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颅骨修补术的临床应用

杨光却端智

关键词:颅骨成形术, 基层医院, 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总结基层医院颅骨修补术的经验.方法 对本院2001年7月采用骨水泥、有机玻璃、钛网和自体颅骨瓣等修补颅骨缺损的修补方式、优缺点进行比较.结果 骨水泥、有机玻璃、钛网和自体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各有所长.结论 骨水泥、有机玻璃、钛网和自体颅骨瓣等在基层医院修补颅骨缺损是可行的,而帽状腱膜下颅骨瓣牵拉复位术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泌尿外科研究生、进修生临床教学的新特点和新对策

    大坪医院泌尿外科作为在临床上综合实力和技术力量较强的学科,近年来,在腔道泌尿外科和微创泌尿外科领域的技术水平持续处于军内乃至全国的先进行列.目前,全科有病床100余张,医生25人,护理和技术人员30余人.每年在读的研究生和进修生达20余人.因而,临床医生不但承担着大量的临床工作,同时需要完成大量的针对研究生和进修生的临床带教示教工作.近些年来,随着泌尿外科临床上各类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后腹腔镜技术,经皮肾镜技术,输尿管镜,电切镜等的广泛应用,使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的85%以上患者不再需要进行开放手术治疗.

    作者:李彦锋;何畏;梁培和;张克勤;靳风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颅骨修补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总结基层医院颅骨修补术的经验.方法 对本院2001年7月采用骨水泥、有机玻璃、钛网和自体颅骨瓣等修补颅骨缺损的修补方式、优缺点进行比较.结果 骨水泥、有机玻璃、钛网和自体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各有所长.结论 骨水泥、有机玻璃、钛网和自体颅骨瓣等在基层医院修补颅骨缺损是可行的,而帽状腱膜下颅骨瓣牵拉复位术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杨光却端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82例指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的比较

    目前全球约有一亿五千万人患上2型糖尿病,我国以每年至少100万的数量增加[1].它是全球普遍的疾病之一 .为了达到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能自行应用指血糖仪监测血糖水平的目的,作者在2008年3~9月期间,将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指血糖测定组,另一组为传统的静脉采血送检验科行生化分析仪查血糖组.交叉进行指血糖和传统的静脉采血送检验科行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各6次,对血糖结果、进针深度、患者自觉疼痛程度、获知血糖结果时间以及价格等多方面予以比较和分析.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2例十二指肠损伤诊治报道

    目的 总结十二指肠损伤12例诊断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9例,死亡3例.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术前诊断困难,大多数难以术前确诊;尽早施行手术,选择恰当的损伤修复方式、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和充分的腹腔引流是治疗的关键;积极的抗生素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早期使用TPN、TEN等营养支持是保证顺利康复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作者:董宁;范原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卵巢早衰22例临床分析

    卵巢早衰是指妇女在40岁以前因某种原因引起的闭经、不孕、雌激素缺乏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文献报道发生率约为1%.由于卵巢早衰导致生育力丧失及低雌激素状态成为影响妇女生殖健康和社会稳定不可忽视的因素.其病因复杂,治疗困难.

    作者:张艳梅;亓晶;和萍;文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罗格列酮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钠(太罗)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口服磺脲类降糖药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加服盐酸二甲双胍250mg tid治疗,治疗组加服太罗4mg qd治疗,疗程均为12周,将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BG、2hBG、HbA1C、FINS、IRI、TG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经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HDL-C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用太罗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太罗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及调节脂代谢异常等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和安全的口服降糖药物.

    作者:蒋成燕;刘兆玉;袁立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早期肠内营养(EN)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 53例机械通气患者根据胃肠道功能是否正常分为两组:EN组25例,接受肠内营养治疗;肠外营养组(PN组)28例,接受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1周内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平均营养费用及机械通气(MV)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后EN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分别P<0.05),且均高于PN组治疗后水平(分别P<0.05).EN组1周内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PN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和1周内平均营养费用则明显低于PN组(分别P<0.05);两组1周内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费用低,能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只要胃肠道功能正常,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作者:刘先福;王晓川;曹枫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suivivin及其在胚胎形成、着床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suivivin即生存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凋亡抑制基因,属于哺乳类凋亡抑制基因(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家族.与IAPs家族的其他蛋白不同,suivivin不但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而且参与了细胞有丝分裂的调节和胞质分裂,与细胞增殖有关.

    作者:王立芝;薛龙;陶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表面麻醉、球后麻醉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与对比

    目的 探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 对150例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共161眼),分别采用两种麻醉方式,其中81眼行表面麻醉、80眼行球后麻醉,比较麻醉效果的差异,并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及术后1周视力恢复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麻醉方式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麻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球后麻醉组. 结论表面麻醉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优于球后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

    作者:蒲刚;封卫亚;刘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75例分析

    目的 探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 回顾27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用DHS治疗过程和随访观察.结果 275例患者中有5例术后X线片发现拉力螺钉偏移,但不影响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有3例拉力螺钉穿出股骨头顶及髋臼造成髋关节活动障碍及疼痛,经予手术调整拉力螺钉位置缓解症状,有1例出现股骨头缺血征象.结论 DHS治疗粗隆间骨折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手术效果的关键在于拉力螺钉植入是否成功.

    作者:向秀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从汶川地震谈山地孤岛医疗救援

    作者总结了西南医院医疗队在山地孤岛-映秀镇进行医疗救援过程中伤员伤情伤类的特点、救治原则、营地选址原则、救援各阶段工作重点等方面的经验,指出了此次救援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希望为今后山地孤岛救援有所裨益.

