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梅;刘雪莲;李明爽;程武波
口腔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s ,RAU)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溃疡为主要的表现。在1898年,这个疾病初由 Johann von Mikulicz-Ra-decki命名,为了表达对这位伟大的医学科学家的尊敬,特把病变范围较小的口腔溃疡,即轻型 RA U 命名为 M ikulicz′s口疮[1]。RAU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到目前为止尚未明确[2]。在RA U的发病过程中,在口腔黏膜的多个区域可以看到反复发作的单个或多个溃疡,病灶周围可以看到一圈红斑。常见的溃疡发作部位为没有角质覆盖的口腔黏膜组织,如嘴唇、脸颊、口腔的前后部、腭弓和软腭。RA U引起的剧烈疼痛,严重影响患者讲话和吞咽。目前,针对这种疾病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有明显临床症状的RA U。RA U的发生可能是免疫应答增强和促炎症反应细胞因子激活的结果,直接侵犯口腔黏膜的特定区域[3]。对RAU患者的口腔黏膜进行组织学观察,会发现有大量的粒细胞渗出,其发展与发病时间有关[4]。在RA U发展的初阶段,也就是溃疡形成之前,单核细胞、以 T淋巴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以及浆细胞聚集在基底层;在RA U发展的第2阶段,多核性淋巴细胞聚集于溃疡中心,周围有大量的单核细胞渗出[5]。根据RAU的临床表现,此病可以分为3型:轻型RAU(MiRAS),重型RAU(MaRAS),疱疹样RAU (HeRAS)。
作者:廖晓明(综述);刘鑫(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了解学校结核菌素(PPD)试验开展情况、结核病发病水平及强阳性结果相关影响因素,为广西学生结核病体检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参与调查学生开展PPD筛查;对所有PPD试验强阳性学生及有肺结核可疑症状学生、疑似病例进行胸部X线片及痰涂片检查;对PPD强阳性与非强阳性学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接受PPD筛查学生53217例,阳性率5.74%(3055例),强阳性率1.46%(775例);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0.03%(15例)。经过χ2及Logistic逐步回归统计分析,年龄与地区分布是PPD试验强阳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通过PPD初筛,再行胸部X线片及痰涂片检查是在学校及结核病防治门诊发现结核病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应加强结核病高疫情地区的学校,特别是大专院校学生的结核病筛查力度。
作者:崔哲哲;冯启明;刘飞鹰;林玫;区进 刊期: 2014年第27期
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不良事件包括院内感染、用药错误、意外伤害等,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既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满意度,又容易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对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造成严重负面影响[1]。国内外调查发现[2-3],医疗不良事件可以通过制订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显著降低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通过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180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医疗不良事件的构成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俊青;卢艳娥;郭芳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和中心动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2011年3~6月住院的非心力衰竭冠心病患者150例,符合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呈阳性。根据血压情况将患者分成高血压组(n=90)和非高血压组(n=60)。冠状动脉造影前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浆BNP水平,冠状动脉造影后计算各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评分。所有病例在造影前后采用无创测量法测量中心动脉压,记录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平均值及中心动脉压脉压差(PP)。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PP与BN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冠状动脉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的SBP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PP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冠状动脉三支、双支和单支病变的血浆BNP水平都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5)。PP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变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BNP关系密切;PP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变评分和BNP复相关系数为0.91,其线性模型为PP=0.543病变支数+0.656病变评分+0.864 BNP。结论 PP是冠状动脉狭窄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BNP可以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血浆标志物。
作者:王爽;杨水祥;高军毅;王佐岩;紫晓;陈洁;刘玉磊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IL-6的动态变化与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行脑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患者65例,观察其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点hs-CRP和IL-6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血管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1)脑动脉狭窄程度与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呈正相关(P<0.05)。(2)术后各时间点患者hs-CRP和IL-6水平明显升高,并于术后12 h达到高值后逐渐下降,而且再狭窄患者手术7 d后hs-CRP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再狭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无再狭窄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下降明显,但再狭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再狭窄患者之间△hs-CRP和△IL-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和IL-6可能在支架成形术后脑动脉再狭窄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监测血清hs-CRP和IL-6的动态变化对评估血管再狭窄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温昌明;王新凯;张保朝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观察改良联合免疫抑制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难治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10例,使用改良联合免疫抑制方法治疗(第1天使用环磷酰胺0.3~1.0 g/m2,之后每10天1次,共使用1~3次;小剂量环孢素2mg·kg -1·d-1,持续2~3年后减停;小剂量硫唑嘌呤2mg·kg -1·d-1,持续2~3年后减停),每月门诊随访,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改良联合免疫抑制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总有效率50%,起效相对较快,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改良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可作为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选择。
