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50名西藏那曲汉族男性的血红蛋白、血尿酸及血脂分析

韩轶群;马宽军;张利坤;彭燕

关键词:血红蛋白类, 尿酸, 脂类, 血清, 西藏
摘要:目的 研究在西藏那曲服役的汉族男性人员的血红蛋白(Hb)、血尿酸(SUA)及血脂的相互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由内地到西藏那曲服役的男性汉族人150名,采取空腹静脉血6 mL,测定Hb、S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结果 Hb升高者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与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A浓度随着Hb含量的升高而升高,二者呈正相关性(r=0.558).SUA升高者TC及TG增高的发生率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藏那曲地区汉族男性人员的Hb、SUA、血脂显著高于内地,且三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SP-D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血浆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住院治疗时及治疗后获得缓解的患者69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SP-D浓度,同时进行血常规检测.检测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AECOPD及稳定期COPD患者血浆SP-D平均浓度分别为(183±86)、(126±72)ng/mL,对照组为(96±47)ng/mL,AECOPD与稳定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患者血浆SP-D阳性率为85.50%,与WBC、中性粒细胞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SP-D可作为AECOPD诊断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作者:吴友茹;陈明勇;李惠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目标性监测的分析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导管相关感染情况.方法 对该院ICU的406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平均病情严重程度等级评定表(ASIS)评分法调整医院感染发生率,并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406例ICU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77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97%,患者日感染率为25.64‰,根据病情的ASIS评分法调整后的日感染率为7.01‰;各种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日感染率中呼吸机相关感染(VAP)居首位,动、静脉插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次之.结论 ICU患者是医院感染易感人群,目标性监测可及时、准确地获得ICU医院感染资料,有利于制订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是一种科学的监测方法.

    作者:曹启鸾;陈敏;樊江华;游继红;毛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 将121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61例除不行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外,取穴、针刺方法及治疗周期均与治疗组相同,两组均治疗30次后总结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治愈率为75.00%,6个月复发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2%,治愈率为37.70%,6个月复发率为11.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作者:曾志华;陈康;曾明慧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饮食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7月302例拟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1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饮食按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前禁食6 h,禁饮2 h,术后生命体征平稳麻醉完全清醒后开始进食,术后24 h逐渐过渡到普食,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误吸、术后不适及康复情况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肠鸣音恢复快、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C患者围术期加强饮食干预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小梅;李娟;秦德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儿童手足口病住院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MFD)住院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控制疫情扩散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1~7月来自渝东北8个区县儿童HMFD住院病例资料,分析其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并与2010年比较.结果 2011年1~7月HMFD发病就诊率(14.30/10万)、重症率(2.84%)及病死率(0.79%)均较2010年同期发病就诊率(8.97/10万)、重症率(1.51%)及病死率(0.45%)明显上升,以万州区、云阳县、开县为主要发病地,以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1~3岁(平均2.37岁),患病男女性别比为1.81∶1.结论 HMFD疫情形势严峻,应切实加强HMFD的全民防病意识,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做好疫情监测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作者:谭明伟;刘晞照;郭晓华;熊德场;饶俊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PBL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心内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见习是医学教育中的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过程,对于医生的成长是必需的,是医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过渡阶段,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桥梁,是将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的关键环节[1].心内科作为临床见习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具有内容广、难点多以及患者病情较复杂等特点,是见习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一个科室[2-3].作者通过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结合案例教学法进行见习教学,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有效地掌握了心内科知识,同时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改善了教学效果.

