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李高飞
目的:探讨睡眠质量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和难治性高血压患病率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在该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共378例,每位患者均接受人体学测量、血液生化检查和问卷调查。睡眠质量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SQI)测评。睡眠质量与血压控制水平的相关性通过Pearson相关进行分析,睡眠质量对难治性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平均PSQI评分及睡眠质量差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非难治性高血压患者(P<0.05)。睡眠质量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水平显著相关(r=-0.18,P<0.05),但与舒张压水平无关。另外,睡眠质量差能显著增加高血压患者中难治性高血压的风险(OR=2.54,95% CI:1.43~4.53,P <0.05)。结论睡眠质量差不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并且使难治性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增大。
作者:余宏斌;黎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大鼠急性脑损伤后脑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对GLT‐1/GLAST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n=18)、急性脑损伤组(n=22)和rh‐EPO处理组(n=20),急性脑损伤组用改良Feeney′s自由落体打击器制作急性脑损伤模型,rh‐EPO处理组采用同样的方法制作脑外伤模型15 min后腹腔注射rh‐EPO ,所有动物在实验完成48 h后断头取脑。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GLT‐1、GLAST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急性脑损伤48 h后,大鼠缺血区GLT‐1和GLAST mRNA及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均 P<0.01),而rh‐EPO处理组GLT‐1和GLAST 的mRNA及蛋白表达较急性脑损伤组均显著增加(均 P<0.01)。结论 EPO可显著减轻大鼠急性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GLT‐1/GLAST表达上调有关。
作者:于代华;孙绪德;柴伟;高昌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为制订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以武汉科技大学382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低碳生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知识的认知情况较好,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态度较为积极,年级和知识知晓情况是两个影响因素;大学生低碳生活相关行为状况不理想,生源地和态度积极性是影响行为合理性的要素。结论在校大学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低碳生活的认知,提高态度积极性,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行为习惯。
作者:范杉;韩秋霞;李华民;蒋汝刚;阮芳;余志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基本情况,收集相关问题,为制定感染控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该医院感染资料,并将信息录入到EpiData3.0建立的数据库;采用描述性方法描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利用SPSS17.0进行χ2检验。结果2013年发生医院感染413例,感染率为1.2%;其中,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医院感染主要部位为呼吸道和泌尿道;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结论继续加强医院感染培训,加强易感部位管理,制定相关操作规程是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卫萍;罗鑫;郑动;刘利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院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乳酸水平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分成死亡组(36例)和存活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乳酸水平变化情况及相关指标;两组患者均给予乳酸清除治疗,根据患者乳酸清除情况分成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在心搏骤停即刻、12 h及24 h的血乳酸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12、24 h乳酸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的存活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血乳酸水平越低、乳酸清除率越高,患者的生存率越高。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以作为院内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临床参考指标,值得临床加以关注。
作者:吴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应用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测定弥漫性甲状腺疾病的杨氏模量值,探讨其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该院临床确诊的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患者120例,其中甲状腺功能亢进5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34例、桥本甲状腺炎33例。另选取甲状腺正常的120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常规超声检查排除甲状腺结节。进行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得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组织的定量弹性平均值(Mean)、大值(Max)、小值(Min)和弥散度(SD)。结果对照组杨氏模量值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组杨氏模量值的M 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除此项外对照组杨氏模量值与各疾病组杨氏模量值的M ax、M ean、S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通过分析弹性图及测量杨氏模量的绝对数值,可以反映甲状腺组织的硬度,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提供了一个新的诊断信息。
