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持坚;毛作胜
目的 分析近5年SCI-E收录的护理学期刊情况并为护理专业作者提出投稿策略.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法、词频分析法对SCI-E数据库中105种护理期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5种护理学来源期刊的主要出版国别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主要出版语种为英文,出版周期主要为双月刊和季刊,主要文献类型为研究论文、评述、快报,影响因子高为2.509、平均值为0.88,主要载文主题方向是综合类、妇产科学、基础研究、精神病学、肿瘤病学类护理期刊,有59.78%期刊的审稿时长超过2.8个月,投稿难易度相对较为容易,有59种期刊刊载中国论文.结论 建议作者根据载文主题、载中国文章比例、影响因子、出版周期、审稿时间及投稿难度而选择合适的SCI-E护理期刊进行投稿.
作者:田杰;罗志宏;徐川平;石芸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78例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开腹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取石并T管引流治疗46例(Ⅰ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并T管引流治疗32例(Ⅱ组),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Ⅰ组、Ⅱ组手术均获得成功,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32.6±9.7) min、(140.2±10.5)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分别为(180.2±15.1) mL、(3.2±1.4)d、(15.2±0.8)d和(84.7士12.4)mL、(1.4±0.9)d、(8.4±1.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后发生胆漏3例、胆道感染3例、胰腺炎2例、结石复发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6%;Ⅱ组术后发生胆漏1例、胆道感染1例、胰腺炎1例、结石复发0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是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并且具有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
作者:谢浩;龙昊;宋正伟;杨秀江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溶血尿毒综合征(HUS)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特点,分析ALI在HUS病的发病机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该院住院诊断的HUS患儿共13例,记录各个患者的临床表现、异常影像学发现、死亡原因,并进行分析.结果 13例HUS患儿中,腹泻后HUS(D+ HUS)5例,非腹泻后HUS(D-HUS)8例.发生ALI 5例,诊断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肺出血1例,其中死亡3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原因2例是严重脑功能障碍,1例弥漫散血管内凝血障碍.结论 HUS可并发ALI,尤其急性重症期,防治合并肺损伤可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肖持坚;毛作胜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免疫印迹试验(IB)检测胰岛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研究3种胰岛自身抗体在糖尿病血清中的阳性率.方法 采用IB检测某两家三甲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初诊患者150例血清标本(包括1型糖尿病组100例、2型糖尿病组50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中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表达情况,计算阳性率.结果 1型糖尿病组ICA、IAA、GADA阳性率(35.0%、30.0 %、60.0%)显著高于2型糖尿病组(2.0%、2.0%、4.0%)和健康对照组(2.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测不同联合组合方式对1型糖尿病的诊断敏感性发现抗体联合检测组GADA/ICA、GADA/IAA和ICA/IAA/GADA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5.0%,83.0 %,93.0%,明显高于单一抗体检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B检测胰岛自身抗体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胡纪文;熊建辉;张永顶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曲安奈德联合压力疗法治疗整形外科术后瘢痕增生的疗效.方法 收集该科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患者150例,其中治疗组120例为整形外科术后瘢痕增生患者,采用曲安奈德注射联合压力疗法;对照组30例采用曲安奈德注射疗法.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06%,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联合治疗后,整容术后的瘢痕变浅变薄.结论 曲安奈德联合压力疗法对整形外科术后瘢痕增生疗效较好,适合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英;亢敏;张丹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4种术式的适应证,总结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107例采用4种术式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4种术式为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URS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RIU)、经皮肾穿刺取石(PCNL)、开放手术.结果 URSL组成功碎石35例(77.8%),10例不成功,其中1例改为后腹腔镜取石,3例留置双J管行ESWL术,6例改为开放手术,RIU组取石成功取出率100%,但术后有3例漏尿;PCNL组有3例结石残留,结石清除率88%;开放手术组无结石残留及漏尿.结论 4种方法均有效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治疗时可根据医疗条件或者患者的病情作出适当的选择.
