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肠内营养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刘先福;王晓川;曹枫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肠内营养
摘要:目的 评价早期肠内营养(EN)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 53例机械通气患者根据胃肠道功能是否正常分为两组:EN组25例,接受肠内营养治疗;肠外营养组(PN组)28例,接受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1周内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平均营养费用及机械通气(MV)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后EN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分别P<0.05),且均高于PN组治疗后水平(分别P<0.05).EN组1周内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PN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和1周内平均营养费用则明显低于PN组(分别P<0.05);两组1周内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费用低,能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只要胃肠道功能正常,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30例治疗体会

    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360例,其中迟发性颅内血肿3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蓝勇;黄玉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氨茶碱在心跳骤停心肺复苏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氨茶碱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116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氨茶碱组(n=58)心肺复苏时给予氨茶碱和肾上腺素联合用药,对照组(n=58)心肺复苏时单用肾上腺素,其他复苏用药两组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活动和自主循环恢复情况及存活出院率.结果 氨茶碱组恢复心电活动44例(75.86%),与对照组30例(51.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氨茶碱组恢复自主循环41例(70.69%),与对照组26例(44.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氨茶碱组存活出院6例(10.34%),与对照组5例(8.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茶碱作为心脏骤停患者的辅助用药可促进心电活动和自主循环的恢复,但对预后无改善.

    作者:秦立红;孙东兴;董广苏;王广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表面麻醉、球后麻醉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与对比

    目的 探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 对150例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共161眼),分别采用两种麻醉方式,其中81眼行表面麻醉、80眼行球后麻醉,比较麻醉效果的差异,并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及术后1周视力恢复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麻醉方式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麻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球后麻醉组. 结论表面麻醉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优于球后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

    作者:蒲刚;封卫亚;刘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乳头溢液性疾病乳管镜检查的护理要点

    乳头溢液、溢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是乳管内疾病的早期表现.乳管镜临床应用,为无肿块乳头溢液的乳管内微小病变提供了内镜诊断方法,以及为乳管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1].本院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对102例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镜检查,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玲;向佳梅;蔡瑜娇;杨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地震致截肢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震区一座座城市遭到破坏,甚至变成了一片废墟,令无数个儿童变成了孤儿.地震致伤致残人员非常多,特别截瘫是一种比较大的破坏性手术,是将已失去生存能力、危害健康、丧失生理功能的肢体截除.因而导致残废,给患者身心带来严重的障碍.由于截肢事发突然,患者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丧失肢体,使患者在躯体上承受痛苦,心理上也倍受折磨,常出现较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产生抑郁情绪、焦虑反应、自我形象紊乱等,甚至影响伤口愈合及肢体的康复,严重者可有自杀倾向[1].

    作者:冯萍;张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在无痛肠镜检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70例肠镜检查患者,年龄20~65岁,随机分成靶控输注组(TCI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4.0μg/mL)和对照组(丙泊酚1~1.5mg/kg静注),静注芬太尼1μg/kg,观察患者给药前、插镜时、停药时、睁眼时的HR、MAP、SpO2,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准确定向时间,丙泊酚总用药量,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和麻醉并发症.结果 TCI组插镜时、停药时、睁眼时M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P<0.05),TCI组插镜时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起效时间明显长于TCI组(P<0.05),恢复时间显著长于TCI组(P<0 01),准确定向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L组丙泊酚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体动程度和次数对照组明显多于TCI组(P<0 01),TCI组的体动(偶见手动)明显少于对照组(上肢、下肢和臀部同时动);术中知晓、嗜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用于肠镜检查能达到良好的镇静镇痛麻醉效果,缩短入镜时间,提高检查的成功率、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梁伟;周安舜;楚翠;王卫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肝硬化合并脑出血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分析20例肝硬化合并脑出血患者的发病特点及脑CT表现,并分析脑出血发病与肝功能分级、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的关系.结果 肝硬化合并脑出血有其自身的临床特点,与高血压病所致脑出血的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差别.脑出血的发生与肝功能减退、血小板降低、凝血时间延长有明显相关性.肝功能Child C级、血小板小于2×109/L、凝血时间异常的肝硬化患者,脑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肝功能Child B级、血小板大于或等于2×109/L、凝血时间正常的患者(P<0.05),并容易合并身体其他部位出血.结论 及早发现肝硬化合并脑出血并及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对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作者:黄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异丙酚咪达唑仑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行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300例(ASAⅠ~Ⅱ级),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2~0.03mg/kg、芬太尼0.5μg/kg,2min后静脉推注(静推)异丙酚1~1.5mg/kg,观察和记录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呼吸、SpO2、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呛咳、体动、恶心、呕吐、咽喉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注射异丙酚后呼吸、SpO2、血压、心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术中呛咳、肢体活动等发生率较低,无恶心、呕吐.所有患者在检查结束后5min左右清醒.结论 咪达唑仑、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用药可安全地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

    作者:吴斌;黄菲;周洁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miRNA靶基因实验验证的研究进展

    miRNAs是一大类非蛋白编码的小分子RNA,他们已成为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因子[1-3].目前已有约500个mRNAs被分离并鉴定[4].然而,目前有研究报道人类基因组中含有约1 000个miRNAs[5,6].miRNAs通过使其靶mRNAs的翻译抑制或降解来抑制基因表达[7-9].每个miRNA都有数百个进化上保守的靶基因,以及几倍的非保守的靶基因.目前估计人类30%的基因可能被miRNAs调控[10].

