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种植义齿中的应用

邹智群;胡忠博;孙飞;吴孝楠;纪春丽;赵秀兰

关键词:三维成像, 义齿
摘要:目的 探讨螺旋CT成像技术对牙列缺失的颌骨评价及测量参数对牙种植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牙列缺损或缺失行种植义齿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扫描层厚0.9 mm,后重建0.45 mm,将扫描数据传至工作站,对上、下颌骨行三维容积再现(VRT)、曲面重建(CPR)、多层面重组(MPR)等多种后重建技术,贮存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分析、测量.结果 螺旋CT多种后重建技术能清楚显示骨质的细微变化、骨密度和有无病变及病变的范围,清晰分辨与精细测量缺牙区与邻牙、上颌窦底、鼻腭管、下齿槽神经管及颏孔的距离.结论 螺旋CT及多种后重组技术能对口腔种植术提供客观的评价及重要的指导价值.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高职《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随着健康观念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为护理对象提供高质量的以人为中心的,以护理程序为指导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已在国内广为开展.高职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能独立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人文素质良好,有一定发展潜能的应用型高等护理人才[1].

    作者:佟玉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后饮食的护理干预

    扁桃体腺样肿大的患儿睡眠时有打鼾、呼吸不畅、呼吸暂停等现象,这样不但引起咽鼓管阻塞,鼻腔和呼吸道炎症,还可因长期鼻塞影响小儿口腔、鼻腔、胸腔及全身的生长发育,是引起儿童上呼吸道阻塞的重要原因之一.鼻内窥镜下行扁桃体切除腺样体刮除术是治疗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肿大、肥大的消除上述症状的有效方法.而术后严格的饮食控制是促进小儿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之一.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10日,共收治62例,均在鼻内窥镜下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治疗,经系统的饮食护理干预、规范的手术期护理、正确的出院指导,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

    作者:黄家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血样放置时间不同对血凝四项检测的影响

    按照我国卫生部制订的<我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规定,凝血因子血样收集与操作间隔时间应为室温2h,2~8℃ 4h,-20℃ 2周,-70℃ 6个月,但根据临床经验,这些条件在很多情况下难以满足,因此有必要对血凝四项试剂检测贮存室温下0h,4h,6h,12h的血凝因子血样结果进行研究,以达到初步了解室温保存血凝因子血样对血凝四项检测结果是否有影响的目的.

    作者:王景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儿科留观输液患儿及其家属中的应用

    儿科急诊由于其流动快、病情复杂且变化快,留观时间的短暂性,护理工作应急性强等特点,对留观输液患儿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一直以来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1].我院在2010年10月份在急诊室对留观输液患儿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总结出适合急诊特点的健康教育方式,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定芝;刘花艳;曹敏;禹晶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医院经济成本核算问题探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医院的经济管理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医院的成本核算在成为医院经济管理重要手段的同时,也已成为医院管理中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如何对医院的各项成本进行核算,更是财会人员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作者:郑伊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提高医学高校临床青年教师理论教学水平的探索

    医学高校附属医院的临床青年教师既在临床科室上班,又肩负着高校学生的教学,包括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临床见习及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高等医学院校的理论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理论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医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医学合格人才的培养.本文从青年教师的培养、听课(本人及督导)、集体备课、试讲、理论课大赛、网上评教、导师制等方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与措施.

    作者:邓红星;陈宜高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患者夜间睡眠的护理

    在疾病的治疗和修复过程中,患者机体所处的佳状态,是睡眠状态.如患者的睡眠发生异常或长期保证不了夜间应有的睡眠,中枢神经系统和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机能则得不到足够的休息而处于低能状态,降低了机能的抵抗力和战胜疾病的能力,不利于机体的恢复.为此,患者夜间睡眠的护理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孙风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甲型H1N1流感111例临床诊断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重症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9年8月~2010年2月马鞍山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111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治疗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 马鞍山市传染病医院呼吸科共收治住院甲型H1N1流感111例确诊病例83例,临床诊断及疑似病例28例,高危因素病例54例,重症病例8例,危重2例,有流感患者接触史者有108例,治疗方面使用奥斯他韦或军科奥韦(达菲)99例,综合中药汤药,中成药,中药注射液治疗95例,加用抗生素治疗 96例,综合止咳对症治疗 70 例.成功抢救危重症病例8例,危重症病例2例,病例痊愈出院111例(100%),死亡0例.结论 甲型H1N1流感危首发高热、咳嗽,肺炎是主要并发症,高危因素病例是危重症病例的基础.及时给予抗病毒中药治疗,绝大多数均能获得痊愈,预后良好.