作者:徐飞;陆永萍;刘蕊;张容亮;李云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患者24h尿微量清蛋白(mAlb)和尿肌酐(Ucr)的比值(A/C)与心脏功能障碍相关性。方法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选择在该院治疗的T2DM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心力衰竭(HF)进行分组,其中并发HF者36例,归入观察组,未并发HF62例,归入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水平,两组24hmAlb及24h尿A/C水平,并分析24h尿A/C与心脏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24hmAlb及24h尿A/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照Spearma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24h尿A/C与患者心脏功能障碍呈正相关。24h尿A/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心脏彩超相比稍低,但高于心功能分级及脑钠肽(BNP)检测,而准确度均高于其他三者。结论T2DM患者24h尿A/C与心脏功能障碍具有紧密联系,临床可将其作为病情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张若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48例OVCF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2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观察组26例患者实施PKP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SF‐36)、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影像学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V A 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84.393,P=0.019;F=61.388, P=0.028);观察组V A S评分治疗后1 d、6个月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8.843,P=0.000;t=-17.174, P=0.000)。观察组S F‐36总分为(85.18±8.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6.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569,P=0.006)。观察组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7,P=0.010);观察组治疗后1 d、6个月椎体中间高度分别为(19.72±2.44)mm、(19.70±2.17)mm均高于治疗前(F=23.221,P=0.028)。结论 PKP术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永伟;陈小伟;季必池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不横断颈前肌群的方法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30例采用不横断颈前肌群方法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68例(腔镜手术组),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62例(传统手术组)。结果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127.66±29.56)min较传统手术组(89.06±24.25)min长(P<0.01),术中出血量(19.13±7.37)mL较传统手术组(50.17±29.28)mL少(P<0.01);腔镜手术组术后出现颈部痛性硬结1例较传统手术组7例少(P<0.01);腔镜手术组术后神经功能障碍4例,传统手术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不横断颈前肌群具有术中出血少、颈部痛性硬结发生率低、切口隐蔽、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手术安全可行。
作者:吴雪松;王华;魏东;孙锋;马俊;段永庆;唐辉蓉;周粼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评价辅助生殖技术(ART )对子代儿童恶性肿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EBSCO全文数据库、Pubmed、德国Springer期刊数据库、Cochrane Libarary、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期(CNKI)、万方和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并辅助其他检索方式,纳入ART术后妊娠和自然妊娠的儿童健康状况的队列研究,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文献16篇,共89894例ART出生子代。Meta分析结果显示,ART与非ART出生子代恶性肿瘤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85,P>0.05)。结论 ART子代罹患恶性肿瘤的概率与非ART基本一致,但其远期的潜在风险尚未明确。
作者:李陈渝;何华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唐氏筛查高风险对高龄妊娠染色体异常是否具有预测意义,为高龄孕妇选择唐氏筛查筛选染色体异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因高龄妊娠唐氏筛查高风险有产前诊断指征前来咨询的病例共2335例,所有孕妇年龄均大于或等于35岁,平均(37.43±2.93)岁。病例均进行了羊水或脐带血细胞绒毛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培养成功率99.5%,然后对染色体核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335例高龄孕妇中产前诊断染色体结果异常的共有177例,异常率为7.58%。在异常的病例中,年龄越大,染色体异常的比率越高,除染色体多态性外,染色体三体及染色体臂间倒位为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结论高龄孕妇进行唐氏筛查能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筛查率,对于高龄妊娠唐氏筛查高风险的孕妇,需进行产前诊断以排查胎儿染色体异常。
作者:胡丹;李海军;李志华;陈敏;孙筱放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卵巢恶性中胚叶混合瘤(MMMT)临床病理特点、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1985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9例MMM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行常规石蜡切片H E染色、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B超检查结果显示8例患者为一侧卵巢肿块,1例患者为双侧卵巢肿块。组织学检查,上皮成分为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透明细胞癌3例,黏液腺癌1例;间叶成分细胞呈梭形或不规则形,编织状或束状排列,或杂乱无章,其中4例可见软骨肉瘤成分,2例可见骨肉瘤成分;9例患者腺上皮细胞角蛋白(CK )检测均为阳性+,间质成分波形蛋白(vimentin)检测均为+;其中有3例雌激素受体(ER)检测为+;2例孕激素受体(PR)检测为+;2例结蛋白(desmin)+;1例高度糖基化的i型跨膜糖蛋白(CD34)检测为+。结论组织学形态是MMMT诊断的主要依据,同时B超和CA125联合检查,能够使其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谭莫伟;张乐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气管插管对解决呼吸道梗阻,抢救生命有重要的作用,而一旦气管插管后,鼻咽部对气体的温湿化重要作用就消失了[1],未经温湿化的气体吸入后导致下呼吸道失水、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燥及排痰不畅,进而导致肺部感染、肺不张。与气管切开比较,气管插管患者气道阻力高,痰液排除的通道更长,不便咳痰和吸引,如何采用合适的气道湿化方法,使得患者痰液易于排除,减少肺部感染是气道管理的重点工作。目前临床上气道湿化的方法较多,包括间断推注湿化法、输液管持续滴入法、注射泵持续湿化法、人工鼻法、低流量持续雾化法、雾化加湿[2]等,哪种方法更好尚无定论[3]。颅脑疾病患者因意识障碍或神经功能障碍易出现咳嗽反射减弱,排痰能力下降,呼吸抑制[4],在选择湿化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本文旨在探讨颅脑疾病气管插管应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及其对呼吸的影响。
作者:杨雪莲;赵庆华;余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合并强迫症(OCD)患者纹状体和丘脑区出现的神经生化代谢改变,研究PD与OCD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应用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1H‐MRS)对23例PD合并OCD患者和24例PD不伴OCD患者的双侧纹状体和丘脑区进行检测,测定两脑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水平。结果 PD合并OCD双侧纹状体和丘脑区 NAA/Cr比值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纹状体和丘脑区生化代谢改变参与了OCD的病理生理过程,为研究PD患者OCD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证据支持。
