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昕;张宜山;张方信
医院在建立信息管理系统过程中,遇到涉及观念、认识、管理、协调等的一系列问题,许多医院不知从何着手,错误频频,造成时间、成本的浪费和质量指标的低下[1].如何科学、高效组织实施信息系统的建设,已经成为各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吴宣树;陈巨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单纯二尖瓣狭窄(rheumatic pure mitral stenosis,RMS)左心房压力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242例RMS成功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患者资料,按有无心房颤动分为窦性心律组(122例)与心房颤动组(120例),分别对两组病程、心功能状态、左心房内径、瓣口面积、左心房大压力、左心房小压力、左心房平均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二尖瓣口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颤动组年龄大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程明显长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亦明显差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房颤动组左心房内径较窦性心律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房颤动组左心房大压力、左心房小压力、左心房平均压均低于窦性心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二尖瓣狭窄患者发生心房颤动后左心房压力下降,左心房内径进一步扩大可能是主要原因.
作者:吴玉付;李醒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对本院2000年8月至2009年1月40例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胃瘫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腹胀、呕吐,消化道X线碘水造影示胃蠕动差,胃镜检查吻合口通畅.40例患者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代谢平衡、应用促进胃肠蠕动的药物、减轻胃壁水肿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生长抑素的使用及适时的胃镜检查等非手术治疗均缓解.结论 手术后胃瘫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胃镜和消化道X线碘水造影等辅助检查.胃瘫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除常规治疗外,要重视减轻术后胃壁水肿的治疗及胃镜适时的使用.
作者:向进见;田夫;李明忠;蒋雪峰;刘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腹膜活检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自动弹簧活检针对经B超、胃肠内窥镜和(或)消化道造影、CT和(或)MRI、各种生化和腹水细胞学检查无法确定病因的58例腹水患者行经皮腹腔穿刺腹膜活检.结果 58例患者均经一次穿刺(活检)成功,分别取出3~5块腹膜壁层组织,经病理证实腹膜转移癌30例,腹膜结核18例,腹膜间皮瘤4例,经活检明确腹水原因的诊断率为89.66%(52/58).结论 经皮穿刺腹膜活检对不明原因腹水的诊断,特别是对腹膜肿瘤和结核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陈小银;田礼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当前,医患关系是一个极为敏感的社会话题.医患关系不和谐所引发的医疗纠纷不仅是媒体炒作的焦点,行政司法处理的难点,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医患双方的痛点.医学高等院校医患沟通教育的先天不足,导致医务人员沟通意识和沟通技能的缺乏日渐显现.真正实现有效的医患沟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但从医学生抓起,培养其医患沟通和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能力,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之道.
作者:王琼;吴小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48例患者资料,均进行了超声与数字乳腺钼靶和CT检查.采用行×列χ2方法比较超声与数字钼靶、CT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结果 乳腺癌数字乳腺钼靶表现为不规则星芒状边缘肿块伴多形性钙化、单纯性星芒状边缘的肿块、单纯钙化、乳腺结构紊乱和结构紊乱并钙化;CT表现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边缘毛刺,肿块内外伴有和(或)不伴有钙化及肿块周围脂肪间隙变形,同时可发现腋窝淋巴结肿大、双肺改变;超声表现分叶状或蟹足状的不规则肿块,肿块回声不均,可有细小强回声团,CDFI在肿块内及周边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数字钼靶检查准确诊断乳腺癌46例,误、漏诊2例.CT检查准确诊断44例,误诊4例.超声检查准确诊断40例,漏、误诊8例.超声与数字钼靶、CT诊断乳腺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手术证实腋窝淋巴结转移15例,CT检查准确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9例,数字钼靶和超声检查准确诊断6例,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1).结论 影像检查可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手术前常规CT检查有价值.
