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自宇;乔艳春
早产儿头皮静脉和四肢静脉较细,血管壁薄、弹性差,静脉穿刺成功率低,保留时间短,反复穿刺易造成血管损伤,并增加感染的机会.
作者:刘素品;汪洁;李玉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探讨研究中药外治颈椎、腰椎疼痛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上疾病由劳累、受风、着凉、风湿寒邪外侵,筋脉瘀阻、气滞血瘀、出现疼痛和炎症,用电磁式推浴治疗器加水与中药浴双脚来治疗颈椎、腰椎疼痛病.用痹痛剂类药物以温阳散寒活血化淤疏通经络,祛风除湿、消炎止痛、益气温阳、强筋壮骨为主.使专用腿浴袋加水1500ml,加痹痛剂50ml于袋内并放浴器水中.浸泡双下肢43℃以上,每次45min左右,1次/d,7d为1个疗程,治疗2~4个疗程消肿去痛100%疗效显著.
作者:吕艳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新的时期,向新的护理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考验,如何管理好本护理单元,是现任年轻护士长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就我从事临床护理及管理的十多年的经历,谈谈我对护理管理的认识:
作者:马士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对我科2008年5月~2010年5月治疗的28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并对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经早期康复护理后Barthel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入院4周后治疗组肌力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恢复具有重要影响.
作者:王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用于12~28周妊娠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米非司酮口服联合经腹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与单纯经腹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序贯应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做对比分析.结果 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用于12~28周妊娠流产成功率100%,优于其他的流产方法.结论 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用于12~28周妊娠流产操作简便,效果确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雪清;邓芳;彭川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艾滋病本身没有特异的临床症状, 它对人体的危害是由于在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 各种机会性感染所造成的[1].因此, 艾滋病防治涉及到许多种疾病.在综合医院,大部分艾滋病患者多因其他疾病入院,当被告知有关艾滋病的相关信息时,患者大多始料不及,其反应复杂多样,往往强烈的心理反应强于原有的病情症状,因此,做好综合医院艾滋患者告知及转介工作,不仅能使艾滋患者情绪稳定及得到对应的积极治疗,对医院的正常工作亦有积极意义.
作者:郑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对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相互作用进行探析.方法 对癌症患者实施治疗,分析其心理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患者精神因素的差异明显影响治疗效果,悲观患者化疗,放疗的效果及手术成功率较乐观患者低.结论 社会心理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它将影响癌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作者:涂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总结了184例胸腔内注入尿激素酶治疗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病人的护理体会,认为护理的关键是观察病人体温的变化,胸水的颜色及指导病人适当的活动,加强营养和心理护理.本组184例出现发热4例,血性胸水19例,但均未出现血色素下降的情况.
作者:王晓岚;康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眼内容物剜除术自体巩膜包蔷羟基磷灰石(HA)义眼庳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2例行眼内容物剜除术的患者同时剪断视神经、保留自体巩膜植入(HA)义眼座.结果 12例患者术后均I期愈合,义眼活动度及眼外观形态满意.结论 (HA)材料制作义眼座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排斥反应低,保留的自体巩膜使HA得以双层巩膜加固,提高于术成功中.
作者:周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进行观察,采用日本光电6511型心电图仪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结果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心律失常,占发病率的91.7%,低电压占28.3%,传导阻滞占21.7%,ST-T改变占35.0%,Q-T间期延长占3.33%.30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出院时心电图检查有明显改善.结论 虽然心电图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对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指导用药、估价心肌受损程度及预后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作者:牛宝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1 病例介绍2009年4月30日上午县人民医院通过疾病监测网报告:儿科接诊2例手足口病患儿(未住院).经调查得知:1.1患儿张博文,男,幼托儿童,2003年11月18日出生,家住阜蒙县平安地镇勿可湾村,就读于平安地镇勿可湾村希望小学学前班.患儿于2009年4月29日手、足跟、口腔出现皮疹,无咳嗽、恶心、呕吐及腹痛症状,于29日晚到县人民医院就诊.患儿张博文无外出史、无与手足口病患儿接触史,自家及学校饮用大井水.患儿有时喝白开水.患儿发病前7天以来,接触的人群情况,见表1.