作者:毛丹;周泽平;张铀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在临床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 fracture of femur ,IFF)通常是指介于股骨颈基底位置与小转子水平间的有关部位骨折。IFF患者大部分和骨质疏松有一定联系,因此,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多发,亦为对老年人健康产生较大威胁的一类创伤型病症[1]。对于IFF的治疗,临床常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近年来,微创术式的不断发展,使得治疗方案更加丰富。有报道表明[2],单纯手术对于 IFF患者而言,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仍有上升空间,而药物联合微创术式的治疗方案逐渐被医务工作者们关注。本文分析了胎盘多肽注射液对接受微创术式的老年IFF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波;谢明锐;王军;杨衡;李宗原;康斌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Cyclopamine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凋亡的作用及对PSA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水平Cyclopamine(1、5、10、15μmol/L)干预LNCaP细胞不同时间(24、48、72 h),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抑制,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观察PSA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5、10、15μmol/L组Cyclopamine对LNCaP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μmol/L组于48 h达到IC50;10、15μmol/L组的24、48、72 h凋亡率分别为37.21%、57.38%、57.98%和21.16%、71.31%、72.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凋亡形态的改变随着 Cyclopamine水平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也显著增强。PSAmRNA基因的表达水平随着水平的上升呈现明显的递减趋势,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10、15μmol/L水平的Cyclopamine在不同时间段PSAmRNA基因的表达均极低。结论 Cyclopamine能够明显抑制 LNCaP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显著下调LNCaP细胞PSAmRNA基因的表达,一定水平Cyclopamine可能对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有效。
作者:吕志勇;吕凌东;吴小侯 刊期: 2014年第27期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是预防医学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实用性很强,在疾病发生、发展、康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重要性也愈来愈受到全社会的重视[1]。基于此背景,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课程体系改革时将该课程纳入全院的公共选修课程,旨在促使生物类专业学生掌握营养学与食品卫生学基础知识,树立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健康理念,拓宽知识面的同时扩大就业途径。
作者:江岩 刊期: 2014年第27期
肺栓塞是全身静脉血栓挣脱迁移到肺动脉,完全或部分阻断血流进入到肺实质所引起。急性肺栓塞可导致患者迅速死亡,是继心肌梗死和中风之后第3大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而未经治疗的慢性肺栓塞可导致肺动脉高压,缩短患者寿命。肺栓塞通常呈现非特异度胸痛及呼吸急促,症状与其他常见胸部疾病类似。为提高临床诊断肺栓塞的水平,各种临床检测手段被开发出来,其中,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测是D-二聚体水平检查。然而,体内任何部位的血栓形成过程都将提升D-二聚体的水平,因此,D-二聚体并非是检测静脉血栓形成或者肺栓塞的特异度指标[1]。D-二聚体阴性能有效地排除肺栓塞,但结果异常并不能诊断肺栓塞。对于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或D-二聚体阳性的病例,影像学检查已成为诊断肺栓塞为准确的方法。多种影像学技术可用于肺栓塞的诊断,本文就不同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岚(综述);罗天友(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研究三七总甙单体成分人参皂苷Rg1对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采用50% Ccl4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共35 d ,同时予三七总皂甙单体成分人参皂苷Rg1不同剂量治疗,于第5周(实验结束)时分离肝组织,光镜和电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并应用体视学方法计量各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的体积密度(Vvm)、面积密度(Svm)、比表面(Qm)、面数密度(Nam)。结果各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体视学结果比较组间存在差异。三七总甙组、Rg1低剂量组和等渗盐水组Vvm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g1高剂量组、Rg1中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Vvm较正常对照组呈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g1高、中、低剂量组,三七总甙组、秋水仙碱组 Vvm 与等渗盐水组比较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g1低剂量组、三七总甙组、秋水仙碱组、等渗盐水组Svm较正常对照组呈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g1高、中剂量组、三七总甙组、秋水仙碱组Svm较等渗盐水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g1高剂量组Svm较Rg1低剂量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g1低剂量组、秋水仙碱组、等渗盐水组Nam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g1高、中剂量组,三七总甙组Nam较等渗盐水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g1高剂量组Nam较Rg1低剂量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Qm较正常对照组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具有三七总甙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在一些方面甚至超过三七总甙,且Rg1的上述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故认为人参皂苷Rg1是较理想的防治肝纤维化的药物。
作者:董向前;段丽平;缪应雷;梁兵;李树安;柳波;詹尔益;宋精玲;马岚青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4(Flt-4)、胎盘生长因子(PIGF)表达与小儿脉管瘤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运用 RT-PCR方法检测30例脉管瘤组织及20例正常组织中VEGF-c、Flt-4、PIGF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c、Flt-4、PIGF mRNA 在脉管瘤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组织显著增高,正常组织中分别为(0.246±0.064)、(0.269±0.085)、(0.238±0.057),脉管瘤组织中分别为(0.957±0.187)、(0.862±0.138)、(0.934±0.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分析显示VEGF-c表达与血管瘤相关(P <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及发生部位不相关(P>0.05)。Flt-4、PIGF表达与淋巴管瘤相关(P<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及发生部位不相关(P>0.05)。VEGF-c、Flt-4和 PIGF三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VEGF-c、Flt-4、PIGF可能参与了脉管瘤组织的起病和发展。
