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例Rh D阴性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的效果分析

胡小兵;肖素香;王伯亮

关键词:失血, 手术, 输血, 自体, ABO血型系统, Rh D阴性
摘要:目的 对大失血手术患者自体血回输的安全性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30例Rh D阴性大失血的手术患者,采用自体CellSaver 5型血液回收机,通过负压吸引管路,将术野内出血收集到储血滤过器中,在收集血液的同时加入含肝素的生理盐水,血液回收完毕,将洗涤后的红细胞悬液回输患者.记录术中失血量及回输血量,检测术前、术后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血清Na+、K+、Cl-浓度,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30名患者术中总出血量为43 500 mL,平均出血量为(1 450.4±97.6)mL,经血液回收机处理获得血液19 650 mL,总回输血量19 650 mL,平均回输血量(655.2±54.7)mL.术后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术前、术后患者PT,APTT,血清Na+、K+、Cl-浓度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自体血回输安全、有效,是减少异体输血,开源节流的有效方法.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纳美芬对脑肿瘤术后患者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葡萄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肿瘤手术后纳美芬对患者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葡萄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8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常规治疗组(n=90,术后采用常规治疗)及纳美芬治疗组(n=95,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纳美芬8 μg·kg-1·d-1,持续6 d).选择同期入院尚未接受颅内手术的44例脑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纳美芬治疗第2天(d2)、第4天(d4)、第6天(d6)时检测患者血浆皮质醇、ACTH及葡萄糖浓度;术后第3、5、7、14、60天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估,术后第90天采用卡氏身体功能状态(KPS)评分进行远期疗效评价.结果 除外d6时间点,常规治疗组与纳美芬治疗组患者在其余时间点的血浆皮质醇、ACTH、葡萄糖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d2、d4、d6时间点,纳美芬治疗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ACTH、葡萄糖浓度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以第3天GCS评分结果为基数,纳美芬治疗组患者累计意识等级上升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纳美芬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第14天和术后第60天的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远期预后(KPS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术后使用纳美芬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浆皮质醇、ACTH、葡萄糖水平,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邓民强;田仁副;潘柯;周晗;姜清泉;向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髂腹股沟皮瓣联合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

    目的 探讨髂腹股沟皮瓣联合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例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患者,清创后,将髂腹股沟皮瓣和带蒂股前外侧皮瓣的皮缘缝合,形成袋状瓦合式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缺损.结果 6例手术患者,共12个皮瓣完全成活,2例患者在皮瓣蒂部有糜烂,在皮瓣断蒂时进行了修整.术后门诊及电话随访3~12个月,皮瓣血液循环及外形良好,皮肤耐磨,恢复了保护性感觉.结论 髂腹股沟皮瓣联合带蒂股前外侧皮瓣可较好地修复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

    作者:王金龙;徐斌;王兵;严志新;夏云;何雪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无反应原因的分析

    目的 评价心脏再同步治疗(CRT)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CRT无反应患者的可能原因.方法 收集接受CRT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8例,CRT后定期随访,比较CRT前、后患者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变化.结果平均随访(8.72±8.31)个月,20例接受CRT的患者心功能改善,LVEF增加(P<0.05),8例患者对CRT无反应.结论 CRT能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CRT反应与患者是否合并基础心脏疾病、左心室电极植入位置以及是否存在心脏机械收缩不同步有关.

    作者:刘西平;秦瑶;郝星;李立;王冬梅;郭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脊索瘤新型标记物Brachyury相关研究的进展

    脊索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原发性骨肿瘤,它起源于原始胚胎脊索组织残余物,其年发生率约为0.51~8.00/1 000 000[1],占原发恶性骨肿瘤的1%~4%[2].脊索瘤好发于脊柱中轴的两端,其中,骶尾部占40%~50%,颅底部占35%~40%,只有少数发生于其余椎体,约占15%~20%[3].术后1年的患者中,其复发率约为20%[4].