作者:杨兵;戴力;朱银武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累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该院收治的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46例累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3.7个月.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骨折均愈合.Rasmussen放射学评分为10~18分,平均15.1分,其中优21例,良18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4.8%.术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9.3分,其中优31例,良7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2.6%.结论 后侧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累及胫骨平台后柱的骨折,具有直视下进行复位固定、符合生物力学、创伤小及临床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刘建;苟景跃;刘远禄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急性肿瘤溶解综合征(ATLS)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并ATLS的临床资料.结果 ATLS易发生在肿瘤负荷高、对化疗敏感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常发生于肿瘤化疗后,亦有自发性ATLS发生,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可出现肾功能不全.用别嘌呤醇抑制尿酸合成、碱化尿液、水化,必要时血液透析治疗,15例患者获得较好疗效,1例未治死亡.结论 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需注意ATLS的防治,及时诊治,患者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作者:张燕;曾小菁;沈如刚;何玲;黄懿;王季石 刊期: 2013年第20期
副神经节源肿瘤起源于副交感神经节,简称“副节瘤”.按其主细胞对铬盐的反应,分为嗜铬性与非嗜铬性[1].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的嗜铬性副节瘤习惯称“嗜铬细胞瘤”.而非嗜铬性副神经节发生的肿瘤则常简称“副节瘤”.副节瘤好发年龄为30~40岁,多数为良性,恶变率在2%~19%,主要表现为局部浸润、复发,远处转移罕见[2].现就1例不能手术的恶性副节瘤并肺转移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蒋莉;李仁君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筛查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该院导流杂交技术检测452例宫颈疾病患者宫颈细胞内感染21种HPV基因型,TCT作为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细胞学筛查,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并取组织活检,以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 高危型HPV在452例患者中总检出率为49.3%,其中在212例宫颈组织学阳性患者中的检出率为84.4%,两者均显著高于TCT技术阳性率(P<0.05).高危型HPV在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患者中的感染率分别为76.9% (70/91)、85.9%(61/71)、92.3 %(24/26)和100%(24/24),随宫颈病变程度地加重感染率升高.以组织诊断学为标准,高危型HPV与TCT联合检测(平行试验)对CIN、宫颈癌等高级别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5%、74.6%、77.6%和99.4%,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较单独高危HPV及TCT检测显著提高(P<0.01).结论 HPV基因分型检测联合TGT技术能显著提高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更加有效地筛查宫颈癌.
作者:王泉;李玉强;范友谊;高立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MINI带线锚钉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修复和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27例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INI带线锚钉修复和重建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术后患者踝关节用石膏托固定于伸屈中立位并保证轻度外翻,观察患者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 27例患者术后切口均未感染且愈合良好,前抽屉试验显阴性患者25例,阴性率为92.6%;术后触压痛和活动痛的视觉疼痛评价法(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指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术前X线片下应力位置的距骨倾斜角度平均值为(12.2±2.7)°,术后为(3.6±0.5)°,术前前抽屉试验距骨的移动平均值为(7.6±2.1) mm,术后为(3.4±1.3) mm,术前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评分为(42.9±3.1)分,术后为(87.2±2.4)分,以上指标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NI带线锚钉能显著提高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在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修复和重建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亢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低浓度5-氟尿嘧啶(5-FU)与复方倍他米松混合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 将该院87例患者分成A、B、C3组.对A组(n=30)患者行单纯低浓度5-FU注射,对B组(n=29)患者行单纯复方倍他米松注射,对C组(n=28)患者行低浓度5-FU与复方倍他米松的混合液注射,3组患者均每隔3周注射1次,共4次.分别于治疗后第1、3、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共有81例患者按要求完成疗程,在第12个月随访时,A、B、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2.0%、58.6%、70.4%,C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A、B组.结论 低浓度5-FU与复方倍他米松联合治疗瘢痕疙瘩,安全有效.
