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妍芬;陈景开;宗刚军
目的:观察JNK2信号途径在高氧肺损伤中的表达,探讨神经肽P物质(SP)在高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6只早产SD大鼠分配给代母鼠并分为4组(每组n=4):空气加9 g/L盐水组(A组),空气加SP组(B组)、高氧加9 g/L盐水组(C组)、高氧加SP组(D组),B、D组予腹腔注射SP1×10-6 mol·L -1·kg -1·d-1,A、C组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9g/L盐水。实验14 d后,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测定肺湿质量/干质量(W/D)值,肺组织中SP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观察肺组织细胞凋亡的情况;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JNK2蛋白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高氧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损伤,但D组肺损伤较C组有所减轻。Western blot显示,C组JNK2水平明显高于A组;干预后,D组JNK2水平低于C组。各组肺W/D值、PCNA和TUNEL组织分布表达以及SOD、MDA和GSH的表达与JNK2蛋白水平变化趋势一致。结论高氧应激可激活损伤肺组织JNK2活性;SP对高氧肺损伤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高氧诱导的JNK2的激活以抑制氧化损伤实现的。
作者:李青;徐树红;李文莲;韩允;杨丹;杨胜林;邹莹波;许峰;黄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肝脏门脉前间隙和尾右叶比在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中的变化规律。方法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84例行上腹部M RI扫描,1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观察门脉前间隙和尾右叶比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结果门脉前间隙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增宽(rs=0.546,P<0.01),S3开始增宽明显(P<0.01),中重度肝纤维化(S3,S4)与代偿期肝硬化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9 mm诊断S3及以上纤维化程度的敏感度为85.37%,特异度为76.79%。尾右叶比与肝纤维化程度无关( rs=-0.155,P=0.119)。结论门脉前间隙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而增宽,以其宽度判断S3及以上纤维化程度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
作者:舒健;赵建农;韩福刚;唐光才;黄新文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比较血管性痴呆与帕金森病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抑郁状况。方法选取合格病例120例进行观察,包括血管性痴呆患者和帕金森病痴呆患者各60例,评定工具选取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北京版(MoCA)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测量表(MMSE)检测两组认知功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检测抑郁状况。结果在认知功能评定上,定向力积分、空间执行功能方面血管性痴呆组高于帕金森痴呆组;在计算力、命名、注意力、语言方面积分帕金森痴呆组高于血管性痴呆组。抑郁状态评定方面,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积分高于帕金森痴呆患者。结论血管性痴呆与帕金森病痴呆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状况,二者有相似性又有明显的区别。
作者:杨雪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胎盘多肽注射液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生成素(T PO )水平影响。方法2012年2月到2013年2月在该院确诊为IT P患者共66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用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用地塞米松及胎盘多肽治疗。以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 PO水平,以生物学法检测PA F水平,对比两组疗效以及PA F、T PO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51.52%(17/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18%(6/33);无效率为9.09%(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39%(13/33)。观察组治疗后 PA F、T PO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 P<0.05)。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TP疗效显著,同时可明显降低PAF、TPO水平,改善患者血小板异常情况,优于地塞米松单药治疗。
作者:王清;丁倩;黄竹芸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复方阿嗪米特(CA)联合莫沙必利(MSP)药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症状积分、胃排空试验及胃容受性的影响。方法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于该院确诊为FD患者112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其中对照组予以药物MSP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服用药物CA。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胃容受性情况及胃排空试验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51.79%、总有效率80.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14%、51.79%( P<0.05);好转率8.9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8.7±6.3)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2.4±7.9)分和对照组治疗后的(12.7±3.6)分;大饮水量(387.1±105.8)m L显著高于治疗前(320.8±90.9)m L和对照组治疗后的(351.3±77.7)m L。