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妊娠与唐氏筛查高风险的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分析

胡丹;李海军;李志华;陈敏;孙筱放

关键词:妊娠, 唐氏综合征, 新生儿筛查, 染色体畸变
摘要:目的:探讨唐氏筛查高风险对高龄妊娠染色体异常是否具有预测意义,为高龄孕妇选择唐氏筛查筛选染色体异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因高龄妊娠唐氏筛查高风险有产前诊断指征前来咨询的病例共2335例,所有孕妇年龄均大于或等于35岁,平均(37.43±2.93)岁。病例均进行了羊水或脐带血细胞绒毛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培养成功率99.5%,然后对染色体核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335例高龄孕妇中产前诊断染色体结果异常的共有177例,异常率为7.58%。在异常的病例中,年龄越大,染色体异常的比率越高,除染色体多态性外,染色体三体及染色体臂间倒位为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结论高龄孕妇进行唐氏筛查能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筛查率,对于高龄妊娠唐氏筛查高风险的孕妇,需进行产前诊断以排查胎儿染色体异常。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生存状况的院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乳酸清除率比较

    目的:探讨院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乳酸水平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分成死亡组(36例)和存活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乳酸水平变化情况及相关指标;两组患者均给予乳酸清除治疗,根据患者乳酸清除情况分成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在心搏骤停即刻、12 h及24 h的血乳酸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12、24 h乳酸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的存活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心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血乳酸水平越低、乳酸清除率越高,患者的生存率越高。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以作为院内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临床参考指标,值得临床加以关注。

    作者:吴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学体会

    医学是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文缺失会导致科学意义的丧失[1]。“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救死扶伤”,医学的崇高使命决定了对医务人员道德品质的特殊要求。它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牢牢掌握现代医学理论和医学技术,能在临床实践中独立分析和解决各种问题,而且要求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素养。为此,本校以示范建设为契机,大力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医学伦理学》作为医学人文教育核心课程[2],其教学实效将影响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思考并改进医学伦理学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李明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新生儿巨大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诊治观察

    血管瘤是先天性皮肤良性肿瘤[1]。治疗的方法很多,有手术和激光等[2],但发生在新生儿的巨大血管瘤伴血小板(PLT )减少及全身紫癜等特征的症候群称为 Kasabach‐Merritt综合征,亦称K‐M综合征[3]。因新生儿体形小,皮肤娇嫩,自身抵抗力弱,加上巨大血管瘤深在,血流丰富,容易引起大出血,治疗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且难以彻底根治。现将本院2012年收治的1例新生儿巨大血管瘤伴PL T减少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陈萍;王洪远;黄学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163例手足口病重型2期患儿早期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型2期患儿早期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在该院住院的手足口病患儿按重型2期163例、普通型777例分为A、B两组,总结两组临床特点,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A组年龄小于3岁、持续发热、呕吐、神萎、惊跳、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高、高血糖的比例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小于3岁,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的持续发热的手足口病患儿需引起重视。

    作者:张亦维;曾现芬;龙露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和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联合血液净化(CBP)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炎症因子和疗效的影响。方法82例SAP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CBP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CBP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生命体征、炎症因子、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变化;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如腹胀、腹痛等消失的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液净化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2 h后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T、HR、RR、MAP)、OI、TG及炎症因子水平(TNF‐α、IL‐6、hs‐CRP、PCT)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CBP组患者MAP、OI、TG及炎症因子水平(TNF‐α、IL‐6、hs‐CRP、PCT)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CBP组的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CBP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CBP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CBP治疗能更有效地提高OI和APACHEⅡ评分,加快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其机制可能与更有效地清除体内炎症介质和血脂有关。

    作者:徐彦立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与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双轨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2]。为了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部、卫生部等部门达成共识开展临床医学“5+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医教协同机制,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衔接。

