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花
目的 了解35~59岁妇女的妇女病发病情况和妇女病疾病谱的变化趋势,把握当前妇女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方法 对6670例妇女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出常见病所占比率和发展趋势.结果 患病率达64.80%,疾病顺位前四位依次为:宫颈肥大、宫颈糜烂、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结论 妇女病普查普治是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妇女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妇女病普查工作,对降低妇女病患病率,特别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各类妇科疾病有着极其重要意义.
作者:李积存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晚期艾滋病(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7例AIDS住院死亡病例机会性感染的种类、临床特点、与原发病的关系以及对患者的影响.结果 37例患者中机会性感染发生率前五位由高到低依次为:肺孢子菌肺炎(PCP) 、肺结核、细菌性肺炎、其他真菌感染、隐球菌脑膜炎.这些机会性感染中直接导致患者死亡的前五位是:PCP、隐球菌脑膜炎、细菌性肺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进行CD4+T淋巴细胞计数检测的29例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平均为37.45/mm3.结论 患者在AIDS晚期伴有各种机会性感染发生:其中常见的是PCP、结核、细菌性肺炎、其他真菌感染、隐球菌脑膜炎等,这些感染常常导致患者死亡.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机会性感染是缓解AIDS患者病情、降低病死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兰舟;熊义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评价老年患者骨科下肢手术小剂量左旋布比卡因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骨科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临床观察随机分为腰麻(I组)和连续硬膜外阻滞组(II组)两组均选L2-3间隙行椎管内麻醉,I组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等比重液1.5ml~2ml,II组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试验量3ml,然后追加0.5%左旋布比卡因液6-10ml,术中根据阻滞平面追加上述局麻药,观察两组在麻醉前(T0)和给予首剂量后5min(T1)15min(T2)30min(T3)1h(T4)术毕(T5)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感觉阻滞平面,改良的Bromage评分,观察下肢运动恢复情况,术中及术后24h心动过缓、低血压、恶心、呕吐、头痛、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Ⅰ组较Ⅱ组感觉运动阻滞完善,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用于老年骨科下肢手术病人是可行的.
作者:王卫萍;姜伟;朱珊珊;王益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肺心病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它病程长,治愈率低,死亡率高.临床观察所见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与是否及时就诊、是否合理氧疗及急呼吸衰竭发作的次数有直接关系.通过对80例肺心病患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帮助其改善通气及换气功能,从而减少了病情加重发作的次数,延缓了肺心病的发展,提高了肺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要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更新拓展加深业务理论知识,使护士的自身价值通过护患沟通得到体现.
作者:王美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顺铂(DDP)自应用临床以来,因其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效[1],抗瘤谱广,成为当前常用的抗癌药物之一.为提高DDP的抗癌效果, 临床用药中逐步增加了DDP的用量.在增加DDP用量的同时,也增大了它的毒性,尤其是肾毒性[2],它已成为提高DDP剂量的主要限制性毒性.目前采用的水化与利尿疗法是减轻肾毒性的较好方法.
作者:蔡姣芝;赵莞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生长因子应用于脂肪组织移植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已有了很多报道,多限于实验研究,其包涵着重大的临床应用潜能,如何使它能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需要世人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血管生长因子结合纳米缓释技术联合处理,从而有望提高脂肪移植成活率,使得脂肪移植技术在整形外科乃至医学领域中发挥着更加淋漓尽致的作用.
作者:杨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阴道B超在无痛人流中的作用与安全性评估.方法 将306例妊娠6-2周~10周自愿进行无痛人流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5例在阴道B超监视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对照组151例按传统方法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观察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时间.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并发症少.结论 B超监视下手术具有可视性,减少手术盲目性及宫腔操作的次数,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潘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恶性心包积液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及腔内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1例有症状的恶性心包积液的患者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术后以生理盐水20ml稀释60-80ml顺铂行腔内化疗,观察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31例患者腔内化疗完全缓解19例,部分缓解10例,无效2例,有效率93.5%,不良反应轻微能忍受.结论 对有症状的恶性心包积液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及腔内化疗,短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应推广使用.
作者:张卫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疝小横切口高位结扎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静脉麻醉,定位外环的体表位置,取外环口稍上方下腹部皮纹横切口1-1.5cm,行疝囊高位结扎.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20min,术后仅当天补液及使用抗生素,住院时间2-4日,平均住院日2.8日,术后无切开感染,随访时间3月-12月,未发现复发者.结论 此手术方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少,切口疤痕小等优点.