作者:高晓芸;李立帜;贺晓伟 刊期: 2014年第27期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1]。文献报道[2],鼻咽癌放疗后5年生存率为60%~70%,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到80%以上。但放射性张口困难是鼻咽癌患者明显的并发症之一[3]。这种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肿瘤的位置、重建的类型、总辐射剂量等[4]。此并发症治疗效果差,张口功能锻炼是有效和安全的预防方法之一[5-7]。2009年本科将张口训练操应用到鼻咽癌放疗住院患者中,主要是每日定时召集鼻咽癌放疗患者由护理人员示范,引导患者进行张口训练操的训练,对于住院患者放射性张口困难的预防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运行中发现,由于护理人员领悟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差别,在张口训练操的示范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而且由于受训场地有限及患者过多时,对观看模仿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使张口训练操的示范整齐划一,让患者更直观有效的进行模仿训练,本科选择3名护理人员将整套张口训练操录制成音乐视频进行放映。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宇;汪志美;王秋临;汪春雨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研发人工晶体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代替手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方法以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为开发平台,以临床需求为牵引设计系统功能,系统开发后在眼科手术室试用3个月征求医师和护士意见并改进,重复3次。通过比较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和手工管理两种方式的工作效率、准备晶体的正确率以及成本,评价所研发系统的功能。结果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P<0.01),同时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经济成本;两种管理方式在准备晶体的正确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发的人工晶体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
作者:吴燕;周友惠;姚春莲;黄艳;苗迎春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通道下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到2013年7月行微创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复发节段腰34(L34)1例,腰45(L45)10例,腰5骶1(L5S1)19例;统计描述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复发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无痛行走的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50~100min,平均65min;术中失血量100~180mL,平均145mL;住院时间9~16d,平均13d;平均住院费用7300元;术后无痛行走时间7~15d,平均11d;术后从事非体力劳动的时间27.3d,VAS分值由术前的(7.3±1.3)分降低到术后(3.1±0.9)分,末次随访时为(2.2±0.6)分,术后、末次随访VAS分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随访时间6~33个月,平均16.5个月。疗效优16例,良7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76%。结论微创手术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吴辉;胡凌云;林宏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在该院住院的98例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9例,通过健康教育宣传以及发放健康宣教调查问卷表,了解患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心理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心理状态以及治疗依从性有了较大改善(P<0.01)。结论健康教育能使艾滋病合并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对艾滋病的诊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增强其康复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
作者:白艳;黄敏 刊期: 2014年第27期
1.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2.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小儿全身麻醉下唇腭裂修复术围拔管期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1日至8月1日,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麻醉科全身麻醉下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术患儿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 )Ⅰ~Ⅱ级,分为 D、F、N组,每组20例。所有患儿均实施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毕前15 min 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0 mg/kg ;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00μg/kg ;N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并记录插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术毕至拔管时间;苏醒期Riker镇静躁动评分;拔管后30 min儿童行为量表疼痛程度(FIACC )评分及拔管后30 min内各种不良反应(呼吸、循环抑制、恶心、呕吐、嗜睡、头痛、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结果3组患儿全部顺利完成手术,3组患儿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七氟醚吸入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儿拔管时及拔管后5 min的MAP、HR均显著低于N组、F组(P<0.05),而D组、F组拔管时、拔管后5 min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术毕至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儿苏醒期Riker镇静躁动评分及拔管后30 min FLACC评分明显低于N组、F组(P<0.01);3组患儿拔管后30 min均未见呼吸、循环抑制、恶心、呕吐、嗜睡、头痛、锥体外系反应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地佐辛用于小儿全身麻醉唇腭裂修复术围拔管期镇痛,安全有效。
作者:魏会霞;王玉佩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及时识别医疗风险和有效处理潜在医疗隐患,是促进医院质量持续改进的基础和前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 EA )是一种系统性、前瞻性的分析工具,用来确定潜在风险和安全隐患,是预防问题发生的风险管理手段;作为一种实用的风险管理工具,在国外医疗及其他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近10年来,FM EA在国内医疗领域得以使用并受到关注,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成效。本文对 FM EA的发展历程、实施步骤、在我国医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旨在提高医院质量管理水平,为维护患者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琼(综述);张际(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7期
子宫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其生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周期性变化的过程,尤其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剥落和修复的过程为明显,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功能磁共振的一种新技术,它基于水分子的布朗运动,反映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弥散运动特性,至今已有10年的发展史,是目前惟一能够反映组织微观水分子变化情况的无创伤成像,可以反映组织细胞水平以及肿瘤细胞的变化情况且可通过量化分析,以往DWI由于成像时间、图像质量以及运动伪影等的影响而使其仅仅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但是随着M RI技术的不断革新,场强不断的提高,扫描时间不断减少,使得DWI运用于腹盆腔成为可能。本文就DWI在正常子宫及子宫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波(综述);吕富荣(审校) 刊期: 2014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