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尾异位副脾误诊1例病例报道

向波;张翱;刘丹

关键词:胰尾, 异位, 副脾, 误诊原因, 临床意义, 肿大淋巴结, 先天性变异, 手术治疗, 病例报道, 肿瘤, 脾脏
摘要:副脾是脾脏常见的先天性变异,大多无临床意义。但在临床常常把副脾误诊为肿瘤、肿大淋巴结等,而行手术治疗。本文通过胰尾异位副脾误诊病例报道,分析误诊原因,提高对副脾的CT表现认识,减少临床不必要的手术。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版电子病历的病历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通过新版电子病历的病历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提高病历质量检测效率和管理水平。方法系统基于JA V A技术设计开发,由数据交换平台和病历质量管理系统组成,平台采用C/S架构,主程序采用B/S架构;通过与业务数据库的数据交换实现与新版电子病历和临床信息系统的融合应用。结果改变了病历质量监控模式和业务工作流程,提高了环节及终末病历质量。结论系统的设计及应用为病历质量监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对提高病历质量、临床工作效率、医疗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李顺飞;唐晓东;刘书楠;赵振华;符峰钊;张文博;贾元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苗鼓运动与苗族女性高血压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研究苗鼓运动与农村苗族女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调查湘、鄂、渝、黔4省市边区的1069例农村苗族女性的高血压患病情况。以调查新发现的226例高血压新发病例为病例组,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在1069例调查对象中,高血压的标化患病率为24.5%,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46,P<0.01)。苗鼓运动与高血压关系的单因素分析(OR=0.383,95% CI:0.262~0.558)和多因素分析结果(OR=0.379,95% C I:0.255~0.565)均显示经常参加苗鼓运动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苗鼓运动可能是湘、鄂、渝、黔4省市边区农村苗族女性高血压的保护因素,长期坚持参加苗鼓运动有可能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罗家顺;杜建林;陈玉凤;罗雪梅;吴湘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118例肺结核的不典型CT表现

    目的:分析并总结肺结核的不典型C 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不典型肺结核的胸部CT资料,包括发病部位、发病年龄及CT表现,所有病例均经痰检、活检或临床抗痨治疗有效证实。结果(1)发病部位不典型15例(12.7%),其中位于右肺中叶4例,左肺上叶舌段3例,双肺下叶8例;(2)发病年龄不典型(即成人原发型肺结核)18例(15.3%),发病年龄为26~68岁,主要表现为纵隔或(和)肺门淋巴结肿大;(3)C T征象不典型85例(72.0%),孤立结节或肿块型47例,肺炎实变型10例,肺不张型6例,空洞型12例,多发结节型8例,磨玻璃密度型2例,以孤立结节或肿块型为常见。结论肺结核的不典型CT表现多样,但仍有一定规律可循,充分认识和重视肺结核的不典型影像学表现,紧密结合临床,综合判断,以减少其误诊、漏诊率。

    作者:李琦;黄兴涛;柳彬;吴景全;梁秀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人骨肉瘤中肾上腺髓质素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肾上腺髓质素(ADM )和整合素αvβ3在人骨肉瘤组织的不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组织学分型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图像分析技术的方法检测30例骨肉瘤组织中ADM 和整合素αvβ3表达的阳性率、强度和平均光密度(ALD)。每张切片分别由两名病理医师在未知临床和病理资料的情况下独立观察切片,随机观察(至少5个具有代表性的高倍视野,计数100个细胞)判定肿瘤分期、分级及细胞染色程度。结果 ADM 与整合素αvβ3表达的阳性率和表达强弱均随着骨肉瘤分期增加而上调(P<0.05),并在各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M 与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ADM和整合素αvβ3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强弱与骨肉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且二者的表达变化呈正相关。

