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腺样体肥大与IL-6及耳鼻喉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沈康;李文生;赵征

关键词:腺样体切除术, 治疗结果, 白细胞介素6, 腺样体肥大
摘要:目的 探讨腺样体肥大与白细胞介素-6(IL-6)、呼吸暂停综合征、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的关系,评估腺样体切除术对耳鼻喉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该院耳鼻喉科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者79例,均行腺样体切除术,在术前、术后1个月作鼻内镜检查鼻咽部、声导抗和电测听测量听力、询问症状改变;依据鼻内镜检查结果将腺样体分为4级,采用ELISA法测量血清和腺样体中的IL-6,比较不同分级腺样体的IL-6水平,术前及术后耳鼻喉并发症情况.结果 腺样体肥大各级间呼吸暂停综合征、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听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0、10.80、9.85、12.60,P<0.05);腺样体切除后耳鼻咽喉各种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改善;术后呼吸暂停综合征、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和听力下降的发生显著少于术前(x2=15.30、9.50、13.20、7.90、5.80,P<0.05);腺样体中IL-6水平随分级显著增加(F=16.52,P<0.05);腺样体分级与IL-6、呼吸暂停综合征、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听力下降呈正相关(r=0.51、0.42、0.46、0.37、0.34,P<0.05).结论 腺样体肥大通过炎症反应和机械性堵塞与耳鼻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切除腺样体可以有效治疗各种并发症.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腺样体肥大与IL-6及耳鼻喉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腺样体肥大与白细胞介素-6(IL-6)、呼吸暂停综合征、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的关系,评估腺样体切除术对耳鼻喉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对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该院耳鼻喉科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者79例,均行腺样体切除术,在术前、术后1个月作鼻内镜检查鼻咽部、声导抗和电测听测量听力、询问症状改变;依据鼻内镜检查结果将腺样体分为4级,采用ELISA法测量血清和腺样体中的IL-6,比较不同分级腺样体的IL-6水平,术前及术后耳鼻喉并发症情况.结果 腺样体肥大各级间呼吸暂停综合征、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听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0、10.80、9.85、12.60,P<0.05);腺样体切除后耳鼻咽喉各种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改善;术后呼吸暂停综合征、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和听力下降的发生显著少于术前(x2=15.30、9.50、13.20、7.90、5.80,P<0.05);腺样体中IL-6水平随分级显著增加(F=16.52,P<0.05);腺样体分级与IL-6、呼吸暂停综合征、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听力下降呈正相关(r=0.51、0.42、0.46、0.37、0.34,P<0.05).结论 腺样体肥大通过炎症反应和机械性堵塞与耳鼻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切除腺样体可以有效治疗各种并发症.

    作者:沈康;李文生;赵征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每搏做功指数对判断法洛四联症修复术后右心功能的价值

    目的 探讨使用右心室每搏做功指数(RVSWI)对法洛四联症(TOF)患者右心室功能评价的准确性及对肺动脉瓣置换(PVR)治疗时间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 将该院2006年2月至2011年3月接受心外科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37例,根据病情分为TOF组(已做TOE修复术患者,n=19)和对照组(右心室生理功能正常患者,n=18).使用心脏磁共振成像和导管来检测右心室容积和压力,并比较两组患者RVSWI的差异.结果 TOE组患者和对照组的RVSWI分别为(0.18±0.06) J/m2和(0.09±0.03)J/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同时,TOF组患者的体表面积(BSA)正常化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收缩末期压力(ESP),和反流分数(RF)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比较,TOF组患者的射血分数(EF)和峰值射血率(心舒张末期容积/秒)显著降低(P<0.05).结论 RVSWI对于判断右心室的功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TOF修复术后进行PVR时机的判断指标之一.

    作者:陈俞宏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误诊为成人Still病1例报道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nasaltype,ENKTCL-N)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一种少见类型,在亚洲国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欧美国家,男性多于女性.此病侵袭性较强,预后较差[1],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误治.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被误诊为成人Still病(a-dult-onset Still'S disease,AOSD)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详细资料进行分析和文献复习,总结经验,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1临床资料患者,男,31岁,因咽痛2月余,伴鼻出血、发热1月余入院.患者自诉2012年2月初受凉后出现咽痛,1个月前起出现鼻出血、干咳和发热,体温38.5~39.0℃,为弛张热,发热前有畏寒.