作者:张建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考试的方法方式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本文论述了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较之以往的纸笔考试系统能大大提高考试过程中的自动化和科学化程度,切实减轻考试组织者的工作强度和压力,以及计算机辅助考试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并着重讨论了该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设计思想、实现方法.大型的社会化考试,对计算机辅助的需求日益扩大,传统的评价方法和考试手段也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考试人数过多,时间、人员和资金紧张的情形下,传统的考试方法更加难以适应.笔者通过多年从事医学考试系统的研究、题库建设,以面向对象的VB6为平台,实现将传统的纸笔考试移植到计算机,考生在计算机上以人机对话方式完成考试的过程.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考试系统的安装、测试、考试数据的自动上传及系统的卸载等功能;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作弊、提前交卷等情况进行监控;对于因断电或计算机故障造成考试中断,首先要保证考生数据的安全,并在供电正常后,使考生能继续断电前的状态续考.完全实现了纸笔考试向计算机辅助考试的转化.
作者:孙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肌肉注射0.7毫克,每周2次,连续治疗12周,同时口服左西替利嗪5毫克,每日1次,连续4周.对照组:单独口服左西替利嗪5毫克,每日1次,连续4周.结果 4周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73.5%,对照组为51.0%(P<0.05),1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75.5%,对照组为34.7%,两组比照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
作者:王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0岁,因腰部疼痛十年,加重5月,阴道自缢大便5d于2010年8月26日收入妇科,拟行阴道修补术,9月3日经普外科会诊后转入普外科,拟行腹部造瘘术,均因手术风险患者拒绝手术,9月13日因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转入血液科.转入后体温36.5℃,脉搏82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94/55 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贫血貌,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未见化脓,会阴部有少许分泌物及大便,双下肢无水肿,脐平面以下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力0级.
作者:梁红;张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为了解我市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状况,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提高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意识.方法 对88家委托性受检单位职业健康检查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08年总受检率为90.14%.机械行业高,占受检行业的53.41%;占受检人数的63.67%;在岗期间受检率为97.93%,上岗前受检率为2.07%,无离岗时以及非正式职工的健康检查记录.结论南昌市2005~2008年受检率均逐年有增加,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有害作业的从业人员得不到健康检查,为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必须进一步加大有害作业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管理.
作者:唐荔伟;杨宏;金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某某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方法 3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与30例健康新生儿在治疗前后都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的含量.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基本达到了对照组的水平.结论 某某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特点符合相关预期,血清TBIL、DBIL、IBIL都有明显降低,但是经过合理治疗后,逐渐恢复正常,基本达到了健康对照组的水平.
作者:刘会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将工作五年以下的护士定义为低年资护士(包括新招聘、轮科护士),医院有一套完善的管理考核制度,每年定期对他们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进行培训、考核.
作者:李红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麻黄碱高流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0月~2010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48例,通过应用麻黄碱高流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结果 48例喉炎中46例治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还有1例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治疗,平均住院时间5-7天.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效做好雾化吸入治疗可缓解喉梗阻,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蓝立群;蔡碧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严重交通事故造成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严重交通事故造成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成功治愈39例,占86.67%,其中保守治疗4例,手术治疗41例.根据病情轻重采取清创、缝合、修补、填塞压迫、局部缝扎、肝固有动脉结扎、修补术、引流胆道与引流腹腔等手术方式进行选择性治疗.肝外伤的手术后并发症有原发性与继发性大出血、胆汁瘘、胆道出血、腹腔内感染、应激性溃疡性出血、肝脓肿、膈下脓肿等.术中与术后因大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复合伤及严重感染死亡6例,病死率13.33%.结论 准确的诊断及伤情评估,术前积极抗休克治疗,按不同创伤程度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同时积及治疗其它复合伤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韦启鹏;宋伟鹤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脑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探讨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6月~2010年10月期间于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的脑出血术后发生脑功能障碍患者42例,调查其相关资料,并采用利培酮治疗.结果 受教育水平、血肿范围、高血糖、出血后抑郁程度与脑功能障碍相关.经过治疗后,本组42例患者痊愈14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有效率85.7%.结论 受教育水平、血肿范围、高血糖、出血后抑郁程度可能是高血压脑出血后脑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合理使用利培酮可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梁健;李松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通过对医学生医德教育重要性分析,论述了医学院校图书馆在实施医德教育中的优势,分析了医学院校图书馆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对策.
作者:郭宗敏;艾立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病人治疗效果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统一制定的<服药人员基线调查表>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同时收集MMT门诊记录中的病人基本资料,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 以首次退出治疗保持天数作为衡量MMT维持治疗效果的指标,婚姻状况、目前治疗剂量及首次退出时的药量为MMT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论 MMT门诊应根据每个病人的条件,寻找适当的美沙酮治疗剂量.
作者:黄青兰;周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