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发良;熊忠讯;李伟;陈红;曹勇;于峰;曾俊杰;朱宁生;曾晓华
2010年全球范围内有2.85亿糖尿病患者,这个数字在未来的20年内预期将达到4.39亿[1].与此同时,近年癌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2].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群中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更为常见,而男性糖尿病患者的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降低趋势[3].目前,糖尿病导致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的确切机制仍不清楚.
作者:杨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二尖瓣环舒张期位移参数对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评估,比较组织速度显像(DVI)和组织追踪显像(TTI)对二尖瓣环运动的观察.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5例,单纯糖尿病患者31例和正常对照组30例,所有对象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并计算传统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各项指标,分别使用DVI和TTI测得二尖瓣环间隔侧的舒张期总位移(SZ),舒张早期、晚期的位移(SE、SA)及其占总位移的百分比(SE%、SA%)和舒张早期、晚期二尖瓣环运动的平均速度(VE、VA),计算SE/SA和VE/VA.结果 3组间二尖瓣环舒张期位移参数SZ、SE、SA、SE%、SA%、VE、VA、SE/SA、VE/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I比DVI所得的舒张期二尖瓣环位移参数标准差更小.结论 超声心动图二尖瓣环舒张期位移参数可以反映左心室的舒张功能,TTI对二尖瓣环运动的观察优于DVI.
作者:吴俊;赵志军;赵改萍;胡玉藏;侯晓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从中医基础理论角度,探索慢性腹泻型结肠炎的病因病机、分型论治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施治的原理,分析慢性腹泻型结肠炎的病因病机,阐述各型的临床表现,提出不同的治疗法则及遣方用药.结果 脾气虚弱型是因脾气虚弱,湿浊内生所致,治宜益气健脾,渗湿止泻,常用方剂为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异功散等加减化裁;脾胃虚寒型由脾胃虚寒所致,治宜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常用方剂为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加减化裁;脾肾阳虚型多由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脾失健运所致,治宜补肾暖脾,涩肠止泻,常用方剂为四神丸、真人养脏汤、桂附理中丸等加减化裁;脾虚肝旺型是因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失健运所致,治宜补虚柔肝,祛湿止泻,常用方剂为痛泻要方等加减化裁.结论 中医对慢性腹泻型结肠炎的治疗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萍;周滢;向阳红;吴玉梅;胡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分析经内镜逆行胆道支架置入术与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姑息治疗肝门胆管癌的两种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肝门胆管癌患者行姑息治疗临床资料,将195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内镜组及经皮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不同类型肝门胆管癌行不同治疗方法的成功率.结果 两组治疗方法都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胆道出血及胆道感染方面两组差异显著(t=7.24,P=0.007;t=4.94,P=0.026),两组Ⅰ、Ⅱ、Ⅲ型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经皮组成功率较内镜组高(t=11.07,P=0.001).结论 两种方法姑息治疗肝门胆管癌各有优缺点,经内镜逆行胆道支架置入术主要并发症是胆道感染,而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并发症主要为胆道出血.对于Ⅰ、Ⅱ、Ⅲ型肝门胆管癌患者应首选内镜途径,Ⅳ型建议选择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
作者:丁国乾;秦鸣放;邹富胜;赵宏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表达水平在胆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3月至2011 年12月106例胆结石患者和48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手术前后检测血清CA19-9、CEA表达水平,分析二者表达水平在胆结石疾病中的临床意义.结果 56例(52.8%)胆结石患者血清CA19-9、CEA表达水平正常,与腹股沟疝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胆囊结石48例(85.7%),胆总管结石8例(14.3%);50例(47.2%)胆结石患者血清CA19-9、CEA表达水平增高,并显著高于腹股沟疝患者(P<0.01),其中严重胆囊炎7例(14%),胆总管结石43例(86%),且显著增高患者合并有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或胰腺炎.血清CA19-9、CEA增高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表达水平下降.结论 血清CA19-9和CEA在胆结石患者中可表达增高,可作为判断胆道炎症的参考指标.
作者:杨天文;何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持续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 147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口服多西环素连续治疗14 d停药,观察6周后复查病原体转阴性仍表现持续性宫颈炎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治疗组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每周1次,连用8周,对照组仅随访观察,10周后评估转归结果.结果 (1)非淋菌性宫颈炎在接受多西环素治疗后,有47.62%患者病原体检测阴性但表现为持续性宫颈炎.(2)持续性宫颈炎观察组痊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9%;而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分别为0、0、2和 33例,总有效率5.71%.(3)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过程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持续性宫颈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治疗方法.