观察组治疗后2 h的胃全排空率66.07%(37/56)、5 h的胃全排空率94.64%(53/56)显著高于治疗前的10.71%(6/56)、23.21%(13/56)和对照组治疗后的44.64%(25/56)、73.21%(4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 A联合M S P药物治疗FD ,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促进胃排空,增大患者胃容受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尚品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伴随医疗改革的深入,建立方便、快捷、高效、平价的医疗体系已经成为燃眉之急,各级政府也越来越坚定地提出了关于发展社区卫生事业的思路与要求[1-3]。现阶段我国界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是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为一体,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卫生服务。这既是培养高素质的社区卫生人员的理论依据,也是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社区卫生人员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4-7]。本文在调查三峡库区社区卫生人员培训现状的基础上,初次分析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卫生人员培训的策略与建议。
作者:魏继文;谭涛;蒲永莉;熊万军;邹飞;蒋祥林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 ODS )的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于该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M ODS患者36例,比较治疗前后所有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K+、Na+、Ca2+的变化,针对不同治疗结果患者的年龄、APACHEⅡ评分和功能障碍器官个数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其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PO2/FiO2、K+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存活的患者其平均年龄为(41.3±4.1)岁明显少于死亡患者的(53.3±5.2)岁(P<0.05),存活的患者APACHEⅡ评分为(17.9±4.5)分明显低于死亡患者的(23.8±5.1)分(P<0.05),存活的患者功能障碍器官个数平均为(1.9±0.3)个明显少于死亡患者的(3.4±0.6)个(P<0.05)。患者治疗后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3.48±0.67)U/m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4.98±0.89)U/mL ,D-乳酸水平(1.58±0.56)μg/m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17±0.76)μg/mL。结论连续血液净化治疗MODS的疗效显著,年龄、APACHEⅡ评分和功能障碍器官个数等因素为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作者:黄贤文;王黎;黄英 刊期: 2014年第21期
中药制剂前处理岗位能力是中药专业的核心能力之一[1-2],但传统中药专业(中药制药技术方向)课程体系中并没有《中药制剂前处理技术》课程。本校基于重庆市和三峡库区发展中药产业对中药制剂前处理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借鉴实践导向职业教育思想[3-5],对原有传统中药专业(中药制药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后新开了《中药制剂前处理技术》课程。目前,该课程经过几年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易东阳;张俊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构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重组RNA干扰(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方法按照RNAi设计规则,针对mTOR基因设计4个干扰靶点和阴性对照序列(FAM ),先用人工合成寡核甘酸片段,通过PCR拼接的方法,即可获得小干扰RNA(siRNA)有效片段,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对肺腺癌A549细胞进行转染,1 d后,通过高倍荧光显微镜观察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在肺腺癌A549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mTOR基因在1 d后mRNA水平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2 d后蛋白表达水平,从而筛选出高效的干扰靶序列,将其合成双链DNA ,通过pGCL-GFP载体,与pHelper 1.0和pHelper 2.0质粒共同组成载体系统,进一步转染293T细胞,终包装后产生慢病毒,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FP蛋白表达水平来检测293T细胞中的病毒滴度,并进行活性鉴定。结果 mTOR基因的高效siRNA干扰靶点被成功筛选出;mTOR siRNA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 A549细胞后,不管是从 mRNA 水平,还是蛋白水平,该基因都明显沉默;该基因mTOR siRNA的慢病毒载体被成功构建,同时收获病毒上清,并检测出病毒滴度为1×108 UT/mL。结论 mTOR siRNA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能够导致mTOR基因明显沉默;该基因mTOR siRNA的慢病毒载体被成功构建。
作者:郑富霞;苗丽君;朱涵;张善丰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需求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重庆市6所大学123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0.9%的大学生希望自己能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学习现场急救知识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庆市大学生希望了解的现场急救知识是“外伤紧急止血”(占74.8%),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到医院或急救中心参观学习”(占47.7%),喜欢的现场急救培训学习方式是“理论讲授+观看教学视频或老师示范操作+学生课堂操作练习”(占63.6%),喜欢的操作学习方式是“老师指导,所有学生分成两人一组,相互进行操作练习”(占65.9%),并且在性别和专业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调查结果显示,43.5%的大学生从未接受过现场急救培训,重庆市大学生接受现场急救培训的频率均较低,有48.6%的大学生2年以上才接受1次培训,仅有13.1%的大学生“完全有信心做好”。结论重庆市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培训需求愿望强烈,并且存在性别和专业上的需求差异,过往急救培训的状况极差,亟待相关部门给予重视,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急救培训方案,提高大学生急救自救能力。
