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术后应用双氯芬酸钠栓镇痛疗效评价

黎忠萍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 术后应用, 双氯芬酸钠栓, 镇痛效果, 产妇, 新生儿体重, 子宫收缩, 应激反应, 阴道流血, 术后早期, 生命体征, 神经兴奋, 伤口疼痛, 情绪紧张, 母乳喂养, 泌乳, 不良作用, 增强, 药物, 休息
摘要:剖宫产术后早期由于伤口疼痛,产妇应激反应增强,交感神经兴奋,情绪紧张,焦虑等原因可影响产妇的休息和进食.进而影响产妇的康复和泌乳.术后有效的镇痛可改善上述情况,但若药物的使用不当也可能对产妇的子宫收缩、泌乳、哺乳产生不良作用.本文对剖宫产术后采用双氯芬酸钠栓镇痛的产妇及母乳喂养新生儿进行观察探讨,该方法的镇痛效果以及对产妇的阴道流血、生命体征和新生儿体重有无影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亲密伙伴结伴健康教育对痔疮术后患者及伙伴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亲密伙伴结伴健康教育对痔疮术后患者及伙伴的影响.结论 亲密伙伴结伴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及日常生活伙伴对痔疮的认知力、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觉改变不良习惯,可有效提高痔疮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社区人群痔疮的发病率.

    作者:洪梅华;叶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对现浇楼板裂缝的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现浇混凝土楼板的裂缝,是基建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本文从楼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的综述.

    作者:魏士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切开复位内固定)和对照组20例(切开复位外固定),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优良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效果明显,具有复位好、固定牢靠、安全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于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手足口病患儿输注免疫球蛋白的疗效与自身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输注免疫球蛋白的疗效与自身免疫球蛋白水平(IgG)的关系.方法 对输注免疫球蛋白8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自身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者(47例),输注人免疫球蛋白效果较好,其肺水肿发生率、中枢神经损害的发生率、死亡率均较低,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 除隔离、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患儿外,当检测发现患儿自身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时,应及早输注足量的免疫球蛋白,可大大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瑛;郭清晓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19例救治分析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的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方法 以2002-2010年我院住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19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时间,危险因素及其治疗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伤后半年时根据gos分级标准:恢复良好7例;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8例.表明该并发症死亡率高(本组为42.1%).结论 本病主要是丘脑下部损害和较长时间大剂量脱水药物使用引起.救治的关键是及早发现并尽快抢救休克、纠正脱水、纠正高渗状态,控制血糖是治疗关键,静滴胰岛素极其有效.

    作者:覃智;卢东;韦海苏;裴朋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开展基于学科IC的医院员工信息素养教育培训初探

    本文阐述了开展基于学科IC的医院员工信息素养教育培训的必要性,探讨了开展基于学科IC的医院员工信息素养教育培训的几条途径.

    作者:崔春玲;郝晓京;韩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例会阴外伤患者的护理

    会阴部外伤俗称骑跨伤,多由骑车进行跨跃式动作不慎引起,尤其是年轻女孩,活泼好动,此病多发,且由于伤口部位特殊,难以启齿,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再加会阴部脂肪厚,血管丰富,易形成较大血肿,给患者带来严重痛苦.我科于2010年12月12日收治1例会阴部血肿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翠萍;张晓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并发肺炎或呼吸衰竭早期手术的术前处理

    婴儿大型室间隔缺损(VSD)并发肺炎或呼吸衰竭早期手术的成功除了依赖手术技巧、体外循环转流水平、术后监护技术的提高与改进外,尽量使患儿在较好的状态下接受手术,术前佳状态的调整也不容忽视.本文报道我院对这类患儿进行早期手术治疗的结果,初步探讨这类患儿有效的术前处理方案.

    作者:李青;崔传玉;张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医院HIS系统与医保系统接口方式探讨

    目前,全民医保正在各地全面推进,我院是武汉市医保第一批定点医院,自2001年以来成功的完成了HIS和医保系统的联网,期间经历了医保系统的多次升级改造,顺利的实现了医院HIS系统与医保系统接口开发工作.本文通过对我院医保接口开发的几次经历介绍,探讨了医院HIS系统与地方医保系统联网的不同接口方式,以促进同类医院的开发利用.

    作者:夏慧;张红君;刘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肠出血的气钡双对比造影分析

    通过对便血或大便潜血患者,临床排除胃及结肠出血后,再行小肠口服法气钡双对比重造影检查分析,表明对于临床便血患者高度怀疑小肠出血者选择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更加简便易行,而且经济.

