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天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疗效观察

宋宇新;谈友芬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通天口服液, 尼莫地平, 经颅多普勒超声
摘要:目的 观察通天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观察病倒随机分为通天口服液治疗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发病后24h内开始用药,治疗组口服通天口服液首次20mL,随后10mL,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30mg,每日3次,均用药14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天口服液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P<0.05).结论 通天口服液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改善脑血流.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恩度治疗恶性肿瘤11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多种恶性肿瘤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组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多种实体瘤11例,恩度静脉给药,全组病例均列入毒性评估;治疗满2个周期以上的病例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本组有6例可评价客观疗效,其中PR 4例,SD 1例,PD 1例;本组6例患者有4例生活质量(QOL)改善,1例稳定,1例下降;全组11例患者的安全性评估显示恩度相关的不良反应轻.结论 恩度与化疗联合应用可以改善和稳定多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情,其毒性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观察.

    作者:苏中华;严浩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重视医学生临床教学之我见

    高等医学教育中关于医学生临床教学的研究一直是备受关注而又存在诸多矛盾的问题,临床教学是医学生由一名学生向医生转变的关键一环.

    作者:彭侃夫;吴雄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异时性多原发癌1例报道

    多原发癌(MPMN)指同一个患者患多个原发性的恶性肿瘤,近年来时有报道并有增多的趋势.现将本科收治的直肠、膀胱多原发癌1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高阳;孙腾达;程红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通天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通天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观察病倒随机分为通天口服液治疗组和尼莫地平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发病后24h内开始用药,治疗组口服通天口服液首次20mL,随后10mL,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30mg,每日3次,均用药14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3.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天口服液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P<0.05).结论 通天口服液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改善脑血流.

    作者:宋宇新;谈友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30例肝硬化合并胆石症外科治疗体会

    肝硬化患者并发胆石症,在临床治疗上有其特点,手术危险性增加,并发症多,已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本院于2002年以来共收治此类患者3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兴贵;胡康;杨能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评价早期肠内营养(EN)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方法 53例机械通气患者根据胃肠道功能是否正常分为两组:EN组25例,接受肠内营养治疗;肠外营养组(PN组)28例,接受肠外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指标,1周内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平均营养费用及机械通气(MV)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后EN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分别P<0.05),且均高于PN组治疗后水平(分别P<0.05).EN组1周内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PN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和1周内平均营养费用则明显低于PN组(分别P<0.05);两组1周内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费用低,能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只要胃肠道功能正常,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作者:刘先福;王晓川;曹枫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脑桥中央和脑桥外髓鞘溶解症1例报道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是一种少见的脱髓鞘疾病,近年随着MRI的广泛运用,报道的病例逐渐增多,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CPM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邓榕;陈胜利;周杰;张书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关系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及其临床分型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FD患者97例,对照组85例、健康医务人员组95例及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112例,检测其HP感染情况,对97例各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作分析.结果 DU组HP阳性率大于FD组,后者HP阳性率远高于对照组及健康医务人员组,均有显著意义,健康医务人员组HP阳性率大于对照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FD组,溃疡型(UD)、运动障碍型(DD)HP阳性率(分别为65%、70%)与返流型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务人员与患者密切接触是易受HP感染的高危人群.HP是功能性消化不良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作者:孙建;李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30例治疗体会

    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360例,其中迟发性颅内血肿3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蓝勇;黄玉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异丙酚咪达唑仑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行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300例(ASAⅠ~Ⅱ级),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2~0.03mg/kg、芬太尼0.5μg/kg,2min后静脉推注(静推)异丙酚1~1.5mg/kg,观察和记录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呼吸、SpO2、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呛咳、体动、恶心、呕吐、咽喉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注射异丙酚后呼吸、SpO2、血压、心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术中呛咳、肢体活动等发生率较低,无恶心、呕吐.所有患者在检查结束后5min左右清醒.结论 咪达唑仑、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用药可安全地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

    作者:吴斌;黄菲;周洁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suivivin及其在胚胎形成、着床与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suivivin即生存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凋亡抑制基因,属于哺乳类凋亡抑制基因(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s,IAPs)家族.与IAPs家族的其他蛋白不同,suivivin不但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而且参与了细胞有丝分裂的调节和胞质分裂,与细胞增殖有关.

