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联合用药治疗90例肺心病并呼吸衰竭效果观察

彭小平

关键词:灯盏花素, 多巴胺, 肺心病并呼吸衰竭
摘要: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联合多巴胺治疗肺心病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90例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为常规吸氧、解痉、平喘、强心、利尿、抗感染、纠正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灯盏花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77.8%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联合应用多巴胺、灯盏花素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网络信息管理保障医疗工作安全

    随着医院网络信息系统的深入应用和医院对网络系统依赖性的增加,网络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信息建设的重点,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分析了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医院网络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网络设备、系统软件和安全产品的使用及安全管理进行了阐述.

    作者:潘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HPLC法测定强龙益肾片中升麻苷含量

    目的 建立强龙益肾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对强龙益肾片中的升麻苷进行含量测定,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94nm.结果 升麻苷在0.564~2.820mg/ml的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7.6%(RSD=1.04%).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强龙益肾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冯俊平;程功华;丁红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胆肠吻合术在治疗胆管结石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胆肠吻合术治疗胆管结石的效果、术式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188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胆肠吻合组50例、T形管引流组138例,比较各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胆肠吻合组与T形管引流组有效率分别为88.10%、70.48%, P< 0.05;两组结石复发率分别为12.12%、32.10%,P< 0.05;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胆肠吻合组内各术式比较,Roux-en-y吻合、Warren吻合、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有效率分别为90.00%、87.50%、75.00%;三组结石复发率分别为12.00%、0.00%、33.33%.结论 合理应用胆肠吻合术是治疗胆管结石有效措施之一,胆肠吻合术式以Roux-en-y吻合、Warren吻合疗效较佳.

    作者:张焕长;丁俊理;魏建彬;曾志勤;叶明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采集血液标本中的护理缺陷分析及对策

    血液检查是判断人体内各种功能及异常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它不仅可以反映血液系统本身的病变,也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进展程度,以及为治疗疾病提供参考[1],因此,正确及时地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并对采集的全过程进行安全管理,以保证血液标本的准确性,是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的措施之一.现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发生的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33例护理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有效性的对策建议如下.

    作者:晏华;张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疏血通药物注射剂的提取工艺和质量控制

    目的 提高疏血通注射液的质量性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分离离心方法提取疏血通有效药物,用薄层色谱法鉴别样品,紫外分光检测器测定样品中次黄嘌呤通的含量.结果 提取工艺的优化总体条件为:乙醇浓度为8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1 h,加醇量10倍.样品鉴别正确可靠.次黄嘌呤峰面积积分值RSD=1.65%,平均含量为1.25%.结论 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合理的鉴别方法与可靠的测量方法可以作为疏血通药物注射剂的提取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局麻下应用美创等离子行扁桃体消融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局麻下应用美创等离子行扁桃体消融术的手术方法和效果,为手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寻找一种新的手术治疗途径.方法对60例经临床确诊为慢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等离子组在局麻下应用美创等离子行扁桃体消融术,对照组按常规局麻下行扁桃体摘除术.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组织水肿反应,切除后创面愈合情况,伤口疼痛,住院天数等方面进行比较,P<0.01.结果等离子组比较对照组术中基本无出血,手术时间约为0.5小时,术后组织无明显水肿且白膜生长良好,伤口无明显疼痛,创面愈合良好,可在门诊治疗,完全符合微创手术要求.结论局麻鼻内镜下应用美创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具有切除部位准确,手术时间短,微创安全,术中基本无出血(或10-20ml),无疼痛,术后恢复快,费用少,无不良反应,使复杂手术简单化,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定进;谢永汉;范振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亚急性甲状腺炎84例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通过对2000年1月~2010年1月病房收治的84例亚急性甲状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所有病例中CRP和血沉有升高现象,绝大部分患者的甲状腺核素出现显影模糊或无显影状况.结论 多数亚急性甲状腺炎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所有患者给予强的松或消炎痛药物治疗,颈部疼痛明显好转.

    作者:李华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妇科门诊患者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患者心理护理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39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98例),对照组20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心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心理状态种类以及生命体征.结果 观察组紧张、焦虑及恐惧情绪评定I级者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时心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良好的心理护理,对于妇科门诊患者,能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稳定患者情绪.

