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瑶;郑嘉蓉;谭开彬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以其广度的多交叉性和深度的多层次性,成为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当代医学免疫学为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认识;为疾病的诊疗和预防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和新途径,它对构筑医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 .然而,由于医学免疫学的理论具有相对独立性、名词概念新颖繁多、内容抽象深奥、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等特点,大部分学生反映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中难的课程之一.因此,如何适应当代医学免疫学发展的需要,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成为该课程教学的关键.现将本校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如下,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张绍兰;张晓;邹强;李晋川;程晓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性知识教育方案的发展在美国经过5个阶段,并于1991年制定了里程碑式的<全国综合性教育大纲>[1].我国性知识教育没有这样较明显的阶段性积累.虽然我国政策一向提倡进行性教育,如<中学德育大纲>(1988)、<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中国计划生育工作纲要(1998~2000年)>中都有提倡、鼓励进行性健康教育的内容,但就实际情况来看,效果不佳.大学生性知识现状值得心理、教育工作者重视和思考.
作者:张夔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电针组选关元、中极、次髎、会阳等穴行电针治疗,对照组口服托特罗定或坦索罗辛.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尿流率-盆底肌电图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电针治疗后IPSS评分、Qmax、Qave、TL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总有效率90.6%,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疗效好,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方法;电针可以改善由盆底肌紧张所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失调,这可能是电针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的主要作用机制.
作者:张杰;刘朝东;丁燕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初步探讨踝臂指数(ABI)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分析103例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心内科测定踝臂指数并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狭窄分为正常、轻度狭窄(每支狭窄程度均小于或等于50%)、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每支狭窄程度均大于或等于50%)五个等级.将踝臂指数与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分析踝臂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踝臂指数值逐渐降低.结论 ABI与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薛红;张晔;王旭开;杨成明;王红勇;傅春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普伐他汀对高血脂症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消退作用及降脂疗效.方法 测定60例高血脂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普伐他汀20mg,治疗6个月后TC、TG、HDL-C、LDL-C及颈动脉斑块的变化.结果 所有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均明显缩小,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TC、TG 和LDL-C 有明显下降,同时HDL-C 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普伐他汀可缩小颈动脉粥样斑块,有效降低血脂,从而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唐渝平;徐幸;钟淼;史若飞;岳瑞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他克莫司软膏对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面部激素依赖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治疗组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对照组外用丁苯羟酸乳膏,疗程4周,疗程结束后对比观察患者面部皮炎皮损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轻,患者可耐受,对照组不良反应较重,2例患者因无法耐受而中止治疗.结论 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安全且效果良好 .
作者:黎斌;刁庆春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肾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膀胱癌.而肾癌伴腔静脉癌栓并非罕见,近年国内报道逐年增多[1].肾癌伴腔静脉癌栓是肾癌的晚期表现,如不及时治疗,预后很差.本科于2009年2~4月收治了2例肾癌伴腔静脉癌栓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罗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初步评价多吉美(sorafenib)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2月至2009年5月本院6例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连续口服多吉美400mg,2次/天,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4例患者肿瘤转移灶体积均明显缩小(PR),1例肺转移灶完全消失(CR),1例髂骨转移灶缩小3个月后开始稍增大,但未大于或等于20%或出现新病灶(SD).结论 多吉美能有效地抑制转移性肾癌生长,显著延缓其进展,延长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王德林;吴小候;蒲军;何云峰;唐伟;陈在贤;李曾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比较3种能量方式的经质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在本院用气压弹道、气压弹道联合超声及钬激光3种能源方式进行了经皮肾镜碎石术的102例病历资料,比较3种方式碎石术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组手术时间较气压弹道和钬激光碎石组明显缩短;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组结石清除率高(92.8%),钬激光碎石组其次(74.4%),气压弹道组低(51.4%),3个组两两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个组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气压碎石的PCNL手术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钬激光碎石也较弹道碎石的PCNL提高了结石清除率.
作者:尹志康;吴小候;唐伟;陈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肾癌根治术腹腔镜组(A组)和同期肾癌根治术开放组(B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A组中1例因肿瘤位于肾上极,无法剥离肾上腺与腔静脉的界限而改开放手术,1例因损伤肾静脉出血难以控制而改开放手术,22例手术成功;B组手术均成功,1例术后10个月因肺部出现转移而放弃进一步治疗,余均无瘤生存.腹腔镜肾癌根治术随着手术熟练程度的提高,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后腹腔镜以及经腹腹腔镜与开放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6±10.5)、(126±16.5)、(161.2±15.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10)、(60±15)、(230±45)m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5±1.2)、(5.8±1.1)、(9.5±1.5)d,两大组术中及术后未发生明显并发症,随访6~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穿刺通道的种植性转移,腹腔镜组、后腹腔镜组均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 与传统的腹腔镜根治性肾癌切除术相比,手术熟练程度提高后的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对T1N0M0和T2N0M0期肿瘤控制,临床疗效相同.
作者:韩振华;张晓阳;涂果;朱耀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在人工流产中的疗效.方法 对108例早孕妇女,在常规消毒的同时,静脉注射丙泊酚,观察麻醉效果,宫颈松弛、人工流产综合征(PAAS)发生率及出血量以及苏醒情况.结果 丙泊酚应用于人工流产术,起效快、镇静效果明显.宫颈口松弛,无1例发生PAAS,不增加出血量.结论 丙泊酚静脉麻醉是人工流产术中的适宜麻醉方法之一,可达到无痛人工流产的良好效果.
