动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向前发展,为建立颅脑损伤的量化标准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喻永敏;刘振江;李奎;尹志勇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海扶刀与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研究海扶刀与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利弊。方法将167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分为海扶刀治疗组(n=86)和子宫切除术组(n=81)。治疗前及术后1、3、6个月分别记录不良事件,进行子宫肌瘤症状‐生活质量问卷(UFS‐QOL )调查,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36(SF‐36)评估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海扶刀治疗组临床并发症及不良事件低于子宫切除术组,U FS‐QOL得分优于子宫切除术组,术后1个月SF‐36得分优于子宫切除术组,但术后3、6个月SF‐36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能耐受手术或希望保存子宫及其生理功能的患者适合海扶刀治疗。

    作者:王慧玲;秦瑞英;王世进;王艳敏;华彩红;杨玉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TALE-TFs构建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目的:在传统方案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经济有效且易于操作的类转录激活效应子转录因子(TALE‐TFs)的构建和功能检测方案。方法采用基于PCR的Golden gate克隆法分别尝试构建类转录激活效应物(TALEs)的六聚体、五聚体、四聚体和三聚体,比较构建结果,选择优效果方案进行TALE‐TFs的构建。采用片段置换反应(FSR)构建了含有 TALE‐TFs结合片段的RFP质粒pminCMV ,并与TALE‐TFs进行共转染,观察红色荧光验证TALE‐TFs的转录活性。结果 TALEs中所含的串联重复模块越少,获得的构建产物越多。共转染时,TALE‐TFs使得pminCMV成功启动表达。结论该研究为不同条件下实验方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并利用含有TALE‐TF结合片段和红色荧光的质粒建立了快捷直观的转录活性验证方法。

    作者:王媛媛;苏攀柯;黄爱龙;胡接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实践与评价

    解剖学教学是使学生掌握人体结构的医学基础课[1]。但在实际教学中,奠定这一基础并非易事。由于该课程专业名词多、内容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解剖结构难记易忘[2‐3]。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学生初的新鲜感和好奇心逐渐降低,学习解剖学的积极性减弱,部分学生厌学情绪滋生,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影响后续相关医学课程的教学,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医护人才。鉴于此,本院探索开展解剖学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作者:崔颜宏;王伟浩;顾援农;牛小艳;秦万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重庆医学》杂志对运用统计学方法的有关要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脐动脉舒张期血流消失时胎儿生长发育及出生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晚孕期脐动脉舒张期血流信号消失时胎儿生长发育和出生时情况。方法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脐动脉血流信号,对比分析脐动脉血流正常与脐动脉舒张期血流消失时胎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和出生时Apgar评分。结果脐动脉舒张期血流消失的胎儿生长发育小于孕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出生时宫内窘迫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正常组。结论晚孕期脐动脉舒张期血流消失提示胎儿宫内缺氧,胎儿生长发育相对缓慢。

    作者:秦艳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统计资料类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TCT 联合DNA 定量分析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 )联合DNA定量分析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TCT(n=2883)、DNA定量分析(n=1742)及TCT联合DNA定量分析(n=333)3种方法对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结果TCT、DNA定量分析和联合检查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43.86%、68.04%、81.16%,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及以上病变的诊断,TCT与DNA定量分析阳性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查与DNA定量分析、TCT相比,阳性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CT检查发现宫颈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为69.44%、92.42%;DNA定量分析发现宫颈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为85.71%、87.89%;联合检查发现宫颈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为96.55%、95.89%。结论 DNA定量分析和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均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联合检查更能有效地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李敏;张春梅;周仕娴;向德兵;孙贵银;李华;张朝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子宫肌瘤相关性不孕研究进展

    子宫肌瘤即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从5.4%到77%不等,检测对象和手段的不同导致了如此大的差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子宫肌瘤导致的不孕患者约占所有不孕症患者的5%~10%,既可以引起反复流产,也可以作为独立因素存在(1%~2.4%[1])而导致不孕;这类排除了内分泌及其他器质性病变的不孕症患者,可以称为子宫肌瘤相关性不孕。随着社会婚育观念的变化,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大力发展,35岁以上子宫肌瘤相关性不孕患者数量明显增加。