    作者:于世勇;陈剑飞;宋明宝;赵刚;黄岚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720例阴道分泌物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阴道炎患者病原菌检出率、类型及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等情况,为阴道炎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720例阴道炎患者依据年龄分为25~35岁、>35~45岁、>45~55岁、>55岁4组,检查阴道分泌物的清洁度、pH值以及病原菌等.结果 白假丝酵母菌、滴虫以及加德那菌阴道炎患者占总病例数的比例分别为26.4%、27.9%、45.7%.清洁度为Ⅰ、Ⅱ、Ⅲ、Ⅳ度患者分别占总病例数的8.2%、33.2%、27.9%、30.7%.阴道分泌物pH<4.5、≥4.5的患者占总病例数的33.75%、66.25%.非特异性阴道炎的发生率在大于55岁组高(72.2%),其次为大于45~55岁组(56.7%),二者与25~35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白假丝酵母菌、滴虫以及加德那菌是引起阴道炎的重要原因,加强个人卫生、切断感染来源是杜绝妇女阴道疾病的关键因素.

    作者:陈于思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150名西藏那曲汉族男性的血红蛋白、血尿酸及血脂分析

    目的 研究在西藏那曲服役的汉族男性人员的血红蛋白(Hb)、血尿酸(SUA)及血脂的相互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由内地到西藏那曲服役的男性汉族人150名,采取空腹静脉血6 mL,测定Hb、S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结果 Hb升高者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与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A浓度随着Hb含量的升高而升高,二者呈正相关性(r=0.558).SUA升高者TC及TG增高的发生率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藏那曲地区汉族男性人员的Hb、SUA、血脂显著高于内地,且三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作者:韩轶群;马宽军;张利坤;彭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35例医疗纠纷的司法鉴定分析

    目的 研究医疗纠纷的产生原因、特点及新趋势,为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防范医疗纠纷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年1~10月在重庆市法庭科学司法鉴定所进行司法鉴定的35例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医疗纠纷的医院以区、县医院为多见;发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医疗技术缺陷、医院管理缺陷及医患沟通缺陷等.结论 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医患沟通能力、提高风险意识是防范医疗纠纷重要措施.

    作者:郝志勇;万立华;朱建华;杨石夏;彭天贵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体会

    传统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办法,是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药物保守治疗.1978年有学者首次提出的立体定向清除颅内血肿的办法[1],为脑出血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本科自2006年5月至2009年10月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登洪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医院感染病例错报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病例错报原因,探讨提高病例上报准确率的方法及对策.方法 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对413例确定为错报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培训不够、临床医生认识不足及观念不正确是造成医院感染病例错报的根本原因.结论 RCA是减少医院感染病例错报的有效保证.

    作者:成瑶;刘丁;黄庆宁;方清永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与对策

    目的 加强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动态了解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相关导管感染率,针对性采取防控措施.方法 确定ICU目标性监测方案,设计医院感染个案监测和ICU日志表格,对2010年1~12月入住呼吸内科ICU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及时反馈到科室,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控制.结果 共调查70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115例,病例(例次)感染率为16.29%,患者日感染率(例次)为21.20‰.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为13.48‰,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0.79‰,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为0.27‰.医院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结论 ICU目标性监测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便于监测ICU医院感染动态变化,并制订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

    作者:张为华;袁喆;黄文祥;杜渝平;易光兆;苏小琴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中医药防治牙周病的研究进展

