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例意义未明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特征研究

浦杰;石军;陈真;陆道培;浦权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意义未明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 最低标准, 核型
摘要:目的:探讨意义未明特发性血细胞减少症(ICUS)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并提供诊断依据。方法选择未达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低诊断标准,但存在持久(>6个月)血细胞减少,骨髓三系细胞无明显病态发育和异常核型证据而考虑诊断为ICUS的患者10例,对其临床和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的2例患者转型至MDS,骨髓复查显示大于或等于二系细胞出现诊断性病态发育,染色体核型分析1例仍正常,另1例显示丢失1个正常20号染色体(20q-)。8例随访6~25个月,至今仍维持ICUS原状。结论未达MDS低诊断标准的ICUS患者,必须进行定期随访;部分患者经一定潜伏期后可转型至公开的MDS;之前实属Pre-MDS(MDS-早期),表明ICUS应该引起临床高度重视,避免漏诊。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无意识状态下加压疼痛诱发明显注意偏向

    目的:观察肢体加压疼痛条件下不同意识状态对疼痛相关字词注意偏向的影响。方法于被试者左臂肘横纹上方1~2 cm处捆绑止血带加压至26.6 kPa ,同时采用点探测任务进行32名健康大学生5类疼痛相关字词(情感性疼痛词、感觉性疼痛词、社会威胁性词、积极词与中性词)的注意研究,记录被试者在有意识状态与无意识状态下反应时并计算注意偏向指数,同时记录疼痛强度与疼痛不适度。结果左上臂加压26.6 kPa诱发被试者产生中重度(4~5)疼痛强度及不适度。有意识状态下,被试者没有疼痛相关词表现注意偏向,而在无意识状态下对感觉性疼痛词表现出明显注意偏向(P<0.01)。无意识状态与有意识状态相比,对情感性疼痛词及社会威胁性词表现为偏向回避,偏向指数显著变小(P<0.05),对感觉性疼痛词和积极词表现为偏向注意,偏向指数显著变大(P<0.05)。结论无意识状态下被试者对感觉性疼痛词表现出注意偏向,对情感性疼痛词及社会威胁性词表现出注意性回避。

    作者:韩松;冯雪岩;杨延辉;石雅琪;马天宇;李俊发;罗艳琳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与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疗效的M eta分析

    目的:比较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与孟鲁司特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孟鲁司特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轻中度哮喘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 databases、CNKI、VIP等数据库自建库至今的关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与孟鲁司特治疗儿童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 ),对纳入研究根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风险偏倚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接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变化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呼气峰流量(PEF)的改善均优于接受孟鲁司特治疗的患者,两种治疗方法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无差异。接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患者FEV1、PEF的改善明显优于接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结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优于孟鲁司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孟鲁司特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且药物安全性较好。

    作者:郭梅;符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三七总皂苷通过保护海绵体内皮功能改善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障碍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ED)大鼠勃起功能的影响。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利用阿朴吗啡诱导阴茎勃起,筛选出糖尿病ED大鼠。经过4周的 PNS处理后(分低、中、高剂量组),测定各组大鼠海绵体内压(ICP)值和平均动脉压(MAP)。硝酸还原酶法检测海绵体组织一氧化氮(NO)的水平, ELISA检测环磷酸鸟苷(cGM P)以及晚期糖基化总产物(AGEs)的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eNOS)的表达,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TUNEL)法检测内皮细胞的凋亡水平。结果 PNS中、高剂量组的ICP值和ICP/MAP值较糖尿病对照组(未经PNS处理的糖尿病大鼠模型)明显升高(P<0.05)。PNS中、高剂量组阴茎海绵体组织中的eNOS表达以及NO和cGMP水平较糖尿病对照组均有所增加(P<0.05)。3个PNS治疗组阴茎海绵体的细胞凋亡率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 P<0.05)。结论 PNS通过调节 NO/cGM P信号通路和控制AGEs的积聚能够使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功能恢复,可能有助于改善糖尿病ED大鼠的勃起功能。

    作者:樊静;康简;林帆;苟欣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伊伐布雷定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发现,心率是一个非常重要和独立的影响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因素。心动过速往往被认为对心肌有直接的不利影响。随着2012年欧洲心力衰竭指南的颁布,控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成为了大家治疗心力衰竭的又一个关注的切入点,而伊伐布雷定作为一种单纯降低心率的 If离子通道抑制剂受到大家的关注;同样,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心力衰竭的过程中也能够减慢患者的心率。本文仅从伊伐布雷定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证据与β-受体阻滞剂进行对比,来探讨伊伐布雷定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可能性。

