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各导联ST段改变临床意义分析

吴凤英;刘凤君;孔亚娟;孙敬英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电图
摘要: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各导联ST 段改变的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2例,均于胸痛发作时记录心电图.结果 112例患者中,共104例、2254次一过性心肌缺血,112例患者中,心率变异<50ms 82例,心率变异>100ms 36例,心电图出现T波的异常(≥2个导联)102例,其中仅有T波的异常者58例.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能够提供具有诊断价值的客观依据.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舌系带过短矫治术后的语音康复训练重要性

    目的 探讨舌系带过短对儿童发音的影响及舌系带矫正术后语言训练的重要性.方法 43例患儿均行舌系带矫正术,术后随机分成2组,语音治疗组和非语音治疗组(对照组)对比,语音治疗组采用术后语言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一般家庭训练.结果 舌系带过短可使儿童发音障碍,治疗组患儿语言改善良好,对照组疗效较治疗组差.结论 舌系带过短导致舌前部运动障碍,影响儿童的语音发育.舌系带矫正术有利于语音清晰度的改善,再予配合专业、系统的语言训练疗效更好.

    作者:郑燕青;洪铭沿;林志敏;黄丽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无线心电遥测监护在恶性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无线心电遥测监护在恶性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系统复习近四年2100例患者的心电监护资料,并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而探讨无线心电遥测监护对恶性心律失常诊断的价值.结果 共检出各种心律失常1785例,其中包括恶性窦性心律失常,恶性房性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结论 无线心电遥测监护对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必将在将来具有进一步的发展.

    作者:雷进红;卢跃棣;黄成林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3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案的选择,降低致残率.方法 对2009年6月~2010年5月我科住院的138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溶血性疾病57例为常见病因,占41.3%;感染性疾病41例,占29.7%;其中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1例行手术治疗、Rh溶血患儿2例予换血治疗,其余患儿针对病因给予对症处理,治愈率达99.3%.仅有1例发展为胆红素脑病警告期,3个月后发现听力障碍.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是儿科的常见病,虽然大都预后良好,但也有进展成核黄疸导致死亡或严重后遗症的发生,对其病因分析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利于降低该病的致残率.

    作者:伍茂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高龄患者急腹症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高龄急腹症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通过对我院48例高龄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做出综合分析.结果 痊愈45例,死亡3例.结论 加强高龄急腹症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可减少手术的风险及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一起急性二甲苯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

    2001年4月11日,我县某供水容器厂发生了一起急性二甲苯中毒事故造成2人中毒.1 中毒经过2001年4月11日下午13时,某供水容器厂二名女工同时为本厂所生产的供水罐体内壁涂涮给水设备内壁无毒防锈漆(主要成份为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二甲苯),约10分钟后自觉头晕、胸闷、气短、全身无力,昏迷10分钟后入院.

    作者:付淼;齐国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简易标准化病人在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中应用

    简易标准化病人(simple standerdized patients,SSP)应用在于临床教学和住院医师培训,在发达国家已经有40年的历史,在美国和加拿大,70%的医学院都不同程度地使用标准化病人教学,甚至还用于住院医师的毕业后教育[1].1992年我国开始应用,但由于各种原因限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在此,我倡议简易标准化病人应用在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中,保证和提高非直属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质量,实现非直属附属医院救死扶伤和教书育人的职能.

    作者:黄艳兰;苏兴桂;陈小龙;罗光辉;吴国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进行观察,采用日本光电6511型心电图仪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结果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心律失常,占发病率的91.7%,低电压占28.3%,传导阻滞占21.7%,ST-T改变占35.0%,Q-T间期延长占3.33%.30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出院时心电图检查有明显改善.结论 虽然心电图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对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指导用药、估价心肌受损程度及预后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作者:牛宝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配合体会

    目的 总结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配合经验,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2007~2009年间在本院进行的40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中,医护人员熟悉和掌握颅脑手术的程序和步骤,各司其职,默契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结果 手术成功36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 手术室护士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心、熟练的急救技术和应急能力,在短时间内备齐所需物品,手术过程中要与医生同步,相互配合,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王作香;杜秀玲;梁振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术期的护理策略研究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观察38例颅内动脉瘤介入围术期的病情变化,针对性加强预防措施、及早正确处理颅内动脉瘤及介入手术的并发症.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防止动脉瘤术前再次破裂;术中予以生命体征监测,术后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通过有效的护理避免出血、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结果 本组成功栓塞 36例动脉瘤病人,1例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1例因肺内感染死亡.结论 围术期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并发症,施行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提高介入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常波;郑卓双;方坚玲;蔡楚红;李宜襄;林卓美;李学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谈催产素的正确使用

