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绯;吴娟
目的:评价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有效性。方法:通过电子数据库和手工检索,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纳入的所有采用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与常规内科治疗比较治疗SAH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检索到16个研究(1076例)符合纳入标准,但方法学质量均偏低。Meta分析结果表明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能减少SAH后脑血管痉挛(RR0.33,95%CI0.25~0.43,P<0.01)、脑积水(RR0.28,95%CI0.18~0.44,P<0.01)的发生,不增加再出血的风险(RR0.89,95%CI0.53~1.50,P=0.67),而且还能减少SAH后的病死率(RR0.41,95%CI0.24~0.70,P<0.01)。结论:尼莫地平联合脑脊液置换治疗SAH有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发生,降低病死率的趋势,但受纳入研究质量偏低的影响,其有效性还需要更多设计严格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冯霞;周长青;侯枭;张懿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健康教育人员基本情况及工作现状,探讨北碚区社区健康教育模式,为合理地调整人才策略和人事政策提供参考。方法:用《北碚区健康教育人员调查问卷》对北碚区35名健康教育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北碚区健康教育人员以中青年为主,平均年龄36.7岁,本科和大专学历者占71.4%;专职健康教育人员为3人,其余为兼职健康教育人员;健康教育形式丰富,内容多样,健康教育人员专业知识及健康教育技巧不足、外界因素对健康教育工作均有影响。结论:健康教育人员年轻化,专业人员缺乏,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深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建议相关部门引进专业健康教育人才,系统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作者:胡晓琳;吴宗辉;张巧英;程杰;何艳;游莉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并分别在手术治疗后第1天、第3个月、第6个月采用VAS评分法对所有患者腰腿痛症状进行评分,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观察疗效。结果与手术治疗前相比,所有患者在术后第1天、第3个月、第6个月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同时,与手术后第1天相比,手术后第3个月、第6个月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也明显降低(P<0.05)。术后采用MacNab标准对手术的疗效进行评定,优14例,良20例,可4例,差2例,总的优良率达85%。结论:经皮椎间孔入路内窥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快,临床疗效好。
作者:唐开武;周文才;唐开礼 刊期: 2013年第25期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日益显现出在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社区护士作为社区护理工作的主体,她们的知识技能、理念、能力直接影响社区护理的质量和水平。掌握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护士知识和技能的实际状况,是提高护士整体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前提和关键。为此,作者对渝东北14个区县的农村社区护士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玉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在发达国家大约有0.2%~1.0%的妊娠妇女在妊娠期间因为非分娩手术而接受麻醉[1-2]。近年来,腹腔镜手术率增加超过了传统手术,妊娠期腹腔镜手术包括诊断性和治疗性手术,如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和卵巢扭转手术。为确保妊娠期腹腔镜手术安全进行,必须考虑与非孕患者的重要差异[3]。本文报道1例孕29周患者经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以期对中晚期孕妇施行腹腔镜手术的管理有所借鉴。
作者:闫红;胡弋;毛庆祥;葛衡江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后联合关节内注射玻璃酸钠和曲安奈德以及单独注射曲安奈德两种治疗方法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07年7月至2012年9月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96例(216膝)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关节镜清理术后,治疗组在关节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玻璃酸钠,对照组单用曲安奈德。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随访15个月至7年,中位随访29个月,治疗组优良率为94.4%,而对照组优良率为74.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L equence评分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较对照组评分明显更低。结论:应用关节镜清理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骨性关节炎,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姜磊;张鹏;王志伟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适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介入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将120例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经心导管介入封堵术的患儿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氯胺酮静脉麻醉(K组)、丙泊酚静脉麻醉(P组)、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PK组)、七氟烷麻醉(S组)。K、P、PK组保留自主呼吸,S组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记录各组患儿麻醉前、切皮时、放置封堵器时及术毕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以及患儿的清醒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各组患儿都顺利完成麻醉、手术,P组和KP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P<0.01)。S组的患儿术毕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其他麻醉组(P<0.01)。术中呛咳、屏气及体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吸入七氟烷的患儿明显低于静脉麻醉组(P<0.01)。结论: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并吸入七氟烷可以安全地用于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手术的麻醉。