作者:陈默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术治疗并发息肉的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相关技巧.方法 采用硬性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术治疗并发息肉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9例.结石直径8~27mm.在结石周围或下方均并发息肉.结果 89例患者息肉均一次治疗成功;除3例上段结石被冲入肾盂外,其余均单次原位碎石成功.术后有轻微血尿,无低热、肾区疼痛等不适.术中发生输尿管穿孔2例,留置双J管4周后治愈.结论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术是治疗并发息肉的输尿管结石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作者:陈刚;吴小候;唐伟;尹志康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由于耐药菌株蔓延、HIV感染、流动人口骤增,全球结核病疫情雪上加霜,2005年新发感染结核患者900万,死亡160万[1].中国的结核病例数和死亡率已经位居各种感染性疾病之首.由于传统流行病学方法不能很好地揭示其传播规律,多种基因分型技术用于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疫情监测、传染源追踪、传播途经查证、复发菌株鉴定、实验室交叉污染的检测等研究中.目前使用为广泛的是IS6110-RFLP、Spoligotyping和VNTR技术.
作者:陈志;郑幸福;陈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预后影响甚大.应用扩血管药物仍然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本科对46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PH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烽;谭益;李国志;唐胜军;张俭荣;赖登祥;杨超;向舒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妊娠晚期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产妇剖宫产的麻醉管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6例妊娠晚期合并心衰围术期处理的临床资料、围术期处理和佳麻醉方法.结果 16例妊娠合并心衰剖宫产患者胎儿取出10min后心率、血压等生命参数较术前明显改善,产妇安全度过围术期,并痊愈出院,新生儿18例(包括2例双胎)全部存活.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的监测手段、合理补液、选用局部麻醉联合全身麻醉,是保证妊娠晚期心衰剖宫产术母婴平安的有效麻醉方法.
作者:余云明;朱宁池;李霞;邓清华;周文;秦俊;黄明成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肾上腺来源的无症状嗜铬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肾上腺来源的无症状性嗜铬细胞瘤23例,讨论其诊断、术前准备、手术方式与围手术期注意要点.结果 18例顺利切除肿瘤,其中腹腔镜切除11例,开放手术切除7例,术中出现血压升高14例.5例诊断腹膜后包块于本院外科治疗,其中4例术中血压控制后行开放肾上腺切除术,1例血压升高到240mm Hg/160mm Hg无法控制,面色苍白,立即中止手术,关腹后扩容降压治疗4d、再次开放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切除肿瘤大12.0cm×8.5cm×6.5cm,小1.1cm×0.7cm×0.5cm.结论 对无症状性嗜铬细胞瘤,尤其肿瘤较小的更应引起重视,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和患者顺利恢复的关键.
作者:何云锋;吴小候;唐伟;陈在贤;王德林;尹志康;蒲军;陈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8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个组,一组患者膀胱灌注羟基喜树碱(HCPT)32例,另一组膀胱灌注吡柔比星(THP)36例,随访6~24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THP组2年复发率为13.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9%;HCPT组2年复发率为25.0%,不良反应发生率59.4%,比较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好,是较为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疗药物.
作者:蒲军;吴小候;唐伟;陈在贤;王德林;何云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2000~2008年收治的260例闭合性肾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非手术治疗224例(86.2%);手术治疗36例(13.8%),其中肾切除14例,肾修补9例,肾动脉栓塞治疗13例.结果 本组平均住院时间22d.242例治愈,18例死于合并伤,其中15例死于早期顽固性休克,另3例死于颅脑损伤.随访167例,随访2~18月,定期复查尿常规、IVU及血压均正常.结论 B超可作为闭合性肾损伤的筛查手段,CT检查是闭合性肾损伤准确诊断与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肾损伤大部分可保守治疗,严重损伤需手术治疗;微创治疗是治疗闭合性肾损伤的趋势.
作者:杨林;郑祥奇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人疱疹病毒侵入介导因子(HVEM)基因突变体腺病毒载体对小鼠心脏移植受体Treg(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 HVEM基因突变体腺病毒载体转染心脏移植物,行颈部异位心脏移植后观察其对受体小鼠Treg数量和功能的影响,并检测该腺病毒对供受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中IL6和TGF-β的影响.结果 HVEM突变体腺病毒载体转染心脏移植物后对移植受体Treg数量有增加,功能有增强的作用,移植物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该腺病毒处理供受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体系后,培养上清液中IL-6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上调.结论 HVEM突变体腺病毒载体在延长小鼠心脏移植物存活同时提高受体Treg的数量,并显著上调了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提示HVEM-BTLA通路通过干预受体Treg功能是延长移植物存活的可能机制.
作者:冯嘉瑜;肖亚;范明齐;黄赤兵;张艮甫;王平贤;贾维胜;方针强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加强严重胸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管理,有效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重危患者抢救成功率. 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科2005年12月到2008年12月40例严重胸外伤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临床观察和呼吸道管理经验,提出更有效的呼吸道监护措施. 结果 4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休克、止血、抗感染等紧急救治的同时予以有效的呼吸道监护和管理,4例呼吸衰竭很快得到纠正,32例呼吸困难迅速好转.38例未发生肺部并发症而治愈出院,1例发生ARDS转ICU治疗,另1例因重度失血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规范严重胸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管理行为,积极做好呼吸道监护工作,防止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重危患者护理质量
作者:叶寿惠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