    作者:尚亚东(综述);张家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巨大儿孕母血清microRNA 表达谱的检测和分析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性巨大儿与正常出生体质量儿的孕晚期母体血清中的mircoRNA(miRNA)的差异性表达。方法收集非糖尿病性巨大儿的孕晚期母体血清及对照组的血清标本各30例,分别等量混合后作为巨大儿组和健康对照组。用低密度芯片(TLDA)分析667种已知的人类 miRNA在两组血清中的表达,建立两组标本的miRNA表达谱。结果巨大儿组有142个miRNA表达,健康对照组有215个miRNA表达,两组共同表达的miRNA有132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巨大儿组有29个miRNA差异表达(ΔΔCt 2倍以上),其中hsa-miR-122、hsa-miR-923、hsa-miR-25、hsa-miR-132、hsa-miR-192、hsa-miR-20a、hsa-miR-223、hsa-let-7b、hsa-miR-451、hsa-miR-93表达下调和hsa-miR-760表达上调(ΔΔCt 3倍以上)。结论巨大儿组与健康对照组孕妇孕晚期血清之间存在明显的miRNA差异表达谱。

    作者:朱海燕;江华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13例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的三维和二维超声分型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三维立体超声成像对胎儿Dandy-Walker综合征(DWS)分型诊断的重要性。方法对13例后颅窝池增宽(≥10 mm)的胎儿,分别采用经腹二维超声及经腹三维立体超声检查方法进行DWS分型诊断,根据随访结果分别得出两组诊断符合率并进行对比。结果经腹二维超声检查分型诊断符合率63.64%;三维立体超声检查分型诊断符合率100.00%。结论三维立体超声对DWS综合征分型诊断具有更加重要的影像学价值。

    作者:方茜;邹奕;庞英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运用品管圈降低留置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实践

    留置导尿是解决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的主要治疗手段,留置导尿管常见的并发症是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占院内感染的比例高达40%,其中80%的尿路感染与导尿管有关[1]。留置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AUTI)患者中,有2%~4%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其中病死率高达13%~30%[2]。因此,预防和控制CAUTI成为临床工作中一项基本的、长期的任务。

    作者:陈锦;高加蓉;李蒙;柏杨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PBL 联合CBL教学在消化内科见习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医学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涉及各个方面;而临床见习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立体式教学思维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这需要带教老师带领见习医生到各科室与患者接触,对教学内容采取普遍联系,将课本理论知识现实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时间、空间等多个方面,全景展示教学内容的一种方法[1-3]。本研究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将见习医生分为综合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对两组见习医生的考核成绩及反馈意见进行对比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宝洋;杨志平;黄唯莉;关晓辉;徐洪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综合性医学期刊初审编辑工作规范的探讨

    我国的科技期刊多采用编辑初审-同行专家审稿-主编/终审会终审稿件的审稿形式,即稿件的“三审制”[1]。我国科技期刊年产出量约220万篇,而每年因职称晋升、毕业、科研项目结题等需要发表论文量为600~700万篇,其中大多数的文章投稿到了核心期刊(即被SCI、Pubmed、CSCD等数据库收录的期刊)。此时从大量来稿中发掘优质稿件,退回不符合期刊要求稿件的初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编辑初审是审稿活动的起始环节,主要是审查稿件的格式、内容是否符合刊物的要求,并对稿件的学术质量进行初步的审查,进而作出退稿、退修、送同行专家审稿的处理结果。本文结合《重庆医学》杂志的实际情况,对医学编辑如何做好初审工作进行探讨。

    作者:石芸;周晓凤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血管性痴呆与帕金森病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抑郁状况比较

    目的:比较血管性痴呆与帕金森病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抑郁状况。方法选取合格病例120例进行观察,包括血管性痴呆患者和帕金森病痴呆患者各60例,评定工具选取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北京版(MoCA)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测量表(MMSE)检测两组认知功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检测抑郁状况。结果在认知功能评定上,定向力积分、空间执行功能方面血管性痴呆组高于帕金森痴呆组;在计算力、命名、注意力、语言方面积分帕金森痴呆组高于血管性痴呆组。抑郁状态评定方面,血管性痴呆患者的积分高于帕金森痴呆患者。结论血管性痴呆与帕金森病痴呆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和抑郁状况,二者有相似性又有明显的区别。

