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风瑞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高校现代化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实验室硬件设施日趋丰富.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已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针对当前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完善仪器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信息档案、保养维修,以及管理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杨雪梅;王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内科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痊愈或有效者45例,无效4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8.2%.结论 老年性PU患者应早确诊、早治疗,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作者:董自宇;乔艳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孕三烯酮、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拟手术病例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孕三烯酮组和米非司酮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孕三烯酮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孕三烯酮口服;米非司酮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随访2a.比较3组疗效和妊娠率.结果 米非司酮组的疗效和妊娠率明显优于孕三烯酮组,孕三烯酮组的疗效和妊娠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米非司酮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显著,能提高患者妊娠率.
作者:张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创伤性骨折严重的并发症,起病急、发病迅速,若不及时诊治,病死率高达10﹪-50﹪,多数认为其与长管状骨骨折的微脂肪滴随血液栓塞于肺、脑、肾等脏器的微小血管,致微循环障碍,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因此,严重骨折,特别是多发性长管状骨骨折,首先予以妥善固定,尽量少搬动,以减少骨折断端活动及损伤.故观察重点是生命体征的变化、精神、情绪、意识变化,当排除胸、腹、脑损伤,休克纠正后,患者在短期内出现呼吸及意识方面症状,脂肪栓塞可能性大.确诊后规范而得当的护理是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
作者:谢月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标本溶血是临床生化检验中常见的一种干扰和影响因素[1].标本溶血后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患者当时的身体状况,临床医生不能正确地做出判断、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苗青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造影剂肾病的预防方法.方法 对2008年8月~2010年8月的3例IVP造影后发生的3例CIN患者分析、比较;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与结论造影前对患者相关危险因素、肾功能进行判断,造影剂种类及剂量选择应用对预防造影剂肾病意义较大.
作者:师明钿;丁刈茵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院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84例.阿奇霉素剂量按10 mg/(kg·d),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配制成阿奇霉素浓度为1.0 mg/ml静脉滴注1~3 h,疗程为5~7 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外周血、肝功能、肾功能、X线胸片变化,并取咽部或上呼吸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阿奇霉素药敏试验,或取上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清进行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菌抗原或抗体检测.结果 痊愈32例,显效42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88.1%.12例发生不良反应,占14.3%,其中,纳差6例,恶心、腹痛3例,皮肤风团1例,静脉滴入处疼痛2例,停药1 d后不良反应消失.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好,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宝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相关问题及护理.方法 对我科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及护理干预.结果 减少了副反应,延长了留置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 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减轻了患者痛苦,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赵凌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探讨采用闭合交锁髓内针固定治疗方法对胫腓骨骨折的疗效.通过对临床资料的整理分析,加之以悉心观察手术前后患者情况,归纳出闭合交锁髓内针这一治疗方法对胫腓骨骨折的疗效及成功率.通过实施闭合交锁髓内针这一治疗方法,案例56例,术后基本能实现解剖复位,未出现断端成角及分离现象,经过长时间的随访调查,临床满意率达到90%以上,术后并发症少,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杭明坤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风病又名卒中、真中风、类中风、偏枯等,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是目前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一旦发病,有很高的病死率及明显的致残率.笔者通过对我院自2007~2009年36例混和性中风患者的临床观察,现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尤书德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方法 分别统计住院、门诊及体检患者尿常规检验标本数量及不合格率,分析产生原因.结果 接受尿常规检验标本303例,不合格标本68例(0.60%).结论 不合格标本主要来自住院患者,常见的原因为标本量少,其次为标识错误、申请填写不详等,这些情况都可以通过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来杜绝和避免其发生.
作者:王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 是各种退行性颈椎疾病中严重的类型,是55岁以上人群中引起脊髓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
作者:张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人工破膜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分析、总结我院产科2008年12月~2009年12月间180例正常阴道分娩产妇中不同方式破膜,其对产程情况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在正常产程中及早施行人工破膜可缩短产程,促进分娩过程,减少滞产的发生.
作者:任巧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骨关节炎(OA)是一种慢性关节进行性退变、软骨下骨质增生的骨关节疾病,临床以关节疼痛、变形和活动受限为特点,所引起的功能障碍是老年人致残及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刘勇华;涂萍;周筱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高脂血症以往都是老年病,而今30~40岁的人有很多血脂明显高于正常,高脂血症的年轻化,除遗传因素外,与年轻人工作压力过大、少动、长期熬夜等因素有关,饮食营养不平衡如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摄入不足,再加上吸烟、喝酒等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导致血液粘稠,工作忙,身体锻炼少,体质减弱,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往往会引起或者加重高脂血症的发展.
作者:刘淑翠;吕翠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临床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经常暴露于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中,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如被各种污染的针头刺伤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后果,其中艾滋病、乙肝、丙肝病毒感染是生物性职业危害的主要种类.为了减少针刺伤的发生,应树立防护意识,积极采取防护措施,营造健康、和谐的工作环境,维护临床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作者:姜莉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舒适护理策略.方法 通过对影响AMI患者不舒适等问题,采用问卷调查,对217例AMI患者制定佳的护理策略并实施.结果 与结论对AMI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护理措施,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崔俊丽;徐长秀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42例内镜下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配合,及术后对病情的密切观察、饮食管理、心理护理、用药观察、出院指导,认为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是治疗和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通过全程良好的护理,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大出血的发生.
作者:何怡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内分泌疾病,本人对社区85例糖尿病人进行了系统的健康教育及全方位的护理,使病人血糖控制良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使病人增强了生活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雷英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如何护理压疮患者.方法 对1例Ⅲ期压疮患者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压疮局部护理等方法.结果 此例患者压疮痊愈出院.结论 我们这例患者的压疮护理既简单,效果很好,值得向广大护理同行介绍推广.
作者:周元华;陈利清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