    作者:支力强;马巍;王维华;王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改良法与传统法治疗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应用改良法与传统法治疗食管癌单纯左颈部吻合口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食管癌术后并发单纯左颈部吻合口瘘的患者,分别采用改良法和传统法处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用改良法治疗单纯左颈部吻合口瘘患者35例,痊愈率为100%,平均愈合时间8.37 d。采用传统法治疗单纯左颈部吻合口瘘患者25例,痊愈率为100%,平均愈合时间16.08 d。经两独立样本的 t检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改良法治疗食管癌单纯左颈部吻合口瘘与采用传统法相比,可明显缩短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宋宣克;张天玉;贾云龙;苏彦河;杨鲲鹏;张灿宇;崔新征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Sw eet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Sw eet综合征,即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是以急性发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及痛性红斑、斑块或结节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其皮损也可呈假水疱样改变甚至脓疱。同时,常伴红细胞沉降率和C反应蛋白增高。其特征的病理改变为真皮浅层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性浸润。本文对该病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及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甘雨舟(综述);黄文祥;甘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关节镜下治疗28例肩袖损伤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关节镜对肩袖损伤治疗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随访该院2008年6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28例,术前常规拍摄肩关节正位X线片及肩关节M RI ,结合查体及镜下所见明确为肩袖损伤。采用插管全麻侧卧牵引位,根据损伤程度予单纯清理、锚钉修复或(及)肩峰成形术。术前、术后采用UCLA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平均25个月。术前UCLA评分(16.8±3.0)分,术后(32.3±2.3)分。优21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6.43%。结论关节镜能有效处理肩袖损伤,具有镜下视野广,可对微小病变进行处理;术后粘黏发生率降低,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疤痕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范青洪;吴术红;刘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献血者血费异地报销系统的应用研究

    为更好贯彻落实《献血法》有关规定,方便无偿献血者及其亲属异地用血,鼓励更多健康适龄公民参与献血,营造无偿献血良好氛围,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健康发展,2012年5月卫生部发布了异地报销血费文件[1]。目前各省市一般采用手工方法进行异地血费报销。作者采用献血者血费异地报销系统对异地献血者进行网络直接报销,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天君;张文学;郭崇健;宋艳;刘晓丽;赵锋;贾艳丽;陈莉;杨建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氨基胍高选择性抑制iNOS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氨基胍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n=20)、糖尿病组(n=20)、氨基胍治疗组(n=20),给药14 d后取大鼠眼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HE染色),采用ELISA、Western blot、PT-PCR检测各组大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内皮细胞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 )、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 )水平及表达的差异。结果H E染色结果显示,氨基胍治疗组与糖尿病组比较,大鼠视网膜组织缺损明显降低,神经元细胞增多。氨基胍治疗组、对照组iN-OS水平显著低于糖尿病组,对照组nNOS水平明显低于其他两组;3组eNO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基胍治疗组与糖尿病组比较,iNOS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基胍治疗组大鼠iNOS mRNA表达低于eNOS mRNA和nNOS mRNA。结论氨基胍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病变,作用途径可能是选择性地抑制iNOS的活性。

    作者:罗大卫;邹海东;刘堃;郑志;孙晓东;许迅;朱弼珺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渐进性松弛训练对心理应激状态人群甲襞微循环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渐进性松弛训练对心理应激状态人群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按照入校心理健康普查标准,随机抽取60名心理健康个体作为研究对象,以注意分配实验作为心理应激刺激,测试实验对象在应激刺激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 )及甲襞微循环功能变化。其中30名为实验组,30名为对照组。应激后实验组采取渐进性松弛训练的干预,对照组采用自然休息,分别检测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60名实验对象应激前、后SAS标准分、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甲襞微循环形态积分和总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态积分和襻周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性松弛训练能有效改善心理应激状态人群的微循环障碍,在一定前提下,对心理应激状态的人群进行有效干预可以对微循环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作者:张轶;吴纪凯;范雪颖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锥形束CT 和根尖片诊断根尖区牙根外吸收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锥形束C T (CBC T )和根尖片诊断根尖区牙根外吸收(根尖吸收)的准确性。方法选取160颗单根前磨牙,用以模拟4种不同程度的根尖吸收:无、轻度、中度、重度。模拟完成后,对所有牙齿拍摄CBC T 和根尖片获取两组影像学资料。正畸医师通过对影像学资料的分析独立地评估所有牙齿根尖吸收程度。采用McNemar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成像技术诊断不同程度根尖吸收的准确率。结果 CBC T 诊断无、轻度、中度、重度及总的根尖吸收的准确率分别为95.0%、97.5%、42.5%、87.5%和80.6%,而根尖片的准确率分别为85.0%、42.5%、70.0%、92.5%和72.5%,两种成像技术轻度、中度及总根尖吸收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比于根尖片,CBC T对根尖吸收具有更高的检出率,但其对中度吸收的敏感性较低。在正畸临床中,CBC T可用于对根尖吸收进行早期诊断,从而为继续或修正当前的正畸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