    作者:朱小平;尹思源;杜一华;李祥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股骨假体屈曲位放置对术后膝前痛及膝关节功能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股骨假体屈曲位放置对术后膝前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疾病患者60例,患者知情同意下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TKA中股骨假体于矢状位上中立位放置,观察组患者TKA中股骨假体于矢状位上屈曲放置。对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进行HSS评分、WOMAC评分和膝关节大屈曲度的测定,统计两组患者出现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SS评分明显增大(P<0.05),WOMAC评分明显减小(P<0.05),膝关节大屈曲度明显增大(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HSS评分值较大,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WOMAC评分值较对照组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大屈曲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术后膝前痛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无膝前痛,对照组发生率为10.81%(P=0.045)。结论TKA股骨假体屈曲位放置有利于降低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和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周健强;付昆;孟志斌;李洪潮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不横断颈前肌群方法在传统及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不横断颈前肌群的方法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30例采用不横断颈前肌群方法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68例(腔镜手术组),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62例(传统手术组)。结果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127.66±29.56)min较传统手术组(89.06±24.25)min长(P<0.01),术中出血量(19.13±7.37)mL较传统手术组(50.17±29.28)mL少(P<0.01);腔镜手术组术后出现颈部痛性硬结1例较传统手术组7例少(P<0.01);腔镜手术组术后神经功能障碍4例,传统手术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不横断颈前肌群具有术中出血少、颈部痛性硬结发生率低、切口隐蔽、美容效果好等优点,手术安全可行。

    作者:吴雪松;王华;魏东;孙锋;马俊;段永庆;唐辉蓉;周粼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缙云县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目的:对缙云县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据此提出合理的干预策略。方法选取缙云县18家乡镇2009年10月至2013年9月单胎妊娠孕产妇保健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包括16430例本县户籍孕产妇和1301例外来孕产妇,对本县户籍孕产妇和外来孕产妇的保健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各抽取200例孕产妇对保健管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本县户籍孕产妇的建册率、早建率、系统管理率、产后访视率分别为99.2%(16297/16430)、96.7%(15882/16430)、95.8%(15733/16430)和97.7%(16057/16430),外来孕产妇为74.5%(969/1301)、64.0%(832/1301)、59.0%(768/1301)和65.5%(852/1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住院分娩过程中,本县户籍孕产妇不满意3例,不满意率为1.5%,外来孕产妇不满意12例,不满意率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缙云县流动孕产妇保健管理与本地户籍孕产妇还存在相当差距,应该加强对流动孕产妇的保健管理,使其享有公平的保健管理质量和机会,进而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蒋凤芳;周小英;田小苏;舒龙敏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南宁市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及需求分析

    目的:了解南宁市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现状、影响因素及需求,为进一步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封闭式调查问卷对南宁市18所医院的936名卫生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现状、影响因素及需求等相关数据。结果14.85%的调查对象没有参加过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继续医学教育在活动内容上仍以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为主;在活动形式上仍以面授为主,远程医学教育资源利用率较低;在活动经费上,仍以自费为主。时间安排和费用是影响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主要因素,继续医学教育的参与率与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单位和学历有关( P<0.05)。35.22%的调查对象选择“面授”作为继续医学教育的形式。36.60%的调查对象选择“新方法与新技术”作为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调查对象认为个人承受的继续医学教育经费比例为不用任何花费(52.78%)或者在20.00%以下(40.06%)比较合适。结论各级政府和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应根据不同特征的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采取多项措施以保证继续医学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柳亮;容敏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内镜下冰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对胃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内镜下冰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对胃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常规内镜下发现胃黏膜异常的患者3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冰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组(染色组),每组198例。对照组普通内镜观察判断病灶并活检,染色组采取染色观察后活检,对比两组一般情况、镜下表现、活检病理等。结果染色组早期胃癌18例(9.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1例(5.6%),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6例(8.1%),肠上皮化生51例(25.8%);对照组分别为2例(1.0%)、4例(2.0%)、6例(3.0%)、41例(20.7%)。染色组对早期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肠上皮化生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 P<0.05);染色组检出早期胃癌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隆起型3例(1.0%),表浅型16例(55.2%),凹陷型10例(34.5%),三者中表浅型病变检出率高于其他两类(P<0.05)。结论冰醋酸联合靛胭脂染色可指导靶向活检,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等的检出率,同时有助于判断病变范围和深度。

