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庆市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认知水平及生存状况的调查研究

黄静;沈庆;李宝忠;刘先红;洪新

关键词: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认知水平, 生存状况
摘要:目的 调查重庆市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生存状况,了解其影响因素,为农村COPD患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重庆市石柱县农村地区COPD患者进行疾病认知水平和生存状况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农村COPD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普遍偏低,家人支持是影响患者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文化水平;影响患者生存状况的主要因素是生活自理的状况,其次是呼吸困难程度,100%男性患者吸烟,94%的女性患者长期行炊.大部分患者家庭收入低,医疗费用占家庭收入比例高.结论 农村COPD患者认知水平低,经济状况差,疾病负担重.吸烟和接触生物燃料可能是农村男、女性COPD患者慢阻肺的重要发病因素.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平板运动试验后QRS波时限延长对女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QRS波时限延长对女性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412例女性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病变组(CHD组)和冠状动脉正常组(对照组),两组均行TET,TET前、后QRS波时限分别用心率进行校正,对比两组TET前、后QRS波变化,分析TET前、后QRS波时限变化情况与女性CHD关系.结果 CHD组TET后QRS波时限较TET前明显延长(P<0.01),而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传统诊断标准对CHD诊断特异性63.06%,敏感性为81.57%,准确性为74.51%;本研究TET后以QRS波时限延长为异常标准对CHD诊断特异性为90.45%,敏感性为93.33%,准确性为92.23%.结论 TET后以QRS波时限延长为诊断标准明显优于传统诊断指标对女性CHD的诊断.

    作者:茶春喜;罗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135例牙隐裂的病因分析与临床治疗

    目的 探讨牙隐裂病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以135例患者的隐裂牙(共176颗)为研究对象,对其牙位、发病年龄及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牙隐裂好发于30~72岁,以上颌第一磨牙近中腭尖为多见.对135例176颗隐裂牙综合治疗成功131颗,改善29颗,失败16颗,治疗有效率为90.9%.牙齿的薄弱结构和发育缺陷是牙隐裂发生的内在条件,牙尖斜面是易感因素,而创伤性牙合力是重要的致病因素.结论 牙隐裂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对于伴发牙髓和根尖周疾病的隐裂牙对其根管治疗后行全冠修复是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金川;周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雄激素受体基因c.528C》A变异与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无关

    雄激素对男性个体发生、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雄激素必须通过靶器官上特异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而起作用.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e,AIS)是由于AR基因缺失、突变导致AR功能障碍或缺失引起雄激素的作用减弱或消失.遗传方式为X-连锁隐性遗传,发病率为出生男婴的1/64 000 ~ 1/20 000[1].本研究通过对一AIS个体家系成员AR基因突变的检测,探讨AIS发病的分子病因.

    作者:李华;马明义;杜亭;雷娟;覃维;张宇翔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莱菔硫烷对乳鼠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莱菔硫烷(SFN)对乳鼠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FN低剂量组(10 μmol/L)、SFN高剂量组(30 μmol/L).建立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损伤模型,予以SFN干预6 h后,AnnexinV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核因子-κB(NF-κB)水平.结果 SFN减少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凋亡,减少LDH释放,降低MDA水平,增加SOD水平,心肌细胞NF-κB蛋白表达下降,SFN高剂量组则更明显.结论 SFN对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增强心肌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NF-κB生成有关.

    作者:罗则佳;陈盛;何念海;陈曙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同时采用吞咽治疗仪治疗,对照组同时采用醒神开窍针法治疗.结果 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两个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吞咽治疗仪对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显著改善作用,且操作简单安全.

    作者:刘奕;石卫华;潘科;尚青龙;徐贞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症

    食管上段胃黏膜异位(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upper esophagus,HGMUE)是发生于食管上段的正常鳞状上皮黏膜被胃黏膜所取代的一种病症.常发生于颈段食管,多位于食管上括约肌下方,故又被称为颈段食管入口斑.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HGMUE的检出率逐渐提高,得到国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发现许多病变均与HGMUE存在相关性.本文就HGMUE的流行病学、病理学表现、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陶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提出,要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这是加快提升我国高校整体质量的重大举措,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教学资源库是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建立起来的,内容丰富多样,能方便有效地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及科学研究服务的共享式的资源平台,具有标准化、科学化、动态化和共享化的特点.北美高校教学资源库建设起步较早,已经拥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开发方案和管理模式,与之相比,我国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库在建设和利用方面都存在不小差距,美、加两国高校教学资源库开发与管理体现出共建、共享和共盈3个显著特征[1].

