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危重患者急性左心衰抢救中的护理体会

王晓华;熊云兰

关键词:连续血液净化, 急性左心衰,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在红斑狼疮并发急性左心衰1例患者抢救中的护理体会.方法 针对患者病情危重,每天摄入的液体量过多,心脏负荷过重,引起急性左心衰.因生命征不平稳,病情危重,因此选择了CVVH治疗方式.结果 患者均抢救成功,痊愈出院.总结了护理的重点包括机器的掌握、心理护理、血管通路的选择和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液体平衡等.因患者为慢性肾衰患者,出院后继续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结论 连续血液净化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替代肾脏功能,由于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补液方便且总量不受限制、代谢控制更佳、能清除体内炎症介质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CBP可改善监护室中危重患者的预后,极大地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水平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保持管路通畅,抗凝剂的用量,电解质和生命体征是危重患者成功、安全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保证.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 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从标本的采集、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可能影响检验结果几方面分别进行论述.结果 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因素有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可以从样本选择、样本浓度以及质控方法几方面加强临床免疫结果的控制.结论 免疫检验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容易被忽视的环节,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卓蔡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的研讨

    肺炎支原体无细胞壁,外层为细胞膜,基本形态呈球形或丝形,革兰染色阴性,其基因组为环状双链DNA,主要存在于人和动物的腔道粘膜.肺炎支原体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已成为儿童肺炎的常见病原菌,其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日趋增多.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由于肺部体征轻,容易造成临床漏诊.更因为其病理形态可呈各种类型,易误诊为细菌或病毒感引起的肺炎,在无实验室依据时,难以与其他病原菌进行鉴别.故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非常重要.目前,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依靠血清学.对我院近些年对临床上的患者采取的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研讨如下:

    作者:陈玉梅;朱金福;潘建玲;毛媛;石豪;王立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80例胆结石或胆息肉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主要包括重点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的护理配合及各种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80例患者手术配合默契,效果满意,手术均获成功.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术中各种仪器设备的合理使用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贡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术及其对乳头溢液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造影方法及其对乳头溢液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乳头溢液乳腺病变的X线特点,结合临床及病理特征进行鉴别诊断分析.结果 导管内乳头状瘤51例,导管癌11例,导管扩张症23例,导管增生伴炎症5例.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在导管内肿瘤良恶性的鉴别及导管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作者:刘传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联合用药治疗90例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联合多巴胺治疗肺心病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90例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为常规吸氧、解痉、平喘、强心、利尿、抗感染、纠正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灯盏花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77.8%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联合应用多巴胺、灯盏花素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骨肉瘤临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 对骨肉瘤临床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 以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治骨肉瘤患者50人作为分析对象,对其采取如文中所述的护理方式.结果 病情好转继续治疗49例,死亡1例.结论 良好的护理工作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作者:李芸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丹参酮ⅡA对心血管影响的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对心血管的影响,以及丹参酮ⅡA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接诊的83例心血管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丹参酮ⅡA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疗效.结果 采用丹参酮ⅡA治疗心血管疾病的51例患者中痊愈的有29例,显效的有14例,有效地7例,无效的1例,有效率达到98%.结论 丹参酮ⅡA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作者:陈小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白金尚老师治疗胆系结石病经验

    胆系结石病是常见的一种肝胆疾病,由于饮食生活习惯的原因,该病在本地区较为多见.白金尚老师从医30余年,在治疗结石病方面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成为白老师的学术继承人跟师学习,现将其治疗胆系结石病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十二指肠溃疡病280例的临床及内镜分析

    目的 分析十二指肠溃疡病280例的临床及内镜特点,加深对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认识.方法 对内镜中发现的280例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80例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中男性193例(68.9%),女性87例(31.1%),平均年龄32.8岁,球部溃疡268例(95.7%),而且以前壁居多115例(41.1%),球后溃疡12例(4.3%),其中合并有HP(+)147例(52.5%).结论 十二指肠溃疡病为临床发病率很高的疾病,并且呈年轻化趋势,虽然临床症状比较典型,但仍未被大多数患者所认识.