    作者:刘栓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XELOX化疗方案用于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XELOX化疗方案用于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45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按采用的化疗方案分为A组(n=22)及B组(n=23),A组患者采用XELOX方案全身化疗,每21天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B组患者采用FOLFOX4方案全身化疗,每2周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4.5%、26.1%,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分别为72.7%、47.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周围神经毒性及手足综合征,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B组患者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5.3、4.2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6、8.3个月.结论 XELOX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低,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章华;毛绍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肝损伤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及其对肝组织Caspase-3、Caspase-8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模型组(n=15)及GBE组(n=45),GBE组再分为GBE低剂量组(n=15)、GBE中剂量组(n=15)及GBE高剂量组(n=15).GBE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灌服GBE 50、100、200 mg/kg,1次/d,连续30 d;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灌服生理盐水.模型组及GBE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于灌服第28天用TAA(300 mg/kg)行腹腔注射,隔天注射1次,共3次;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所有大鼠均于末次注射后24、48、72 h采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用逆转录PCR检测大鼠肝组织Caspase-3、Caspase-8 mRNA的表达情况,并对Caspase-3、Caspase-8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Caspase-3、Caspase-8 mRNA水平上调;而与模型组比较,GBE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Caspase-3、Caspase-8 mRNA水平下调.结论 GBE可通过调节Caspase-3、Caspase-8的表达抑制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肝细胞凋亡,从而对肝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王树芳;李萌;徐海英;邢雪琨;黄青松;李永海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35例自发性结肠穿孔的诊疗体会

    目的 探讨自发性结肠穿孔的病因和诊疗策略,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10年10月该院收治的35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术中证实穿孔位于乙状结肠18例,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11例,降结肠3例,横结肠靠近肝曲处2例,盲肠1例,上述穿孔均位于结肠系膜缘对侧.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均显示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未见肿瘤细胞.发生切口感染15例,经换药及切口二期缝合,切口愈合.全组治愈32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8.57%,患者均死于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早期手术,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彻底清除腹腔内污染物,充分引流是治疗自发性结肠穿孔的关键.

    作者:童富云;黎可;徐金明;黄聪;饶伟;王连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ADA、CRP、CEA、CA153检测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C反应蛋白(CRP)、癌胚抗原(CEA)与糖链抗原153(CA153)在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4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患者作为结核组,6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作为恶性组,以酶比色法、免疫比浊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上述患者胸腔积液中ADA、CRP 、CEA和CA153浓度.结果 结核组胸腔积液ADA和CRP的诊断敏感性均显著高于CEA和CA153(P<0.01),而其诊断特异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胸腔积液CEA、CA153的诊断敏感性均显著高于CEA和CA153(P<0.01),ADA、CEA、CA153的诊断特异性均显著高于CRP(P<0.01).以胸腔积液CEA>10 ng/mL及CA153>25 U/mL为诊断标准,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0.8%、86.3%;而以CEA>10 ng/mL、CA153>25 U/mL及ADA<35 U/L 和CRP<4.0 mg/L联合检测为诊断标准,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提高到93.8%、95.3%.以胸腔积液ADA>35 U/L,CRP>4.0 mg/L为诊断标准,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4.8%、88.7%;而以ADA>35 U/L,CRP>4.0 mg/L及CEA<10 ng/mL和CA153<25 U/mL联合检测时,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提高到97.2%、92.6%.结论 联合检测胸腔积液ADA、CRP 、CEA和CA153可明显提高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侯振江;侯建章;周秀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30例Rh D阴性患者术中自体血回输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大失血手术患者自体血回输的安全性和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30例Rh D阴性大失血的手术患者,采用自体CellSaver 5型血液回收机,通过负压吸引管路,将术野内出血收集到储血滤过器中,在收集血液的同时加入含肝素的生理盐水,血液回收完毕,将洗涤后的红细胞悬液回输患者.记录术中失血量及回输血量,检测术前、术后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血清Na+、K+、Cl-浓度,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30名患者术中总出血量为43 500 mL,平均出血量为(1 450.4±97.6)mL,经血液回收机处理获得血液19 650 mL,总回输血量19 650 mL,平均回输血量(655.2±54.7)mL.术后患者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术前(P<0.05),而术前、术后患者PT,APTT,血清Na+、K+、Cl-浓度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自体血回输安全、有效,是减少异体输血,开源节流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小兵;肖素香;王伯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MRI诊断55例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55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先行计算机X线摄影、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再行MRI检查.结果 55例患者中,MRI发现半月板损伤32例,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准确性为87.3%(48/55),敏感性为93.1%(27/29),特异性为80.8%(21/26),假阳性率为19.2%(5/26),假阴性率为6.9%(2/29).MRI诊断骨损伤的准确性为65.5%(36/55),敏感性为38.5%(10/26),特异性为89.7%(26/29),假阳性率为10.3%(3/29),假阴性率为61.5%(16/26).MRI诊断韧带损伤的准确性为72.7%(40/55),敏感性为87.1%(27/31),特异性为54.2%(13/24),假阳性率为45.8%(11/24),假阴性率为12.9%(4/31).结论 MRI对各种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作者:闫瑞芳;李玉侠;韩东明;岳巍;王红坡;岳军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突发性耳聋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第4内含子的27 bp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多态性(4 b/4 a)与突发性耳聋(SSHL)的关系.方法 将150例SSHL患者按是否有合并症分为合并症组(患者合并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脂代谢疾病,n=78)及无合并症组(患者无合并症,n=72).将5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PCR检测eNOS基因第4内含子的27 bp VNTR多态性(4 b/4 a).结果 无合并症组患者血清中没有扩增出4 a/a基因型,而对照组和合并症组患者的基因型中涵盖4 a/a、4 b/b、和4 b/a 3种基因型.合并症组与无合并症组患者3种基因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症组患者的2种等位基因(4 b、4 a)与无合并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症组患者的4 b/b、4 b/a、4 a/a基因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8.85%(64/131)、66.67%(10/15)、100.00%(4/4),4 b和4 a等位基因合并症的患病率分别为50.71%(71/140)和70.00%(7/10).结论 eNOS 4 a等位基因可作为筛选SSHL高危人群的靶基因.

