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王晓艳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皮下多模式镇痛对开胸食管癌手术切除术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择期行开胸食管癌手术切除术的患者分为硬膜外复合皮下镇痛组(A组)和皮下镇痛组(B组)。A组采用术前、术中持续泵注0.15%罗哌卡因、0.00002%舒芬太尼硬膜外持续镇痛,关胸前静脉注射曲马多负荷剂量,术毕采用曲马多、舒芬太尼皮下自控镇痛。B组关胸前静脉注射曲马多负荷剂量,术毕曲马多、舒芬太尼皮下自控镇痛。分别在术后各时段评估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状态、镇静评分,镇痛药的使用剂量,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次数,PCA按压次数比及生命体征、不良反应。结果(1) A组较B组安静及活动状态时的VAS评分、PCA按压次数显著降低,舒适状态评分、PCA按压次数比显著上升(P<0.05);(2)两组患者术后基本生命体征,镇静评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胸闷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皮下多模式镇痛用于开胸食管癌手术是一种较佳的多模式镇痛方案。
作者:刘梦虓;熊章荣;牟林;魏闯;唐延先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异位、在位内膜间质细胞的体外细胞模型,实时观察间质细胞形态变化。方法胶原酶消化异位、在位内膜组织,二次筛网过滤结合低速离心法分离纯化间质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并进行传代培养,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及细胞形态差异。结果培养成功率91.3%,间质细胞纯度达95%;异位间质细胞9代内、在位及对照组间质细胞11代内,细胞形态及活性并无明显改变。结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可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提供较好的细胞模型。
作者:黄冬花;张晓玲;陈美红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15例小腿前侧存在骨质或肌腱外露组织缺损患者,选择以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链为供血基础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通过明道转移修复缺损,顺行皮瓣以腘窝外侧皮动脉为供血源,逆行皮瓣以腓动脉穿支为供血源。结果15例患者15处创面,选用腘窝外侧皮动脉为供血源的皮瓣9块,腓动脉穿支为供血源的皮瓣6块,大切取面积19 cm ×10 cm。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长1年,皮瓣质地优良,外观功能良好。结论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皮瓣不臃肿,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是修复小腿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作者:杨力;朱小平;郭贤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作为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 )大约可累及约40%的糖尿病患者[1]。糖尿病患者发生肾脏损害时,会出现持续性蛋白尿,病情日趋严重,继而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DN 的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包括糖脂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性反应、细胞因子、血管损伤、免疫反应、遗传特点等,但肾脏的炎症‐纤维化是其终归宿。研究证明,DN肾脏炎症‐纤维化过程与尼克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 ltransferase ,Nampt)密切相关。
作者:王平;陈叶(综述);冯乐平(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可吸收接骨板在儿童肱骨干骨折治疗中的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骨科2010~2013年收治的肱骨干骨折大龄儿童21例,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早期辅助石膏固定。结果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3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患肢肩肘关节功能恢复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可吸收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瞿向阳;李明;刘星;曹豫江;蒋林峻;李海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一起学校风疹疫情爆发的原因,探讨预防控制学校风疹疫情的措施。方法调查和收集风疹病例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评价。结果该起疫情发病209例,罹患率23.51%(209/889),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发病率呈递减趋势(χ2=5.047,P<0.01),男生发病高于女生(χ2=4.378,P=0.036),内宿生发病高于外宿生(χ2=19.909,P<0.001);889名学生均无风疹疫苗接种史;采集15例病例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测,麻疹Ig M抗体全部阴性,检出风疹 Ig M 抗体阳性3份,阳性检出率为20%(3/15);该起风疹疫情历时43 d ,以皮疹为主要症状,无危重病例;通过病例隔离治疗、环境和空气消毒、风疹疫苗应急接种、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结论存在风疹疫苗免疫空白是学校风疹疫情爆发的主要原因。及时认真落实应急接种风疹疫苗、对传染源隔离治疗、对空气消毒和通风等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疫情。
