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糖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死亡率的关系分析

刘新林;梁志军;邓雄;蒋海平

关键词: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入院血糖, 死亡率
摘要:目的 探讨入院血糖水平对神经外科ICU危重症患者关系.方法 对经外科ICU危重症患者3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院即刻血糖和次日空腹血糖的平均值分为:血糖≥10.0mmol/L组(Ⅰ组)和血糖≤10.0mmol/L组 (Ⅱ组).结果 Ⅰ组患者死亡率为7.8%,Ⅱ组患者为19.5%,Ⅱ组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Ⅰ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外科ICU危重患者入院高血糖死亡率高.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参龙宁心胶囊与参松养心胶囊和稳心颗粒对于治疗房室早搏的分类探讨

    房室早搏在中医学上与心悸和胸痹有关.而在西医学上,则早搏是一种提早的异位心搏,也叫期前收缩或期外收缩,过早搏动简称早搏,系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心房、心室、房室结区)提前发出激动所致,也称期前(期外)收缩.早搏的原因还不十分清楚,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儿童中甚为少见,而在老年人中则较为多见.

    作者:郑茜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防治硬膜外麻醉内脏牵拉反射作用的观察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与哌替啶辅助硬膜外麻醉用于防治阑尾切除术中防治牵拉反射的效果.方法 60例拟行阑尾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和哌替啶组(D),每组30例.经T11~12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麻醉平面固定后,切皮前S组在30s内经上肢静注舒芬太尼0.25μg/kg,D组静注哌替啶1mg/kg,两组均面罩吸氧.记录麻醉前(T1),平面固定时(T2),牵拉腹膜时(T3),牵拉阑尾时(T4)的血压和心率,和牵拉痛、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评估防治内脏牵拉反应效果.结果 S组患者T1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高于T2、T3、T4时,T3、T4时心率低于D组同时点心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T1时心率高于T2 时,与T3、T4时相较无统计学差异,各时点血压无统计学差异.S组患者牵拉痛和呕吐发生率低于D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对防治硬膜外麻醉时内脏牵拉反射有较好的效果,能很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平稳.

    作者:杨卫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对我科2008年5月~2010年5月治疗的28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并对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经早期康复护理后Barthel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院4周后治疗组肌力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恢复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王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无线心电遥测监护在恶性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无线心电遥测监护在恶性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系统复习近四年2100例患者的心电监护资料,并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而探讨无线心电遥测监护对恶性心律失常诊断的价值.结果 共检出各种心律失常1785例,其中包括恶性窦性心律失常,恶性房性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结论 无线心电遥测监护对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必将在将来具有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雷进红;卢跃棣;黄成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对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采访工作的探讨

    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现状,着重分析了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的特点,分析了造成图书馆经费短缺的因素,并提出了积极争取增加图书经费,做好数字资源和纸质资源的采访工作的对策,为进一步做好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邱进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剖腹产手术204例临床总结

    目的 对连硬麻醉用于剖腹产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一般是采取L1-2或L2-3间隙穿刺,并向上置管2~3cm.使用利多卡因1~1.6%或1~1.6%利多卡因与0.1~0.2%地卡因混合液注射.结果 患者均麻醉成功并完成手术.结论 使用两点注药法,完善了髓神经的阻滞,可以提高剖腹产的麻醉效果.使用1%利多卡因-0.2%丁卡因已经足以帮助完成手术.

    作者:谭静;聂玉敏;李少琼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护患沟通——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生活的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价值观、健康意识及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护患矛盾日趋突出,严重影响广大医护人员及医院的形象,阻碍医学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和亲和力,从而减少矛盾,提高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基于与护患家属沟通的重要性,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梁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门诊糖尿病患者管理档案的建立与使用

    门诊是糖尿病患者就诊的主要场所,而笔者在门诊工作期间发现门诊诊疗存在一定缺陷,例如:门诊医生少,患者多,就诊秩序混乱,影响医生对患者的诊疗;因人力有限,门诊未能开展健康教育指导,不能满足患者就诊需求;门诊病历上记录的患者病史不全面、尤其是并发症的筛查及生化检查未能按期进行,致使患者的诊疗不规范,影响门诊医疗质量;患者对疾病不了解,往往偏信广告,造成治疗终断,患者流失,且有碍于患者疾病的转归,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司涟;万兵花;闵洪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广州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实践

    近三年来,广州市卫生信息化力度不断加大,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通过对广州地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实践的介绍,期望可以给其他地区提供一定的借鉴,促进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多点开花.

    作者:李泉;高昭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56例新生儿休克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休克的病因,提高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对56例新生儿休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感染是引起新生儿休克的主要原因,其次为心源性休克;56例患儿中死亡11例均为中重度休克患儿.结论 新生儿休克病死率高,应严密监护高危新生儿,早期发现及治疗,降低病死率.