    作者:赵秀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制霉菌素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30例分析

    目的 探讨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制霉菌素加氟康唑联合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结果 联合疗法总有效率100%,3个月复发率0,6个月复发率3.33%.结论 制霉菌素联合氟康唑治疗RVVC,有效率高且复发率低,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方法.

    作者:农小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认知心理治疗对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认知心理治疗对精神病人复发疗效的作用.方法 选择80例住院精神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一般健康教育;研究组则增加认知心理治疗.两组病人均自入院至基本痊愈到出院随访进行研究,每月随访1次,每半年评定1次,追踪一年.评定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以及自编服药依从性调查表作评定疗效工具.结果 研究组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认知心理治疗对提高社会功能,改善病人症状,巩固疗效,恢复自知力等有明显效果.

    作者:邓美仙;阙加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条形码技术在门诊系统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条形码信息识别系统在注射室标本采集时生成条形码,系统能够如何能够自动识别是否并管还是分管打印条形码并贴在标本容器或试管上,从而提高了注射室护士操作的准确性;检验人员通过扫描条形码获取病人检验项目信息,也减少了检验室对检验项目漏检的情况,也方便了广大群众的就诊活动.

    作者:黄国雄;陈小龙;陈炎和;李健灿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关于留学生实验诊断学教学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留学生实验诊断教学模式.方法 通过教学实践进行分析.结果 教师课前积极准备,采用PBL、多媒体等多样化教学方法,可提高教学效果.结论 探索适合医学留学生实验诊断教学的有效方法,需要更多的教师摸索和探讨.

    作者:斗章;李雅江;张铁军;孙兵;张弛;李树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肺结核急发肺念珠菌感染26例相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减少肺结核继发肺念珠菌感染疾病的发生和误诊.方法 以肺结核病情好转或稳定中出现新的病灶或原病灶扩大,痰真菌培养且连续三次生长同种真菌且抗真菌治疗后病情改善,痰真菌培养无原真菌生长为标准.26例病人被确诊继发肺念珠菌感染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人肺结核病灶范围较广泛,空洞多,痰菌阳性率高,多有高热、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较高,及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多误诊.结论 本病易误诊,临床应予以重视,规则使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可减少它的发生.

    作者:傅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乡镇卫生院对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策略

    作为基层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在农村的医疗事业中(提供基本的预防、治疗以及保健服务)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是由于硬件设施和护理意识的限制,大多数的糖尿病人选择在家里治疗和休养,但是患者本人通常对该病知之甚少,在加上患病之后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在家里休养期间通常会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因此,笔者建议,乡镇卫生院的护理人员在向病人讲解糖尿病基本常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心理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笔者就乡镇卫生院的护理人员对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策略展开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作者:徐长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患者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对比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患者随机分为丹红注射液组与丹参注射液组,分别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d和丹参注射液30ml/d静脉滴注治疗并对症状和心电图改善程度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结果 与结论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都对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具有改善症状及心电图的作用,为治疗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丹红注射液优于丹参注射液.

    作者:王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KGF-2的性质及其在基因美容中的应用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eratinocyte growth factor-2,KGF-2)是具有肝素结合特性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超家族中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一员,由成纤维细胞及其他间质细胞分泌,成熟KGF-2为169个氨基酸残基的单链多肽,分子量为19.3~24KD.与其他FGF不同,KGF-2能特异性促进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这是由于KGF受体主要存在于上皮细胞的缘故.目前证实,KGF-2在胚胎发育、血管生成、损伤修复、促毛发生长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显著的作用.本文着重展望了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在基因美容中的发展前景.

    作者:蔡敏倩;王晓杰;李校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C-erbB-2、P53、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erbB-2、P53、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98例乳腺癌石蜡切片标本.结果 98例乳腺癌中,C-erbB-2、P53、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6%、79.6%、63.3%、59.2%,C-erbB-2、P53的表达与乳腺癌转移与预后呈正相关,ER、PR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和预后呈负相关.结论 C-erbB-2、P53的阳性表达是乳腺癌患者预后差的指标,而ER、PR的表达则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好;联合检测C-erbB-2、P53、ER、PR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

    作者:罗文伟;任建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苯巴比妥钠、利多卡因、东莨菪碱在130例人工流产联合应用的体会

    目的 探讨在临床应用苯巴比妥钠、利多卡因联合东莨菪碱,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方法 本文分析130例孕周6~8周的孕妇使用苯巴比妥钠、利多卡因联合东莨菪碱实施人工流产术.结果 130例均效果满意,宫颈口松弛,扩宫顺利,患者无痛苦或轻微不适.结论 应用苯巴比妥钠、利多卡因联合东莨菪碱,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显著,且上述药物经济、实用、易于购买,安全、不良反应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冯本荣;甘旭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