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萍
按照我国卫生部制订的<我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规定,凝血因子血样收集与操作间隔时间应为室温2h,2~8℃ 4h,-20℃ 2周,-70℃ 6个月,但根据临床经验,这些条件在很多情况下难以满足,因此有必要对血凝四项试剂检测贮存室温下0h,4h,6h,12h的血凝因子血样结果进行研究,以达到初步了解室温保存血凝因子血样对血凝四项检测结果是否有影响的目的.
作者:王景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教育使其达到早期和规律治疗,通过实验验证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减少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方法 选择两组性别、年龄、症状轻重、主要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的高血压病人58例,其中32例为观察组,26例为对照组.58例均由专门医师指导应用口服降压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都较高,分别为91%和81%,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显效率分别为47%和19%,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 通过对观察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高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作者:董艳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阴式子宫切除术在临床应用中经验,探讨其效果和优点.方法 对本院在2006年4月 2010年7月接受的64例阴式子宫切除术患者(阴式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将其与同期的62例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腹式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阴式组均成功经阴道完成子宫切除术,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温高于38℃发生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术较腹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符合微创手术原则,且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作者:邱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本文主要论述如何通过建设综合管理体系,构建医院信息安全的防御体系,它是一个动态的持续改进的过程.全方位的、综合性的医院信息安全主动式防御体系建设,是医院持续发展、安全运营的强有力的技术保障.结合我院信息化实际建设情况,探讨如何建设医院信息安全主动式防御的管理体系.
作者:杨洋;胡冰;李巧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血液透析技术的成熟和提高,使尿毒症患者延长了寿命,但由于长期病痛折磨,透析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大多数患者负性心理严重,现对我院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寻找佳护理方法,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丁喜凤;邢英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无痛人流手术方法,不仅解除了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患者心理上的恐惧.在采用丙泊酚作为麻醉药物进行手术,患者处于睡眠状态,保证医生在无干扰下实施手术,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减少人流综合症的发生率.由于在术中患者意识丧失,不能表达自己感觉,手术的反应与麻醉的危险必须由护理人员准确、仔细的观察、护理才能及时发现,提醒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因此,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无痛人流患者身心状态相对传统人流更加稳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服务模式.
作者:陈汉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早期心率变异性(HRV) 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院住院2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均为发病48h以内的ST段抬高型AMI患者.在发病极早期48h内(平均26.5h) 及稳定期2周(平均14d)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一次,测HRV各指标值.结果:AMI患者极早期HRV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在SDNN、SDANN、PNN 50、RM SSD、HF,P < 0.01 ; 稳定期HRV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在SDNN、SDANN、RM SSD,P <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极早期及稳定期HRV明显减低,而极早期心肌梗死患者HRV减低更加明显.
作者:柯亭羽;杜娟;牛学琴;赵黎莉;徐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分析VIDAS 30全自动酶联免疫萤光分析仪与罗氏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上各项检测参数结果的精密度和相关性.方法 选取53份新鲜血清标本对2台仪器进行AFP测定,统计学分析两种仪器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两台仪器检测结果相关系数的平方在0.967 1~1.999 4之间,校正后取得了较好一致性.结论 两台仪器间相关性较好,VIDAS 30全自动酶联免疫萤光分析仪可以在社区医疗机构中运用于AFP检测,从而满足临床的需要.
作者:夏卫;倪唯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医院的经济管理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医院的成本核算在成为医院经济管理重要手段的同时,也已成为医院管理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如何对医院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更是财会人员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作者:郑伊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手术病人的增多,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多见,其发生主要原因与脂肪厚、血供差、组织受损坏死、渗液引流不畅等有关.提高手术技能、通畅引流可以有效预防脂肪液化.脂肪液化发生后,应根据情况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作者:刘存途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掌握高血压合并脑出血病人的临床特点,有效的预防脑出血的发生,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方法 对我院2005年~2010年收住院的33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起病方式、患病年龄、并发症、病死率等进行分析.结果 患病高发年龄在48~68岁,死亡130例,占38.69%,病死率与年龄成正比.结论 脑出血是高血压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避免脑出血的发生主要措施是防治高血压病.
作者:杜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本文针对目前医院统计特点,阐述现代统计方法中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在医院统计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旨在为医院统计工作者更科学、高效的从事统计分析工作提供一点借鉴.
作者:左振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发病率高[1].目前放射治疗仍是食管癌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随着三维适形放疗的临床应用,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为了探讨改变三维适形放疗的分割方法能否提高疗效,2003年5月~2007年6月,我们对20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了三维适形全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和常规分割放疗随机分组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杨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妊娠合并阑尾炎是妊娠中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为0,1~0,2%[1]外科合并症,可发生在妊娠各个阶段,其病程发展快,并发症多,尤其容易引起阑尾穿孔、化脓及腹膜炎,对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可导致不同程度的严重后果,所以妊娠合并阑尾炎的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严重者可影响正常妊娠.
作者:袁冬梅;程蕾;易全芳;青晓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的可行性,安全性,总结成败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5 月~2010 年8 月之间接受冠脉造影患者共240 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232 例,成功率96.7 %,男性成功率96.9 %,女性成功率87.3 %.术后前臂疼痛及不适15例,血管严重痉挛5例,桡动脉闭塞1例,无其它并发症.结论 基层医院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是安全、可行的,且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作者:邹克勇;赵林明;高亚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脊髓损伤患者自主运动感觉障碍,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进行给予机械预防与药物预防,能有效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王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征,提高CT对周围型肺癌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60例周围型肺癌的CT和临床资料.结果 左肺22例其中上叶13例,下叶9例;右肺38例,其中上叶19例,中叶8例,下叶11例;肿块经线3~5cm38例,6~10cm13例,10cm以上8例;大分叶者22例,小分叶者26例,无明显分叶12例;细小毛刺者28例,粗长毛刺者11例,棘状突起改变者7例; 空泡征9例,空洞征5例,胸膜凹陷征34例,血管集中征28例,纵隔淋巴结肿大17例,胸腔积液12例,钙化6例.结论 周围型肺癌CT表现多样,诊断中应对病灶的各种征象和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更加准确的诊断.
作者:马利堂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茎突综合征( SPS)普通X线摄影的佳体位,减少重照率及患者所受的辐射.方法 对100例、200侧茎突投照分成两组,第一组按传统摄影法投照,第二组按改良后摄影法投照.结果 传统侧位摄影法一次成功率为56%;改良摄影法成功率为93%.结论 侧位改良摄影法一次成功率高,投照技术容易掌握,便以更好地显示茎突全貌方便测量,优于传统摄影法.
作者:邓志国;贺李;黎明初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灌洗治疗重度吸入性损伤的应用效果和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18例烧伤合并重度吸入性损伤病人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灌洗并增加常规的雾化吸入、吸痰、翻身、扣背等护理方法,清除气道坏死组织及分泌物,观察伤后2周内气道灌洗前后病人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动脉血气分析结果(PH值、PaO2、PaCO2)及其痰液性状.结果 病人予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灌洗后痰液稀薄易咳出,SpO2显著升高,PaO2显著升高,PH值降低,HR及R减慢,与气道灌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灌洗能显著改善重度吸入性损伤病人发绀、低氧血症、呼吸窘迫等症状,并能预测病情发展及预后,制定治疗措施,提高护理效果,对挽救病人生命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雪;刘泽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对我科2008年5月~2010年5月治疗的28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并对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经早期康复护理后Barthel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院4周后治疗组肌力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恢复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王艳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