作者:何叶;曾定元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制剂消核糖浆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乳腺增生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消核糖浆和乳癖消片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乳腺增生的情况进行复查和评估.结果 与乳癖消片对比,消核糖浆治疗女性乳腺增生,以及乳腺增生合并的微小囊肿和(或)纤维结节的总有效率比较分别为75.91%∶73.77%(P=0.041 1)、28.93%∶23.88%(P=0.000 36).结论 与目前常用于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乳癖消片相比,消核糖浆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更好、仅有可接受的不良反应,并且对乳腺增生合并的微小囊肿和(或)纤维结节也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徐发良;熊忠讯;李伟;陈红;曹勇;于峰;曾俊杰;朱宁生;曾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哮喘儿童焦虑症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哮喘儿童进行健康宣教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儿童焦虑障碍自评量表(SCARED)对2011年8~1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哮喘中心的408例8~16岁城市哮喘儿童进行焦虑症状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哮喘儿童焦虑症状检出率为38.0%,焦虑评分高于全国健康儿童常模,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社交焦虑各分量表得分13~16岁年龄组高于8~<13岁年龄组;分离性焦虑8~<13岁组女孩得分高,焦虑障碍量表总得分8~<13岁组男孩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父母对哮喘的认识程度、肺功能测试情况和父母婚姻3个变量是影响哮喘儿童焦虑症状的主要因素.结论 哮喘儿童的焦虑症状较为普遍,临床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其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哮喘儿童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张际;黄英;王涛;蒋永慧;袁小平;刘玉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院收治了1例以双下肢水肿为首发症状的肺癌副肿瘤综合征(NPS)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因双下肢水肿2年,加重伴关节痛1月首诊入住本院肾内科.查体:消瘦,桶状胸,双肺呼吸音清,左下肺可问及少量细湿罗音.左膝关节局部皮温高,双下肢对称性、凹陷性水肿.双手杵状指,四肢大关节压痛明显.
作者:郭敏;郎伟思;杨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新时期中国卫生体制改革已在全面推进中,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调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中国近期改革的重要任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体系建设的基础.高校医院既是高等学校的健康保健部门,又属于基层医疗机构范畴,按照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促进基本公共卫生逐步均等化的改革政策,高校医院必须顺应新时期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积极参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作者:刘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女性性工作者对艾滋病预防性用药的需求,为下一步探索更为全面有效地艾滋病防治形式和行为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法,对乌鲁木齐市娱乐场所的性工作者进行访谈.结果 对艾滋病预防性用药知识的知晓程度远远低于其他艾滋病防治知识,且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服药方式及价格等方面存在顾虑.结论 艾滋病预防性用药作为预防艾滋病的一种新型手段,还鲜为人知,在特定人群中推广有一定的难度.
作者:罗湘辉;地力夏提·亚克甫;钟晓妮;赵婷;赵珍;周宏芳;戴江红;黄爱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的价值.方法 采用64层螺旋CT双能量同步扫描CTA技术,先行平扫、再行CTA容积扫描的动静脉同期显示全脑血管成像.回顾性分析5例经CTA确诊的头皮巨大血管畸形的影像资料,使用常规CTA和减影CTA的容积再现(VR)、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成像(MPR)后处理技术观察图像.结果 头皮巨大动静脉畸形3例,合并动静脉瘘1例,合并头皮-颅骨-脑膜动静脉瘘1例.CT平扫示头皮团块状软组织影增厚,CTA可见条状或蚯蚓状迂曲强化的血管影,有粗大的供血动脉(颈外动脉及其分支等)及引流静脉(颈外静脉及其分支等).1例除显示头皮畸形血管外,在窦汇区见颅骨内增多扭曲血管与窦汇相连,双侧小脑幕窦显示,直窦顶部与上矢状窦间见细小大脑镰状静脉影相连.1例存左侧横窦发育细小的变异.结论 CTA三维重组对于颅脑血管病变的部位、形态及程度可提供更详尽的资料.能显示动静脉畸形的3种组成部分的空间关系及与颅骨结构间的空间关系,在头皮动静脉畸形的筛查、诊断方面可替代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作者:肖云华;杨艺;吕富荣;包长斌;盛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23种常见人乳头瘤病毒(HPV)在重庆永川地区的亚型分布、多重感染及不同年龄段感染的比例.方法 运用反向膜杂交技术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患者进行HPV亚型检测,然后运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 为常见高危型感染是HPV-16、58、52,低危型感染是HPV-43、11、6.多重感染占总感染的26.08%,其中HPV-16合并的二重感染常见.>30~40岁年龄段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占总感染的39.27%.结论 多重感染占有较大比例,提示多重感染与宫颈癌的进程有一定关系,>30~40岁年龄段是HPV感染的高发阶段,需高度警惕.