    作者:董艳玲;陈军;邓锋;郑雷蕾;任洪芋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人朊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目的:构建人朊蛋白基因(PRN P )真核表达重组质粒。方法从阿尔茨海默病(AD )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提取总RNA ,利用RT-PCR的方法扩增编码人PRNP的基因片段,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将人 PRNP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2中,经XhoⅠ及EcoRⅠ双酶切、单酶切及基因序列测定证实所构建的载体。结果 RT-PCR方法获得人PRNP的基因片段,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PCR法及序列测定证实为正确重组质粒,并且该重组载体能够在SH-SY5Y细胞中表达。结论构建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N2-PRNP通过鉴定,结构正确,为后续研究PRNP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海英;刘亦恒;费小雯;易西南;吴多庆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风湿病诊疗信息规范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

    风湿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发病率逐年升高。然而诊疗规范化的滞后是目前风湿病临床面临的共同挑战[1-2]。作者以风湿病的临床诊疗思路为线索,开发了风湿病诊疗信息规范化管理系统,以促进风湿病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作者:吴斌;翁代云;蔡红梅;李延萍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妇产科学临床实践教学探索与思考

    妇产科学是一门注重临床实践的学科,常规理论授课知识必须通过形式多样的临床实践才能得以印证和复习,学生只有在临床医师的带领下接触病历、患者,并进行临床操作才能真正理解与掌握。妇产科学临床实践形式繁多,各有利弊[1]。如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反馈意见不断进行改进,是值得所有妇产科临床带教老师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在此,针对作者近年来在妇产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进行的尝试与思考提出如下分析。

    作者:李维宏;牟晓玲;李聪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B7同源体3上调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小鼠NSE和S100bmRNA的表达

    目的:探讨B7同源体3(B7H3)对肺炎链球菌(SP)脑膜炎引起的脑损伤作用。方法以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侧脑室注射建立SP脑膜炎动物模型,48只实验动物被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CON组),B7H3蛋白组(B7H3组),SP组, SP+B7H3组。术后18、48、72 h ,小鼠被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麻醉后颈椎脱臼处死,冰上断头取脑,制备脑组织匀浆,运用实时-PCR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 mRNA的表达。结果 B7H3组的神经行为学评分与CO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组明显低于CON组(P<0.05);SP+B7H3组较SP组更进一步降低(P<0.05)。B7H3组和CON组的NSE、S100b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SP组NSE、S100b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CON组(P<0.05);SP+B7H3组NSE、S100b mRNA相对表达量与SP组比较,各时间点更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 B7H3在SP诱导的小鼠脑膜炎中,上调NSE、S100b的基因表达,促进了脑膜炎病情的进展。

