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医院艾滋患者告知与转介中的问题与对策

郑桦

关键词:综合医院, 艾滋病患者, 问题, 免疫力下降, 机会性感染, 艾滋病防治, 临床症状, 心理反应, 相关信息, 多种疾病, 积极意义, 治疗, 稳定, 危害, 人体, 情绪, 病情, 被告
摘要:艾滋病本身没有特异的临床症状, 它对人体的危害是由于在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 各种机会性感染所造成的[1].因此, 艾滋病防治涉及到许多种疾病.在综合医院,大部分艾滋病患者多因其他疾病入院,当被告知有关艾滋病的相关信息时,患者大多始料不及,其反应复杂多样,往往强烈的心理反应强于原有的病情症状,因此,做好综合医院艾滋患者告知及转介工作,不仅能使艾滋患者情绪稳定及得到对应的积极治疗,对医院的正常工作亦有积极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肺结核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收治的 58 例误诊的老年肺结核患者,提高老年肺结核的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 对我院收治并误诊的58例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肺结核患者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合并症多,易造成漏诊、误诊.结论 临床医生对于老年肺结核要予以足够重视,降低误诊率,控制结核病的传播.

    作者:那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城乡部分已婚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评估

    目的 了解我现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现状,探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2010年5月由我站对1782例企事业单位已婚职工及部分乡镇农村育龄妇女进行一般妇科检查、阴道镜、彩超、实验室检查,对有自觉症状或可疑病例进行TCT检查,同时对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指导治疗,结果统一录入生殖健康档案.结果 总患病率为33.97%;患病顺位为慢性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炎、盆腔炎、滴虫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结论 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生殖健康普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规范的生殖道感染干预措施,可降低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率.

    作者:孙胜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肋骨骨折的外科治疗

    肋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胸部创伤,尤其近来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其发生率,尤其是多处、多根骨折发生率明显升高,亦常合并肋间血管、胸膜及肺等损伤而致血、气胸或因疼痛不敢呼吸、咳嗽,使分泌物潴留,导致、肺部感染,加重呼吸困难.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或者长期吸烟、合并慢支炎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机率尤其高.

    作者:陈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南充市城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分析

    目的 了解南充市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情况.方法 采用自编的高血压病人用药依从性问卷,对39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用药依从性佳者为37.9%,用药依从性不佳者为62.1%.结论 该地区高血压用药依从性整体情况都较差,又以低、中危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表现更为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长期用药控制血压的意识和重要性认识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有效手段.

    作者:杨帆;姜兵;刘小琴;李颖;万邦磊;郑波;蒲天强;强正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儿误服火碱护理体会

    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的小儿对危险的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都有限,因此意外伤害发生率非常高,应格外注意防护.火碱(NaOH)属于强碱,误服后可致口腔粘膜、咽喉、食管、胃部灼伤,甚至危机生命.现将我科收治的两例患儿误服火碱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邸向瑜;米文育;谭启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彩超在甲状腺腺瘤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在诊断甲状腺腺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40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彩超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 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瘤体大小0.8~4.5cm,平均2.7cm,共48个结节,其中单发结节32例,多发性8例.位于左叶者17例,右叶者20例,峡部2例,双侧叶多发者1例.甲状腺内的实性占位,边界清晰、形态呈圆形或椭圆形、包膜光滑,内部呈均匀实性回声或囊实混合性回声,具有相对一致性,周围可见低回声晕,后方回声无衰减,周围组织回声正常.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血供情况视腺瘤大小,较大腺瘤血供较丰富,一般腺瘤可见少许血管,大部分可见血流信号围绕.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腺瘤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容易给病者作出定位及定性的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但还需与临床其它检查密切结合,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杨丰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脑梗塞患者血清中SOD,MDA,HCY测定与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脑梗塞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分析测定35例脑梗塞患者血浆Hcy水平和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与6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脑梗塞患者血浆Hcy水平和MDA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SOD水平则低于正常人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Hcy水平与SOD呈负相关(r=-0.4018、-0.4412,P<0.01),而与MDA水平成正相关(r=0.6012,P<0.01).结论 脑梗死塞者血浆Hcy水平升高,脑梗塞有自由基损伤.

    作者:王军;侯秀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医学院校的校医院及门诊部管理与服务模式的探讨

    本文通过探讨医学院校的校医院及门诊部职能特点:医疗、保健、预防与健康教育和传染病防控等功能,分析当前医学院校的校医院面临的形势和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医学院校的校医院职能建设、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几点体会和建议:实行一站式服务;实行目标管理;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科培训等,更好的为全院职工和学生服务.