作者:李刚;任长和;吴刚明;代俊超 刊期: 2013年第25期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 )的耐药机制十分复杂,几乎具有细菌所有的耐药机制。而从外部获得耐药基因已被认为是细菌耐药性形成的主要机制。Ⅰ类整合子具有独特的捕获外源基因的能力,耐药基因一旦被整合子捕获,很容易形成抗菌药物的普遍抗性[1]。本文对临床分离的耐药性PAⅠ类整合子携带情况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初步探讨Ⅰ类整合子对PA耐药性形成的影响。
作者:胡昌俊;朱艮苗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术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的105例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的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组(65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和低分子肝素组都行物理疗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和凝血相关指标的状态。结果低分子肝素组发生血栓事件的患者有4例(6.15%)。常规治疗组形成血栓的患者有13例(3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10 d的血红蛋白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十分理想。
作者:李晓东;安可英;孙国锋;王玉海;于洪建;穆卫东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涉外护理专业旨在培养涉外型国际护理人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与人才的跨国交流日趋频繁,特别是全球护理人才的短缺,为中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也为涉外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近年来,全国许多卫生职业院校相继开办了涉外护理专业,并将毕业生出国就业率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本院涉外护理专业在校生的调查分析,全面了解影响出国就业的各种因素,为涉外护理专业的出国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与建议。
作者:徐国辉;秦博文 刊期: 2013年第25期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肠管无神经细胞综合征,是小儿外科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此病的根治有赖于手术治疗,术前有效的洗肠是治疗和护理的重点。有关此方面的文献时有报道,但洗肠时间没有统一意见,本科室一直以来对此类患儿术前洗肠至少14 d ,有时甚至长达1个月。自2012年开始本科室尝试使用改良洗肠方法配合医师在腹腔镜辅助下经肛门行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颖;陆洁婷;林蓉;蔡燕;刘蓉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 P4503A5(CYP3A5)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MGB探针建立了CYP3A5*3(6986A>G)位点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型方法,对170例中国汉族EH患者和193例排除EH诊断的对照者进行CYP3A5*3(6986A>G)位点基因分型。结果 EH组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2%、42.4%、6.5%,而对照组则为39.9%、50.8%、9.3%。携带GG基因型者EH的患病风险是至少携带一个A等位基因者的1.579倍[95% CI:1.041~2.395]。结论: CYP3A5*3(6986A>G)多态性位点可能与中国汉族人EH具有相关性,A等位基因可能降低EH的患病风险,存在稍低的收缩压水平。
作者:肖飞;邱健;钟国强;曾志羽;涂荣会;何燕;李烁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研究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 )水平和放射剂量体积参素与急性放射性肺炎(AR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54例肺癌患者给予常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 )和化疗;20例同步放化疗,34例序贯化放疗。放疗前和放疗30 Gy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M水平。依照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CTCAE V3.0标准进行ARP评级,2级以上定为ARP。分析TM 水平和放射剂量体积因素与ARP发生率的关系。结果20例(37%)发生了ARP ,2级12例,3级8例。ARP发生率在M LD (Gy )<10与≥10组、V5<50%与≥50%组、V10<40%与≥40%组、V20<25%与≥25%组、V30<13%与≥13%组、在照射30 Gy后TM降低组与增高组分别是8% vs .62%、7% vs .69%、21% vs .75%、28% vs .56%、15% vs .57%、50% vs .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83、22.29、14.05、3.97、10.08、6.46,P<0.05);在ARP和无ARP组,MLD、V5、V10、V20和V30大小分别是:(12±2) vs .(9±2)、(58±10) vs .(43±10)、(42±8) vs .(30±8)、(23±3) vs .(19±6)、(15±4) vs .(1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6、-5.27、-5.70、-3.37、-3.61,P<0.05)。结论:多个剂量体积参数与ARP的发生率相关,放疗后血清TM水平降低的患者容易发生ARP。
作者:赵艳海;张纯;邓雪英;成奇峰;陈昱明;吴伟艺;孙彦秋;黄军荣;刘惠珠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自制床头角度仪的临床实用性和稳定性。方法:将81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39)。实验组采用自制床头角度仪抬高患者床头。对照组依据经验和感觉抬高患者床头。两组床头抬高角度分别在不同时间点进行定时测量。结果实验组床头抬高准确率为100%,而对照组床头抬高准确率为57.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床头角度仪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及稳定性,可有效保证床头抬高角度的准确性,有助于机械通气患者的体位护理。