作者:吕亚萍;毛勤香;杨兴华;王高兴;涂颖华;黄海燕;孙嗣麒;黄忠道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注射用兰索拉唑;对照组: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洛赛克).结果 共有38例患者参加,1例由于不符合入组条件而被剔除,其余均完成试验.经过治疗后,两组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P>0.05);两组止血时间和止血率相比P值分别为0.3471和0.4737,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0,P>0.05).结论 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是有效而安全的,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晓昕;张宜山;张方信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术后短期机械通气对伴中、重度呼吸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影响.方法 26例择期行上腹部和胸腔手术伴中、重度呼吸功能不全COP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血气指标、术后呼吸衰竭(PRF)及再插管率等.结果 观察组术后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5例需再插管,观察组术后48h内均成功脱机,无1例需再插管.结论 术后短期预防性机械通气对伴中、重度呼吸功能不全COPD患者可显著改善呼吸状况及气体交换,降低PRF及再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胡新华;余荣环;张媛园;王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CD4+CD25+T调节细胞的作用是否存在缺陷及药物(地塞米松、小剂量氨茶碱)对其作用的影响,为有效控制哮喘提供依据.方法 分离哮喘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T调节细胞及CD4+CD25-T淋巴细胞并培养,设CD4+CD25+T调节细胞组、CD4+CD25-T淋巴细胞组及CD4+CD25+T调节细胞联合 CD4+CD25-T淋巴细胞组,第3组又分为氨茶碱干预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及空白对照组,72h后取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检测IFN-γ、IL-5、IL-13水平.结果 健康对照者CD4+CD25+T调节细胞可抑制IFN-γ、IL-5及IL-13的生成(P<0.01),哮喘患者仅抑制IFN-γ、IL-5的生成(P<0.01);地塞米松预处理CD4+CD25+T调节细胞后,健康对照者CD4+CD25+T调节细胞抑制IFN-γ(P<0.05)、IL-5(P<0.01)、IL-13(P<0.01)生成能力增强,哮喘患者抑制IL-5、IL-13生成能力增强(P<0.01);采用氨茶碱预处理后,健康对照者CD4+CD25+T调节细胞抑制IL-5(P<0.01)、IL-13(P<0.05)生成能力增强,哮喘者抑制IL-5的能力增强(P<0.01).结论 哮喘患者CD4+CD25+T调节细胞在抑制Th2型细胞因子产生方面存在部分功能缺陷;地塞米松可增强健康者和哮喘者CD4+CD25+T调节细胞抑制Th2型细胞因子的能力;氨茶碱可增强健康者CD4+CD25+T调节细胞抑制Th2型细胞因子的能力,部分增强哮喘者CD4+CD25+T调节细胞的该抑制能力.
作者:张妍;周文英;邬伟明;黄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利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肝动脉介入化疗(TACE)对中、晚期肝癌进行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45例分为A 、B组,A组23例先行TACE后再行HIFU治疗(治疗剂量20s,40s,8次,1次/周,总疗程3~4 周;B 组22例单纯行HIFU治疗,治疗剂量同A组.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和近期疗效.结果 A组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17例,CR + PR 82.6%;B 组CR 0 例,PR13例,CR+PR 5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P=0.03).肝脏急性不良反应A 组1 级3 例,2 级1 例,无3 、4 级不良反应.B 组1 级2 例,无2 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 HIFU联合TACE能提高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庄兴俊;欧娟娟;高云姝;高百春;顾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后路经椎弓根短节段内固定及融合术治疗伴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对24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行撑开复位、减压、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比较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折复位情况来评估疗效.结果 24例患者获得10~18个月随访.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有3例无恢复,其他患者均有1~2级的恢复.23例患者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正常,后凸Cobb角恢复正常.结论 对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采用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行撑开复位、短节段固定及植骨融合术,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黄志明;黄久莉;熊涛;王时东;罗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5·12汶川山区地震胸外伤的类型和伤情特点.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51例地震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271例住院地震伤患者中,胸外伤51例,占4.01%;肋骨骨折和血气胸是主要的类型,发生率分别为84.3%和41.2%,两侧胸部损伤11例(21.6%),6例(13.9%)合并连枷胸,5例(9.8%)并发呼吸衰竭;死亡3例,均为高龄患者,病死率约5.56%.结论 肋骨骨折和血气胸是本次地震胸外伤主要的类型,重症患者比例偏大与山区地震特点有关;加强对救援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培训,有可能降低重大灾害时胸外伤的病死率.