    作者:马颖才;刘芝兰;熊元治;丹珠永吉;马丽莉;王燕;德吉措姆;吉方正;张梦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探讨AECOP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入住该院呼吸科的AECOPD患者,并以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AECOPD组、对照组进行 MoCA 量表评估,分析 AECOP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通过肺功能检查将 AECOPD 患者分成FEV1%预计值大于或等于50%及FEV1%预计值小于50%两组,应用BODE指数评估 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各组间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有无明显差异;采用Pearson分析AECOPD患者MoCA量表评分与PaO2值、PaCO2值之间的相关性;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对AECOP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AECOPD组认知障碍的发生率6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P<0.01)。FEV1%预计值大于或等于50%组与FEV1%预计值小于50%组患者的认知障碍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病情不同分级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且3级及以上>2级>1级。Pear‐son相关分析示:AECOPD患者MoCA量表的评分与PaO2值呈正相关(r=0.396,P<0.01),与PaCO2值呈负相关(r=-0.572, 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受教育程度、病程、BODE指数与AECOPD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相关(P<0.05);性别、年龄、吸烟与认知障碍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AECOPD患者易并发认知障碍,病程、BODE指数是 AECOP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而教育程度是AECOPD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保护因素。

    作者:李文君;万毅新;王晓平;魏海东;王虹;陶红艳;黄晖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126例男性脑卒中患者勃起功能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男性脑卒中患者勃起功能障碍(ED )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6例男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量表判定入选患者有无ED ,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ED组和非ED组。采用NIHSS评分量表及改良Rankin (mRS)评分量表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抑郁自评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状态;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比较ED组与非ED组临床因素及心理因素组间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D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38例(30.2%)患者患有ED。单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药物使用及抑郁与ED显著相关,而多因素分析提示ACEI药物使用及抑郁与ED独立相关。结论男性脑卒中患者的 ED较为常见,患者使用ACEI药物及抑郁是ED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辛家厚;俞明明;程晋宝;汪青松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单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09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10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情况,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临床疗效、椎间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等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ODI评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ODI评分及VAS评分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椎间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能够取得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相当的满意效果,同时还具有手术创伤小,简单易操作,治疗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叶茂;邹毅;王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为制订大学生低碳生活方式的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以武汉科技大学382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低碳生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知识的认知情况较好,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态度较为积极,年级和知识知晓情况是两个影响因素;大学生低碳生活相关行为状况不理想,生源地和态度积极性是影响行为合理性的要素。结论在校大学生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低碳生活的认知,提高态度积极性,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行为习惯。

    作者:范杉;韩秋霞;李华民;蒋汝刚;阮芳;余志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西酞普兰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 HAMD SDS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率变异性(HRV),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影响的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来该院救治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60例,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酞普兰,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MD、SDS评分、hs‐CRP、CRP、HRV、RAS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10.21,P<0.05);(2)观察组HAMD评分、SDS评分、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8、9.43、11.86,P<0.05);(3)观察组患者的HRV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为(93±26)ng/L,对照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为(37±14)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疗效显著,较安全,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芳;李高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帕金森病合并强迫症的磁共振波谱研究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合并强迫症(OCD)患者纹状体和丘脑区出现的神经生化代谢改变,研究PD与OCD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应用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1H‐MRS)对23例PD合并OCD患者和24例PD不伴OCD患者的双侧纹状体和丘脑区进行检测,测定两脑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水平。结果 PD合并OCD双侧纹状体和丘脑区 NAA/Cr比值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纹状体和丘脑区生化代谢改变参与了OCD的病理生理过程,为研究PD患者OCD的发病机制提供一定证据支持。

    作者:李少华;倪秀莹;陈红兵;田宝国;赵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高龄妊娠与唐氏筛查高风险的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分析