    作者:王延平;陈旭勤;王浙东;张兵兵;傅丰庆;李岩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增生症与子宫内膜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S)在子宫内膜增生症(EH)与子宫内膜癌(E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48例EH及37例EC患者的TVS检查资料,并与其病理诊断对照分析。结果48例EH患者中,44例TVS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相一致,4例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而误诊为EC ,准确率91.67%(44/48)。37例EC患者中,34例T VS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相一致,3例为早期EC而误诊为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准确率91.89%(34/37)。结论 TVS对EH与EC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龙俊;冉素真;杨正春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白细胞介素-17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表达及黄芪甲甙干预对其的影响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在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中的表达及黄芪甲甙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低、高剂量干预组,每组15只,后3组小鼠经腹腔接种0.1mL柯萨奇病毒B3(CVB3),低、高剂量干预组接种后当天分别以0.01、0.09g/L黄芪甲甙0.1mL灌胃,第15天处死小鼠,计算各组小鼠死亡率及心脏质量/体质量(HW/BW),通过HE染色判断炎症细胞浸润与心肌坏死病理积分,荧光实时定量PCR、Westernblot检测IL-17mRNA、蛋白表达,ELISA测定心肌组织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高剂量干预组死亡率、炎症细胞浸润与心肌坏死病理积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HW/BW、心肌IL-17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心肌IL-6、TN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干预组HW/BW、心肌IL-17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心肌IL-6、TNF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IL-17可能参与VMC发病过程,黄芪甲甙对VMC的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抑制IL-17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刘海英;刘丹莉;高顺利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利多卡因预处理对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血中丙二醛和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给予利多卡因预处理后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血中丙二醛(MDA)和内皮素(ET)的变化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探讨预处理的时机。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9月该院神经外科60例择期行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术前48 h )、B组(术前24 h )、C组(术前12 h )、D组(0 h即诱导时)、E组(对照)、F组(空白对照),每组10例。A、B、C、D组均用1%利多卡因1.5 mg/kg按预定时间静脉注射预处理后常规诱导麻醉,E组常规诱导麻醉后辅以1%利多卡因2.5 mg·kg -1·h-1静脉注射麻醉,F组术前、术中均不使用利多卡因。记录各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时间、清醒时间及气管导管拔管时间,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估,检测血中MDA及ET的水平。结果 C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时间、清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管时间较其他组稍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 NIHSS评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 C组与E、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各组间ET和MD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C组与其他组ET和MDA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前12 h予1%利多卡因1.5 mg/kg静脉注射预处理后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的血中MDA及ET水平显著降低,这可能是该组患者术后脑神经功能恢复较快的机制之一。

    作者:傅洪;周平;曲世界;唐曦;廖震;罗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3种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用成本和效果方法比较2型糖尿病(T2DM )的3种治疗方案。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对3种(口服药,口服药+1次胰岛素,口服药+2次胰岛素)T2DM 的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3种治疗方案的药物成本均数分别为827.30、1714.50、1087.50元( P=0.00);控制空腹血糖的有效率分别为56.51%、51.69%和57.04%( P=0.754);控制餐后2 h血糖有效率分别为50.56%、40.68%和55.63%( P=0.097);3种治疗方案的空腹血糖成本效果比(C/E )分别为14.64、33.17和19.06,餐后2 h血糖C/E分别为16.36、42.15和19.55;以口服药为参考,口服降糖药+注射1次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的增量成本比和控制餐后2 h血糖的增量成本比分别为-184.4和-89.80,口服药+注射2次胰岛素的控制空腹血糖的增量成本比和控制餐后2 h血糖的增量成本比分别为484.8和51.26。结论根据药物经济学原理,本研究分析的3种T2DM治疗方案中,效价比优的是口服药物治疗组,而疗效较好的则是口服药+2次胰岛素治疗组。

    作者:刘全义;彭斌;李启富;李蓉;龚莉琳;秧茂盛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小鼠 PE右心室导管的制作及应用研究

    目的:建立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性能稳定的小鼠右心室压力检测方法。方法选取一段长度约为15 cm 的PE-50导管(外径:0.9 mm ,内径:0.5 mm),将一端制成适宜弧度,另一端插入7号注射器针头连接压力换能器。选取8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用自制PE右心室导管行右侧颈外静脉插管至右心室,记录成功例数和每次操作时间。另取4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低压低氧组,每组20只。慢性低压低氧组小鼠在模拟海拔5000 m低压舱内不间断喂养4周,对照组在舱外同时喂养。模型复制成功后,用自制PE右心室导管行右心室插管,记录右心室收缩压;分离左、右心室并称质量,计算Hermann-Willson指数并与右心室收缩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采用此自制PE右心室导管,右心室插管成功率为90%(72/80),从分离血管至检测出右心室波形所需时间每只3~5 min。慢性低压低氧组右心室收缩压(39.52±4.34)mm Hg和Hermann-Willson指数0.356±0.03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1.24±2.70)mm Hg、0.256±0.020,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采用本法检测右心室压力,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快捷,成功率高,性能稳定且成本低廉,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徐刚;高文祥;陈德伟;李晓栩;刘福玉;黄瑊;高钰琪 刊期: 2014年第19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