    作者:曾改鸿;徐羽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23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不良反应.通过ADR监测、分析,将报告反馈临床,可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减少药源性疾病,并对药物上市再评价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本院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收集的238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万晓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光疗的护理问题及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需要蓝光照射治疗的3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按新生儿光疗护理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躯体皮肤受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每天安静睡眠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及早评估风险源并采取回避风险的干预措施,可降低患儿发生意外伤害,提高护理安全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李新连;董翠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大黄酸对人血红细胞溶血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大黄酸对2,2 ' -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AAPH)引发人血红细胞溶血抑制的反应动力学,其产生的额外抑制期与大黄酸在红细胞中的浓度有关.方法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大黄酸和AAPH在水相中的反应.结果 大黄酸可以直接和AAPH自由基反应,捕获水相中的自由基,抑制人血红细胞溶血.结论 大黄酸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可以有效保护人血红细胞.

    作者:岑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关于新形势下高校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一点思考

    随着高校教育的飞速发展,财务审计工作的理论与方法已无法与高校发展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本文就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审计工作在应对这些问题时所暴露的缺陷做了一点探讨,并对今后我国高校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完善提出了一点建议.

    作者:吴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关于急诊科质量管理的经验与探讨

    急诊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同时,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不仅独立,而且跨多专科,不但涉及医院急诊,还延伸到院前现场急救;不仅要急诊抢救,还需要监护危重病症.

    作者:杨文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实施的基础问题研究

    本文探讨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实践层面的一些基本问题,诸如高校图书馆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类型等.

    作者:张映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局麻体会

    目的 总结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局部麻醉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55例在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局部麻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麻醉效果满意,术后即可进食及下床活动,无心血管等重要脏器的并发症发生,原合并症病情稳定,术后疼痛轻微,并发尿潴留2例,阴囊积液1例,无切口感染,随访3~18个月无复发.结论 局部麻醉应用于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方法简单、可靠、经济、安全,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臧峰;赵庆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肝癌患者经皮射频消融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经皮射频消融治疗术的护理对策及效果.方法 对68例行经皮射频消融术的肝癌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的常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健康宣教等.结果 行经皮射频消融术的肝癌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护士应熟练掌握肝癌患者经皮射频消融术的护理,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向礼志;黄瑜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我院儿科门诊抗菌素用药分析

    目的 评价儿科门诊抗菌素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0年6~12月儿科门诊处方中抗菌素的品种、使用频率、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抗菌素使用率为78.02%,抗菌素联用率62.8%,头孢菌素类使用率占首位,其次为克林霉素.结论 抗菌素使用较合理,但使用频率和级别较高,病原学送检率低.监测和规范小儿抗菌素的合理应用非常重要.

    作者:王治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联合应用高频及低频探头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高频及低频探头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 联合应用高频及低频探头对108例术后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声像图特点.结果 10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超声诊断78例,检出率72.2%.其中单纯性阑尾炎58例,术前超声诊断32例,检出率为55.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2例,术前超声诊断28例,检出率为87.5%;坏疽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18例,超声诊断18例,诊断率为100%.结论 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术前诊断准确性较高,对临床医师的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左春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脊柱手术不同浓度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比较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舒芬太尼应用于脊柱手术病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疗效,探讨舒芬太尼PCIA的有效安全浓度.方法 选择择期脊柱手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S1组:1.0μg/ml舒芬太尼+80μg/ml恩丹西酮;S2组:1.2μg/ml舒芬太尼+80μg/ml恩丹西酮;S3组:1.5μg/ml舒芬太尼+80μg/ml恩丹西酮.应用PCA泵LCP给药模式设置:总量100ml背景输注2ml/h PCA 2ml锁定时间30min.观察术后4、8、12、24、48h各时间点的不良反应和镇痛效果.结果 镇痛效果S1组较差(P<0.05),S2组、S3组相当,镇静、恶心、呕吐发生率S1、S2组低于S3组(P<0.05).结论 1.2μg/ml的舒芬太尼为合适镇痛浓度,可有效安全地用于脊柱手术术后PCIA的镇痛治疗.

    作者:黄伟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加强医院传染病管理

    为了更好地加强医院传染病管理、优化传染病报病流程以及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我院自2008年04月起,依托临床信息系统,建立并完善了医院传染病管理信息系统[1].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了传染病管理规范化、疫情报告电子化,极大地提高了医院传染病管理水平,尤其是疫情报告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张莉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