    妊娠晚期由于孕妇或胎儿的原因,需要尽早终止妊娠,常常采用催、引产,方法很多,其中催产素则是产科医生经常选用的药物.使用催产素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首先应该明确催产素的使用范围;②有下列情况者应禁用或停用催产素引、催产;③掌握使用催产素的方法并严格控制用量.

    作者:卓仁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护理本科双语教学课程建设及建议

    总结分析护理专业双语教学实践过程的做法及经验,并对加强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提出建议:建立全面的教学辅助系统;注重与平行课程的衔接与渗透;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改革教师考核制度,支持双语课程建设.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常见严重的急性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我科从2008年1月~2009年8月收治了1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重症患者,经过迅速补液,及早补钾,小剂量胰岛素及适量补钠与碱治疗,以及积极有效的护理,16例患者痊愈出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秋祥;李浓莲;罗春燕;关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妊娠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有效护理对降低母婴死亡率的作用.方法 对2004年6月~2010年8月收治入院的9例妊娠合并AR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出院8例,死亡1例.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前置胎盘以及重度感染是妊娠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早期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是降低母婴死亡率的关键,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兼顾透析护理和产科护理,方可有效提高母婴的生存率.

    作者:陈亮;陈静;魏丽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烈性传染病被控制,加之人口的老龄化,目前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

    作者:迟国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30例母乳性黄疸门诊治疗体会

    随着人们对母乳喂养好处的认识,母乳喂养率明显增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现就我院2008年11月~2010年5月30例母乳性黄疸患儿行门诊治疗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延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剖腹产手术204例临床总结

    目的 对连硬麻醉用于剖腹产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一般是采取L1-2或L2-3间隙穿刺,并向上置管2~3cm.使用利多卡因1~1.6%或1~1.6%利多卡因与0.1~0.2%地卡因混合液注射.结果 患者均麻醉成功并完成手术.结论 使用两点注药法,完善了髓神经的阻滞,可以提高剖腹产的麻醉效果.使用1%利多卡因-0.2%丁卡因已经足以帮助完成手术.

    作者:谭静;聂玉敏;李少琼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诊断

    本文采用影像学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一组新生儿颅内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资料作了总结,对其影像学征象和诊断的注意事项作进一步的探索.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phoparhy-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主要病因为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重症肺炎等,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本文就201例HIE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茂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颅脑复合损伤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颅脑复合伤的护理体会,寻求如何配合医生提高该类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护理.结果 痊愈54例,轻残1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24例.结论 及时准确的伤情评估,快捷有效的急救处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细致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是降低致残率的根本保证.

    作者:牛玉英;鄂淑云;高志磊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住院患者口服用药中的护理宣教

    目的 护理宣教在住院病人口服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有丰富药理知识的护士根据病人的文化休养、职业、性格的不同,制定不同宣教计划,循序渐进.结果 病人逐步了解有关疾病的服药知识,正确服药,促进疾病的康复.结论 护理宣教在住院病人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冉艳军;张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1%丁卡因联合3%过氧化氢溶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溃疡

    目的 探讨1%丁卡因联合3%过氧化氢溶液涂抹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的方法和护理.方法 在应用抗病毒、退热、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前提下,用1%丁卡因联合3%过氧化氢溶液为患儿进行口腔护理,每日早、午、晚各一次,10~20min后可进食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结果 患儿经以上方法治疗,10~20min后情绪稳定,均能进食,3d症状明显好转,特别是并发细菌感染有脓性分泌的溃疡面明显好转.未发生不良反应.1108例口腔溃疡全部愈合.结论 1%丁卡因联合3%过氧化氢溶液治疗可有效缓解手足口病患儿口腔溃疡的疼痛、流涎、拒食等症状,促进溃疡的愈合,且价格低廉,患儿家长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作者:朱淑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