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荔伟;杨宏;金燕
目的 探索截瘫病人在减少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上的新措施.方法 对临床35例截瘫病人受伤早期用两种不同方法施行泌尿系护理,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即早期关闭导尿管,定时放尿,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且中途不更换导尿管,保持引流系统密闭性.结果 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关闭导尿管,保持引流系统密闭性是预防尿路感染的一种有效、简便、可行的方法.
作者:谢敏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应用的经验.方法 对100例腹股沟疝在麻醉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术后均无复发,下床活动早,术后无特殊不适.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应用方法简单、可靠、经济、安全,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刘光荣;付巧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妇产科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中的自我防护工作,对于保证自身身体健康十分必要.我们在工作时针对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我防护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作者:袁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CVA),是由于各种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而导致脑功能缺损的一组疾病的总称.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此病发病率和致残率高,而且常伴终生,不仅影响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作者:黄雪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软式内镜技术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用效提高了诊断和治疗水平.软式内镜技术是微创型技术,若清洗工作不到位,将会影响到下一步消毒效果,从而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医疗安全.因此,加强医院软式内镜的清洗和清洗过程中的监控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是医院一项重要工作.
作者:谷留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笔者通过6例回肠代膀胱术病人的康复指导,指出:术前的康复指导,利于消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感,增加对手术的配合程度;术后正确指导患者锻炼新膀胱功能,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新膀胱的自主排尿功能,减少新膀胱残余尿量,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盛红敏;张桂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观察七氟醚复合N2O吸入麻醉过程中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变化,进一步评价BIS在麻醉深度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患者20例,气管插管后用50%O2+50%N2O+七氟醚维持麻醉.七氟醚初始吸入浓度4%,分别于呼气末浓度达到0.5、0.75、1.0、1.3和1.5MAC时记录BIS、BP和HR等指标,然后维持呼气末浓度2~3%(1.3MAC),15min后开始手术,观察切皮时患者有无反应.术中维持呼气末浓度2~3%(1.3MAC),术毕前5~10min停吸七氟醚,观察苏醒期BIS的变化.结果 随着七氟醚吸入浓度的增加,BIS和SBP明显下降.切皮时有2例患者对疼痛刺激有反应,SBP和HR升高25%以上.麻醉维持期间7/20的患者BP和HR逐渐升高,4/7此期间BIS无相应变化.苏醒期随着麻醉减浅,BIS逐渐升高.结论 双频谱分析技术可较好地反映七氟醚和N2O麻醉过程中的麻醉深度.
作者:龚清安;司小萌;张兆伟;王飒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针灸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为针灸治疗MsPGN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隔日口服牛血清白蛋白等胃肠道综合免疫方法建立大鼠MsPGN模型,观察针灸治疗对的尿蛋白、尿红细胞计数、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影响.结果 针灸治疗能降低肾炎模型大鼠尿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结论 针灸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加速尿蛋白的消除,增加重吸收,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的水平.
作者:魏铁花;王庆国;韩玉生;边晓燕;李树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麻黄碱高流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0月~2010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48例,通过应用麻黄碱高流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结果 48例喉炎中46例治愈出院,1例好转出院,还有1例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治疗,平均住院时间5-7天.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效做好雾化吸入治疗可缓解喉梗阻,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蓝立群;蔡碧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7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期重视和提高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期间在我院就诊的76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76例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氨茶碱;缓解期口服氨茶碱,雾化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物.经采取以上的治疗方法,76例支气管哮喘老年人患者中,哮喘完全得到缓解,治愈的有26例,占34.21%;哮喘部分得到缓解,不完全治愈的的有48例,占63.16%.结论 老年支气管哮喘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患者一般基础病多,伴发病多,病情复杂,病程长,症状重,严重危及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应重视老年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徐壮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09年于青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导致感染的各项可能因素、预防及治疗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多种因素与颅内感染的发生有关.如无菌操作不严格、手术操作时间过长、引流管放置时间过长、引流管护理不当、不正确的脑室注药、切口脑脊液漏处理不当,开放性颅脑损伤等,均为重要方面.结论 应严格的无菌操作,尽量缩短手术时间,严密缝合硬脑膜防止脑脊液漏,严格掌握脑室外引流时间,尽可能减少颅脑术后患者各种引流管的放置以及留置时间等,可以减少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在全身使用大量有效抗生素的同时行鞘内或脑室内注药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张培义;刘小刚;张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肺心病是我国老年人的常见病,它病程长,治愈率低,死亡率高.临床观察所见肺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与是否及时就诊、是否合理氧疗及急呼吸衰竭发作的次数有直接关系.通过对80例肺心病患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帮助其改善通气及换气功能,从而减少了病情加重发作的次数,延缓了肺心病的发展,提高了肺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战胜疾病的信心.护士要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更新拓展加深业务理论知识,使护士的自身价值通过护患沟通得到体现.
作者:王美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高频及低频探头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 联合应用高频及低频探头对108例术后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声像图特点.结果 10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超声诊断78例,检出率72.2%.其中单纯性阑尾炎58例,术前超声诊断32例,检出率为55.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2例,术前超声诊断28例,检出率为87.5%;坏疽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18例,超声诊断18例,诊断率为100%.结论 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术前诊断准确性较高,对临床医师的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左春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43例褥疮病人的治疗,总结临床外科褥疮的发生原因、易发部位、褥疮的分期和分度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43例褥疮患者应用科学综合治疗,在药物、物理、饮食、外科手术治疗等几方面进行研究总结.结果 15例因原发病医治无效死亡外,其他28例褥疮患者均治愈.结论 及时采取褥疮的内、外科综合治疗,能大大降低褥疮的发生率,同时能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志忠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校医院在学校防控季节性流行病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学校医院对于季节性流行病的防控工作做了细致的分析,并对具体防控工作的执行做了论述.
作者:李璐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期刊作为一种传统的传播载体,以其自身的特点如新颖性、连续性、交互性、开放性等倍受文献收藏单位和读者的青睐.期刊装订工作是期刊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期刊装订的作用在于①,期刊装订后便于保管,不易散失.
作者:马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应用流程表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对96例病人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对100例病人遵照流程表实施健康教育.结果 病人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 应用流程表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邵洪流;王小萍;唐璋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西红花又称藏红花、番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花卉,其干燥柱头味甘性平,能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止痛.西红花的热水提取物有显著的抗血凝作用.以益气活血为治则的补阳还五汤是王清任益气活血诸方中具代表性的著名方剂,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良方.将西红花应用于补阳还五汤中治疗缺血性脑中风及其后遗症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杨寅;孙艳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股骨髁上骨折两种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方法 80例股骨髁上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股骨髁解剖钢板、逆行髓内钉两种方法治疗,分析疗效.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患者疗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优良率、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 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较钢板固定疗效好、并发症少.
作者:颜川江;吴辉耀;陈金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重要并发症脑卒中、心脏病及肾脏病严重危害着人民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所在.而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可大大减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从而有效减少高血压的发病和控制高血压.
作者:朱素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