    作者:樊军;张晓进;石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慢性激光刺激对人体衰老相关指标的影响

    目的 了解慢性激光刺激对人体衰老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168名某激光研究所人员按是否进行激光作业分为暴露组(n=90)和非暴露组(n=78).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Klotho蛋白含量,采用比色法检测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浓度,采用流式荧光原位杂交(Flow-FISH)检测淋巴细胞端粒长度.结果 暴露组及非暴露组人员血浆Klotho蛋白水平、红细胞MDA浓度、淋巴细胞端粒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浆Klotho蛋白、红细胞SOD与MDA、淋巴细胞端粒长度与激光暴露无明显相关,亚组分析显示暴露组中吸烟人员的红细胞SOD浓度明显低于非暴露组(P<0.05).结论 慢性激光刺激对衰老相关指标无直接影响,但可能导致吸烟人员红细胞SOD浓度降低.

    作者:唐刚;司良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聚维酮碘冲洗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观察

    目的 探讨聚维酮碘冲洗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阑尾切除术的207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按术中是否采用聚维酮碘冲洗切口分为观察组(n=105)和对照组(n=102),所有患者接受同一手术医生、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术中采用0.5%聚维酮碘溶液及生理盐水冲洗,然后拭净切口;对照组患者术中仅拭净切口,未采用0.5%聚维酮碘溶液冲洗.结果 对照组102例患者中,切口感染16例,切口感染率为15.69%;观察组105例患者中,切口感染6例,切口感染率为5.71%.两组患者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局部红肿19例,其发生率为18.63%;观察组患者发生局部红肿8例,其发生率为7.62%,两组患者的局部红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肖承佐;李应军;王金宝;郝俊;董功航;王连涛;林洪胜;徐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PiCCO监测在危、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肺水肿患儿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动脉脉搏轮廓分析法(PiCCO)监测在危、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肺水肿患儿救治中的应用.方法 对5例危、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急性肺水肿患儿在积极进行综合救治的基础上进行了PiCCO监测.结果 5例患儿初始表现为心率快、每搏指数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高,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和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高于正常范围或正常,心脏指数稍低于正常范围或正常.经过治疗,患儿的心率均逐渐减慢、每搏指数逐渐升高、EVLWI逐渐下降;除1例患儿SVRI呈上升趋势、GEDVI维持较高水平外,其余4例患儿的SVRI和GEDVI均逐渐下降.结论 PiCCO监测有助于实时掌握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肺水肿、心脏功能及心脏前、后负荷情况,指导临床救治.

    作者:李轶男;周立新;誉铁鸥;马明远;方滨;毛克江;温伟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白藜芦醇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促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其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白藜芦醇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的促乳腺癌细胞增殖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本研究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免疫印迹法检测MCF-7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p-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IGF-1(10、20、40 ng/mL)可促进MCF-7细胞增殖,而不同浓度白藜芦醇(10、25、50 μmol/L)对MCF-7细胞具有的增殖抑制作用,均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白藜芦醇与IGF-1共同作用后,MCF-7细胞增殖明显降低(P<0.05);Wortmannin (10-6 mol/L)预处理后,IGF-1对MCF-7细胞的促增殖效应受到明显抑制(P<0.05);IGF-1(40 ng/mL)作用MCF-7细胞后,细胞中p-PI3K与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而以白藜芦醇(50 μmol/L)、IGF-1(40 ng/mL)共同作用MCF-7细胞后,细胞中p-PI3K与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IGF-1组(P<0.05).结论 白藜芦醇对IGF-1介导的促乳腺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该抑制效应与PI3K-AKT信号途径密切相关.