    牙周病是古老而普遍的疾病,是口腔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均有较高的患病率,也是中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中医中药作为中国的传统国粹,在治疗牙周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现将中医药在牙周病防治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李春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关节镜下采用等离子刀与常规器械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等离子刀与常规器械手术治疗膝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35例半月板损伤的部队患者,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等离子刀组(n=77)及常规器械组(n=58).术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术后康复时间及关节积液发生情况.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症状消失,等离子刀组康复时间较常规器械组明显缩短,关节积液发生率明显减少,术后15 d Lysholm评分显著优于同期的常规器械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采用等离子刀治疗膝半月板损伤是可行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昌宏;张志敏;张宗明;潘剑成;贺立新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人类斯钙素与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斯钙素(stanniocalcin,STC)是一种首先在硬骨鱼类中发现,并已被充分阐明的糖蛋白激素,近年来在人和哺乳动物中发现也存在类似的蛋白.根据其蛋白分子中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可以分为STC-1和STC-2,在生物体内发挥着相辅相成的作用.STC以旁分泌和自分泌的方式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它不但可以通过肾脏和胃肠道来调节钙和磷酸盐的代谢,而且在促进脑神经元的终末分化[1]、防止因大脑局部缺血造成脑神经元损害[2]以及影响骨骼和肌肉的结构和功能[3]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随着对STC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STC的表达与人类癌症的发展过程相关,现将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郝卫刚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对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流量(AVFB)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65例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内瘘术后1个月开始使用内瘘时(观察前)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所测得的AVFB,将患者分为A组21例(AVFB>600 mL/min)、B组24例(AVFB 400~600 mL/min)、C组20例(AVFB<400 mL/min).每组患者观察前和观察结束时(观察后)行心脏CDFI检查,了解心排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动静脉AVFB,分析3组不同AVFB对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高危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内瘘失功能数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组患者观察后CO、CI值比观察前增高,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F观察前、后变化不明显;与C组比较,A组观察后CO和CI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适当的AVFB对于减小动静脉内瘘对心功能的影响、提高动静脉内瘘通畅率至关重要.

    作者:林金秤;操凤;王润秀;汤显湖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新生儿重型药疹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女,17 d,因全身皮疹5 d入院.入院前5 d,患儿于当地医院住院期间出现红色斑丘疹,初为颜面部,后逐渐延及躯干、四肢、手足心,部分为黄色结痂,颜面部肿胀明显,伴发热,体温高38.8 ℃,无咳嗽、气促、发绀,无腹泻,血常规白细胞明显增高,先后予美洛西林、头孢米诺、头孢硫脒、五水头孢唑啉抗感染,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10 mL、地塞米松3 mg、钙剂1次对症处理,体温下降,皮疹仍明显,转入本院,门诊以麻疹样红斑收入院.查体:体温37 ℃,呼吸47次/分,心率140次/分,体质量3 500 g,神清,面部、躯干、四肢密集分布浸润性红斑(封3图1),边界清楚,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四肢肌张力可,原始反射顺利引出.

    作者:罗吉平;华子瑜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中医院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探讨有效的手卫生执行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抽取222名门诊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观察各专业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和手卫生方法的正确率,比较分析门诊各专业、各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 不同专业间门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高(51.68%),医技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25.77%);不同科室间比较;儿科手卫生依从性高(52.27%),其次是口腔科(52.08%),而针灸科、内科诊室及辅助科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较低,分别为28.34%、28.21%、26.79%;操作后较操作前手卫生依从性高,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的手卫生执行好,依从率为100%,其次为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后,依从率为83.05%.结论 手卫生制度是防止医院感染重要的措施之一,有效的监督对于确保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落实非常重要,应从制订规范、加强培训教育、督导检查及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等方面保障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陈红;宁亚利;孙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介入性诊疗技术应用于临床,放、化疗以及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加之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医院感染已成为人口死亡和残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当今医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全球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约为9%,这不仅增加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且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1].医院作为专业的医疗机构,在对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也逐渐成为细菌耐药和医院感染的聚集场所,使治疗效果和服务品质受到严重影响,成为医院管理和医院等级评审中的难点.重视医院感染,在制度规范上完善和执行力度上加强,全面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已势在必行!

    作者:刘丁;程晓斌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托吡酯片单药对小儿癫痫的疗效以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托吡酯片单药对小儿癫痫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该科收治的小儿癫痫患者81例,采用总结回顾分析法,将患儿的临床资料搜集、整理,并分析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81例接受治疗的癫痫患儿中,完全控制发作49例(60.49%),显效10例(12.35%),有效5例(6.17%),无效17例(20.98%),总有效率为79.01%.其中11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8%,全部患儿均食欲下降,其中兴奋易怒和性格改变5例,体质量下降3例,睡眠不安2例,嗜睡1例,多汗1例,记忆力下降1例,均无泌尿系统结石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托吡酯片治疗对多种类型癫痫患儿安全、有效,且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娟;李祥丽;黄美颖;谢新星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