    作者:江远智;郭东蔚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脑脊液改变不典型的化脓性脑膜炎10例临床分析

    化脓性脑膜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组严重疾病,又称为细菌性脑膜炎,是指由多种细菌引起的蛛网膜、软脑膜的化脓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及脑脊液的化脓性改变.脑脊液培养是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金标准.近年来, 随着我院临床检验的完善,现将2005年~2009年我科收治的脑脊液改变不典型的化脓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

    作者:田瑞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空心螺钉治疗腕部舟状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空心螺钉治疗腕部舟状骨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0例腕部舟状骨骨折患者平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固定,治疗组采用空心螺钉固定.结果 治疗组15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15例,有效率为73.3%.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肘关节功能受限和肘关节受限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螺钉治疗腕部舟状骨骨折疗效好,安全性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继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乳腺癌中肌上皮细胞与预后的关系

    通常,在几乎所有的乳腺癌中均存在肌上皮细胞.因此,我们通过对乳腺癌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肌上皮细胞,观察乳腺癌内的肌上皮细胞在各种病理类型中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作者:张应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血液透析两种回血方法的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两种回血方法的安全性及实用性.方法 将本院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0例次.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双向回血[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向回血法,观察两组回血方法穿刺针头污染、血液滴出、内瘘渗血及空气栓塞的发生率.结果 双向回血法对预防穿刺针头污染、血液滴出、内瘘渗血及空气栓塞明显优于单向回血法(P<0.05).结论 双向回血法较单向回血法安全、节力、可靠,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周婷;翟昌林;邵忠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超低位直肠癌切除双吻合器结肠直肠吻合16例分析

    目的 探讨超低位直肠癌使用双吻合器保肛手术的可行性、手术方式及其并发症处理.方法 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超低位直肠癌16例的临床病理特点、吻合方式、术后肛门功能、并发症及其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局部复发2例;其中DukesB期1例、C期1例;本组5年生存率为62.5%,DukesA、B、C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9%、50%、0%;病人术后1月内排便功能普遍较差,6个月后趋于正常,无1例大便失禁.结论 对于肿瘤局限、分化良好的、身体情况良好的超低位直肠癌病人可以采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手术,达到根治目的,并发症少,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作者:吴进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局麻直达喉镜下应用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局麻直达喉镜下应用多昵尔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的手术方法和效果,为局麻手术治疗会厌囊肿寻找一种新的手术治疗途径.方法对40例经临床确诊为会厌囊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等离子组在局麻直达喉镜下应用多昵尔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对照组按常规全麻手术行会厌囊肿摘除术.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组织水肿反应,切除后创面愈合情况,伤口疼痛,住院天数等方面进行比较,P<0.01.结果等离子组中基本无出血(或出血20-30ml),手术时间约为0.5小时,术后组织无明显水肿且白膜生长良好,伤口无明显疼痛,创面愈合良好,可在门诊治疗,完全符合微创手术要求.结论局麻直达喉镜下应用多昵尔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具有切除部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微创安全,术中基本无出血(或出血20-30ml)和疼痛,术后恢复快,费用少,无不良反应,使复杂手术简单化,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勇;谢永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010年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提高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开展门诊处方点评工作的情况,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进.结论 处方点评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会直接影响对不合理用药干预的效果.

    作者:许新锋;徐方铭;虞文妹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

    目的 本文就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作一总结.方法 通过分析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而得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 及结论跌倒的护理重在预防.正确评估老年人身体状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创造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生活环境,做好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识宣传,对于防止老年人跌倒,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新时期图书馆服务工作

    数字化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从图书馆发展实际出发,分析探讨了新时期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特点、意义、现状和方法.

    作者:庄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克罗恩病个案护理报道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又称局限性回肠炎、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典型病例多在青年期缓慢起病,病程常在克罗恩病数月至数年以上,活动期和缓解期长短不一,相互交替出现,反复发作中呈渐进性进展.克罗恩病西方国家发病率为1/10~10/10万,女性发病危险性比男性高20%~30%,我国发病率不高,但并非罕见且有增多趋势.病变大多位于以回肠末段为主的小肠(80%),其次为回、结肠(20%),少数仅发生在上消化道(口腔、食管、胃及近端小肠).穿壁炎症往往导致纤维化可出现梗阻表现,窦道形成穿至浆膜可致微穿孔及瘘管[1].该病有终生复发倾向,一些患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预后不良.我科于2010年8 月首次收治1例克罗恩病患者,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经皮穿刺椎间盘水刀髓核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

    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年来发展迅速,微创技术以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对脊柱的稳定结构无破坏、疗效确切而备受人们的关注,经皮穿刺椎间盘水刀髓核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就是其主要方法之一.笔者分析了于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69例的病例相关护理及临床资料,对如何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作者:金春梅;翟昌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