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疗效分析

曾志华;陈康;曾明慧

关键词: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 针刺穴位, 穴位注射
摘要:目的 观察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 将121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61例除不行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外,取穴、针刺方法及治疗周期均与治疗组相同,两组均治疗30次后总结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治愈率为75.00%,6个月复发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2%,治愈率为37.70%,6个月复发率为11.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甘草酸18α体辅助治疗阿昔洛韦致急性肾衰竭73例

    目的 探讨甘草酸18α体对阿昔洛韦所致急性肾衰竭(ARF)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至2010年7月在重庆市綦江县人民医院内科经肾组织活检病理证实为阿昔洛韦所致ARF的患者122例,按是否使用甘草酸18α体治疗分为甘草酸组(73例)和对照组(49例).收集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甘草酸18α体以外的其他药物使用情况、平均透析时间(AH)和住院日,以及首次进行血液透析(HD)前和出院前后一次肝、肾功能,血常规,24 h尿蛋白,尿沉渣红细胞计数等,并对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在性别、年龄、甘草酸18α体以外的其他药物使用情况方面均具有可比性.首次HD前甘草酸组和对照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AST、ALT、WBC、PLT、Hb、24 h尿蛋白、尿沉渣红细胞计数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前后一次的肝、肾功能和24 h尿蛋白均恢复正常,WBC、PLT、Hb与首次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草酸组及对照组患者的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分别为(6.70±4.40)、(8.20±5.10)个/μL,较首次检查结果显著降低(P<0.01).甘草酸组的AH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甘草酸18α体可作为治疗阿昔洛韦引起ARF的有效辅助手段.

    作者:彭忠;李兴泉;李开龙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48例老年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原因及干预措施,以加强感染的控制.方法 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该院老年病科收治的48例MDRO感染患者分设为两组,设2009年为对照组,采取回顾性调查;2010年为观察组,采取前瞻性监测的方法.结果 观察组MDRO医院感染率(6.23%)较对照组(3.15%)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MDRO监测中,前瞻性监测优于回顾性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采用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MDRO感染的发生与传播.

    作者:宁亚利;陈红;周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创伤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危险因素及其死亡率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创伤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该院2006~2009年的创伤患者330例,采用损伤严重程度计分(ISS)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GC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0例创伤患者中感染鲍曼不动杆菌36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较高的ISS评分(P=0.02)、较低的入院时GSC评分(P=0.03)、较长的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P=0.000 01)、机械通气时间(P=0.000 01)、内固定术(P=0.003)等,以及多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与内固定术是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鲍曼不动杆菌有较高的病死率,病死率高低与ISS及GCS评分有关.结论 延长机械通气时间与内固定术是导致严重创伤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并不影响患者病死率.

    作者:王豪;刘丁;陈萍;王政;成瑶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浅析医学期刊编辑人员的素质教育

    医学期刊是医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编辑人员的素质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医学期刊的编辑质量,是医学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医学期刊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如何提高医学期刊编辑人员的素质就成了医学期刊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

    作者:康琳;丁宗贤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体会

    传统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办法,是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药物保守治疗.1978年有学者首次提出的立体定向清除颅内血肿的办法[1],为脑出血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本科自2006年5月至2009年10月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登洪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中医院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探讨有效的手卫生执行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抽取222名门诊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观察各专业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和手卫生方法的正确率,比较分析门诊各专业、各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 不同专业间门诊护士手卫生依从性高(51.68%),医技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25.77%);不同科室间比较;儿科手卫生依从性高(52.27%),其次是口腔科(52.08%),而针灸科、内科诊室及辅助科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较低,分别为28.34%、28.21%、26.79%;操作后较操作前手卫生依从性高,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的手卫生执行好,依从率为100%,其次为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后,依从率为83.05%.结论 手卫生制度是防止医院感染重要的措施之一,有效的监督对于确保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落实非常重要,应从制订规范、加强培训教育、督导检查及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等方面保障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作者:陈红;宁亚利;孙薇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鼻咽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人类鼻咽癌(NPC)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132例鼻咽癌组织、50例鼻咽部慢性炎症的黏膜组织中hMLH1的表达.结果 鼻咽癌组织中hMLH1的阳性表达率为55.30%,明显低于鼻咽部慢性炎症的黏膜组织中hMLH1的阳性表达率(76.00%,P<0.05),鼻咽癌组织中hMLH1表达与鼻咽癌T、N分期,以及临床分期、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鼻咽癌组织中hMLH1表达水平明显下调,hMLH1可能成为预测鼻咽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作者:谭晓虹;刘志辉;岑洪;李刚;劳永聪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微创经皮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 对22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微创经皮拉力螺钉内固定辅助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 22例术中闭合复位全部成功,均达到了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全部获随访,时间6~18个月按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评定,优17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为95.5%.结论 微创经皮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出血少、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可靠,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晒传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医院感染病例错报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病例错报原因,探讨提高病例上报准确率的方法及对策.方法 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对413例确定为错报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原因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培训不够、临床医生认识不足及观念不正确是造成医院感染病例错报的根本原因.结论 RCA是减少医院感染病例错报的有效保证.