作者:代红莹;张晓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专性细胞内寄生,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噬菌体可以感染宿主菌并将其裂解;而宿主菌为了对抗噬菌体的感染,也发展出相应的防御机制,即噬菌体抵抗(bacteriophage resistance).
作者:陈灿煌;赵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救的时效性对急性颈脊髓损伤救治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本院2004~2012年收治的397例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急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与时效性有关的临床特点.结果 术后随访0.3~2年,B组(改良组)患者较A组治疗效果满意.急救过程改良后,受伤-手术时间为(75.11±23.1)h;受伤-使用脱水剂的时间为(16.9±2.2)h;受伤-甲强龙冲击疗法的时间为(6.9±1.3)h;受伤-本院急诊科的时间为(21.1±10.9)h;急诊科-住院病房的时间为(0.81±0.34)h;术前准备时间为(52.9±12.7)h.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效的急救流程、早期使用甲强龙治疗及早期减压手术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吕汝琦;黄海锋;王东;王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韧带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2月至2011年1月,采用同种异体韧带重建ACL损伤患者共126例,其中采用异体胫前肌腱79例,异体半腱肌腱32例,异体骨-髌腱-骨9例,异体跟腱-骨6例.男91例,女35例;年龄17~46岁,平均27岁;陈旧性损伤114例,急性损伤12例.术前、术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吕斯霍尔姆(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KT-2000关节测量仪检测,结合评分及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术后详细记录发热情况、血沉、C反应蛋白及并发症.随访12~46个月,平均28个月.结果 术前Lyshrolm评分为(65.2±6.3)分,术后终末随访评分为(87.5±5.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终末随访IKDC评分总体优良率达到94%;KT-2000测量:术前胫骨前移的差别为4~13 mm,平均(8.2±4.8)mm,术后终末随访测量值0~5 mm,平均(3.1±1.9)mm,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无明显病毒和细菌感染.3例患者出现排斥反应,表现为胫骨隧道外口处伤口持续渗液,经加强伤口换药、小剂量激素等治疗后痊愈;7例患者术后出现持续发热超过7~14 d,经抗感染及口服消炎痛后恢复正常;11例患者术后2~3 d出现血沉与C反应蛋白升高,14~30 d降至正常.结论 同种异体韧带移植重建ACL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具备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朱志勇;曾昭池;吴开元;汪海军;朱凡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术前静脉给予小剂量氯胺酮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n=20)和生理盐水组(n=20).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氯胺酮组手术前5 min内静脉滴注小剂量氯胺酮(0.5 mg/kg)盐水溶液5 mL;生理盐水组予以生理盐水5 mL.比较两组患者血浆IL-6水平等临床指标.结果 T2、T3时氯胺酮组IL-6水平较生理盐水组低(P<0.05).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可能降低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IL-6水平,可能产生良好的减轻炎症和免疫调节作用.
作者:王顶鸣;张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讨论应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71例(83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72病足行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71例(83足)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平分系统评测足部功能:优53足,良22足,可6足,差2足,优良率90.36%.结论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是一种可靠且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霁;杨阜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早期应用不同初始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62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根据氨基酸的不同起始剂量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测量其体质量、身长、枕额头围、上臂围等生长指标变化,监测血尿素氮、肌酐、胆红素、血气分析等血生化指标.结果 (1)各生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恢复出生体质量、静脉营养使用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出生后7日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素氮水平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H值、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高剂量氨基酸摄入有利于早产儿早期达到正氮平衡,并且不会增加代谢性酸中毒、肾功能损害、胆汁郁积症等不良后果的发生.
作者:吴艳;钟晓云;蒋静;龚华;陈文;李刚;王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血清乙酰肝素酶(HPA)及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依据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 将67例T2DM患者分为3组:NA组25例(初诊2型糖尿病组,UAER<30 mg/24 h),MA组22例(微量清蛋白尿组,UAER 30~300 mg/24 h);ODN组20例(大量清蛋白尿组,UAER>300 mg/24 h).选取糖耐量正常者20例为对照组(NC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HPA及IL-2表达水平,并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ODN组的血清HPA、IL-2水平高,其次为MA组,再次为DM组,而NC组低,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血清HPA、IL-2表达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呈正相关,也许可作为预测及判断糖尿病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2)在初诊T2DM患者及T2DM肾病患者中,血清HPA与IL-2的表达水平具有相同趋势变化关系.
作者:甘华侠;熊琪辉;刘建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