作者:刘丽华;何云飞;杨万军;周薇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老年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患者疗效,寻找影响老年OLF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OLF患者共36例,患者均给予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对比患者手术前、术后JOA评分及可能的影响全椎板切除减压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JOA评分显著高于术前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JOA评分优良率为77.8%.影响老年OLF患者疗效相关因素中显示,术前病程、术前JOA评分为影响老年OLF患者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 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老年OLF患者疗效显著,术前病程、术前JOA评分为影响老年OLF患者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
作者:邹璇;詹新立 刊期: 2013年第20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以在血管内膜损伤和痉挛等因素作用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甚至破裂引起冠脉内血栓形成为主要病理基础,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的一组综合征.体外反搏应用于临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作为一种有效的无创性机械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其在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等方面安全性及疗效已得到确认,但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本文观察了在常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体外反搏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海城;张利平;肖旋;李斌;蔡广 刊期: 2013年第20期
1969年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Howard Barrows创立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1],它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小组讨论和自学为主的学习形式[2],经过几十年的完善和发展,PBL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也逐渐成为国内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3].PBL强调把学习任务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4].然而,实施PBL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少院校缺乏开展PBL的教师、大纲、实施和评价体系;同时,一些教师和学生不能适应PBL模式[5].
作者:张训浩;苏绪林;张光宇;莫清洪;刘洋;谭银花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瘁的疗效,并与单纯HD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联合治疗组采用HP联合HD进行干预,对照组使用常规HD进行干预.观察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激素(PTH)、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变化,以及不同干预手段对疾病总有效率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β2-MG、PTH、BUN、Cr等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治疗前相比,联合治疗组β2-MG、PTH、BUN、Cr等指标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Cr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β2-MG、PTH、BUN等指标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除BUN之外,联合治疗组β2-MG、PTH、Cr等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皮肤瘙痒缓解的总有效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联合HD治疗能有效清除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体内的PTH、β2-MG等中分子物质,显著增加尿毒症患者皮肤痛痒缓解的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明霞;刘珊;刘伦志;谭德敏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通过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PiCCO)系统观察比较不同液体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血乳酸清除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0.9%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羟乙基淀粉复苏组(HES组)、4%高渗盐水复苏组(4%NaC1组)、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组(霍姆液组),每组25例.以PiCCO系统监测各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乳酸清除率和病死率的变化.结果 4组患者的心率(HR)显著减少,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显著增加(P<0.05).NS组的血管外肺水指数明显增加(P<0.05).4%NaC1组、霍姆液组实验液体量及复苏液体总量均显著少于NS组和HES组(P<0.01);复苏1h,霍姆液组平均动脉压较其他3组明显升高(P<0.01);24 h血乳酸清除率也较其他3组高(P<o.01);而4组间严重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28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观察到霍姆液组28 d病死率有下降趋势.结论 在脓毒性休克的早期液体复苏中,4种液体均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使用霍姆液可在迅速提升血压的同时,保持较少的复苏液体总用量.
作者:徐盈;钟玲;陈国兵;吴海燕;傅小雨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比较和评价慢性肥厚性鼻炎生理性的下鼻甲黏膜下等离子消融术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该院84例慢性肥厚性鼻炎分A、B两组,A组为非手术治疗组33例,即药物治疗组,B组为生理性的手术治疗组51例,即下鼻甲黏膜下等离子消融术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组,治疗前后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 A组症状改善有效率为63.64%(21/33),B组症状改善有效率为86.27%(44/51),A、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理性的下鼻甲黏膜下等离子消融术加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手术效果肯定,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胡文静;魏晓萍;刘武科;吕晓华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该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前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用量的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上半年、2011年下半年及2012年上半年该院信息系统中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基本信息,以2011年上半年为基准,分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用量变化.结果 该院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金额、药占比、用药频度、药品限定日费用都呈大幅下降趋势.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后成效显著.
作者:刘娟;向萍 刊期: 2013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比较非手术方法聚焦超声与波姆光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就诊的86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和波姆组各43例,前者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后者采用波姆光治疗,并对两种治疗方法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有效率(95.4%)显著高于波姆组(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焦超声是一种比波姆光更有效的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变的方法.
作者:左莉 刊期: 2013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