    作者:杨雪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神经肽 P物质对高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调控机制研究

    目的:观察JNK2信号途径在高氧肺损伤中的表达,探讨神经肽P物质(SP)在高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6只早产SD大鼠分配给代母鼠并分为4组(每组n=4):空气加9 g/L盐水组(A组),空气加SP组(B组)、高氧加9 g/L盐水组(C组)、高氧加SP组(D组),B、D组予腹腔注射SP1×10-6 mol·L -1·kg -1·d-1,A、C组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9g/L盐水。实验14 d后,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并测定肺湿质量/干质量(W/D)值,肺组织中SP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观察肺组织细胞凋亡的情况;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JNK2蛋白水平。结果与A组相比,高氧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肺损伤,但D组肺损伤较C组有所减轻。Western blot显示,C组JNK2水平明显高于A组;干预后,D组JNK2水平低于C组。各组肺W/D值、PCNA和TUNEL组织分布表达以及SOD、MDA和GSH的表达与JNK2蛋白水平变化趋势一致。结论高氧应激可激活损伤肺组织JNK2活性;SP对高氧肺损伤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高氧诱导的JNK2的激活以抑制氧化损伤实现的。

    作者:李青;徐树红;李文莲;韩允;杨丹;杨胜林;邹莹波;许峰;黄波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湿性愈合敷料在皮片移植供区创面愈合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湿性愈合敷料在皮片移植供区创面愈合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皮片移植的患者分为两组,32例(观察组)对供区创面进行藻酸盐和软聚硅酮泡沫覆盖后包扎,32例(对照组)对供区创面进行凡士林油纱覆盖纱布包扎。术后随访换药,观察并记录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伴随疼痛感及创面渗血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患者疼痛感评分及创面渗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湿性敷料(本研究中为藻酸盐、软聚硅酮泡沫)覆盖供区创面,操作简单,创面更容易上皮化,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同时可减轻换药疼痛感及创面渗血。

    作者:黄书鹏;刘林奇;李乐;陈亮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三峡库区社区卫生人员综合能力培养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伴随医疗改革的深入,建立方便、快捷、高效、平价的医疗体系已经成为燃眉之急,各级政府也越来越坚定地提出了关于发展社区卫生事业的思路与要求[1-3]。现阶段我国界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是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为一体,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卫生服务。这既是培养高素质的社区卫生人员的理论依据,也是为之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社区卫生人员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4-7]。本文在调查三峡库区社区卫生人员培训现状的基础上,初次分析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卫生人员培训的策略与建议。

    作者:魏继文;谭涛;蒲永莉;熊万军;邹飞;蒋祥林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流式细胞术分析尿脱落细胞DNA 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流式细胞术分析尿脱落细胞DNA参数的改变,探讨其在膀胱肿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68例,取同期该院需尿脱落细胞检查的非膀胱癌患者30例作为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尿脱落细胞的DNA分布。结果膀胱癌组的阳性率为7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7%(P<0.01);流式细胞仪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73.5%,特异性86.2%。膀胱癌组异倍体细胞、SPF>15%和G0/G1期CV>9%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异倍体细胞检出率在高、中、低分化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SPF>15%和G0/G1期CV>9%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异倍体组复发率为76.2%显著高于无异倍体组的46.2%( P<0.05)。结论流式细胞术分析尿脱落细胞诊断膀胱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胡旭;刘红霞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内观认知疗法对攻击倾向大学生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索内观认知疗法对大学生攻击倾向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筛查出具有社交攻击倾向的大学生进行分散的内观认知疗法心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后进行心理测评。进行配对设计资料的 t检验,确认差异指标,评价心理干预效果。结果大学生的攻击倾向性与幸福感指数、对社会支持的领悟能力、对他人的容纳水平及自尊水平呈负相关,与人际关系敏感及敌对呈正相关。研究对象的攻击倾向因子分在干预前为(20.00±2.74),干预后降低为(15.00±4.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内观认知疗法提高具有攻击倾向的大学生总体情感水平,调整失衡的自尊,增加领悟社会支持的能力,从而增加对他人的容纳,减少人际关系中的敌对情绪,该疗法能有效地降低大学生的攻击倾向性。