作者:张利;李秀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应用为广泛的技术操作,是临床防治疾病和抢救病人的重要手段,是衡量护士技术水平的标准,是抢救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术保障.
作者:郭顺琴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腮腺改良切口在腮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 21例腮腺切除术应用腮腺改良切口.结果 手术历时1.5~2h,无1例出现面瘫,腮腺漏.随访半年至1年,未见复发.结论 腮腺改良切口,切口位置隐蔽,易被年青人接受.不增加手术时间及手术难度.但只适宜于4cm以下良性肿物,术前须肿物细针穿刺及术中冰冻切片排除恶性肿瘤.
作者:陈爱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观察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康复的影响,探讨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6年10月-- 2008年10月呼吸科门诊临床稳定期COPD患者50例,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呼吸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02年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治指南>,男38例,女12例,年龄58-78岁,平均年龄66岁,体重指数(BMI)< 18kg/m2,严重的肌肉关节疾病,运动障碍和心力衰竭除外.本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前只采取门诊治疗,未采取任何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开始的同时,照常进行常规的门诊治疗,给予心理情绪,躯体功能,生活行为等护理干预,持续8周.第一周每天由护理人员进入家庭走访进行护理干预,第二周隔天一次,此后六周每周两次家访,督促护理措施的执行情况,检查干预效果,分别测量干预前后FEV1% 、VT、RR、大吸气末压.大呼气末压(PImax、PEmax )PaO2、Brog评分,体重(kg),SWT距离(m),末梢血WBC(×109/L)计数,其中FEV1% 、VT、PImax、PEmax分别测3次取其平均值.结果 本组病人经过8周的护理干预后,VT、RR、PImax、PEmax 、PaO2、Broy 评分、SWT距离较干预前均显著增加(P<0.01 )其改善率分别为9% 、20%、13%、11%、14%、20%、16%,体重,白细胞总数(WBC)较干预前亦增加(P< 0.05)其改善率分别为5~6%,仅FEV1% 无变化、无意义.结论 COPD是一种肺功能进行性受损害且不完全可逆的疾病,所以缓解期选择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控制和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缓解症状,增强免疫力和运动耐力,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克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切口处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近两年我院普外科发生各种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切口引流时间短2d,长9d,平均4.7d;对照组切口引流时间为4d,长为12d,平均6.2d,用高渗性盐水进行冲洗能加速切口脂肪液化的愈合.结论 高渗性盐水可加速切口脂肪液化的愈合.
作者:陆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早期心率变异性(HRV) 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到2010年1月院住院2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均为发病48h以内的ST段抬高型AMI患者.在发病极早期48h内(平均26.5h) 及稳定期2周(平均14d)各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一次,测HRV各指标值.结果:AMI患者极早期HRV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在SDNN、SDANN、PNN 50、RM SSD、HF,P < 0.01 ; 稳定期HRV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在SDNN、SDANN、RM SSD,P <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极早期及稳定期HRV明显减低,而极早期心肌梗死患者HRV减低更加明显.
作者:柯亭羽;杜娟;牛学琴;赵黎莉;徐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糖尿病脂代谢紊乱致血管病变是造成肾脏损害的重要因素之一[1].控制脂肪摄入量,纠正脂代谢紊乱是降低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和减轻肾脏损害的必要措施[2].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术急诊救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10月在本院或院前行心肺复苏术急诊救治的124例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24例患者中,复苏成功79例,成功率为63.7%;死亡45例,死亡率为36.3%.结论 在急诊救治中应用心肺康复术,不但有效提高了抢救成功率,而且对于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陈仿;陈宁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龄急腹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通过对我院48例高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做出综合分析.结果 痊愈45例,死亡3例.结论 加强高龄急腹症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可减少手术的风险及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健康教育使其达到早期和规律治疗,通过实验验证对高血压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减少高血压的严重并发症,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方法 选择两组性别、年龄、症状轻重、主要类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的高血压病人58例,其中32例为观察组,26例为对照组.58例均由专门医师指导应用口服降压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都较高,分别为91%和81%,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显效率分别为47%和19%,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 通过对观察组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高血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作者:董艳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