作者:何艳;吴宗辉;孙炯;张巧英;游莉;程杰;胡晓琳;郑佳昳;李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建立酒精性肝损伤的细胞模型,研究茶多酚(T P )对酒精性肝损伤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细胞培养,采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检测细胞培养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和细胞内活性氧(ROS)变化。结果乙醇使L02肝细胞脂肪变性。与乙醇组比较,TP+乙醇组脂肪变性轻,其培养液中ALT、AST、GGT水平降低,细胞内ROS减少。结论体外实验中茶多酚能减轻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改善酶学指标,减少ROS的产生,来避免肝脏损害。
作者:唐袁婷;管小琴;江咏梅;岳新爱;陈平;彭英;玉洁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意义未明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ICUS)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并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择未达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低诊断标准,但存在持久(>6个月)血细胞减少,骨髓三系细胞无明显病态发育和异常核型证据而考虑诊断为ICUS的患者10例,对其临床和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的2例患者转型至MDS,骨髓复查显示大于或等于二系细胞出现诊断性病态发育,染色体核型分析1例仍正常,另1例显示丢失1个正常20号染色体(20q-)。8例随访6~25个月,至今仍维持ICUS原状。结论未达MDS低诊断标准的ICUS患者,必须进行定期随访;部分患者经一定潜伏期后可转型至公开的MDS;之前实属Pre-MDS(MDS-早期),表明ICUS应该引起临床高度重视,避免漏诊。
作者:浦杰;石军;陈真;陆道培;浦权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心率是一个非常重要和独立的影响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因素。心动过速往往被认为对心肌有直接的不利影响。随着2012年欧洲心力衰竭指南的颁布,控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成为了大家治疗心力衰竭的又一个关注的切入点,而伊伐布雷定作为一种单纯降低心率的 If离子通道抑制剂受到大家的关注;同样,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力衰竭的过程中也能够减慢患者的心率。本文仅从伊伐布雷定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证据与β-受体阻滞剂进行对比,来探讨伊伐布雷定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可能性。
作者:尚亚东(综述);张家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给予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患者抑郁症状及整体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吡贝地尔单用药组和吡贝地尔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用药组,每组20例。测量患者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及39项帕金森调查问卷(PDQ-39)评分,评定患者抑郁的改变和帕金森整体症状的改变。结果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比较,单用药组 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显著下降(P<0.05);两组UPDRS评分及PDQ-39评分明显下降(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两组 HAMD 评分、UPDRS评分及PDQ-39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给予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可早期控制帕金森患者轻微抑郁症状,也可以改善帕金森患者整体症状,探索性地为临床治疗帕金森疾病提出新思路。
作者:郑江环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抑制双腔气管导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双腔气管插管全麻手术40例(ASAⅠ~Ⅱ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气管插管前L组于气管导管前端及双套囊涂布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5g,C组于相同位置涂布等量凡士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芬太尼用量、术中失血量、术中补液量和麻醉前(T1)、拔管前2 min(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2 min(T4)时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芬太尼用量、术中失血量、术中补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L组T2、T3、T4时点SBP、DBP、HR低于C组(P<0.05)。结论双腔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插管前于气管导管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5g可有效抑制拔管期气管导管导致的心血管反应。
作者:胡伟;安礼俊;李金玉;张志捷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留置导尿是解决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主要治疗手段,留置导尿管常见的并发症是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占院内感染的比例高达40%,其中80%的尿路感染与导尿管有关[1]。留置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AUTI)患者中,有2%~4%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其中病死率高达13%~30%[2]。因此,预防和控制CAUTI成为临床工作中一项基本的、长期的任务。