    作者:陈晶;詹启生;毛富强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重庆市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需求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市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需求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现场急救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重庆市6所大学123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0.9%的大学生希望自己能掌握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学习现场急救知识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庆市大学生希望了解的现场急救知识是“外伤紧急止血”(占74.8%),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到医院或急救中心参观学习”(占47.7%),喜欢的现场急救培训学习方式是“理论讲授+观看教学视频或老师示范操作+学生课堂操作练习”(占63.6%),喜欢的操作学习方式是“老师指导,所有学生分成两人一组,相互进行操作练习”(占65.9%),并且在性别和专业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调查结果显示,43.5%的大学生从未接受过现场急救培训,重庆市大学生接受现场急救培训的频率均较低,有48.6%的大学生2年以上才接受1次培训,仅有13.1%的大学生“完全有信心做好”。结论重庆市大学生现场急救知识培训需求愿望强烈,并且存在性别和专业上的需求差异,过往急救培训的状况极差,亟待相关部门给予重视,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急救培训方案,提高大学生急救自救能力。

    作者:何艳;吴宗辉;孙炯;张巧英;游莉;程杰;胡晓琳;郑佳昳;李娟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围绝经和绝经后期抑郁不同治疗方案的M 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在围绝经及绝经后期抑郁妇女中,不同治疗方案疗效的差异,以期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通过检索多项在线数据库,系统搜集相关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 T )及队列研究,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完成M 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9篇(共2312例),其中RC T 10篇,队列研究9篇。M eta分析结果显示:激素联合抗抑郁药与抗抑郁药比较,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5,P=0.07),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17,P=0.005);激素联合抗抑郁药与激素补充治疗比较,治愈率(RR=1.73,P=0.003)及有效率(RR=1.52,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抗抑郁药与激素补充治疗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37,P=0.003);激素补充治疗与安慰剂比较,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2.17,P=0.03),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8,P=0.15)。结论虽然激素补充治疗对情绪有改善作用,但对提高围绝经及绝经后抑郁妇女对抗抑郁药反应的作用并不确定。

    作者:张文倩;熊正爱;贾佳;王智亮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预防性给予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患者抑郁及整体症状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性给予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对帕金森患者抑郁症状及整体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成吡贝地尔单用药组和吡贝地尔联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用药组,每组20例。测量患者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及39项帕金森调查问卷(PDQ-39)评分,评定患者抑郁的改变和帕金森整体症状的改变。结果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比较,单用药组 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显著下降(P<0.05);两组UPDRS评分及PDQ-39评分明显下降(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两组 HAMD 评分、UPDRS评分及PDQ-39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给予小剂量艾司西酞普兰可早期控制帕金森患者轻微抑郁症状,也可以改善帕金森患者整体症状,探索性地为临床治疗帕金森疾病提出新思路。

    作者:郑江环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高血压前期人群微量清蛋白尿和炎症因子的变化

    目的:探讨高血压前期人群尿清蛋白排泄率(UAE)和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2012年该院心内科门诊患者中符合JNC-7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的高血压前期267例作为观察组,体检血压小于120/80mmHg的6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量炎症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尿TNF-α以及微量清蛋白尿(MAB)。结果收缩压、hs-CRP、尿TNF-α与UAE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hs-CRP和尿TNF-α是MAB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前期合并MAB人群hs-CRP和尿TNF-α增高。高血压前期人群炎症因子与UAE独立相关,是早期靶器官损害(TOD)的致病因素。

    作者:高妍芬;陈景开;宗刚军 刊期: 2014年第21期

  • 952例新生儿未通过听力筛查的高危因素和听力学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婴幼儿未通过听力筛查的高危因素和听力学特点。方法检测对象来自2009年5月至2012年2月重庆及周边地区两次听力筛查未能通过而转诊到该科进行听力学评估的3~6个月的婴幼儿,共952例。采用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鼓室声导抗和镫骨肌反射测试。结果无高危组新生儿正常鼓室图比率为74.25%,高于高危组69.61%(P<0.05);无高危组新生儿DPOAE通过率为34.57%,高于高危组27.94%(P<0.05);无高危组新生儿波V反应阈大于30 dBnHL者为55.80%,高危组新生儿波V反应阈大于30 dBnHL者为60.36%,高危组新生儿ABR听力异常率明显高于健康新生儿(P<0.05);高危组新生儿听力阈值(50.58±25.02)dBnHL高于无高危组新生儿(47.64±22.86)dBnHL(P<0.05)。结论听力损失的高危因素有新生儿窒息、早产、宫内病毒感染、高胆红素血症、体质量小于1500 g、机械通气大于或等于5d,以及大于或等于2个高危因素。

    作者:邹彬;王冰;徐洁;李年琼;姚红兵 刊期: 2014年第2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