    作者:甘能金;陈兰波;邓旭平;朱海华;王怀详;李宏;陶德刚;刘芳;王丹丹;王静;张明龙;马作叶;叶璐;祝为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前列腺切除术后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 探讨耻骨后前列腺切除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术后持续心电图监护、血氧饱和度及生命体征监测,有效膀胱冲洗,术后镇痛和导尿管气囊早期减压,以及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结果 全组30例患者,平均住院13天,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通过加强监护和综合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前列腺切除术后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杜秀玲;王作香;梁振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重型病毒性肝炎258例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 研究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与其治疗方法以及预后分析.方法 对2005年2月~2009年12月确诊的258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8例重型肝炎中,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发生率8.14%,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和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发生率高.HBV 感染是主要病因,HBV与其它病毒重叠感染较多见.治愈30例,好转63例,自动出院9例,病死156例.结论 HBV感染是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原体,HBV与其它病毒重叠感染应引起重视.及时诊断、治疗并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并发性反应的发生,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作者:吴小宁;徐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析病案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医院病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病历档案在医疗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通过分析目前病案管理工作现状,提出了转变传统的病案管理、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素质、依法管理病案、领导要重视病案管理工作等适应新时期病案管理工作要求的四个方面对策..

    作者:余素光;郑玉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对治疗胆石症、胆囊炎、胆囊息肉的护理体会.方法 5a 1000 余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的认真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认真实施和评价.结果 腹腔镜手术患者也有一些不适,但与开腹手术比较却轻微得多.结论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应用,护理工作的重点由大量的临床护理转向健康宣教、人性化护理.

    作者:徐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和护理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问题及护理.方法 对我科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及护理干预.结果 减少了副反应,延长了留置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减轻了患者痛苦,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凌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68例玫瑰糠疹的护理

    玫瑰糠疹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炎性反应性皮肤病.2009年10月~2010年10月,我科对68例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许红梅;马立军;仉鹏;高影;王庆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概述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aemorrhage,PPH),为分娩期为常见、复杂、乃至危及产妇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分娩期收集和测量失血量有一定的困难,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发病率更高[1].

    作者:张开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临床静脉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与防治措施

    输液反应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现象.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临床越来越多采用静脉给药的方式,以求达到更快、更好地治疗疾病的目的,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输液反应也因此而出现.输液反应主要包括热原反应、变态反应及其他等几种类型.本文就引起输液反应的影响因素及相关防治措施进行总结归纳.

    作者:杨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对遗传学中几个常用术语的探讨

    在遗传学中,遗传、变异、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纯合体、杂合体是常用的几个名词术语,在不同的教材和参考书中解释不尽相同,部分定义不够准确,少数定义存在错误.而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应当有一个精准的定义.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多年教学工作的领悟,对遗传学中常用的几个术语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对这几个术语的定义是否合理,请同行及专家指正.

    作者:赵斌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抗结核药物副作用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抗结核药物胃肠道副作用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9月对我院16岁以上260名肺结核患者采用了护理干预.结果 与结论全院各科对16岁以上260名患者进行护理干预,92%患者可以通过护理干预减轻抗结核药物的副作用,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对控制结核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孟桂云;杨风琴;陈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双胎胎头绞锁1例

    双胎妊娠属高危妊娠,其围产儿死亡率高达10%~15%[1].胎头绞锁是双胎妊娠中围生儿比较罕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第一个胎儿为臀位第二个胎儿为头位者,分娩时,第一个胎儿头部尚未娩出,而第二个胎儿头已入盆,两个胎头颈部交锁,造成难产[2].我院收治1例胎头绞锁产妇,现将其处理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范永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后位纵切纵缝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研究

    目的 改进慢性肛裂的手术治疗方式,观察其疗效.方法在肛管后正中纵形切开长约1.5~3.0cm,切断内括约肌,扩肛并游离皮瓣后将两侧皮缘与切口基底原位缝合.结果 89例患者全部一次治愈,无创口感染、肛门狭窄、变形等并发症,术后随访78例,信访11例,无合并症和后遗症.结论 纵切纵缝术可用于治疗慢性肛裂,其更适用于肛管皮肤无或有轻度疤痕患者..

    作者:林中超;彭洪;祝秀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