    作者:杨宗发;杨元娟;刘晓颖;何静;甘淋玲;许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眠安宁颗粒治疗失眠症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眠安宁颗粒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49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眠安宁颗粒组(75例)和艾司唑仑组(74例)进行对照研究.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Asberg 抗抑郁剂不良反应量表及临床观察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1周艾司唑仑组优于眠安宁颗粒组,第2周两种药物疗效基本相当,眠安宁组PSQI总分及各成分分明显下降(P<0.05),PSQI总分的减分率为59.21%,接近睡眠质量良好的PSQI指标(≤4分).第3周末停药实验,艾司唑仑组反跳性失眠、日间困倦、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眠安宁颗粒组.结论 眠安宁颗粒对于失眠症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无依赖性.

    作者:侯枭;冯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PLAM)的病因、临床特征、疗效和预后,分析误诊原因,提高对PLAM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LA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本病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活动后呼吸困难,反复发作自发性气胸、乳糜胸、咳嗽、咯血为主,肺功能多表现为阻塞性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动脉血气显示低氧血症.胸部高分辨CT(HR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薄壁囊状影.确诊有赖于肺组织活检,病理特征为肺组织淋巴管增生和扩张,管外平滑肌细胞明显增生,免疫组化显示抗黑色素瘤特异性单抗(HMB45)阳性.结论 育龄期妇女,如反复发生自发性气胸、渐进性呼吸困难、咯血,应疑诊为PLAM,及时行HRCT及肺功能检查,好能行肺组织活检尽早明确病理诊断,减少误诊和漏诊.

    作者:张婷婷;高宝安;陈世雄;向光明;官莉;李文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0例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治疗,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治疗.观察治疗结束时临床症状和治疗结束4周后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及随访半年和1年时的溃疡复发率及Hp再感染率.结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缓解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6.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症状完全缓解天数(3.5±1.2)d少于对照组(8.1±2.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6.49%和91.38%;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8.25%和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半年Hp再感染率分别为5.56%和17.31%,溃疡复发率分别为3.7%和15.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Hp再感染率分别为11.76%和28%,溃疡复发率分别为7.84%和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合溃愈颗粒能够快速缓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临床症状和减少其复发率.

    作者:李志;何明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贵州省ICU护士培训需求分析研究

    ICU是集中病情复杂的危重患者、先进的监护与诊疗仪器及新的理论与技术为一体的特殊护理单元.这对ICU护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理论与技能的要求.ICU专科护士的培养及应用已成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护理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1].贵州省于2009年启动ICU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并制定2011年将县级医院建成二甲医院的目标,此项培训工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培训需求分析(training needs analysis,TNA)作为培训循环圈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培训课程的设计、实施和效果评估[2],为此,本培训基地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2月采用问卷调查贵州省16家二级以上医院221名ICU护士,描述和分析ICU护士对知识、技能和培训形式的需求,为构建ICU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园园;李昌秀;何琼;周静;张永春;雷丹;江智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数字乳腺X线三维定位系统引导Mammotome微创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数字乳腺X线三维定位系统引导Mammotome微创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7例应用数字乳腺X线三维定位系统引导Mammotome微创旋切技术对乳腺触诊阴性病变进行微创切除活检病例.结果 77例病例成功手术72例.发现良性病变61例(84.7%);乳腺癌11例(15.3%),其中4例为乳腺导管内癌,7例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结论 应用数字乳腺X线三维定位系统引导Mammotome微创活检乳腺触诊阴性病例可发现有临床意义的病灶,是一种确诊早期乳腺癌的微创方法.

    作者:谭欢;曾勇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的危害,探讨该疾病的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该院产科分娩的4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的病历资料.结果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发生胎盘植入率22.5%,平均产后出血(2 650±350)mL,子宫切除率22.5%,均明显高于非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孕妇(P<0.01);平均分娩孕周(32.85±3.82)周,早于非凶险型(P<0.05).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的危害性很大,降低首次分娩剖宫产率、加强产前检查、及时发现胎盘植入并转诊到有条件的医院诊治、提高围术期处理能力,可有效改善母儿的预后.