    作者:郭慧琳;张献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3例先天性束带综合征的治疗及观察

    先天性束带综合征(congenital constricting band syndrome,CCBS)为临床少见病种,对此类疾病的称谓较多,如先天性环沟畸形、先天性绞扼轮综合征、Streeter′s畸形等.患儿出生时身体出现完全性或不完全性环绕肢体软组织的凹陷,多发于小腿、足趾、前臂及手指等,偶尔在躯干亦有发现,可同时伴肢体畸形.

    作者:袁希;陈亮;毕胜;陶灵;李世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维生素K1、酚磺乙胺联合治疗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维生素K1、酚磺乙胺联合治疗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400例具有不同程度凝血功能障碍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K1治疗组、酚磺乙胺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100例.常规治疗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以补充凝血因子(如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凝血酶原复合物、血小板等)为主要治疗方法;K1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1治疗;酚磺乙胺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酚磺乙胺治疗;联合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用维生素K1、酚磺乙胺治疗.另外选取100例凝血功能正常的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药物剂量:维生素K1 1 mg/次,1次/d;酚磺乙胺 0.125 g/次,1次/d,连用3 d为1个疗程,治疗均以1个疗程为限,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其凝血功能,分析用药前、后各组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4组患儿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儿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4组凝血功能障碍的新生儿中,联合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较其他各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好;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维生素K1、酚磺乙胺在改善新生儿凝血功能障碍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联合治疗的疗效尤为显著.

    作者:苏国生;黄积德;梁荣伟;李永康;罗月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奇静脉转流术治疗右肺癌伴上腔静脉狭窄5例的体会

    目的 总结奇静脉转流术治疗右肺癌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S)的体会.方法 收集该院收治的5例伴SVCS的右侧肺癌患者,均行双腔气管插管麻醉,左侧卧位,标准后外侧切口,第5肋间进胸,完整切除病变肺组织、淋巴结及其受累血管,采用4-0 Prolene线连续缝合、修补上腔静脉,上腔静脉直径为原直径大小的2/5~1/2,行奇静脉转流术,紧贴胸壁切断奇静脉并游离奇静脉弓,跨越狭窄段将奇静脉与上腔静脉行端侧吻合.结果 5例患者均按肺癌手术原则完整切除病变肺组织并清扫纵隔淋巴结,手术时间为95~195 min,平均130.5 min;术中出血量为150~680 mL,平均330 mL,无术中死亡发生.术毕,复测中心静脉压降至7~14 cm H2O;术后胸腔引流管带管时间为3~7 d,平均4.5 d;术后住院时间为7~11 d,平均8.5 d.术后1周测肘静脉压,均未超过15 cm H2O.随访4例,9个月内未出现颜面及上肢水肿,无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无吻合口血栓发生;1例失访.结论 奇静脉转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在肺癌伴SVCS的手术治疗中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

    作者:李剑;姜应梅;梁贵友;徐刚;宋永祥;陈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37例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NX化疗方案)并序贯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肝转移(BCL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7例BCLM患者接受NX化疗方案治疗,长春瑞滨25 mg/m2,d1、8,卡培他滨1 000 mg/m2,2次/d,d1~14,有效者于治疗4~6个周期后采用序贯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直至病情进展或不能耐受;骨转移者每3周予双磷酸盐抗骨破坏治疗1次.结果 37例患者化疗1~8个周期,中位4个周期,共化疗146个周期.CR 0例(0.00%),PR 18例(48.65%),SD 11例(29.73%),疾病进展(progression disease,PD)8例(21.62%),有效率48.65%(18/37),疾病控制率78.38%(29/37),9例治疗有效患者采用序贯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治疗2~12个周期,进展时间为7.0~12.6个月,中位4.2个月.主要影响因素为多线化疗,一线或二线药物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静脉炎,以Ⅰ、Ⅱ级不良反应为主.结论 NX化疗方案序贯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毒性反应可耐受,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BCLM进展.

    作者:陈云兰;韩江琼;赵金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进展

    无论手术技术与内植入物如何先进,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仍旧面临着较大挑战,它仍是创伤骨科中较难治疗的关节内骨折之一[1].其中,肱骨远端C型骨折因涉及肱骨远端关节面,且多发生于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治疗尤为棘手.骨折线位置越低,越难稳定固定;骨折越粉碎,越难解剖复位.随着骨折治疗理论、技术的提高以及手术器械及内固定的发展,多数学者认为治疗成人肱骨远端C型骨折宜选择手术治疗以大程度地恢复肘关节功能[2].

    作者:刘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