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氨茶碱在心跳骤停心肺复苏中的临床研究

秦立红;孙东兴;董广苏;王广军

关键词:心脏骤停, 氨茶碱, 肾上腺素
摘要:目的 探讨氨茶碱在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116例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氨茶碱组(n=58)心肺复苏时给予氨茶碱和肾上腺素联合用药,对照组(n=58)心肺复苏时单用肾上腺素,其他复苏用药两组相同,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活动和自主循环恢复情况及存活出院率.结果 氨茶碱组恢复心电活动44例(75.86%),与对照组30例(51.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氨茶碱组恢复自主循环41例(70.69%),与对照组26例(44.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氨茶碱组存活出院6例(10.34%),与对照组5例(8.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茶碱作为心脏骤停患者的辅助用药可促进心电活动和自主循环的恢复,但对预后无改善.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罗格列酮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钠(太罗)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7例口服磺脲类降糖药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加服盐酸二甲双胍250mg tid治疗,治疗组加服太罗4mg qd治疗,疗程均为12周,将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BG、2hBG、HbA1C、FINS、IRI、TG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经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HDL-C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用太罗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太罗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及调节脂代谢异常等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和安全的口服降糖药物.

    作者:蒋成燕;刘兆玉;袁立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3例Calot三角粘连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目的 探讨Calot三角粘连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及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Calot三角粘连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3例临床资料.结果 顺利完成LC 20例,手术时间25~95min,平均50min,中转开腹3例,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结果 LC对Calot三角粘连的病例仍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作者:娄渊宏;魏思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功能性消化不良关系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及其临床分型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FD患者97例,对照组85例、健康医务人员组95例及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112例,检测其HP感染情况,对97例各类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况作分析.结果 DU组HP阳性率大于FD组,后者HP阳性率远高于对照组及健康医务人员组,均有显著意义,健康医务人员组HP阳性率大于对照组,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FD组,溃疡型(UD)、运动障碍型(DD)HP阳性率(分别为65%、70%)与返流型相比较有显著差异,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医务人员与患者密切接触是易受HP感染的高危人群.HP是功能性消化不良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作者:孙建;李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重复异位妊娠61例临床资料分析

    目的 探讨重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征和实行保守手术治疗的可能性.方法 对本院199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重复异位妊娠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 在61例患者中,小于30岁患者45例(73.77%);有51例(83.61%)患者在前次异位妊娠3年内发生重复异位妊娠;有24例患者实行了保留输卵管的保守性手术.术后第2次月经来潮后常规行输卵管通液术,其中21例(87.5%,21/24)患者至少一侧输卵管通畅.结论 重复异位妊娠好发于年轻妇女,多数在前次异位妊娠3年内发生.对重复异位妊娠可以根据患者需要及临床特征实行保守性手术治疗保留生育功能.

    作者:强春芳;谈月娣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地震致截肢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震区一座座城市遭到破坏,甚至变成了一片废墟,令无数个儿童变成了孤儿.地震致伤致残人员非常多,特别截瘫是一种比较大的破坏性手术,是将已失去生存能力、危害健康、丧失生理功能的肢体截除.因而导致残废,给患者身心带来严重的障碍.由于截肢事发突然,患者在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短时间内丧失肢体,使患者在躯体上承受痛苦,心理上也倍受折磨,常出现较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产生抑郁情绪、焦虑反应、自我形象紊乱等,甚至影响伤口愈合及肢体的康复,严重者可有自杀倾向[1].

    作者:冯萍;张玉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孤独症的临床机制研究

    目的 对孤独症患儿血小板5-羟色胺(5-HT)浓度与孤独症严重程度的关系,5-HT再摄取抑制治疗孤独症核心症状的临床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对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38例孤独症及40例对照组儿童测定血小板5-HT浓度;应用孤独行为评定量表(ABC)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对病例组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定;对21例孤独症患儿用氟西汀口服2个月并对疗程进行评定.结果 孤独症儿童血小板5-H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情严重程度与血小板5-HT水平无关;氟西汀是一种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小的改善孤独症核心症状的药物.结论 血小板5-HT升高是孤独症可能发病机制之一;5-HT再摄取抑制剂可改善孤独症部分症状.

