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付霞;陈博
目的 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2013年1~12月,入住贵州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的56例SIRS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C组)和血必净治疗组(T组).C组采用常规治疗,T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每日2次.观察治疗前、治疗后4、7d的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动态变化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Ⅱ)、体温、心率、呼吸、白细胞的改变及MODS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4、7d后,T组较C组IL-6、TNF-a、IgG、IgM、IgA水平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生命指标亦较C组改善(P<o.05),两组MODS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治疗SIRS患者有一定的体液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赵薇;施贤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调查郑州地区6~13岁儿童超质量、肥胖与高血压患病情况.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郑州市区及郊县共5所学校6~13岁的儿童6 790人,对其身高、体质量进行测定,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对每位学生进行血压检测.结果 共调查6~13岁儿童6 790人,其中市区小学3 481人(51.33%),郊县小学3 309人(48.67%);男童3 781人,女童3 009人;超质量率9.16%,肥胖率4.12%,高血压检出率5.57%.城区的儿童超质量比例高于郊县的儿童(P<0.01).男童超质量与肥胖的比例均高于女童(P<0.01).11~<12岁组与12~<13岁组儿童超质量比例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其中12~<13岁组为12.56%,9~<10岁组肥胖比例均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市区儿童高血压检出率明显高于郊县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童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年龄组儿童高血压捡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超质量儿童的高血压检出率为25.56%,肥胖检出率为70.36%,肥胖儿童高血压检出率(70.36%)高于超质量儿童(25.56%),超质量儿童的高血压检出率高于正常体质量儿童(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郑州地区6~13岁儿童超质量、肥胖与高血压检出率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但政府、学校与家长也应给予高度重视,早期干预,避免成年后不良结局的出现.
作者:谭利娜;卫海燕;张永红;张耀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索认知行为干预(CBI)治疗模式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00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ⅢB期或Ⅳ期)均分为4组:第1组予CBI干预治疗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及家属,第2组予CBI于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第3组予CBI干预患者家属,第4组为无CBI干预组,干预时间持续4周,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CBI干预治疗前后SAS、SDS差值计算.结果 4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SAS差值、SDS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1组干预治疗模式SAS、SDS值显著下降.结论 CBI干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及家属治疗模式明显改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
作者:何圆;刘芳;钱晓涛;尤长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椎间孔镜下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形式,进行总结分类.方法 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选择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200例,镜下观察椎间盘的变化及其与神经根的关系,根据不同情况分类统计.结果 椎间孔镜下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形式,共分为4种.分别是压迫型105例(52.5%),瘢痕型36例(18.0%),钙化型38例(19.0%),侧隐窝狭窄型21例(10.5%).结论 椎间孔镜为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新的视野,镜下分型更能反映疾病的本质,有望增加对病理过程的理解.
作者:杨林;鹿洪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总积分变化情况,体温及咳嗽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3%)高于对照组患者(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3.4±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5.4士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体温恢复时间和平均咳嗽回复时间[(2.2±0.5)d,(4.4±1.7)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4.0±1.2)d,(5.4±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海燕;鲁杰;刘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不同年龄组大肠息肉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收集2002~2012年该院收治的经内镜及病理证实的大肠息肉患者837例,按患者年龄不同分为青年组(<45岁)、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岁),回顾性分析各组检出率、性别结构、临床表现、内镜特征、病理类型.结果 各组检出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老年组高于青、中年组,发病年龄向年轻化发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中年组男性大肠息肉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老年组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中组男性检出率高于老年组男性,老年组女性检出率高于青、中年组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临床表现以无症状为主,中、老年组以大便性质改变为主;老年组大于或等于1 cm、无蒂、多发息肉的构成比显著高于青、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非腺瘤性息肉多于腺瘤性息肉,青、中年组非腺瘤性息肉构成比高于老年组,老年组腺瘤性息肉构成比、癌变率均高于青、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患大肠息肉、发生癌变风险均高于青、中年,近年大肠息肉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临床上应根据不同年龄组大肠息肉的特点制订筛查策略.
作者:武婧;杨婧;姚宇平;王超;刘爱琴;李倩倩;翟惠虹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1~11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射血分数正常HF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取资料完整者作为病例组,并调取同时期在我院其他科室住院治疗的射血分数正常的非HF患者的病历资料,选取相等数量的资料完整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射血分数正常HF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效调查了904例患者,其中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52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组增加(OR=1.336,95%CI:1.117~1.597)、女性(OR=2.170,95%CI:1.592~2.958)、肥胖(OR=2.656,95%CI:1.842~3.832)、吸烟(OR=1.636,95%CI:1.106~2.418)、高血压(OR=3.646,95%CI:2.662~4.994)、糖尿病(OR=2.955,95%CI:1.626~5.368)、房颤(OR=3.265,95%CI:1.671~6.379)、冠心病(OR=2.061,95% CI:1.136~3.740)、贫血(OR=2:202,95%CI:1.438~3.373)均为射血分数正常HF的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性别、不良行为方式及伴有的相关疾病均可以影响射血分数正常HF的发生,应该综合制订防控措施.