    作者:田锋;文振华;李敬扬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AIH)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的12例AIH患者的MSCT表现,通过CT轴位与后处理图像相结合,观察、分析病变部位、血肿的厚度、形态及增强后血肿壁有无强化及并发症等.结果 12例AIH患者中,A型2例,B型10例;主动脉壁呈环状或新月形增厚,厚度大于或等于5 mm,其中厚约10 mm,平均8 mm;平扫呈新月形或环形高密度影6例,等密度4例,混杂密度2例;其中显示钙化斑块内移征象9例,穿透性溃疡8例,主动脉粥样硬化10例,血肿边缘强化12例.并发胸腔积液8例,心包积液2例,主动脉瘤3例.结论 MSCT是诊断AIH的一种较敏感的检查方法,可作为AIH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何其舟;兰永树;唐光才;斯光晏;刘勇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冠状血管造影术患者辐射剂量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评价冠状血管造影术(CAG)患者的辐射剂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90例接受CAG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剂量转换因数计算患者的有效剂量(ED),并分析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穿刺入路、透视时间、采集帧数及血管病变与患者ED的相关性.结果 患者的平均累计剂量(DOSE)为400.54 mGy,平均总剂量面积乘积(DAP)为28.26 Gy· cm2,平均ED为5.23 mSv.透视时间、BMI及采集帧数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757、0.442、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肥胖、透视时间长和高采集帧数为CAG检查中的辐射剂量增加重要因素,熟练的术者及采用降低采集帧数的新技术,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作者:郁仁强;曾勇明;黄扬;彭刚;彭盛坤;谭欢;王杰;刘潇;孙静坤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五大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国1998年设置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以适应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实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中国医学学位制度与研究生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可以改变过去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单一模式,也是中国培养临床高级医师的重要途径.虽然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当代社会对高层次医学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其培养质量尚待提高.重庆医科大学作为国内首批获得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单位之一,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要求与本校的实际情况,多年来不断创新培养模式,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校提出的五大质量保障体系-招生体系、课程体系、轮转体系、考核体系、授位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切实提高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作者:陈琪;沈春明;陈地龙;胡伟力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重庆市大学生村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大学生村干部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及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整群抽取重庆市33个区县513名大学生村干部,分组进行团体测试.结果 重庆市大学生村干部SCL-90总分及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1),总分及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因子分也高于青年常模(P<0.01).SCL-90得分不受年龄、工龄、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等因素影响;性别组间比较,仅恐怖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村干部的SCL-90总均分与神经质、精神质、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679、0.319、0.302),与内外向、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135, 0.209).神经质、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总均分能显著地预测心理健康,解释率达58.9%.积极应对方式直接正性影响心理健康,神经质和消极应对方式直接负性影响心理健康,内外向通过积极应对方式间接正性影响心理健康,精神质通过消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负性影响. 结论 大学生村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值得重视,其与个性特点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作者:刘耘;冯正直;杨亚玲;张健;甘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微RNA参与中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微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已有研究认为,miRNA可作为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参与到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和血管生成等过程,并可能为癌症治疗提供理想而有效的靶点.中草药及其提取物因毒副作用小,药理作用独特,已成为重要的抗肿瘤药物,但其抗肿瘤机制仍不明确.近些年的研究报道提示,miRNA广泛参与到中药抗肿瘤的作用过程中.中药作用后,癌基因性miRNA表达降低,抑癌基因性miRNA表达增加,上调或下调的miRNA通过进一步促进其靶基因降解或抑制其靶基因的翻译来发挥中药抗肿瘤的实质性作用.

    作者:吴唐维;宁勇;陈卫群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39例少年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采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法与切开复位双接骨板固定法治疗移位型少年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6年5月至2010年3月,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手术治疗移位型少年肱骨髁上骨折39例,其中,21例采用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克氏针组),18例采用切开复位双接骨板固定(双接骨板组).对两组手术治疗情况即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比较;按照Flynn标准和HSS标准于术后1 2个月时对所有患者的肘关节功能进行评价比较.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Flynn标准和HSS标准,两组术后12个月时患侧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双接骨板组优于克氏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移位型少年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双接骨板固定法是较佳的方法.