作者:郑轶峰;姜建青;周凯;俞永康;杨列;高峰;吴凡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1年,加重1周入院,体检:T36.8℃,P86次/分,R21次/分,Bp110/60mm Hg.神志清楚,慢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坦,右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Murphy征(-),肝脾肋下未满意扪及,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腹部B超示:胆囊大小正常,壁厚0.4cm,毛糙,内见一枚1.5cm大小强回声伴声影,胆总管不扩张;血常规:凝血分析,肝肾功能检测及心肺功能术前检查无异常.
作者:王华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检测15-脂氧合酶(15-Lipoxygenase,15-LOX)mRNA含量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测定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15-LOX的基因表达水平,探讨15-LOX基因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构建重组质粒pMD18-T-15-LOX作为定量模板,建立以Taqman探针技术为基础的Real-time定量RT-PCR方法,测定了6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白细胞中15-LOX mRNA的含量.结果 15-LOX mRNA在60例患者单核细胞中的表达范围为4.23×104~2.67×107copy/mL;40例健康对照的表达范围为6.15×103~5.25×106copy/mL,冠心病组15-LOX mRNA的平均拷贝数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7.43±3.81)×105 vs (4.79±1.76)×104;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15-LOX基因表达含量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检测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单核细胞中15-脂氧合酶 mRNA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单核细胞中的15-LOX表达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侍杏华;周建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腰椎棘突间Coflex固定治疗L4~5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伴轻度不稳的疗效.方法 该院于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采用Coflex固定收治了18例L4~5腰椎管狭窄症伴轻度不稳患者,行椎管减压或加髓核摘除术后行Coflex 固定.术后3、12个月随访时行腰椎正侧位、屈伸动力位X线检查,测量L4~5及L3~4节段活动度、L4~5椎间隙后缘高度,选用JOA和VAS评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72±14.6)min;出血量(56±25.4)mL;VAS评分和 JOA评分术前与术后VAS、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12个月随访L4~5节段活动度(ROM)、L4~5椎间隙后缘高度(PDH)显示术前与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3~4活动度各时间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flex固定治疗L4~5椎管狭窄症伴轻度不稳,短期疗效良好,在稳定病变节段同时能减轻相邻运动节段应力防止其继发退变.
作者:邱志杰;杨惠林;杨同其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许多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使药物渗出于组织间隙而局部发生肿胀,或因药物刺激使静脉发生条索状改变,致使护士采用常规顺行方法很难一次穿刺成功,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延误治疗;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受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启示,对2004年6月至2006年5月88例老年妇科患者,分别采用逆行方法和常规(顺行)方法静脉输液,通过对比分析,讨论逆行静脉输液中的相关问题.
作者:邹丹;邱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术中观察及术后随访.结果 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1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操作简单,术后固定可靠.结论 老年粗隆间骨折常合并骨质疏松,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此类疾病,疗效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并能减少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商品名美罗华,MLH)是人-鼠嵌合性抗CD20单克隆抗体,是首个批准用于治疗表达CD20恶性淋巴瘤的单克隆抗体.其抗肿瘤机制主要有:抗体依赖性的细胞杀伤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ADCC)、补体依赖性的细胞杀伤作用(complement 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CDCC)、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化疗增敏作用.近年,随着对B淋巴细胞及其作用机制认识的深入,利妥昔单抗的治疗范围已从B细胞恶性淋巴瘤扩展至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多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甚至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现就其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吴桂英;项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对照研究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与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及两种检查方法的相关性.方法 有详尽、完整的手术及病理资料的梗阻性黄疸者132例.行常规MRI及MRCP,MRCP检查后48h内行ERCP检查.详细分析影像结果,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结果 MRCP结合MRI诊断准确率为93.9%,ERCP诊断准确率为86.4%.结论 MRCP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可以替代ERCP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李素平;杜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青、老年急性胰腺炎(AP)生化指标、器官损害及预后方面的不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老年AP的临床资料,与同期住院的110例青年AP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出现局部、全身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 与青年组AP相比,老年组血尿淀粉酶、血总胆红素、血ALT偏高(P<0.05),易出现肝、肺、心单器官和多器官损害(P<0.05);老年组死亡率(10.34%)和SAP发生率(48.28%)均高于青年组2.72%、32.73%(P<0.05).结论 老年人应积极防治脏器功能损害,避免MODS发生,降低SAP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黄伍奎;帕尔哈提·拜合提;朱功兵;杨新文;陈述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