作者:李少华;倪秀莹;陈红兵;田宝国;赵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价值。方法以该院收治的40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RA )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高频超声和X线对两组对象进行影像学检查。对比分析两组的超声检查结果和高频超声与X线对观察组患者膝关节髌上囊积液、滑膜增生及骨侵蚀的阳性检出率,以及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指标与超声检查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髌上囊积液、滑膜增生、滑膜彩色血流、骨侵蚀高频超声检查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动脉阻力指数小于对照组,股骨内髁及外髁软骨厚度较对照组薄(P<0.05)。高频超声对观察组患者膝关节髌上囊积液、滑膜增生、骨侵蚀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X线等检查结果(P<0.05)。观察组患者膝关节髌上囊积液厚度、滑膜增生厚度、滑膜彩色血流分级与CRP、ESR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1)。结论高频超声能较好地反映早期RA患者的病变情况,且对各病变的检出率高于X线片,高频超声检查指标与CRP、ESR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吴亮;马洪;肖丽达;周丽仪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胸主动脉夹层(AD)及其术前诊断的经验,为临床AD诊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26例AD的临床资料、治疗及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在介入室行EVGE治疗,术后即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复查,并常规行CT血管造影(CTA)随访复查。结果 CTA与MRA对破口位置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8%和95.2%;治疗1例失败,其余225例成功置入支架,成功率达99.6%,术后造影93.8%(211/225)的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显著减少,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结论 AD的术前影像诊断可首选CTA和MRA ,对手术入路的选择有重要意义,EVGE在治疗AD创伤小,成功率高、恢复时间短、疗效较好。
作者:龙超;万毅;吴明正;童玉云;张宏江;王家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系统评价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 A )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按循证医学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iley Online Library、Google Scholar、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限制时间为建库至2014年3月,获得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文献。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通过检索初步获得358篇相关文献,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共有7篇文献纳入本次分析。共纳入研究患者1571例,7项试验的Jadad评分超过4分。7篇文献的整体 Meta分析结果显示,艾拉莫德治疗 RA其 ACR20应答率较对照组更高(OR=1.984,95% CI:1.169~3.369,P=0.011)。艾拉莫德治疗 RA其 ACR50应答率较对照组有优势(OR=1.801,95% CI:1.061~3.057,P=0.029)。艾拉莫德治疗RA出现的不良事件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OR=1.012,95% CI:0.697~1.468, P=0.952)。结论艾拉莫德治疗RA患者ACR20及ACR50应答率更高,安全性比较上无明显优势。
作者:陈艳霞;苏研;房向东;徐承云;徐高四;涂卫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两种类型胰腺炎组织病理变化特点,进而为深入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发病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轻型急性胰腺炎模型(M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SAP)组。3组均于制模后12 h剖杀取材;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胰腺、肝、肺和小肠组织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各种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SO组大鼠各组织肉眼及镜下观察均无明显变化。与MAP组比较,SAP组大鼠各器官均出现不同程度出血、坏死、炎细胞浸润、血液成分外渗、微循环血栓形成、血管内皮损伤等病理变化,而MAP组仅表现为胰腺局部充血水肿,胰外脏器无明显病理变化。结论 SAP大鼠各器官均以出血、坏死为主要病理特点,与MAP具有本质性区别,这些病理特点为深入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褚薇薇;闫爱丽;聂蕾;何新盈;周伊;李晟;王善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血清和肽素、降钙素原(PC T )与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断为脑出血、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共120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者60例(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和肽素与PC T水平的差异。结果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组和肽素、PC T水平均高于脑出血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生存组血清和肽素、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和肽素、PCT 和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关系密切,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杨永凯;张帆;薛少华;刘盾;周晓辉;何祥中;高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绿原酸(CHA)对高脂诱导的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饲喂高脂饲料的方法建立营养型肥胖大鼠IR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4组:模型组、吡格列酮组(4.5 mg/kg)、CHA(大、小剂量组),以未造模的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连续给药4周后,测定其糖耐量、血清胰岛素、血脂水平等指标。结果 CHA能显著减缓肥胖大鼠体质量的增速,降低血糖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增加糖耐量,降低血清胰岛素、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增加肝糖原、肌糖原水平,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R),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SI)。结论 CHA具有调节肥胖大鼠IR的作用,其机制与抑制内脏脂肪聚积,降低体内肝糖原、肌糖原水平,促进外周组织吸收利用葡萄糖,降低血清游离脂肪酸(FFA )水平,防止脂质过氧化有关,其分子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辉;周远大;何海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