    作者:陈骊;王智亮(综述);邹敏(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微小RNA204在人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微小RNA204(miR‐204)在人肾透明细胞癌(RC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泌尿外科行手术切除的RCCC及对应癌旁正常肾脏组织标本共65例,运用qRT‐PCR技术检测miR‐204在RCCC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miR‐204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间的相关性;采用人工合成的miR‐204模拟物转染人RCCCCaki‐1细胞,分别采用q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转染后 miR‐204下游潜在靶点Bcl‐2及SIRT1 mRNA 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miR‐204在RCCC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应癌旁正常肾组织(P<0.05);miR‐204低表达与肿瘤体积增大(>3 cm ,P<0.05)、肿瘤淋巴结转移(P<0.05)及高TNM分期(Ⅲ+Ⅳ期,P<0.05)显著相关;miR‐204转染人RCCCCaki‐1细胞后可显著降低细胞内Bcl‐2及SIRT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miR‐204在RCCC组织中表达下调并与肿瘤恶性临床病理特征有关, miR‐204可能通过下调Bcl‐2及SIRT1的表达来抑制RCCC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张林超;赵俊峰;孙继建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硬膜外复合皮下多模式镇痛用于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皮下多模式镇痛对开胸食管癌手术切除术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择期行开胸食管癌手术切除术的患者分为硬膜外复合皮下镇痛组(A组)和皮下镇痛组(B组)。A组采用术前、术中持续泵注0.15%罗哌卡因、0.00002%舒芬太尼硬膜外持续镇痛,关胸前静脉注射曲马多负荷剂量,术毕采用曲马多、舒芬太尼皮下自控镇痛。B组关胸前静脉注射曲马多负荷剂量,术毕曲马多、舒芬太尼皮下自控镇痛。分别在术后各时段评估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状态、镇静评分,镇痛药的使用剂量,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PCA按压次数比及生命体征、不良反应。结果(1) A组较B组安静及活动状态时的VAS评分、PCA按压次数显著降低,舒适状态评分、PCA按压次数比显著上升(P<0.05);(2)两组患者术后基本生命体征,镇静评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胸闷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皮下多模式镇痛用于开胸食管癌手术是一种较佳的多模式镇痛方案。

    作者:刘梦虓;熊章荣;牟林;魏闯;唐延先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新疆哈萨克族、汉族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 A )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n=93)及汉族患者(n=112),以哈萨克族(n=81)及汉族(n=100)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潽法(RP‐HPLC)法分别检测两个民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血浆中 ADMA水平,同时检测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果糖胺等生化指标。结果两个民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ADM A水平较健康人群显著升高( P<0.01),血浆ADM A水平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呈正相关(哈萨克族 r=0.715,P<0.01;汉族 r=0.645,P<0.01)。结论新疆哈萨克及汉族血浆ADMA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之间均具有相关性,提示ADM A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及发展。

    作者:秦练;王忠;王丽;陈少泽;唐辉;段军仓;任宏强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痰热清注射液对左氧氟沙星在小鼠肺组织分布的影响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左氧氟沙星在小鼠肺组织中分布的影响。方法将144只小鼠分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实验组和左氧氟沙星对照组,两组动物分别于0.05、0.083、0.17、0.5、1.0、2.0、4.0、8.0h和12.0h采集肺组织,制为匀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肺组织中左氧氟沙星药物浓度,3 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肺组织中药‐时曲线呈二室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肺组织中V/Ft1/2β、CL ,AUCo‐t分别为(1.37±0.30 vs .1.90±0.24)L、(5.21±1.96 vs .4.82±1.55)h、(0.81±0.12 vs .1.13±0.14)L/h和(117.69±22.89 vs .84.91±11.33)mg · h-1· kg -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痰热清注射液能提高左氧氟沙星在小鼠肺组织中的分布量和滞留时间。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左氧氟沙星可提高左氧氟沙星在小鼠肺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并延长滞留时间长。

    作者:张敏;刘晓君;罗成;陈开杰;孔令希;何海霞;周远大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重庆医学》开通微信公众平台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单人行全身麻醉诱导不同通气方式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胃胀气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运动量的减少,使结石性胆囊炎发病趋于年轻化[1]。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出血少等优点被迅速应用于临床。而良好的手术视野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该手术选用气管内插管控制呼吸的全身麻醉为常用和安全。但麻醉诱导期间引起的胃胀气常影响胆囊三角的暴露,影响外科的手术操作,严重者需要安置胃管吸引出进入胃内的气体减压后才能使手术继续进行,延长了手术时间,对患者也造成了不良影响。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观察了单人行全麻诱导时,机械控制呼吸与手控呼吸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胀气程度的影响,并将二者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雪梅;程邵洪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影响的实验室观察

    目的:研究13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血小板聚集测试仪、流式细胞仪测定服用氯吡格雷前和服用7 d后患者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活化GPⅡb/Ⅲa的变化。结果连续服用氯吡格雷7 d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减少(P<0.01);血小板表面表达的P选择素、活化GPⅡb/Ⅲa明显减少(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治疗后能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起到抵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

    作者:但刚;刘媛;江忠勇;胡莉娜;金静;吴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 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在缩窄性心包炎左室纵向运动定量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2D‐STI)追踪显像技术在缩窄性心包炎(CP)心室纵向运动能力定量测量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临床确诊C P患者50例,应用2D‐S T I技术测量C P患者心尖3个长轴及左心室各个节段纵向应变值,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CP患者有心包覆盖区域的心肌纵向应变均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心包覆盖区域的纵向应变值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CP患者心脏总体纵向运动降低,2D‐STI技术能定量评估CP患者心肌功能,能反映心肌损伤情况。

    作者:刘洪;郑东;彭洪;王莉娟;徐向东;郭江;朱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