    作者:马燕;洪琦;叶国强;高延;卓秀慧;蒋滔滔;梁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在无痛肠镜检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70例肠镜检查患者,年龄20~65岁,随机分成靶控输注组(TCI组,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4.0μg/mL)和对照组(丙泊酚1~1.5mg/kg静注),静注芬太尼1μg/kg,观察患者给药前、插镜时、停药时、睁眼时的HR、MAP、SpO2,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准确定向时间,丙泊酚总用药量,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和麻醉并发症.结果 TCI组插镜时、停药时、睁眼时M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P<0.05),TCI组插镜时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起效时间明显长于TCI组(P<0.05),恢复时间显著长于TCI组(P<0 01),准确定向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L组丙泊酚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体动程度和次数对照组明显多于TCI组(P<0 01),TCI组的体动(偶见手动)明显少于对照组(上肢、下肢和臀部同时动);术中知晓、嗜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用于肠镜检查能达到良好的镇静镇痛麻醉效果,缩短入镜时间,提高检查的成功率、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梁伟;周安舜;楚翠;王卫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多胺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多胺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二胺、三胺、四胺,属天然脂肪族多价正离子性胺类物质,主要包括腐胺、精脒和精胺[1].多胺初由Anonie van Leeuwenhoek于1678年在人类的精液中发现.生理pH值时,多胺的氨基带正电荷,其结合能力随电荷的增加而加强(PUT<SPD<SPM).多胺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生物,包括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 机体各部分多胺含量差异很大,脑组织中不同部位的多胺含量也不相同,并且腐胺水平较精脒和精胺要低很多.精脒在伏隔核、小脑皮质、大脑皮质第Ⅰ层、海马、下丘脑、中脑中缝核、杏仁中央核和外侧核以及脑室周围组织分布多[2].

    作者:赵涌琪;蒋晓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异丙酚咪达唑仑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咪达唑仑﹑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静脉麻醉行无痛胃镜检查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300例(ASAⅠ~Ⅱ级),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2~0.03mg/kg、芬太尼0.5μg/kg,2min后静脉推注(静推)异丙酚1~1.5mg/kg,观察和记录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和检查后呼吸、SpO2、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以及呛咳、体动、恶心、呕吐、咽喉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注射异丙酚后呼吸、SpO2、血压、心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术中呛咳、肢体活动等发生率较低,无恶心、呕吐.所有患者在检查结束后5min左右清醒.结论 咪达唑仑、芬太尼和异丙酚联合用药可安全地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

    作者:吴斌;黄菲;周洁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30例肝硬化合并胆石症外科治疗体会

    肝硬化患者并发胆石症,在临床治疗上有其特点,手术危险性增加,并发症多,已引起临床医师的广泛重视.本院于2002年以来共收治此类患者3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兴贵;胡康;杨能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表面麻醉、球后麻醉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与对比

    目的 探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 对150例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共161眼),分别采用两种麻醉方式,其中81眼行表面麻醉、80眼行球后麻醉,比较麻醉效果的差异,并观察不同麻醉方式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种麻醉方式的麻醉效果及术后1周视力恢复情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麻醉方式之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麻醉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球后麻醉组. 结论表面麻醉效果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优于球后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麻醉方法.

    作者:蒲刚;封卫亚;刘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乳头溢液性疾病乳管镜检查的护理要点

    乳头溢液、溢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是乳管内疾病的早期表现.乳管镜临床应用,为无肿块乳头溢液的乳管内微小病变提供了内镜诊断方法,以及为乳管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1].本院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对102例乳头溢液患者行乳管镜检查,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玲;向佳梅;蔡瑜娇;杨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对比试验在血细胞分析室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经济、可靠的血液细胞分析室内质控方法.方法 将Sysmex SE-90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系统确定为规范操作检测系统,每日用新鲜血液执行其他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规范操作检测系统的对比试验,将偏差作为评估室内质控的参数.结果 对比样本5个参数的测定值涵盖了低、中、高3个水平.12个月WBC、RBC、Hb、HCT、PLT的平均偏差(%)±s分别为:3.97±3.00、2.13±1.58、1.89±1.55、2.19±1.49、4.64±3.72.常规血细胞分析仪KX-21A与规范操作检测系统间测定新鲜血液的结果 符合性良好(r>0.950,P=0.00).以CLIA′88分析质量要求为允许误差(Ea),WBC、RBC、Hb、HCT、PLT偏差小于1/2Ea的结果 百分比分别为:86.6%(310/358)、73.7%(264/358)、84.4%(302/358)、67.9%(243/358)、95.0%(340/358).结论 每日执行新鲜血液的对比试验,即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发现偶然误差,定期对偏差结果 的分析也可以发现系统性偏离或系统误差.新鲜血液对比试验是一种简便、经济而可靠的血细胞分析室内质控方法.