    作者:邓海霞;朱宪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方法 分别统计住院、门诊及体检患者尿常规检验标本数量及不合格率,分析产生原因.结果 接受尿常规检验标本303例,不合格标本68例(0.60%).结论 不合格标本主要来自住院患者,常见的原因为标本量少,其次为标识错误、申请填写不详等,这些情况都可以通过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来杜绝和避免其发生.

    作者:王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析老年人高血压67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组的67例患者采用相关的治疗方法.结果 患者通过治疗之后,有效的控制了血压的稳定.结论 早诊断、早治疗、早护理,正确选用治疗药物.

    作者:钟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及护理.方法 治疗采用全身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及饮食治疗,护理工作中要及时观察消化道出血情况,加强护理措施.结果 48例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无1例因消化道大出血而直接导致死亡.结论 及时发现病情,进行有效的治疗,加强护理措施是急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重要防治环节.

    作者:叶兰芬;许凤莲;陈安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脑外伤昏迷患者家属心理压力的调查

    目的 了解脑外伤昏迷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探讨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5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别,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之间焦虑,抑郁状况有明显差别,表现为女性,住院时间1~3月,自费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分值较多(P<0.05或P<0.001).结论 护士在护理患者的同时应加强对其家属的心理护理.

    作者:徐志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乳腺癌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

    乳癌是女性为常见的恶性疾患,手术治疗是主要方法.但乳癌根治术切除范围较大,造成术后病人的胸部明显畸形,患侧上肢功能障碍,心理上承受体形改变的重大压力,病人往往出现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特别是晚期病人,常悲观失望而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宋希荣;刘敬波;丁秀欣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急性外伤性多发颅内血肿65例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急性颅脑损伤致颅内多发血肿的手术治疗临床经验,提高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急性颅脑外伤后颅内多发血肿的临床资料.根据血肿的主要分布部位对病例进行分组,不同类型血肿在不同的时机进行适当的手术,术后根据不同患者进行个体化处理.着重探讨不同血肿类型的手术原则、手术策略、术中处理等方面的问题.结果 65 例均经外科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 15例(23.1 %),中残 18 例(27.8 %),重残或昏迷状态26例(40 %),死亡6例(9.1 %).结论 颅脑损伤急性颅内多发血肿应采取个体化治疗措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法能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

    作者:李俊杰;黎雪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口腔颌面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口腔颌面部是人体的突出部位, 受伤的机会较多, 往往导致不同程度的软组织受伤, 器官变形、面部缺损, 甚至解剖生理功能被破坏和障碍.对于急性创伤合并颌面部损伤的患者,诊断与救治护理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倘若在诊疗、救治、护理过程中处理操作不当,则预后差,造成患者颜面部的残疾,心理挫折,严重影响其日后的生活质量.为此,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严格遵循颌面损伤的护理常规进行急救与护理.

    作者:王亚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安全防护措施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住院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对住院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安全防护措施的研究,如采用床头交接班提问、护理要点沟通本的建立、动静脉内瘘部位标识在床尾的悬挂、血液透析病人交接表的建立等安全防护措施的应用,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规律透析.结果 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患者和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患者有显著差异.结论 住院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安全防护措施在临床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安全,使家属和患者满意,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内瘘的寿命.

    作者:张国芳;赵玉英;段文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40例早产儿腋静脉留置针临床护理体会

    早产儿头皮静脉和四肢静脉较细,血管壁薄、弹性差,静脉穿刺成功率低,保留时间短,反复穿刺易造成血管损伤,并增加感染的机会.

    作者:刘素品;汪洁;李玉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数字化医院之路

    本文从临床诊疗、医学影像、检验处理、知识库系统等方面描述了我国医院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对数字化建设中的意识观念、应用层次、数据规范化、标准化以及建设法规等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指出如何根据医院实际走有自己特色的数字化医院之路.

    作者:黄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各导联ST段改变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各导联ST 段改变的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2例,均于胸痛发作时记录心电图.结果 112例患者中,共104例、2254次一过性心肌缺血,112例患者中,心率变异<50ms 82例,心率变异>100ms 36例,心电图出现T波的异常(≥2个导联)102例,其中仅有T波的异常者58例.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能够提供具有诊断价值的客观依据.

    作者:吴凤英;刘凤君;孔亚娟;孙敬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探讨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1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与术前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回顾分析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37例急性阑尾炎的声像图有改变,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24%(37/41).结论 超声检查对诊断急性阑尾炎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