    作者:曹学武;陈正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老年尖锐湿疣25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老年尖锐湿疣的现状并探讨其病因及防治.方法 对近2年本院门诊的25例老年尖锐湿疣患者临床治疗方法 及社会心理等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平均年龄67岁,20例为离退休人员,现均未参加任何社会活动;非婚性接触感染占40%(10/25);采用综合疗法及健康教育,微波治疗一次治愈率为44%(11/25),复发的14例经第2次微波治疗后有2例复发,经第3次微波治疗后,均痊愈,治愈率100%.结论 应以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措施防治老年尖锐湿疣及其他性传播疾病.

    作者:李佑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高龄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种类假体置换对超高龄(≥86岁)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对50例86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采用单极股骨头(9例)、双极股骨头(10例)及全髋关节置换术(31例).结果 50例术后1~3周均恢复行走活动.2例1年内因其他疾病死亡,48例获1.5~10年随诊.结论 半髋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超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促使老年人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量.本组资料表明3种类型假体置换以全髋置换术后效果佳.半髋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性能高,创伤小的特点,但若术者具备一定技巧,熟练程度好的情况下,以全髋术后的效果佳,在术者手术技巧高超条件下全髋置换不失为超高龄老年人的一个良好选择.

    作者:洪志群;郭文荣;李平生;薛青贵;林国兵;陈雄;沈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汶川地震灾害后创伤患者感染伤口菌群分析

    目的 了解汶川地震灾害后受伤患者感染伤口的常见致病菌及部分抗生素耐药率.方法 从2008年5~7月收治的地震灾害后伤口感染的患者中,经过提取伤口分泌物并送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其细菌学特点、药物耐药性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在送检的193份样品中,156份检出了病原菌,检出率为80.83%:革兰阴性杆菌81株,占51.92%;革兰阳性球菌66株,占42.31%,厌氧菌9株,占5.77%.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舒普深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米诺环素等抗生素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球菌的总体耐药率较高.结论 地震灾害等自然灾害后受伤患者感染伤口在及时进行清创引流的同时,应结合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结果 ,根据细菌学特点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合理选用抗生素.

    作者:唐良华;黎敏;聂海;王爱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教育对策

    护理人员长期身处临床工作的第一线,由于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常暴露于诸多可能造成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中(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和心理的因素).近年来,随着医疗职业防护意识的普及和推广,职业防护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医务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关注.但是由于受当前医疗职业防护现状的制约,护理人员中仍存在对职业暴露认识不足、防范意识差以及医疗防护措施使用不到位等问题,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护理管理者应从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入手,尤其重视护士职业防护教育中的基本防护管理,使她们养成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关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积极有效地开展自身职业防护,大限度地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

    作者:董荔;张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空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并肠套叠1例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临床上少见的真性肿瘤,WHO在肿瘤分类中将其归为纤维母细胞肿瘤[1].本科近来收治空肠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并肠套叠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化;马丹;杨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通天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通天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观察病倒随机分为通天口服液治疗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发病后24h内开始用药,治疗组口服通天口服液首次20mL,随后10mL,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30mg,每日3次,均用药14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天口服液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P<0.05).结论 通天口服液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改善脑血流.

    作者:宋宇新;谈友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恩度治疗恶性肿瘤11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多种恶性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组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多种实体瘤11例,恩度静脉给药,全组病例均列入毒性评估;治疗满2个周期以上的病例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本组有6例可评价客观疗效,其中PR 4例,SD 1例,PD 1例;本组6例患者有4例生活质量(QOL)改善,1例稳定,1例下降;全组11例患者的安全性评估显示恩度相关的不良反应轻.结论 恩度与化疗联合应用可以改善和稳定多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其毒性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观察.

    作者:苏中华;严浩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泌乳性腺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农民,因发现右乳肿块3年,局部切开1月余入住本院.患者入院前3年无意间扪及右乳中央区乳晕深面有一约2cm×2cm包块,质中,活动,边界清,未行任何诊治.2个月前分娩后哺乳时,出现右乳肿块处及其周边区域红肿、溃烂,且自觉肿块有所长大,在当地医院诊为右乳脓肿并行切开引流术(自述术中切开后为实质性肿物,取组织活检后未缝合),3d后发现右乳包块呈进行性长大,现增至约6cm×6cm大小,并侵及皮肤,表面溃烂,来院就诊.

    作者:曹勇;向前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82例指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的比较

    目前全球约有一亿五千万人患上2型糖尿病,我国以每年至少100万的数量增加[1].它是全球普遍的疾病之一 .为了达到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能自行应用指血糖仪监测血糖水平的目的,作者在2008年3~9月期间,将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指血糖测定组,另一组为传统的静脉采血送检验科行生化分析仪查血糖组.交叉进行指血糖和传统的静脉采血送检验科行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各6次,对血糖结果、进针深度、患者自觉疼痛程度、获知血糖结果时间以及价格等多方面予以比较和分析.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颅脑损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18例临床分析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颅脑损伤中常见、严重的继发性病变,病情具有易变、多变、突变的特点.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是降低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本院2002年9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颅脑损伤后继发迟发性颅内血肿18例,现将其临床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翁晓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静脉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108例分析

    目的 探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注射液(科莫非)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有效性、安全性与治疗疗程.方法 科莫非静点治疗IDA 68例,以右旋糖酐铁肌注治疗IDA 40例为对照,观察其补铁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上升的幅度、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补铁1周后Hb上升,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到(17.5 ±4.1)d两组补铁完毕时(补铁总量相等),治疗组Hb为(107.5±8.9)g/L,已基本正常,而对照组Hb为(76.4 ±9.0)g/L(P<0.01),待(37.7±12.8)d时才达治疗组水平.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大部分出现注射部位疼痛及色素沉者.结论 科莫非治疗IDA疗效显著,且快速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输血,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孟秋;高晓冬;凌厉;张志南;邹素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