作者:李晓渝;储岳峰;胡文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中提到:“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快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密切医疗卫生机构与护理教育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适应护理专业实践发展的需要.完善护理教育方式,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注重护理实践能力的提高;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科学确定护理教育的规模,尝试订单式培养模式,推进学校教学与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有效衔接.本研究在回顾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与铜仁市人民医院推进教学与医院的有效衔接,实施了“校院结合,无缝管理”模式培养护理专业人才,旨在探讨提高护理人才培养质量的模式及方法.
作者:张艳丽;晏龙强;冯海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基于患者围术期病理生理变化而施行的一系列围术期综合管理的多学科医疗模式[1].国内外研究已证实加速康复流程(fast track,FT)的应用能达到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减少创伤应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恢复,缩短平均住院日的目的[2-3].但FT的实施还存在挑战,如医护合作关系及患者对FT的接受度均会影响其应用效果[4].医护一体的新型管理模式是一种整体的、创新的诊疗护理模式,其核心是责任医生护士协同为患者提供适宜的、个体化的医疗服务[5],它丰富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内涵.近年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开始探索将医护一体模式与FTS理念结合,以提高FT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医护一体模式实施前后FT在结直肠外科的应用情况及术后的康复效果,为医护一体模式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冯金华;杨婕;胡艳杰;李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一种来源于鳞状上皮基底层处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其侵袭性高,预后较差[1].其发病率仅占皮肤恶性肿瘤的5%左右,但却占死亡构成比例的75%[1];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升高的趋势[2].由于肿瘤早期体积小,病变部位隐匿,常因远处转移病灶而被发现.MM皮损及瘤细胞形态多样,其确诊及鉴别诊断依赖临床表现和常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本文通过回顾分析细针穿刺(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检查的1例转移性MM,探讨FNAC涂片中细胞形态与人黑色素瘤抗体-45(HMB-45)和黑色素-A(Melan-A)标志物在诊断转移性MM中的价值.
作者:刘杰;罗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普萘洛尔治疗耍幼儿血管瘤(IH)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100例IH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普萘洛尔2 mg·kg-1·d-1)和对照组.观察12个月,通过瘤体体积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监测治疗前后2组心率、血耱、血压、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P<0.01),疗效随时间延长逐步提高,且在3~7个月增长较快(P<0.01).治疗组心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血糖、血压、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萘洛尔口服治疗耍幼儿IH临床疗效有效,不良反应少,建议疗程在7个月以上.
作者:蒋震;刁庆春;陈德宇;李杰;王俊;简国江;张润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42例FSGS患者根据蛋白尿水平分为活动性FSGS组(n=25)和非活动性FSGS组(n=17),根据临床疗效分为激素治疗有效组(n=22)和激素治疗无效组(n=20),同期选择38例微小病变性肾病(MCD组)、40例膜性肾病(MN组)和4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作为对照.检测各组血清suPAR表达水平及血清清蛋白(Alb)、总胆固醇(Cho)、肌酐(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等临床指标,并分析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FSGS组血清suPAR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CD组、MN组及健康组(P<0.05);活动性FSGS组患者血清24 hUP、Cr、Cho、suPAR等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和非活动性FSGS组(P<0.05),而血清Alb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激素治疗有效组患者治疗后血清24 hUP、Cr、Cho、suPAR等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激素治疗无效组治疗后(P<0.05),而血清Alb表达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血清suPAR与24 hUP及Cr呈正相关(r=0.436、0.517,P<0.01).结论 血清suPAR可成为判断FSGS疾病活动和观察临床疗效的敏感性实验室指标.
作者:姜英松;卢松;刘珂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个体化介入封堵和外科手术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纳入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治疗的pmVSD患儿共109例,其中接受介入封堵治疗61例,外科手术治疗48例,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转归、对心功能(EF、FS)及心电指标(ptfv1、Macruz)的影响,并随访3年,通过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等检查观察患儿术后疗效及中长期效果.结果 介入封堵组治疗成功率为96.72%,外科手术组治疗成功率为100.00%,介入封堵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2.95%)与外科手术组(3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介入封堵组及外科手术组心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封堵组及外科手术组术后心电图ptfv1、Macruz值均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术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介入封堵治疗pmVSD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中长期疗效与外科手术相当.
作者:王静;田建伟;张颖;李利;陈元恒;朴龙松;黄丛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遵义市某职业教育中心学生抑郁与危害健康行为相关性,为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加入危害健康行为内容,于2014年4月在遵义市某职业教育中心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 13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该中心学生危害健康行为发生率前三的依次是随地吐痰、每天刷牙少于2次和不及时更换内衣,发生率分别为43.14%、35.14%和33.66%,而其中男生的发生率又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息不规律、酗酒、吸烟、随地吐痰及有性行为经历等5项特征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吸烟、酗酒、随地吐痰、作息不规律是学生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趋势性x2检验发现抑郁发生率随危害健康行为种数增加而增大(x2 =55.687,P<0.05).结论 该职业教育中心学生抑郁与危害健康行为发生率较低,应紧抓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针对抑郁独立危险因素进行纠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吴永亮;谢军;胥思丽;陈济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2013年该院多重耐药菌的流行趋势及特点,为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3年1~12月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进行细菌检测和耐药菌分析.结果 送检标本中查见6 583株病原菌,其中多重耐药菌1 014株,占15.40%;多重耐药菌检出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20株(53.0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5株(42.20%)、大肠埃希菌411株(31.6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13株(18.00%)、肺炎克雷伯菌92株(10.84%)、铜绿假单胞菌42株(9.54%)、阴沟肠杆菌11株(3.65%);常见的7种多重耐药菌中,非手术科室582株,排名前3位的为综合ICU(32.65%)、儿科(25.60%)、呼吸内科(6.70%);手术科室432株,排名前3位的为神经外科(20.37%)、普外科(14.12%)、肝胆外科(10.42%).结论 加强高危科室患者多重耐药菌的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及蔓延.