作者:凌洪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斑点(2D‐STI)追踪显像技术在缩窄性心包炎(CP)心室纵向运动能力定量测量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临床确诊C P患者50例,应用2D‐S T I技术测量C P患者心尖3个长轴及左心室各个节段纵向应变值,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CP患者有心包覆盖区域的心肌纵向应变均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心包覆盖区域的纵向应变值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CP患者心脏总体纵向运动降低,2D‐STI技术能定量评估CP患者心肌功能,能反映心肌损伤情况。
作者:刘洪;郑东;彭洪;王莉娟;徐向东;郭江;朱楠 刊期: 2015年第15期
解剖学教学是使学生掌握人体结构的医学基础课[1]。但在实际教学中,奠定这一基础并非易事。由于该课程专业名词多、内容枯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解剖结构难记易忘[2‐3]。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学生初的新鲜感和好奇心逐渐降低,学习解剖学的积极性减弱,部分学生厌学情绪滋生,终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影响后续相关医学课程的教学,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医护人才。鉴于此,本院探索开展解剖学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作者:崔颜宏;王伟浩;顾援农;牛小艳;秦万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永川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镇与1个街道的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与抽血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高血压患病率,采用卡方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计调查1202人,调查发现居民对高血压防治知识认知水平低于30.00%,21.46%的居民每天吸烟,31.78%的居民平时进行体育锻炼,超质量与肥胖的比例分别为24.63%与6.07%,高血压患病率为23.88%。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OR=1.95,95% CI:1.74~2.17)、高血压危险因素认知水平(OR=2.11,95% CI:1.18~3.79)、平均每天每人油摄入量(OR=0.80,95% CI:0.64~0.99)、体质量(OR=1.97,95% CI:1.58~2.46)与血糖(OR=0.63,95% CI:0.50~0.78)是高血压患病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永川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匮乏,吸烟、饮酒、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等高危因素普遍存在,应切实加强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工作。
作者:谷伟;袁跃龙;丁贤彬;沈卓之;张春华;陈克江;张红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
子宫肌瘤即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从5.4%到77%不等,检测对象和手段的不同导致了如此大的差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子宫肌瘤导致的不孕患者约占所有不孕症患者的5%~10%,既可以引起反复流产,也可以作为独立因素存在(1%~2.4%[1])而导致不孕;这类排除了内分泌及其他器质性病变的不孕症患者,可以称为子宫肌瘤相关性不孕。随着社会婚育观念的变化,及辅助生殖技术的大力发展,35岁以上子宫肌瘤相关性不孕患者数量明显增加。
作者:陈骊;王智亮(综述);邹敏(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铁调素(hepcidin ,Hepc)是调控体内铁稳态的关键的铁调节激素。它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到血液循环中的富含25个氨基酸的抗菌多肽(2789.4)。 H epc初是在血液和尿液中以抗菌肽的形式被发现的。 H epc在生物体内检测是含有25个氨基酸的多肽形式(hepcidin‐25)和2种较小的同种型(hepci‐din‐22和hepcidin‐20),但只有 hepcidin‐25已被证实参与铁代谢的调节。尽管H epc在体外具有抗菌作用,但在生理条件下低浓度的H epc不能发挥上述抗菌活性,也就是说发挥抗菌肽作用的浓度比生理状态下的浓度要高[1]。H epc是铁稳态的中央调节因子,它可以通过 Hepc‐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 , FPN )轴,调控肠道铁的吸收和巨噬细胞铁的释放,这一功能是通过诱导FPN细胞内吞和降解而实现的[2]。
作者:乔倩(综述);耿惠(审校)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8例作为治疗组,在4.5 h内进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0.9 mg/kg ),其中先将10%在10 min内进行静脉注射,其余90%在1 h内进行静脉滴注。选择同时期收治的2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口服肠溶阿司匹林(首剂300 mg ,以后每天100 mg)。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24 h和7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8%,且治疗后治疗组6、24 h和7 d NIHSS评分为(14.1±3.5)、(12.3±4.3)分和(8.2±5.5)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溶栓治疗时间窗、适应证以及禁忌证。
作者:孙永兴;刘玉祥;张凝远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比较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超声刀及单极高频电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该院序贯入院并符合纳入标准的甲状腺手术患者2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手术组(LigaSure组)98例、超声刀手术组(超声刀组)100例、单极高频电刀组(电刀组)95例,分别比较3组手术患者的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 Li‐gaSure组及超声刀组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电刀组(P<0.05),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P<0.05),促进了患者的术后恢复;而LigaSure组及超声刀组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gaSure血管闭合系统和超声刀在开放性甲状腺手术中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引流,减轻疼痛,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辛运超;尚小领;薛刚;林彦涛;徐国刚;张青俊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了解2010年云南省居民不安全交通行为的流行现况、高发的人群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的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每户中18岁及以上常住人口进行调查,分析居民不安全交通行为的流行现状及其特征。