    作者:周洁琼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缝隙连接蛋白43在胃癌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 检测缝隙连接蛋白(Cx)43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的表达状况,探讨它在临床病理特征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5例正常胃组织与60例胃癌组织Cx43蛋白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Cx4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6.7%(40/60)低于正常胃组织中的100%(25/25).胃癌组织中高、中分化者Cx43的阳性表达率83.3%(20/24)高于低分化者的阳性表达率55.6%(20/36),无淋巴结转移者Cx43的阳性表达率88.0%(22/25)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的阳性表达率51.4%(18/35),Ⅰ+Ⅱ期Cx43的阳性表达率89.3%(25/28)高于 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46.9%(1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存在细胞缝隙连接通讯(GJIC)的异常,Cx43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胃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刘海旺;李春辉;李建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PTEN和P27kip1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 检测PTEN、P27kip1蛋白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胃癌手术后、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标本,以癌旁正常组织作对照,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EN、P27kip1蛋白的表达.结果 PTEN、P27kip1在肠上皮化生组、不典型增生组、胃癌组阳性率(P<0.01)低于正常组,呈逐渐下降趋势,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0.05);PTEN、P27kip1在胃癌高、中、低、未分化、黏液癌中的阳性率(P<0.05)与胃癌病理分型、生长方式相关.结论 PTEN、P27kip1蛋白表达下调与胃癌的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呈正相关,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判断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鹿强;臧爱民;冯树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年龄大于65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选取2009年6月在该院血透中心接受MHD且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的患者118例.根据入组时的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48例)与中青年组(≤65,70例),前瞻性观察2年,观察老年MHD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结果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在糖尿病患病率、透析方式、透析通路、透析低血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冠心病发病率较高,高血压发病率较低,透析龄较短,透析血流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充分性方面,两组的KT/V、尿素下降率(URR)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老年组左心室射血分数(EF)较低,心胸比及钙磷乘积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实验室指标方面,两组在透析前血肌酐、总二氧化碳、血磷、三酰甘油、清蛋白、血清铁蛋白、C反应蛋白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老年组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血管事件.结论 老年MHD存在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MIA),调整透析治疗方案,增加营养,调节钙磷代谢能更好地提高老年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

    作者:余永武;李明旭;张志勇;周春华;李洪艳;马军红;董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重症监护室病原菌特点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室(ICU)细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ICU病房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的所有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ICU病房仍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占56.2%,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居首位,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占19.2%,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感染有逐步增多的趋势,占24.6%,白假丝酵母菌在真菌感染中占81.6%居首位.感染标本以痰的阳性率高,为66.4%.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呈多重耐药,亚胺培南对产生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仍保持很高的的敏感性.结论 ICU患者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感染病原菌中非发酵菌的检出率较高且耐药性强,真菌所占比例也逐步升高,临床工作者应根据细菌耐药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罗军;宁红;李红霞;蒋文强;陈蓉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结直肠癌新辅助治疗进展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第3大肿瘤,在美国,其癌症相关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在我国,近几年的结直肠癌在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构成中分别占10.56%和7.80%,居第3位和第5位.在结直肠癌发病和死亡的部位构成中,以结肠癌和直肠癌为主,结肠癌略高于直肠癌,肛门癌所占比例仅为1%.其中男性高于女性,性别比为1.17∶1.00[1].尽管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如此之高,但在结直肠癌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手术方面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的实施,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直肠癌局部复发率,已成为直肠癌的标准手术方式.2008年,提出了全结肠系膜切除(CME)并论证可以大大降低结肠癌局部复发率.化疗方面,有多种化疗药物,并改进了化疗方案.单克隆抗体等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给结直肠癌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式.现今国际上开始出现并提倡新辅助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治疗,大大提高了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张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鼻内镜下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瘤(NI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8例鼻内镜手术切除NIP为内镜组,22例开放式手术切除NIP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手术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 内镜组共发生并发症12例(31.6%)略低于对照组12例(54.5%),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2,P=0.08).内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8.6±16.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73.4±22.5)min;对照组术后恢复时间平均为(4.6±1.8)d显著短于对照组(8.6±3.2)d;内镜组治愈率(88.9%)及复发率(10.5%)与对照组(86.4%、22.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治疗NIP具有创伤小、耗时短、恢复快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小林;陈佳;李伟;孙苏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适应证探讨

    肠粘连、肠梗阻一直是困扰腹部外科医师的一个难题,至今尚无任何方法可以做到完全杜绝腹部手术以后肠粘连的发生.肠粘连引起肠梗阻以后一般都先采取保守治疗,治疗无效则手术松解.传统的开腹手术由于再次粘连发生率高,容易再形成肠梗阻,不是治疗肠粘连、肠梗阻的理想方法.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具有创伤小、腹腔暴露机会少、腹内干扰轻等特点,造成新粘连的可能性较小,是治疗肠粘连、肠梗阻的理想术式[1].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本科完成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5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饶伟;徐金明;黎可;陈轩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