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护理在精神科的应用体会

王春苇

关键词:心理护理, 精神科患者, 精神病患者, 心理活动规律, 心理学知识, 早日康复, 医护人员, 心理治疗, 心理疏导, 心理动态, 生活环境, 恰当方法, 疾病, 护理人员, 护理过程, 反常行为, 病人, 正常人, 语言对, 孤独感
摘要: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运用心理学知识以恰当方法和亲切的语言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对精神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精神病患者的反常行为常被人们误解,受人歧视,加上病症折磨,住院后生活环境的改变,容易使他们产生焦虑、恐惧和孤独感,影响病人的康复,所以要求医护人员不但要掌握正常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还要掌握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才能有效地进行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护士在护理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疾病的变化,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在患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这样才能促进患者疾病的早日康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12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急救

    目的 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急救方法.方法 对2008~2010年我院救治的12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使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结果 本组患者抢救成功109例,抢救成功率为90.8%.结论 早期发现休克、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掌握手术时机是提高创伤失血性休克的关键.

    作者:单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伴胆汁淤积患者疗效观察

    慢性重型肝炎黄疸深、病情重,并发症多,疗效差,病死率高,因肝细胞大量受损,多伴有严重的肝内胆汁淤积[1].肝脏和血液中胆汁酸蓄积,可通过多种途径加重肝脏的损伤[2].研究表明肝细胞大量坏死及缺乏有效的肝细胞再生是重型肝炎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3].我们采用熊去氧胆酸(UDCA)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伴胆汁淤积64例,总结如下.

    作者:贺俊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洗胃病人的心理护理

    目的 减轻药物中毒病人身体和心理上的痛苦,勇敢的面对生活.方法 对病人进行洗胃抢救,做好心理疏导.结果 病人提高了生存意识,珍惜生命.结论 护士要有高超的护理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关心和理解病人.

    作者:杜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美容就医者术前心理疏导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希望通过整形手术改变容貌的人群越来越多然而美容就医者的心理素质、求美动机、审美要求、审美理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直接影响美容医疗的满意度,使美容医疗纠纷也不断增多.因此术者对美容就医者在术前进行充分的心理疏导是美容手术必要的辅助手段,同时也是提高术后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

    作者:李永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抗菌药物同步循环使用

    探讨同步循环用药模式的构建及其实施保障机制,分析传统用药、循环用药与同步循环用药对临床治疗和细菌耐药性影响的实质区别.提出:用药单一化、循环用药模式和用药同步化共同构成同步循环用药体系;其实施有待建立相关保障机制.此前,通过控制采购限制抗菌药物种类,配合循环用药可望对控制抗菌药物使用混乱和延缓细菌耐药性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张宏;马守江;刘振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高血糖对急性脑血管病预后的影响

    糖尿病增加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近几年来人们发现非糖尿病患者脑翠中伴血糖升高时预后不佳.动物实验研究证明,高血糖可增加脑梗塞的面积和脑水肿的程度.脑血管病发发病时,高血糖之存在可能直接影响到疾病的转归和病死率.笔者2005年11月-2009年12月对98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血糖水平与脑血管急性期预后的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克然木·司马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护理人员休闲活动参与、工作与身心健康的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护理人员休闲活动参与、工作压力及身心健康现状,研讨护理人员休闲活动参与、工作压力、身心健康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待遇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回顾探讨,确立出研究主题和概念光加.然后采用方便取样,以某医院10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休闲活动参与量表、工作压力表和身心健康量表进行调查研究.所获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对量表数据做统计分析,了解其休闲活动参与情况、工作压力及身心健康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结果 护理人员休闲活动参与得分为2.88分;工作压力整体得分为2.96分;整体身心健康状况得分为2.57分,呈中等水平.结论 护理人员休闲活动参与情况与工作压力呈显著相关;休闲活动参与情况与其身心健康无显著相关;工作压力与身心健康呈显著正相关.

    作者:王光叶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65例创伤性硬膜下积液保守治疗体会

    目的 研究早期发现并采用头低患侧卧位的特殊体位保守治疗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一定时期内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人265例,均在发现硬膜下积液且病人能够配合的情况下尽早采取头低患侧卧位的特殊体位治疗,每天保持特殊体位4h以上,同时停用甘露醇、速尿等脱水药物,10d后复查颅脑CT评价治疗效果,硬膜下积液完全吸收者为治愈,积液量较前明显减少1/3以上者为好转.结果 本组病例10天治愈率98%,总有效率100%.结论 多数创伤性硬膜下积液病人只要发现及时,采用特殊有效的体位治疗,保守治疗完全可以达到控制进展并进一步好转和治愈的目的.

    作者:孙桂好;孙宏亮;王海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5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方法 对50例HSP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肾损害相关因素及2年随访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诱因:感染因素30例(60%),食物所致者5例(10%),花粉所致者5例(10%).关节肿痛者15例(30%),消化道症状者25例(50%).所有患儿皮疹及消化道、关节症状均在住院期间获得缓解,2例因皮疹反复严重再次住院,均有感染征象.结论 感染因素仍为HSP首要诱因,病情迁延慢性化与诱因未解除、变态反应持续有关,尿红细胞位相检测为随访肾损害的有效方法.