结果云南省居民不安全交通行为的发生率为59.09%。头盔佩戴率为40.45%;驾驶员安全带经常佩戴率为46.75%,酒后驾车率为18.05%;疲劳驾驶率为29.06%;无证驾驶率为16.25%。云南省不安全交通行为的高发人群是男性、非婚状态者、少数民族和体力劳动者。结论云南省不安全交通行为仍然很严重。
作者:杨云娟;肖义泽;许雯;杨永芳;戴璟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分析甲状腺激素与2型糖尿病病理关系。方法选择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列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2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实施空腹血浆葡萄糖(FPG )、餐后2 h血糖(2 h PG)及甲状腺激素检测,包括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 ),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分析胰岛素敏感性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观察组FT3、FT4、FT3/FT4、HOMA‐IR、ISI分别为(4.82±1.13)pmol/L、(13.12±4.36)pmol/L、0.39±0.08、2.94±0.37、-5.18±0.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SH为(2.51±1.03)mU/L ,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指标 HOMA‐IR与FT3呈负相关(r=-0.543,P=0.000),与FT4呈正相关(r=0.611,P=0.000),ISI与FT3呈正相关(r=0.551,P=0.001),与FT4呈负相关( r=-0.599,P=0.000)。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关系密切,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部分病理原因。
作者:应元旦;林日可;杨宁 刊期: 2015年第15期
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其他胸肺部疾病引起的心脏病,是老年性心脏病中的多发病,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增大、右心功能不全为其主要病理改变。急性发作时可以发生多种严重并发症,其中低钠血症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低钠血症可出现低渗性脑病,易与肺源性心脏病缺氧或者二氧化碳潴留产生肺心脑病相混淆,特别是老年患者,由于特殊生理结构及疾病的不典型临床表现,在诊疗过程中极易误诊或漏诊[1‐2]。本研究旨在探讨肺源性心脏病合并低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依据。
作者:孙婷;袁连红;余伟杰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优选酒黄芩炮制的佳工艺。方法以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获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黄酒质量分数、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黄酒质量分数为10%、炒制温度为140℃、炒制时间为6 min ,该工艺稳定可行。结论正交设计法可用于酒黄芩炮制工艺的优化。
作者:周霜;朱静 刊期: 2015年第15期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血液净化技术渗透到临床治疗的各个领域。血液净化技术作为一门新型学科,实践性较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及综合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要求较高。然而,血液净化学的临床教学至今仍没有正规的专业教材,也没有专职教师,大课也仅简单介绍理论[1]。因此,血液净化临床课程的教学是研究生教学的难点。
作者:欧阳南;陈利群;周超 刊期: 2015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 )联合DNA定量分析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TCT(n=2883)、DNA定量分析(n=1742)及TCT联合DNA定量分析(n=333)3种方法对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结果TCT、DNA定量分析和联合检查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43.86%、68.04%、81.16%,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及以上病变的诊断,TCT与DNA定量分析阳性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检查与DNA定量分析、TCT相比,阳性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CT检查发现宫颈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为69.44%、92.42%;DNA定量分析发现宫颈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为85.71%、87.89%;联合检查发现宫颈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为96.55%、95.89%。结论 DNA定量分析和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均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联合检查更能有效地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李敏;张春梅;周仕娴;向德兵;孙贵银;李华;张朝军 刊期: 2015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