    作者:梁宇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南充市城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分析

    目的 了解南充市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方法 采用自编的高血压病人用药依从性问卷,对39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用药依从性佳者为37.9%,用药依从性不佳者为62.1%.结论 该地区高血压用药依从性整体情况都较差,又以低、中危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表现更为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长期用药控制血压的意识和重要性认识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有效手段.

    作者:杨帆;姜兵;刘小琴;李颖;万邦磊;郑波;蒲天强;强正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县级医院尿激酶急诊溶栓治疗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尿激酶急诊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68例发病至溶栓≤6h内就诊至溶栓时间<3h者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疗效、副作用及病死率.结果 68例患者再通率达到82.35%(56/68);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57.35%(39/68);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为7.35%(5/68); 4w内病死率为2.94%(2/68).结论 尿激酶急诊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较大限度地减少治疗耽搁时间,提高再通率,减少病死率,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世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位性截瘫合并全身多处Ⅲ期压疮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溶液(商品名称:贝复济)联合局部氧气、红外线照射治疗对Ⅲ期压疮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0年11月高位性截瘫合并Ⅲ期压疮入院患者11例,利用贝复济联合局部氧气、红外线照射治疗压疮创面,2次/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 贝复济联合局部氧气、红外线照射治疗压疮效果满意,平均愈合时间为(18.0±2.5)d.结论 贝复济联合局部氧气、红外线照射治疗对Ⅲ期压疮的治疗效果满意,易于操作.

    作者:张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标本采集误差对血生化检验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不合理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探讨如何正确采集标本,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分析血标本2248,尿标本2090份,大便标本448份,细菌培养标本134份.结果 血标本合格率99.6%,尿标本门诊合格率95.5%,住院患者合格率75%,大便标本合格率82%,细菌培养标本合格率82%.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视合格的标本采集,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才能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宏伟;郑华;董淑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医院工作人员精神文明建设思考

    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医院系统改革、稳定和发展重要的政治、组织保证,必须加强医院系统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医院系统又快又好的发展.医院工作人员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提高医院整体素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都具有重大意义,所以科学有效地推进新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当前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本文就医院工作人员精神文明建设现状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作者:王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64排CT重建对先天性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64排CT重建技术对先天性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外科手术证实的4例先天性肺隔离症患儿的64排CT增强扫描及后重建技术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例经外科手术证实均为肺内型先天性肺隔离症,其中3例位于左下叶后基底段、1例位于右下叶后基底段,均位于下叶内后方脊柱旁沟内,呈边界清晰多囊腔样占位表现,MPR、MIP、VRT等重建技术能明确显示先天性肺隔离症的异常体动脉供血、引流静脉及隔离肺内的丰富血管网,并可通过调整窗宽、窗位显示隔离肺全貌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64排CT重建技术对先天性肺隔离症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尤其VRT重建图像能够立体、逼真、直观显示先天性肺隔离症的异常体动脉供血、引流静脉及隔离肺内的丰富血管网.

    作者:陈伟良;时胜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手术室贵重仪器的保养及管理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难度手术相继开展,许多手术需要通过精密仪器辅助完成.许多仪器具有精密贵重的特点,在其使用过程中必须注重保养,加强管理,否则的话不仅会缩短贵重仪器的使用寿命,而且还有可能影响手术进程,甚至威胁病人的健康.为了保证手术室贵重仪器的正常使用,现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康玉玲;杨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卧床患者并发褥疮的护理体会

    目的 预防褥疮的发生、加强难免褥疮和院外褥疮的治疗及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所有入科患者进行皮肤状态评估,采用NORTON评分表和本院自制的皮肤问题评估申报表进行评估,并将病情危重患者、手术期强迫体位患者、长期卧床患者的全身皮肤纳入质量管理重点监控范围;改进护理措施加强难免褥疮和院外褥疮的防治.结果 全年共收治18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 褥疮护理管理的加强,杜绝了院内褥疮的发生,提高了院外褥疮的治愈率,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冯淑兰;董淑萍;李忠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非药物护理干预对儿童静脉输液效果影响

    目的 探讨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非药物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80例需静脉输液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按常规的输液操作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非药物护理干预方法.采用Wang-Baker笑脸量表和FLACC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儿在静脉穿刺时的疼痛评分,观察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静脉一次穿刺成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采用系列非药物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在静脉穿刺性疼痛、静脉输液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情况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通过非药物护理干预方法减轻了儿童静脉输液的疼痛反应,提高了患儿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一针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徐慧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应用与需求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

    通过对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师生的电子资源应用和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针对用户使用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议,以促进图书馆更好地为该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作者:沈林林;刘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