    作者:刘华;刘璠;魏爱淳;陈旭;陈绍洋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测仪在乙型病毒性脑炎患儿治疗过程中的监测分析

    目的 探讨无创脑水肿监测仪在流行性乙型病毒性脑炎(简称乙型脑炎)患儿的监护应用及结果分析.方法 将30例乙型脑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并根据入院时临床表现为初期和极期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对照组为排除了颅内病变和中枢神经疾病的患儿30例.采用BORN-BE无创脑水肿监测仪分别监测乙型脑炎患儿病程为初期(T1)、极期(T2)、恢复期(T3)及康复出院时(T4)4个时间段的脑干扰系数,并与颅内脑水肿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对15例典型乙型脑炎患儿在病程极期时使用20%甘露醇治疗后进行6h脑干扰系数连续监测.结果 入院时观察组脑干扰系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脑干扰系数低于观察2组(P<0.05);观察1组从T1~T2脑干扰系数上升达到大值,从T2~T4逐渐下降;未治愈乙型脑炎患儿T2~T3脑干扰系数无下降趋势;在T1和T2时间点脑干扰系数与脑水肿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呈正相关;典型15例极期乙型脑炎患儿经20%甘露醇治疗后2~3 h脑干扰系数明显降低.结论 BORN-BE无创动态监护仪可客观提示乙型脑炎患儿病程的进展和预后,在乙型脑炎发病机制研究、脱水剂选择和疗效判断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龚放;彭明清;王世伟;李远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于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3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2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行骨折内固定术(对照组,n=61)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n=6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并发症.结果 经治疗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等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术后下床功能锻炼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相对于骨折内固定术,全髋关节置换术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冼敬锋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IgG抗-Mur抗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报道

    人类MNs血型系统是继ABO血型系统后被检出的第2个血型系统,复杂程度仅次于Rh系统[1].MNSs血型系统共有43个抗原,其中Miltenberger亚系统是与MNSs系统有关且相对较稀有的一系列血型,有11种不同的低频率抗原,GP.Mur抗原是其中具临床价值的抗原之一,在东方人群中的频率远高于其他人群.因此,针对Miltenberger系统抗原与抗体的研究在中国临床输血中的意义较大,作者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1例由低效价的IgG抗-Mur抗体引起输血反应,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女,66岁,因贫血反复输血,在2011年10月因输血后出现输血反应,遂采集血液标本送至本中心血型实验室进行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

    作者:王芳;黄霞;毛伟;李小红;程磊;秦伟斐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应用价值

    目的 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30例女性患者共156个病灶术前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二者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为89.09%,特异度为87.13%.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6.36%,特异度93.07%.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优于常规超声检查(P<0.05).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赵青;翟虹;赵献萍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抗核抗体定量与体液免疫指标及肝功能异常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水平与体液免疫指标的关系及其与肝功能异常检出率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该院住院接受ANA检查的患者160例,根据ANA测定结果分为阴性组(n=75)和阳性组(n=85),阳性纽患者再根据ANA不同水平分为3个亚组,对其进行体液免疫和肝功能检测.分别比较各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以及肝功能异常的情况.结果 ANA阳性组免疫球蛋白IgG和IgA水平明显高于ANA阴性组,而补体C3、C4水平低于A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NA阳性纽免疫球蛋白tgM水平与ANA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A阳性各亚组间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比较,随着ANA水平的增加,其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逐渐升高,而补体水平明显下降,3组间进行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A阳性患者中检出肝功能异常者47例,占55.23%(47/85),其中,肝酶异常22例,占46.81%(22/47),总蛋白降低有26例,A/G倒置有22例,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A/G)异常共38例,占78.72% (38/47).结论 ANA水平与体液免疫变化有密切关系,ANA阳性患者肝功能损害与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有密切关系,ANA高水平的患者,肝功能异常检出率较高,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

    作者:江志兰;邓爱红;黄泽棋;何彩云;沈永坚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DUSP9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epa1-6肝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构建小鼠DUSP9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小鼠Hepa1-6肝细胞中表达DUSP9蛋白.方法 采用RT-PCR方法,从小鼠肝组织获取DUSP9 cDNA片断,经双酶切、连接重组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构建pEGFP DUSP9重组质粒,双酶切及DNA测序对该重组质粒进行鉴定.脂质体介导pEGFP-DUSP9转染Hepa1-6肝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DUSP9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pEGFP DUSP9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完全正确,成功转染Hepa1-6肝细胞并高效表达,检测到明显上调的DUSP9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DUSP9,并在Hepa1-6肝细胞中表达了DUSP9蛋白,可为研究DUSP9的生理功能及了解其在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进程中的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艳;向加林;欧阳旭红;尹玲;于国辉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脂肪乳剂作为亲脂性药物中毒解毒剂新用途的研究进展