作者:陈锦;高加蓉;李蒙;柏杨 刊期: 2014年第21期
多环芳烃是一类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碳氢化合物,属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工厂废气、汽车尾气、城市供暖、垃圾焚烧等生产生活行为都会产生多环芳烃,它们普遍存在于空气、水体、土壤、沉积物和食物中。国内外已有报道证实多种多环芳烃具有致癌、致突变的作用,还有研究表明多环芳烃具有生殖毒性。所以多环芳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为了更好地了解多环芳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本文将对国内外的相关报道作一综述。
作者:戴群莹;彭娟(综述);董旭东(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讨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相对于传统经皮肾镜处理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及在临床工作中是否存在优势。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60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上尿路结石患者。其中30例行部分无管化PCNL(无管化组),另外30例行传统PCNL(传统组)。对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后24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镇痛药需求、感染发生情况、术后失血情况及输血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肾周血肿及积液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无胸膜及肠管等周围脏器损伤病例发生,无感染性休克病例发生。术后清石率无管化组及传统组分别为86.7%(26/30)和90.0%(27/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1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无管化组与传统组在手术时间[56.9±10.24)minvs.(60.3±8.45)min,P>0.05],发热发生率(9/30vs.7/30,P>0.05),术后血红蛋白(Hb)下降值[(7.0±3.7)g/Lvs.7.8±4.6)g/L,P>0.05],术后红细胞压积(HCT)下降值[(4.33±1.32)%vs.(4.56±1.35)%,P>0.05],术后输血率(0/30vs.1/30,P>0.05),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4.6±3.71)hvs.(15.1±4.2)h,P>0.05],肾周血肿发生率(1/30vs.4/30,P>0.05),肾周积液发生率(9/30vs.13/30,P>0.05)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24hVAS[(2.34±1.2)分vs(5.07±2.03)分P<0.05],术后镇痛药的需求率(2/30vs.8/30,P<0.05),术后恢复工作时间[(14.87±4.67)dvs.(19.60±5.25)d,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67±0.92)dvs.(7.77±1.43)d,P<0.05],术后平均住院费用[(2803.70±379.87)元vs.(4278.40±596.45)元,P<0.05]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无管化PCNL是对传统PCNL的改进,是一种效果可靠、安全、经济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范欣欢;周林玉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ED)大鼠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利用阿朴吗啡诱导阴茎勃起,筛选出糖尿病ED大鼠。经过4周的 PNS处理后(分低、中、高剂量组),测定各组大鼠海绵体内压(ICP)值和平均动脉压(MAP)。硝酸还原酶法检测海绵体组织一氧化氮(NO)的水平, ELISA检测环磷酸鸟苷(cGM P)以及晚期糖基化总产物(AGEs)的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表达,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TUNEL)法检测内皮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 PNS中、高剂量组的ICP值和ICP/MAP值较糖尿病对照组(未经PNS处理的糖尿病大鼠模型)明显升高(P<0.05)。PNS中、高剂量组阴茎海绵体组织中的eNOS表达以及NO和cGMP水平较糖尿病对照组均有所增加(P<0.05)。3个PNS治疗组阴茎海绵体的细胞凋亡率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 P<0.05)。结论 PNS通过调节 NO/cGM P信号通路和控制AGEs的积聚能够使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功能恢复,可能有助于改善糖尿病ED大鼠的勃起功能。
作者:樊静;康简;林帆;苟欣 刊期: 2014年第21期
目的:探索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脑出血后AT1R表达水平及其与脑水肿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4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选取难治性癫痫手术患者45例,每组患者均采集静脉血后检测AT1R的基因多态性,术中取被出血毁损挫伤的脑组织,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脑组织中AT1R mRNA及蛋白水平,于术后第1、3、5天行头颅CT检查,通过CT值反映脑水肿程度。结果观察组AC/CC基因型与AA基因型AT1R mRNA水平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基因型术区CT值比AA基因型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基因型AT1R mRNA、蛋白水平和脑水肿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 1R基因多态性与脑组织中 AT 1R mRNA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AT 1R蛋白水平和脑水肿程度有相关性。
作者:周昌龙;孙晓川;贺学农;夏小辉;张光伟 刊期: 201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