    作者:董树虹;姬军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地震与急性心血管疾病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给中华民族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截至9月2日,国务院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死亡和失踪人数共计87 000多人,受伤74 640人,受灾群众4 624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地震时除因建筑物倒塌或地质结构改变直接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外,还可通过诱发急性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对人体各器官系统产生影响,诱发各种急性疾病发生,或导致原有的慢性疾病急性加重.其中急性心血管疾病因为其发病急、病情重,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

    作者:张蜀;曹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教育对策

    护理人员长期身处临床工作的第一线,由于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常暴露于诸多可能造成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中(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和心理的因素).近年来,随着医疗职业防护意识的普及和推广,职业防护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医务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关注.但是由于受当前医疗职业防护现状的制约,护理人员中仍存在对职业暴露认识不足、防范意识差以及医疗防护措施使用不到位等问题,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护理管理者应从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入手,尤其重视护士职业防护教育中的基本防护管理,使她们养成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关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积极有效地开展自身职业防护,大限度地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

    作者:董荔;张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异丙酚咪达唑仑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行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300例(ASAⅠ~Ⅱ级),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2~0.03mg/kg、芬太尼0.5μg/kg,2min后静脉推注(静推)异丙酚1~1.5mg/kg,观察和记录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呼吸、SpO2、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呛咳、体动、恶心、呕吐、咽喉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注射异丙酚后呼吸、SpO2、血压、心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术中呛咳、肢体活动等发生率较低,无恶心、呕吐.所有患者在检查结束后5min左右清醒.结论 咪达唑仑、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用药可安全地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

    作者:吴斌;黄菲;周洁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关系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及其临床分型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FD患者97例,对照组85例、健康医务人员组95例及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112例,检测其HP感染情况,对97例各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作分析.结果 DU组HP阳性率大于FD组,后者HP阳性率远高于对照组及健康医务人员组,均有显著意义,健康医务人员组HP阳性率大于对照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FD组,溃疡型(UD)、运动障碍型(DD)HP阳性率(分别为65%、70%)与返流型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务人员与患者密切接触是易受HP感染的高危人群.HP是功能性消化不良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作者:孙建;李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泌乳性腺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农民,因发现右乳肿块3年,局部切开1月余入住本院.患者入院前3年无意间扪及右乳中央区乳晕深面有一约2cm×2cm包块,质中,活动,边界清,未行任何诊治.2个月前分娩后哺乳时,出现右乳肿块处及其周边区域红肿、溃烂,且自觉肿块有所长大,在当地医院诊为右乳脓肿并行切开引流术(自述术中切开后为实质性肿物,取组织活检后未缝合),3d后发现右乳包块呈进行性长大,现增至约6cm×6cm大小,并侵及皮肤,表面溃烂,来院就诊.

    作者:曹勇;向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肿瘤,年发病率高达1.35‰[1].手术是乳腺癌综合性治疗中重要的手段之一,但手木后由于女性特征发生改变及放疗、化疗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心理上造成很大压力.作者在护理过程中较全面地分析了她们突出的不良心态和担心的问题以及对疾病的影响,从而探讨了一系列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表明,采取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不仅密切了护患关系,而且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治疗信心,从而使治疗收到良好效果,明显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手术后的生存质量.

    作者:肖平;严小欧;郭海燕;蒋娟;曹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多胺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多胺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二胺、三胺、四胺,属天然脂肪族多价正离子性胺类物质,主要包括腐胺、精脒和精胺[1].多胺初由Anonie van Leeuwenhoek于1678年在人类的精液中发现.生理pH值时,多胺的氨基带正电荷,其结合能力随电荷的增加而加强(PUT<SPD<SPM).多胺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生物,包括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 机体各部分多胺含量差异很大,脑组织中不同部位的多胺含量也不相同,并且腐胺水平较精脒和精胺要低很多.精脒在伏隔核、小脑皮质、大脑皮质第Ⅰ层、海马、下丘脑、中脑中缝核、杏仁中央核和外侧核以及脑室周围组织分布多[2].

    作者:赵涌琪;蒋晓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损伤原因总结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是早被推广和目前应用广泛的微创手术之一,因其对患者的损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等优势而受到医生和患者的普遍青睐.然而,与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LC难度较大,对术者技术要求较高,在基层医院开展过程中发生风险的概率也较大.胆总管损伤就是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根据美国4 292所医院对77 604例LC的统计,胆管损伤发生率为0.59%,其中胆总管损伤占59.04%[1];国内222家医院142 946例LC统计结果,胆管损伤发生率为0.19%,其中胆总管损伤占89%[2].

    作者:陈利维;王小梅;刘维会;秦双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对比试验在血细胞分析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经济、可靠的血液细胞分析室内质控方法.方法 将Sysmex SE-90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系统确定为规范操作检测系统,每日用新鲜血液执行其他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规范操作检测系统的对比试验,将偏差作为评估室内质控的参数.结果 对比样本5个参数的测定值涵盖了低、中、高3个水平.12个月WBC、RBC、Hb、HCT、PLT的平均偏差(%)±s分别为:3.97±3.00、2.13±1.58、1.89±1.55、2.19±1.49、4.64±3.72.常规血细胞分析仪KX-21A与规范操作检测系统间测定新鲜血液的结果 符合性良好(r>0.950,P=0.00).以CLIA′88分析质量要求为允许误差(Ea),WBC、RBC、Hb、HCT、PLT偏差小于1/2Ea的结果 百分比分别为:86.6%(310/358)、73.7%(264/358)、84.4%(302/358)、67.9%(243/358)、95.0%(340/358).结论 每日执行新鲜血液的对比试验,即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发现偶然误差,定期对偏差结果 的分析也可以发现系统性偏离或系统误差.新鲜血液对比试验是一种简便、经济而可靠的血细胞分析室内质控方法.

    作者:刘运双;徐鹏;薛冰蓉;曾平;彭国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