    作者:成瑶;刘丁;黄庆宁;方清永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150名西藏那曲汉族男性的血红蛋白、血尿酸及血脂分析

    目的 研究在西藏那曲服役的汉族男性人员的血红蛋白(Hb)、血尿酸(SUA)及血脂的相互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由内地到西藏那曲服役的男性汉族人150名,采取空腹静脉血6 mL,测定Hb、S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结果 Hb升高者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与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A浓度随着Hb含量的升高而升高,二者呈正相关性(r=0.558).SUA升高者TC及TG增高的发生率正常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藏那曲地区汉族男性人员的Hb、SUA、血脂显著高于内地,且三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作者:韩轶群;马宽军;张利坤;彭燕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SP-D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患者血浆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住院治疗时及治疗后获得缓解的患者69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SP-D浓度,同时进行血常规检测.检测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AECOPD及稳定期COPD患者血浆SP-D平均浓度分别为(183±86)、(126±72)ng/mL,对照组为(96±47)ng/mL,AECOPD与稳定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患者血浆SP-D阳性率为85.50%,与WBC、中性粒细胞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SP-D可作为AECOPD诊断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作者:吴友茹;陈明勇;李惠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体外生产血小板的研究进展

    血小板是骨髓巨核细胞系统分化的终末细胞,在止、凝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常常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对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的有效治疗措施是输注供者血小板,目前还没有满意的血小板代用品.血小板的来源较其他血液细胞和成分相对困难,且不易保存,易主动活化,导致临床上血小板长期以来供不应求.国内外不少学者在积极探索如何通过造血干细胞体外培养生产血小板,以从根本上解决临床血小板供不应求的问题.现将这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陆华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儿童手足口病住院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HMFD)住院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控制疫情扩散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1~7月来自渝东北8个区县儿童HMFD住院病例资料,分析其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并与2010年比较.结果 2011年1~7月HMFD发病就诊率(14.30/10万)、重症率(2.84%)及病死率(0.79%)均较2010年同期发病就诊率(8.97/10万)、重症率(1.51%)及病死率(0.45%)明显上升,以万州区、云阳县、开县为主要发病地,以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1~3岁(平均2.37岁),患病男女性别比为1.81∶1.结论 HMFD疫情形势严峻,应切实加强HMFD的全民防病意识,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做好疫情监测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作者:谭明伟;刘晞照;郭晓华;熊德场;饶俊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医改实施药事服务费伦理学分析

    2010年2月23日,国务院卫生部联合五部委发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并明确了9项试点的主要内容,<指导意见>还明确表示,要取消药品加成,采取增设药事服务费和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等规定,并由医疗保障基金支付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而药事服务费的制定,原则上按照药事服务成本,并参考我国目前社会承受能力等因素,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报销领域.药事服务费政策出台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很多人士认为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药品加成,新医改的实施还是不能实现医药分家,本文着重从伦理学角度,结合目前社会上几种主要意见,分析新医改中实施药事服务费的合理性.

    作者:黄馨莹;冯泽永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841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控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0年8月10~14日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841例,医院感染32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80%;感染例次33例,例次现患率为3.92%,其中下呼吸道感染17例,占总感染例次的51.52%,为医院感染多的部位.抗菌药物当日使用率为56.00%,一联用药占64.33%;二联用药占34.82%;三联用药占0.85%.细菌培养标本送检率为24.92%.结论 该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较低,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应加强对重点部门侵入性操作的目标监测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监测,提高病原学的送检率,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余蔚琪;曾闽榕;何驭鲲;廖友鑫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饮食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饮食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7月302例拟行LC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1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饮食按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前禁食6 h,禁饮2 h,术后生命体征平稳麻醉完全清醒后开始进食,术后24 h逐渐过渡到普食,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误吸、术后不适及康复情况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肠鸣音恢复快、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C患者围术期加强饮食干预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王小梅;李娟;秦德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 将121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61例除不行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外,取穴、针刺方法及治疗周期均与治疗组相同,两组均治疗30次后总结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治愈率为75.00%,6个月复发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2%,治愈率为37.70%,6个月复发率为11.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刺针法加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作者:曾志华;陈康;曾明慧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护士洗手依从性

    目的 探讨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提高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洗手依从性.方法 采用RCA找出影响ICU护士洗手依从性的根本原因,制订干预改进措施,比较干预前、后洗手执行率百分比.结果 通过对根本原因的干预,ICU护士干预后洗手执行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 应用RCA科学分析,确定手卫生执行率低的根本原因,提高ICU护士洗手依从性.

    作者:张艳勤;章明凤;刘玉琳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中医药防治牙周病的研究进展

    牙周病是古老而普遍的疾病,是口腔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均有较高的患病率,也是中国成年人丧失牙齿的首位原因.中医中药作为中国的传统国粹,在治疗牙周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现将中医药在牙周病防治方面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李春光 刊期: 2011年第36期

  • 人类斯钙素与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斯钙素(stanniocalcin,STC)是一种首先在硬骨鱼类中发现,并已被充分阐明的糖蛋白激素,近年来在人和哺乳动物中发现也存在类似的蛋白.根据其蛋白分子中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可以分为STC-1和STC-2,在生物体内发挥着相辅相成的作用.STC以旁分泌和自分泌的方式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它不但可以通过肾脏和胃肠道来调节钙和磷酸盐的代谢,而且在促进脑神经元的终末分化[1]、防止因大脑局部缺血造成脑神经元损害[2]以及影响骨骼和肌肉的结构和功能[3]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随着对STC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STC的表达与人类癌症的发展过程相关,现将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郝卫刚 刊期: 2011年第36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