作者:米洁;陈刚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SBI)气管切开患者在空气加压舱采用呼吸回路连接装置行高压氧治疗的实用性与效果。方法:60例SBI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脱离呼吸机后,分为高压氧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降颅压、手术、神经营养、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高压氧组采用呼吸回路装置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在常压下采用吸氧管氧疗。结果高压氧组体温正常、咳嗽咳痰好转、肺部呼吸音清晰、白细胞总数及分类正常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压氧治疗第2周、第4周、气管切开后2个月气管套管拔除例数高压氧组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有助于SBI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控制,利于痰液稀释和排出,拔管时间提前;呼吸回路连接装置能保证气管切开患者在空气加压舱治疗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孔磊;许立民;盘晓荣;俸道荣;刘若平;宋献丽;黄剑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重庆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职业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避免和减少 HIV职业暴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2009~2012年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就诊的所有 H IV职业暴露人群的档案资料进行归类整理,采用统计学方法对人群的年龄、性别、职业、地区、暴露途径、暴露程度等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结果2009~2012年 H IV职业暴露共135例,主要发生在主城区以外的医疗卫生机构(74.81%),以护士(57.04%)和医师(33.33%)为主,21~30岁(51.85%)、31~40岁(33.33%)为 H IV 职业暴露发生较多的年龄段,暴露途径以锐器伤为主(92.59%),暴露程度主要为二级暴露(69.63%)。结论:重庆市 H IV职业暴露流行情况总体趋势平稳,主城区外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培训、落实标准预防原则,减少 H IV职业暴露的发生。
作者:李桓;严晓峰;孙庆云;姚利群;刘奉凤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预防中的疗效。方法:11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防性应用伊曲康唑或氟康唑,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情况。结果随访至造血干细胞移植后180 d ,伊曲康唑组和氟康唑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7.2%(5/69)和19.5%(8/41),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真菌感染相关病死率(2.9% vs .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曲康唑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氟康唑高(26.9% vs .7.0%),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伊曲康唑预防用药可以显著降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裴莉;魏玲;秦大兵;田小波;符刚;朱艳;张勇;陈洁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在肺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2年11月在该院治疗的85例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80例采取开放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NRS疼痛评分、术后胸管引流量、术后胸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输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从术中清扫淋巴结数目、淋巴结转移度、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存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肺癌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微创、可行性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未来治疗肺癌的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许辰阳;吉灵;曾淦华;江文发;杨瑞平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以自体股四头肌腱-髌骨块为移植物在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PCL )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PCL损伤患者以自体股四头肌腱-髌骨块为移植物,运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法在关节镜下行PCL单束重建手术,以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分级标准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21例患者PCL重建及复合损伤手术治疗均顺利完成,无患者失访,术后所有患者主观症状均有明显改善,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自体股四头肌腱-髌骨块为移植物单束重建PCL近期临床疗效满意,远期疗效需进一步对大样本的长期观察研究。
作者:丁文兵;张亚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Dex )与咪达唑仑多次镇静对幼年大鼠神经细胞损伤及成年后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12):对照组(C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Dex组(D组)。C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 mL/kg 。M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咪达唑仑2.4 mg/kg(0.1 mL/kg)。D组大鼠每日皮下注射Dex 75μg/kg(0.1 mL/kg)。各组大鼠每日注药1次,共进行3 d。于用药结束后6 h取血浆测定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于用药结束后2月,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成年后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C组比较,M 组成年后水迷宫实验逃逸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用药结束后6 h ,血清S100β蛋白,NSE表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各项指标变化无显著性。结论:相比于咪达唑仑,新型麻醉镇静药Dex对幼年动物神经细胞损伤及成年后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较小。
作者:柏平;吴修建;闫东 刊期: 2013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