    作者:王立芝;薛龙;陶杨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教育对策

    护理人员长期身处临床工作的第一线,由于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常暴露于诸多可能造成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中(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和心理的因素).近年来,随着医疗职业防护意识的普及和推广,职业防护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医务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关注.但是由于受当前医疗职业防护现状的制约,护理人员中仍存在对职业暴露认识不足、防范意识差以及医疗防护措施使用不到位等问题,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护理管理者应从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入手,尤其重视护士职业防护教育中的基本防护管理,使她们养成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关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积极有效地开展自身职业防护,大限度地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

    作者:董荔;张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miRNA靶基因实验验证的研究进展

    miRNAs是一大类非蛋白编码的小分子RNA,他们已成为基因表达的重要调节因子[1-3].目前已有约500个mRNAs被分离并鉴定[4].然而,目前有研究报道人类基因组中含有约1 000个miRNAs[5,6].miRNAs通过使其靶mRNAs的翻译抑制或降解来抑制基因表达[7-9].每个miRNA都有数百个进化上保守的靶基因,以及几倍的非保守的靶基因.目前估计人类30%的基因可能被miRNAs调控[10].

    作者:曹学武;陈正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诊救治严重多发性创伤276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行创伤在急诊科的急救与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276例严重多发行创伤患者的救治体会,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佳的急诊救治多发行创伤的措施.结果 276例严重多发行创伤死亡率5.80%.结论 对于严重多发行创伤患者应在快速稳定呼吸与循环系统后,尽快进行相关必要地检查,明确诊断后经绿色通道或就地进行必要地手术治疗.

    作者:姚彬;周泽强;赵中红;邱旻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氨茶碱在心跳骤停心肺复苏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氨茶碱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116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氨茶碱组(n=58)心肺复苏时给予氨茶碱和肾上腺素联合用药,对照组(n=58)心肺复苏时单用肾上腺素,其他复苏用药两组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活动和自主循环恢复情况及存活出院率.结果 氨茶碱组恢复心电活动44例(75.86%),与对照组30例(51.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氨茶碱组恢复自主循环41例(70.69%),与对照组26例(44.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氨茶碱组存活出院6例(10.34%),与对照组5例(8.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茶碱作为心脏骤停患者的辅助用药可促进心电活动和自主循环的恢复,但对预后无改善.

    作者:秦立红;孙东兴;董广苏;王广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499名中老年机关干部楔状缺损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掌握中老年机关干部的楔状缺损患病情况.方法 用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了解受检人群楔状缺损情况.结果 楔状缺损的患病率为54.49%,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与年龄和牙位相关.结论 调查结果 显示,楔状缺损是中老年干部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治疗比例不高.

    作者:胡昌蓉;梅忠明;朱晓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全麻手术患者应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留置尿管的护理体会

    全身麻醉患者为了观察尿量和避免膀胱过度充盈,手术前需常规行导尿术.但全麻手术后麻醉苏醒期部分患者难以耐受留置尿管而出现的尿胀、尿痛、尿急等不适感,从而出现躁动不安和幻觉,易发生坠床、缝线断裂、导管脱落等意外伤害[1],给麻醉复苏和手术后护理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探索更为安全、科学的留置尿管方法,减轻患者全麻苏醒期的躁动和不适情况.2008年1~6月对本院的90例异位妊娠在全麻下做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认为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润滑尿管行导尿术的患者,可明显减轻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立伟;李仁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表面麻醉、球后麻醉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与对比

    目的 探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 对150例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共161眼),分别采用两种麻醉方式,其中81眼行表面麻醉、80眼行球后麻醉,比较麻醉效果的差异,并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及术后1周视力恢复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麻醉方式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麻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球后麻醉组. 结论表面麻醉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优于球后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

    作者:蒲刚;封卫亚;刘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超高龄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种类假体置换对超高龄(≥86岁)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于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对50例86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采用单极股骨头(9例)、双极股骨头(10例)及全髋关节置换术(31例).结果 50例术后1~3周均恢复行走活动.2例1年内因其他疾病死亡,48例获1.5~10年随诊.结论 半髋或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超高龄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可促使老年人早期活动,提高生活质量.本组资料表明3种类型假体置换以全髋置换术后效果佳.半髋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性能高,创伤小的特点,但若术者具备一定技巧,熟练程度好的情况下,以全髋术后的效果佳,在术者手术技巧高超条件下全髋置换不失为超高龄老年人的一个良好选择.

    作者:洪志群;郭文荣;李平生;薛青贵;林国兵;陈雄;沈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腹腔镜诊治特点

    目的 总结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本院21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结果 21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有19例通过腹腔镜成功完成胆囊切除术,2例术中出血中转开腹完成胆囊切除术,全部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 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通过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邓友松;翟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