    早在1974年,有学者就报道静脉注射脂肪乳剂能降低氯丙嗪中毒家兔血中游离的氯丙嗪浓度并提高存活率,1991年,有学者报道脂肪乳剂与环孢素同时静脉注射,能明显降低家兔血中游离的环孢素.特别是自1998年以来,研究发现脂肪乳剂对亲脂性的布比卡因等局部麻醉药心脏和中枢毒性反应具有解毒功能[1-2],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病例关注到脂肪乳剂可能用于亲脂性药物中毒的治疗,这些药物包括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氯米帕明、丙米嗪、阿密替林和非TCAs安非他酮,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和普萘洛尔,抗癫痫药硫喷妥钠、苯妥英钠和氯丙嗪等,因此,脂肪乳剂有望成为一种新型亲脂性药物中毒的解毒剂.本文就脂肪乳剂对TCAs和非TCAs,β受体阻滞剂、抗癫痫药及其他亲脂性药物药物解毒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康乐;简文亭;余瑞新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全反式维甲酸逆转家兔颊黏膜癌前病变实验研究

    目的 评价全反式维甲酸逆转兔颊黏膜鳞状上皮癌前病变的效果.方法 在已制备的兔鳞状上皮癌前病变模型上,贴附全反式维甲酸(ATRA)药膜,分别采用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病理变化、癌基因及抑癌基因蛋白的表达,以及细胞的凋亡及增殖情况.结果 12周后,对照组16只家兔中2只逆转,6只病情稳定,8只恶化;ATRA组16只家兔中7只逆转,7只稳定,2只恶化;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随ATRA逆转实验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 2蛋白表达下降,P53蛋白表达上升,凋亡率上升,增殖指数降低.结论 ATRA有望成为有效的颊黏膜鳞状上皮癌前病变阻断药物.

    作者:徐志彬;赵鹏;高扬;王士杰;吴明利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外周血非同步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的效果比较

    随着医学遗传学发展,人们对优生优育的要求也更加迫切,人类染色体的研究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医学遗传学研究和临床医学的检查诊断.许多疾病与染色体缺陷有关,例如一些遗传疾病、男女不孕不育、习惯性流产、两性畸形和内分泌失调及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等.染色体检查和研究可以为这些疾病的筛查和病因诊断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常用的染色体检查方法是通过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进行分析,以往的方法是抽取新鲜的外周血立刻接种培养[1].但由于就诊患者就诊时间不同,患者不易集中采血检查.因此,有必要探索非同时采血贮存后再集中同步培养制作染色体标本的方法.现将这一制作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江;徐灵玲;陶大昌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再次开颅手术后病情特点及治疗对策

    目的 探讨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再次开颅手术后病情特点及治疗对策.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该院收治的行一次开颅手术262例为对照组,因迟发性颅内血肿再次手术4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现呼吸、循环障碍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SD)增多,部分凝血指标出现异常,两组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红蛋白、低蛋白血症、低钾血症及酸中毒,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继发感染更多,感染更重.结论 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再次开颅术后病情加重,针对其病情特点需要在术中纠正低血红蛋白、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异常,术后加强支持及抗感染治疗.

    作者:许毅;胡曦;刘科;邓永兵;肖虹 刊期: 2013年第13期

  • 人DNA聚合酶δ2真核载体的构建及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构建人DNA聚合酶δ2(DNA Polδ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胚胎肾细胞(HEK293)并观察其表达水平.方法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WI38细胞)扩增目的基因DNA Polδ2 cDNA片段,与pMD18T载体连接,构建质粒pMD-18T-Polδ2;将目的片段DNA Polδ2从质粒pMD-18T-Polδ2切下,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连接,构建正义及反义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Polδ2.应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分别将正义、反义真表达载体pcDNA 3.1-Polδ2,空载体pcDNA3.1(+)转染至HEK293细胞,同时设置阴性对照;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目的基因DNA Polδ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正义和反义DNA Polδ2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olδ2中插入的目的片段与GENEBANK上DNA Polδ2 cDNA序列完全一致.RT-PCR方法显示正义及反义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组细胞的目的基因DNA Polδ2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空载体转染组及阴性对照组;Western blot显示正义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组细胞DNA Polδ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反义真核表达载体转染组细胞DNA Polδ2蛋白表达阴性.结论 人DNA Polδ2正义及反义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Polδ2构建成功.

    作者:白书媛;王培昌 刊期: 2013年第13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