作者:李艳萍;马春华;陆婷婷;赵跃;文佳;张秀玲;邹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1],不仅是一个民生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体制性和综合性问题.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及提高卫生服务水平.江北区作为重庆市医疗改革试点区,医改工作起步早、层次高、步伐大,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国内受到多方关注.国内主流媒体曾专题报道,国家医改办曾到江北区考察调研,江苏、山东、陕西等省市也前来参观学习.尽管如此,近,在江北区群众对各行业的满意度调查中,医疗卫生满意度仍不高,这引起了笔者的深思.
作者:黄效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丛集性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严重的头痛之一,又被称为“自杀性头痛”,其特点为严格单侧眼眶、眶周和(或)颞部的重度疼痛,伴同侧的自主神经症状和烦躁不安,每次发作持续时间15~180 min.根据丛集期或缓解期时间长短,可分为发作性丛集性头痛和慢性丛集性头痛[1].丛集性头痛的治疗包括急性止痛和预防性治疗.国外数据显示,慢性丛集性头痛约占全部丛集性头痛患者的16.7%~31.1%[2-5],而亚洲慢性丛集性头痛患者仅占0~7.5%[6-8],这可能与人种差异有关.因此,急性治疗,尤其是亚洲人群的急性治疗尤为重要.高流量氧疗(100%氧气,至少7 L/min,至少15 min)及皮下注射曲普坦类药物(舒马曲普坦每日6 mg)为丛集性头痛急性止痛的一线药物.
作者:李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调查遵义市医务人员锐器伤流行现状,分析锐器伤高危人群、高危环节及高危致伤锐器物种类,为制定区域性锐器伤防护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调查问卷,对遵义市14所医院1 200名医务人员过去1年内发生锐器伤情况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 133份,有效回收率94.4%.结果 1 133名医务人员有695人发生锐器伤,共1 871例次,锐器伤发生率为61.34%,发生密度为每年1.65次/人;其中412人发生污染锐器伤,共767例次,污染锐器伤发生率为36.36%,发生密度为每年0.68次/人;护士锐器伤发生率高于医生(x2=23.046,P=0.001);低年资、低职称医务人员是发生锐器伤的高危人群;折断安瓿、输液、拔针、手术缝合、整理及处理锐器物是发生锐器伤的高危环节;安瓿、注射器针头、头皮针、缝合针是高危致伤锐器物种类;锐器伤上报率仅为17.69%.结论 医疗机构应立足于锐器伤分布特征,重点控制锐器伤高危人群、高危环节及锐器物种类,减少医务人员锐器伤害.
作者:周家梅;江智霞;袁晓丽;王汇平;王雨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e)诊断老年人铁缺乏及评估铁剂治疗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Sysmex-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缺铁性贫血(IDA)组、缺铁非贫血组、非小细胞低色素组、健康对照组Ret-He及其他血液学指标,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铁蛋白(SF),应用ROC曲线评价Ret-He诊断老年人铁缺乏的价值,同时观察铁剂治疗过程中Ret-He等血液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IDA组Ret-He低于缺铁非贫血组,两者Ret-He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IDA组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SF低于缺铁非贫血组(P<0.05);IDA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在诊断老年人铁缺乏时,Ret-He的ROC面积较其他血液学指标大,在临界值为31.8 pg时,Ret-He诊断铁缺乏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3%和86.8%;Ret-He在铁剂治疗4d后就明显升高(P<0.01),Hb在第7天增高,MCV、MCH到第4周才明显增高,RDW到8周时还没有恢复到正常.结论 Ret-He是诊断老年人铁缺乏的早期、敏感指标,是评估老年人IDA患者铁剂治疗效果早期、快速、敏感的指标.
作者:曾学辉;李忠新;李秀玉;谢斯雅;宋林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研究患者14种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分析食物不耐受与各种临床疾病关系,并为疾病预防提供依据及制订有效的饮食调节.方法 采用ELISA法对110例接受检测者行14种食物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检测.结果 疾病组发生食物不耐受率1.4%~71.2%,阳性率前3位为鸡蛋、牛奶、虾;疾病组与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食物不耐受程度高于男性.通过饮食调节指导及回访0.5~1.0年,110例中86例次有临床症状者可缓解或消失,有效率78.2%.结论 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食物不耐受所致疾病,科学饮食调节起防治作用.
作者:黄洁明;钟冕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