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艳军;张玉
随着人口老龄化在全球范围迅速进展,老年性痴呆日益受到各界关注.其是继癌症、心脏病、脑血管病之后引起老年人死亡的第4大病因,同时该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美国每年用于护理痴呆老人的花费超过180亿美元.
作者:陈越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对申请检查的孕妇,对胎儿进行全面、系统超声检查,筛查胎儿畸形,终找到胎儿畸形筛查的佳孕期.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0 年6月所有彩超检查的孕妇中检出的胎儿畸形进行统计,分别统计出中、晚孕期间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并对漏误诊的胎儿畸形于中、晚孕期间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终找到胎儿畸形筛查的佳孕期.结果 彩超检查孕妇6400例中,检出各类胎儿畸形21例,超声检出率3.12‰.中孕期检出17例,检出率80.95% ;晚孕期检出4例,检出率19.05%.漏误诊胎儿畸形共2例,漏误诊率9.5%.发生于晚孕期1 例 50%,发生于中孕期1例(占50%).结论 中孕期(20周~27周)可选择作为胎儿畸形彩超筛查的佳孕期.即中孕期间孕妇必须作一次全面、详细的彩超检查,必要时晚孕期(32周~36周)复查,动态观察.
作者:吕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在普胸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54例胸外科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患者的数据资料,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7例,分别给予空白对照及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的对术后排痰症状的治愈率达到81%,好转率15%,仅对4%的患者没有效果;并发症发生率为7.0%.空白对照组排痰治愈率仅为48%,好转率为44%,无效率7%,其治愈率远远小于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处理组;出现肺部感染5例、肺不张1例,并发症发生率达到22.2%.结论 空白对照组的溴索对改善食管癌根治手术后排痰、减少并发症合具有一定的作用,且与抗生素头孢曲松钠产生协同作用.
作者:吴继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脊髓损伤患者自主运动感觉障碍,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早期进行给予机械预防与药物预防,能有效的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王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在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肾功能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6~2010年6月本院确认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0例,患者口服厄贝沙坦分散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记录血压、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所测的心功能.结果 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达98%.结论 厄贝沙坦分散片具有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等功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权明;谭菁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3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肠外营养、抗生素等方法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5d,无一例肠坏死.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①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早期.②症状以腹胀为主,疼痛相对轻,部分患者排便、排气,体征典型,但较少发生绞窄.③保守治疗大多有效,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如出现肠坏死、腹膜炎时及时中转手术.
作者:张根国;张俊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尿毒清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1月~2010年9月来我院确诊为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尿毒清颗粒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150例,观察周期为12周,比较两组的慢性肾脏疾病症状改善情况及各项肾功能检测指标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较高,各项肾功能检测指标显著比对照组接近正常值(P<0.05).结论 尿毒清颗粒辅助治疗慢性肾脏疾病,显著改善慢性肾脏疾病肾功能,治愈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田华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6月急诊救护车接来的120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情况.结果 经急救护理64例送ICU进一步治疗,33例病情稳定后送手术室实施必要的手术,18例抢救稳定后送普外科进一步保守治疗,5例ICU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运用合理有效的抢救程序能够明显降低休克病人的病死率,为后期的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作者:邓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支气管哮喘的护理经验,以提高今后的护理水平.方法 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共219例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在护理过程中,应做好对症护理、用药观察、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并适时开展健康教育.结论 有效地护理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进患者满意度.
作者:翁建玲;徐欣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对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病人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本院2007~2009年收住院的59例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通常在夜间或晨醒时发病,以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以青壮年男性发病居多,4~9月份发病多见,常有感染、劳累等诱发因素,经补钾及细心护理后肌力能完全恢复.
作者:赖爱萍;凌素环;唐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按照我国卫生部制订的<我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规定,凝血因子血样收集与操作间隔时间应为室温2h,2~8℃ 4h,-20℃ 2周,-70℃ 6个月,但根据临床经验,这些条件在很多情况下难以满足,因此有必要对血凝四项试剂检测贮存室温下0h,4h,6h,12h的血凝因子血样结果进行研究,以达到初步了解室温保存血凝因子血样对血凝四项检测结果是否有影响的目的.
作者:王景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为观察舒血宁辅助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我们对42例冠心病患者应用舒血宁治疗,同期应用冠心舒合丸治疗3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表明,舒血宁组疗效优于舒合丸组.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艳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早期心率变异性(HRV) 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院住院2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均为发病48h以内的ST段抬高型AMI患者.在发病极早期48h内(平均26.5h) 及稳定期2周(平均14d)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一次,测HRV各指标值.结果:AMI患者极早期HRV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在SDNN、SDANN、PNN 50、RM SSD、HF,P < 0.01 ; 稳定期HRV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在SDNN、SDANN、RM SSD,P <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极早期及稳定期HRV明显减低,而极早期心肌梗死患者HRV减低更加明显.
作者:柯亭羽;杜娟;牛学琴;赵黎莉;徐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探讨外伤性前房积血的综合治疗效果.85例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采用患眼冰敷,双眼包扎、半卧位,静滴、口服药物等综合治疗.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好.
作者:储红;杨惟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本文针对目前医院统计特点,阐述现代统计方法中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在医院统计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旨在为医院统计工作者更科学、高效的从事统计分析工作提供一点借鉴.
作者:左振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数据挖掘中关联分析在中药毒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可行性.方法 采用WEKA软件对<中药学>中的全部481味中药的性、味、归经与有毒无毒之间,使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有毒与热性有较大的关联,占热性药的63%.热性而辛味的中药有毒中药占67%;辛味、归肾经的中药有毒性者占33%;温性而有毒的中药占性温中药的15.8%.这些均说明,辛味有增加热性、温性、归肾经药毒性的作用,提示临床选用具有这类药性中药时需特别留意其毒性作用.但辛味中药中有毒中药约5%,又说明辛味本身与毒性的关联性不大.此外,分析提示归肝经对有毒归大肠经作用可能具有相反作用.结论 应用数据挖掘研究中药药性与毒性相互关系具有可行性,也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作者:杨霖;祁明媛;俞仲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宣教.方法 对手足口病患儿采取相关护理措施.结果 家长、儿童、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充分认识手足口病的传染性、传播途径,掌握正确预防和消毒隔离方法.结论 手足口病尽快掌握护理要点,可以大大地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并控制疫情的扩散.
作者:张晓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50例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经验,主要护理措施包括:紧张、恐惧心理的护理,忧虑心理的护理,依赖心理护理,认为精神因素及异常情绪进行心理医疗和护理是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魏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的高、精、尖设备的引进并应用于医疗、科研、教学,怎样才能做到买好、用好、管好设备并确保医疗器械处于安全和可靠状态,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笔者认为提升管理人员的内涵素质是关键.首先必须彻底更新服务理念,充分认识医疗设备在医院中的作用和地位,医疗仪器是诊断、治疗的手段,须向临床渗透,改变事后维修状态,将被动维修向预防性和状态性维修过度,这须提高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使工程技术人员更好地为临床.为病人服务.
作者:陈震雷;丁玉琴;周根才;姚国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就儿童用药的安全问题,统计我院不按生产规格用药处方,分析其带来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希望政府部门重视儿童用药安全问题,重视儿童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鼓励企业生产儿童药物.
作者:成琳;林海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