    目的:探讨唐氏筛查高风险对高龄妊娠染色体异常是否具有预测意义,为高龄孕妇选择唐氏筛查筛选染色体异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该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因高龄妊娠唐氏筛查高风险有产前诊断指征前来咨询的病例共2335例,所有孕妇年龄均大于或等于35岁,平均(37.43±2.93)岁。病例均进行了羊水或脐带血细胞绒毛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培养成功率99.5%,然后对染色体核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335例高龄孕妇中产前诊断染色体结果异常的共有177例,异常率为7.58%。在异常的病例中,年龄越大,染色体异常的比率越高,除染色体多态性外,染色体三体及染色体臂间倒位为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结论高龄孕妇进行唐氏筛查能提高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筛查率,对于高龄妊娠唐氏筛查高风险的孕妇,需进行产前诊断以排查胎儿染色体异常。

    作者:胡丹;李海军;李志华;陈敏;孙筱放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神经母细胞瘤1例报道

    1临床资料患儿,女,4岁,因“反复腹痛1个月有余”于2013年3月17日入院,腹痛以脐周阵发性绞痛为主,夜间明显,无吐泻、发热、头痛、头晕及抽搐。曾于外院诊断“胃炎、肠系膜淋巴结炎”予抗感染、制酸及驱虫等治疗后无明显好转。患儿发病以来,无潮热盗汗、咳嗽、关节肿痛。体质量下降约2.5 kg。患儿既往健康。外院血 C3、C4正常;血常规WBC 7.3×109/L ,Hb 106 g/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101.33 mg/L。肝胆胰脾超声,双肾输尿管膀胱超声,阑尾区超声及胆囊排泄率均未见异常。血清 HP‐Ab 阴性。于本院门诊血常规 WBC 6.8×109/L ,Hb 110 g/L。hs‐CRP 77.87 mg/L。肝功能、肾功能、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脂肪酶及大便常规均未见异常。低密度脂蛋白(LDH)522 U/L ,羟丁酸脱氢酶(HBDH)457 U/L。查体:精神反应可,全身无出血点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肋下未扪及包块,脐周轻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入院后辅查:血常规WBC 4.97×109/L ,Hb 74 g/L (门诊血常规2 d后)。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1.30%。CRP 95.8 mg/L。血沉(ESR)163 mm/L。LDH 525 U/L ,HBDH 481 U/L。ASO及RF均阴性。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查阴性。胃镜示:(1)浅表性胃炎;(2)十二指肠球炎。幽门螺杆菌(HP)++。结肠镜显示:乙状结肠炎。病理诊断:(1)胃窦示中度慢性炎,伴轻度化生萎缩,HP(+);(2)十二指肠球部黏膜显示轻中度慢性炎;(3)乙状结肠黏膜呈轻中度慢性炎。血清铁7.8μmol/L (9.0~27.0),总铁结合力31.3μmol/L (54.0~77.0)。血清铁蛋白(SF)543.6 ng/mL(13~150)。双链DNA、抗核抗体(ANA )均正常,ACA‐IgM 阴性。后诊断:(1)浅表性胃炎;(2)十二指肠球炎;(3)HP感染;(4)乙状结肠炎;(5)中度缺铁性贫血。予三联疗法、益生菌调节肠道、补铁治疗1周。患儿无腹痛出院。患儿出院后8d,因腹痛再发伴下肢疼痛及发热2 d外院就诊。外院腹部CT :脊柱右前方见大小为25 mm ×18 mm ×22 mm的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其内可见斑点状钙化影。骨扫描示双侧胫骨和右侧股骨多发转移。骨髓活检病理:骨髓腔肿瘤细胞占有核细胞的92%。尿VNA46.5mg/24h,NSE224.2ng/mL。确诊: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 ,NB)。

    作者:张勇;马战英;彭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 化疗联合恩度治疗ERCC1阳性晚期 NSCLC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恩度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该院经组织学确诊的Ⅳ期NSCLC患者301例,根据ERCC1的表达将患者分为单纯化疗组和化疗联合恩度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及患者的生存率。结果在301例NSCLC患者中,ERCC1阳性患者166例,阳性率为55.1%。在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ERCC1阳性患者治疗的效果低于 ERCC1阴性患者;但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化疗联合恩度组能够显著提高ERCC1阳性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其中位生存时间和疾病进展时间也显著延长( P<0.05)。结论化疗联合恩度治疗可有效增加NSCLC患者的疗效。

    作者:任柏沉;李燕宏;孙建;曾小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