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峥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再次手术的原因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47例甲状腺结节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暂时性喉返神经麻痹2例,喉上神经损伤l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4例(暂时性陛3例、永久性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结论 甲状腺结节再次手术有一定难度及并发症,临床医生应加强对甲状腺结节的认识,重视首次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中探查.
作者:张昌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舒适护理策略.方法 通过对影响AMI患者不舒适等问题,采用问卷调查,对217例AMI患者制定佳的护理策略并实施.结果 与结论对AMI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护理措施,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崔俊丽;徐长秀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无痛人流手术方法,不仅解除了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患者心理上的恐惧.在采用丙泊酚作为麻醉药物进行手术,患者处于睡眠状态,保证医生在无干扰下实施手术,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减少人流综合症的发生率.由于在术中患者意识丧失,不能表达自己感觉,手术的反应与麻醉的危险必须由护理人员准确、仔细的观察、护理才能及时发现,提醒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因此,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无痛人流患者身心状态相对传统人流更加稳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服务模式.
作者:陈汉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胆道手术后患者带管出院,因自我护理不当容易出现T管滑脱的现象,从而影响手术效果,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和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而T管滑脱的常见原因是T管固定不当,因此本院对腹带进行改良,制成T管固定带固定T管,提高患者的带管满意度,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本文作者针对97例患者使用T管固定带前后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作者:刘贤芬;刘鑫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32例重症胰腺炎术后护理体会,旨在提高该病的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重症胰腺炎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结果 28例治愈,4例死亡.发生并发症情况为:麻痹性肠梗阻20例,休克8例,呼吸窘迫综合症7例,肾功能衰竭6例,糖尿病急症3例,心功能不全3例,胰周脓肿2例.结论 采用积极的护理方法,注意术后引流管的护理可以提高重症胰腺炎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神经管缺陷是一组涉及胎儿大脑和脊髓的缺陷,其特征是脑组织或脊髓暴露在外,缺乏头颅骨或脊椎骨及软组织的保护,暴露的神经组织变性,脑组织和脊神经局部严重破坏与损伤,为一组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主要包括无脑畸形、脊柱裂、脑彭出,是导致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婴幼儿残疾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出生人口素质及生命质量,不仅给个人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幸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作者:秦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在护理礼仪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未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特点,我们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主动了解并充分应用礼仪知识.
作者:刘合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乳癌是女性为常见的恶性疾患,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但乳癌根治术切除范围较大,造成术后病人的胸部明显畸形,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心理上承受体形改变的重大压力,病人往往出现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特别是晚期病人,常悲观失望而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宋希荣;刘敬波;丁秀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在遗传学中,遗传、变异、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纯合体、杂合体是常用的几个名词术语,在不同的教材和参考书中解释不尽相同,部分定义不够准确,少数定义存在错误.而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应当有一个精准的定义.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多年教学工作的领悟,对遗传学中常用的几个术语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对这几个术语的定义是否合理,请同行及专家指正.
作者:赵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本文结合自身工作体会,通过追溯高校基建的发展历程,从不同角度,综合分析了高校基建工作发展模式,以及当前模式下高校基建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其中瓶颈问题,提出了完善意见,以期为改进高校基建工作提供思路与参考.
作者:贾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探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新进人员培训工作模式,通过岗前教育、集中理论培训、自学与实践训练三阶段的培训,使新进人员能较全面地掌握岗位所需的基本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达到疾病预防控制岗位工作要求,提升新进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疾病预防控制队伍打下良好基础.
作者:郭妤洁;顾华;陈慧萍;孙建中;高筱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颅骨原发性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颅骨血管瘤患者的CT和MRI影像特点.12例中男7例,女5例,中位年龄38.5岁(12~65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度或MRI信号及强化形式进行分析.结果 CT和MRI表现:所有病例均为单发.均表现为颅骨膨胀性骨质破坏,破坏区边缘锐利.CT表现:1例为低密度病变,9例为高、低混杂密度病灶,内可有密集的点、线样高密度骨纹影,表浅者骨针与颅骨表面垂直,深部者骨针呈蜂窝状.MRI表现:1例为长T1,长T2信号,8例为T1WI呈高、低混杂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增强后无骨针区域病灶明显均匀强化.结论 CT和MRI检查对原发性颅骨血管瘤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文学幸;滕银如;余挽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手术病人术前心理活动及护理对策,从而达到减轻病人焦虑、恐惧心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 将120例清醒状态下的手术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常规操作,干预组加以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焦虑值及生理指标变化.结果 干预组恐惧、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手术病人的心理活动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是值得临床推广的.
作者:郑冬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新的时期,向新的护理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考验,如何管理好本护理单元,是现任年轻护士长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我从事临床护理及管理的十多年的经历,谈谈我对护理管理的认识:
作者:马士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近几年来,随着腰麻和硬膜外联合麻醉的广泛应用,我院近几年开始将腰麻与连续硬膜外麻醉联合麻醉法应用于临床妇产科手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晔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2008年6月~2008年12月对32例乳腺癌患者,在手术前后采用状态焦虑量表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测评.结果 乳腺癌患者术后经心理护理干预,比较手术前后两次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心理困扰程度显著降低,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朱四清;陈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急性颅脑损伤致颅内多发血肿的手术治疗临床经验,提高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急性颅脑外伤后颅内多发血肿的临床资料.根据血肿的主要分布部位对病例进行分组,不同类型血肿在不同的时机进行适当的手术,术后根据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处理.着重探讨不同血肿类型的手术原则、手术策略、术中处理等方面的问题.结果 65 例均经外科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 15例(23.1 %),中残 18 例(27.8 %),重残或昏迷状态26例(40 %),死亡6例(9.1 %).结论 颅脑损伤急性颅内多发血肿应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法能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作者:李俊杰;黎雪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鞍山市健康教育所为了提高对新参加工作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知识培训的效果,对新参加工作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800人进行了有关健康知识、信念、行为的调查.
作者:郑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1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与术前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回顾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37例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有改变,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24%(37/41).结论 超声检查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本文针对传统门诊流程中存在的弊端及医院发展需求,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对传统门诊流程进行优化和改造的方法及措施.使门诊流程更加科学、有效、提升医院整体形象,终达到提高医院综合实力和患者满意率的目标.
作者:胡珊珊;舒孝文;钱森;黄海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