    作者:刘运双;徐鹏;薛冰蓉;曾平;彭国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82例指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的比较

    目前全球约有一亿五千万人患上2型糖尿病,我国以每年至少100万的数量增加[1].它是全球普遍的疾病之一 .为了达到让更多的糖尿病患者能自行应用指血糖仪监测血糖水平的目的,作者在2008年3~9月期间,将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指血糖测定组,另一组为传统的静脉采血送检验科行生化分析仪查血糖组.交叉进行指血糖和传统的静脉采血送检验科行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各6次,对血糖结果、进针深度、患者自觉疼痛程度、获知血糖结果时间以及价格等多方面予以比较和分析.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静脉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108例分析

    目的 探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注射液(科莫非)治疗缺铁性贫血(IDA)的有效性、安全性与治疗疗程.方法 科莫非静点治疗IDA 68例,以右旋糖酐铁肌注治疗IDA 40例为对照,观察其补铁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上升的幅度、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补铁1周后Hb上升,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到(17.5 ±4.1)d两组补铁完毕时(补铁总量相等),治疗组Hb为(107.5±8.9)g/L,已基本正常,而对照组Hb为(76.4 ±9.0)g/L(P<0.01),待(37.7±12.8)d时才达治疗组水平.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而对照组大部分出现注射部位疼痛及色素沉者.结论 科莫非治疗IDA疗效显著,且快速安全,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输血,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孟秋;高晓冬;凌厉;张志南;邹素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脑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自2003年Singh等[1]首次从恶性脑肿瘤中分离得到CD133+肿瘤干细胞以来,脑肿瘤干细胞的研究便逐渐成为神经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热点话题.通过初步研究发现脑肿瘤干细胞有可能是决定恶性脑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复发以及对治疗敏感与否的关键细胞[2,3].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脑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探索脑肿瘤干细胞在恶性脑肿瘤发生及复发中的具体作用及机制,将为今后寻找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恶性脑肿瘤的根治治疗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彬;杨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护理人员职业防护教育对策

    护理人员长期身处临床工作的第一线,由于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常暴露于诸多可能造成职业伤害的危险因素中(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和心理的因素).近年来,随着医疗职业防护意识的普及和推广,职业防护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医务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关注.但是由于受当前医疗职业防护现状的制约,护理人员中仍存在对职业暴露认识不足、防范意识差以及医疗防护措施使用不到位等问题,为了改善这种现状,护理管理者应从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教育入手,尤其重视护士职业防护教育中的基本防护管理,使她们养成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习惯,关注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积极有效地开展自身职业防护,大限度地保障护士的职业安全.

    作者:董荔;张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急诊救治严重多发性创伤276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行创伤在急诊科的急救与治疗方法.方法 通过对276例严重多发行创伤患者的救治体会,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佳的急诊救治多发行创伤的措施.结果 276例严重多发行创伤死亡率5.80%.结论 对于严重多发行创伤患者应在快速稳定呼吸与循环系统后,尽快进行相关必要地检查,明确诊断后经绿色通道或就地进行必要地手术治疗.

    作者:姚彬;周泽强;赵中红;邱旻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泌尿外科研究生、进修生临床教学的新特点和新对策

    大坪医院泌尿外科作为在临床上综合实力和技术力量较强的学科,近年来,在腔道泌尿外科和微创泌尿外科领域的技术水平持续处于军内乃至全国的先进行列.目前,全科有病床100余张,医生25人,护理和技术人员30余人.每年在读的研究生和进修生达20余人.因而,临床医生不但承担着大量的临床工作,同时需要完成大量的针对研究生和进修生的临床带教示教工作.近些年来,随着泌尿外科临床上各类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后腹腔镜技术,经皮肾镜技术,输尿管镜,电切镜等的广泛应用,使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的85%以上患者不再需要进行开放手术治疗.

    作者:李彦锋;何畏;梁培和;张克勤;靳风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12例十二指肠损伤诊治报道

    目的 总结十二指肠损伤12例诊断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9例,死亡3例.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术前诊断困难,大多数难以术前确诊;尽早施行手术,选择恰当的损伤修复方式、有效的十二指肠减压和充分的腹腔引流是治疗的关键;积极的抗生素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早期使用TPN、TEN等营养支持是保证顺利康复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作者:董宁;范原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