    作者:吕芳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锁骨钩板治疗28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

    目的 讨论分析锁骨钩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及术中是否修复喙锁韧带.方法 自2004年6月~2008年6月使用锁骨钩板治疗28例TossyⅢ型肩关节脱位患者,其中8例行喙锁韧带修补.按照Constant & Murley标准评定肩关节功能,并对喙锁韧带修补组和未修补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本组均获得1年的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46个月,平均24个月,术后1年所有随访患者肩关节总体评分平均为81.0分,喙锁韧带修补组(8例)平均80.5分,喙锁韧带未修补组(20例)评分平均81.5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1、P>0.05).结论 锁骨钩板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而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术中不必修补喙锁韧带.

    作者:徐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慢性胃炎的中医病机与证候研究现状

    研究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分型现状.总结近年来有关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从病因病机、证候分型、存在问题及展望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林寿宁;李红霞;杨伟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老年糖尿病(DM)是老年人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常见的病种.老年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是2型,占90~95%.与非老年糖尿病患者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心脑并发症多,老龄相关因素多,器官功能损害常见,低血糖反应易感性高[1],且往往病情比较隐匿,临床上容易误诊,若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或造成不同程度的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我们对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作者:尚米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锁骨下静脉留置管冲管方法探讨

    锁骨下静脉置管是中心静脉输液的可靠通路,是减少药物外渗的好方法,可测量中心静脉压用以评估循环生理参数以及体液多寡;大量快速的静脉输液、输血,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等.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为长期输液者减少了每日静脉穿刺的痛苦,同时为抢救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给药补液途经,并且大大地减轻了护士的日常工作量.在锁骨下静脉留置管过程中,虽然有导管堵塞的可能,但通过正确有效冲管、精心维护,可降低和避免其发生率.

    作者:费俊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02例精神病人春节期间入院特点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

    目的 了解精神病人春节期间入院情况以及存在的医疗护理安全问题.方法对2007--2011年春节期间入本院的精神病人的性别、年龄、人口性质、入院方式、疾病诊断、是首次或再次入院、入院时是否有攻击行为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2例入院精神病人中,入院男性病人占多数(59%);以20-59岁年龄居多(82%);以精神分裂症为多(81%);首次入院的病人占58%,再次入院病人占42%;急诊、出诊入院者占61%;入院时有攻击甚至暴力行为的男性病人占80%.结论春节期间入院的精神病患者绝大多数为精神分裂症,属于重症精神病患者,有明显的攻击甚至暴力行为,存在医疗安全问题;春节期间由于值班人员相对减少,工作任务繁重等因素,加上入院病人有明显的攻击甚至暴力行为,护理管理者重点加强节前的安全大检查,加强病房安全管理,合理排班,必要时参与值班.值班护理人员集中精力,熟悉重点病人,严密观察病情,做好重点时间工作,加强自我安全防护和病人的安全措施等对策.

    作者:黄华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口服阿司匹林和/或氯吡格雷在大脑中动脉狭窄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大脑中动脉狭窄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和/或氯吡咯雷预防再次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将70例大脑中动脉狭窄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单抗组即单纯口服阿司匹林、双抗组即口服阿司匹林+氯吡咯雷.随访1a,研究主要终点事件为脑梗死和脑出血.结果 双抗组1年内发生终点事件机率(5.7%)明显低于单抗组(17.1%)(P<0.05).结论口服阿司匹林和/或氯吡咯雷是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预防再次卒中的有效方法,但联合用药发生出血的机率明显增高.

    作者:刘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种以患者的健康为中心的新型护理模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在患者的整个治疗、护理、康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我科300例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了总结分析,后通过满意度调查和伤残率、并发症的分析得出,健康教育使患者的病程缩短,并发症减少,伤残率下降,疾病恢复良好.

    作者:张晓茂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手足口病患儿输注免疫球蛋白的疗效与自身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输注免疫球蛋白的疗效与自身免疫球蛋白水平(IgG)的关系.方法 对输注免疫球蛋白8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中,自身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水平者(47例),输注人免疫球蛋白效果较好,其肺水肿发生率、中枢神经损害的发生率、死亡率均较低,统计学分析P<0.05.结论 除隔离、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患儿外,当检测发现患儿自身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时,应及早输注足量的免疫球蛋白,可大大提高治愈率,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瑛;郭清晓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加强社区医院血脂管理预防心血管疾病

    2010年,中航工业西安自控所职工医院对933 名40 岁以上(不包括离退休人员) 在职工作人员进行了全面体检, 体检结果显示:高脂血症者318 人,所占比例为34.08%,其中LDL-C 升高者又占高脂血症者首位.

    作者:张惠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疾病的预防及心理健康的护理

    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是人人都要面临的问题.衰老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生老病死是生命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我们只要充分认识它、掌握它、了解它,保持愉快的心情乐观的心态,会激发老人对人生美好向往,达到疾病预防及心身健康,给国家节约医药费,不给子女拖后腿,给社会带来安定,家庭带来幸福,起到了社会、家庭、和谐的氛围,从而起到了延年益寿的目的.

    作者:曹胜华;陈玉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角结膜干燥症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角结膜干燥症是眼科常见的疾病,随着发病率逐年增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成为国际性眼科领域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国内外对角结膜干燥症病因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梁大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