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胜
目的 分析晚期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本样本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10年3月住院治疗的42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阴道分娩组晚期产后出血(820±18)mL,发生休克1例,剖宫产组出血量(1485±33)mL,发生休克3例,剖宫产组平均出血量明显大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组休克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例中有胎盘胎膜残留 42.86%,子宫复旧不全45.24%,子宫内膜炎或蜕膜炎9.52%,子宫切口感染裂开2.38%.结论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较阴道分娩对患者生命威胁更大,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治疗不同的分娩方式后的晚期产后出血.
作者:明兴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提高对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病人的护理.方法 通过对本院2007~2009年收住院的59例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通常在夜间或晨醒时发病,以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以青壮年男性发病居多,4~9月份发病多见,常有感染、劳累等诱发因素,经补钾及细心护理后肌力能完全恢复.
作者:赖爱萍;凌素环;唐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孕三烯酮、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方法 选择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拟手术病例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孕三烯酮组和米非司酮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孕三烯酮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孕三烯酮口服;米非司酮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米非司酮,随访2a.比较3组疗效和妊娠率.结果 米非司酮组的疗效和妊娠率明显优于孕三烯酮组,孕三烯酮组的疗效和妊娠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米非司酮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显著,能提高患者妊娠率.
作者:张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医学高校附属医院的临床青年教师既在临床科室上班,又肩负着高校学生的教学,包括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临床见习及毕业实习等教学环节.高等医学院校的理论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阶段,理论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医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医学合格人才的培养.本文从青年教师的培养、听课(本人及督导)、集体备课、试讲、理论课大赛、网上评教、导师制等方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与措施.
作者:邓红星;陈宜高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发生的无菌性炎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疼痛性疾病,且常伴有肩关节功能障碍.肩周炎病程较长,肩部隐痛或剧痛,疼痛可入放射致颈部或上臂,夜间疼痛加重.一般一年左右可自愈,但若不配合治疗和功能锻炼,即使自愈也将遗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尤其对于顽固性肩周炎,治疗和锻炼更加重要.
作者:鲍玲芝;郭振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氢溴酸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安全性、副作用发生率.方法 选择剖宫产手术80例,ASAⅠ级-Ⅱ级,术后使用一次性微量镇痛泵.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芬太尼0.8mg加托烷斯琼5mg;B组:芬太尼0.4mg加氢溴酸高乌甲素16mg和托烷斯琼5mg.两组均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两组镇痛泵均设置为维持量4ml/h,PCA1.0ml,锁定时间15min.对术后即刻,6h,12h,24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BCS法评价疼痛的程度和疗效,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间在术后各时点疼痛的程度稍有差别,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两组间部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 溴酸高乌甲素复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权安京;胡腾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无痛人流手术方法,不仅解除了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同时也减轻了患者心理上的恐惧.在采用丙泊酚作为麻醉药物进行手术,患者处于睡眠状态,保证医生在无干扰下实施手术,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减少人流综合症的发生率.由于在术中患者意识丧失,不能表达自己感觉,手术的反应与麻醉的危险必须由护理人员准确、仔细的观察、护理才能及时发现,提醒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因此,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无痛人流患者身心状态相对传统人流更加稳定,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服务模式.
作者:陈汉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7例HIV阳性孕产妇母婴传播阻断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HIV阳性孕产妇进行母婴传播阻断,干预措施,抗病毒药物治疗+产科干预+个人喂养.结果 7例HIV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分别于12个月及18个月时进行HI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HIV阳性孕产妇行母婴传播阻断干预措施效果明显.
作者:何灿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新毕业护士进行岗前和岗位培训,对于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对新上岗护士进行培训,可以帮助她们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实现从学生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从而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任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静脉输液综合能力的培训考核,使护理服务人性化.方法 成立带教考核小组,制定出静脉输液综合能力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结果 切合实际的临床操作考核,病人感觉到护士的体贴关心,服务更人性,而操作护士在考核中较常规发挥,消除了考核的紧张情绪.结论 开展综合性护理技能操作,结合临床,去掉一些教条死板的考核框套,贴近临床,使操作护士更易走向专业化.
作者:武继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肩锁关节半脱位的X线征象及检查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肩锁关节半脱位45例,每例均摄取双肩锁关节旋前后前站立位及应力位片,对照分析其X线表现.结果 肩锁关节半脱位X线征象:锁骨肩峰端向上移位2~3mm(36/45),约为其远端高度的1/2,应力位肩峰端上移位4~5mm(43/45).肩锁关节间隙较健侧增宽2~3mm(32/45),应力位增宽3~5mm(40/45).喙锁间距较健侧增宽1~2mm(8/45),应力位增宽3~4mm(6/45).结论 摄取两侧肩锁关节旋前后前位及应力位片对照,肩峰端上移≥2mm,关节间隙增宽≥2mm,喙锁间距较健侧增宽≤5mm对判断肩锁关节半脱位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周礼平;谈嘉祺;陈馨;段春华;文菊;蒋晓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各导联ST 段改变的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2例,均于胸痛发作时记录心电图.结果 112例患者中,共104例、2254次一过性心肌缺血,112例患者中,心率变异<50ms 82例,心率变异>100ms 36例,心电图出现T波的异常(≥2个导联)102例,其中仅有T波的异常者58例.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能够提供具有诊断价值的客观依据.
作者:吴凤英;刘凤君;孔亚娟;孙敬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动静脉内瘘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保持动静脉内瘘的通畅和长期使用是提高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告知患者应该配合的具体事项,做好术前准备,术后注意手术侧肢体体位,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内瘘通畅情况,做好术后宣教及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
作者:赵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艾滋病本身没有特异的临床症状, 它对人体的危害是由于在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 各种机会性感染所造成的[1].因此, 艾滋病防治涉及到许多种疾病.在综合医院,大部分艾滋病患者多因其他疾病入院,当被告知有关艾滋病的相关信息时,患者大多始料不及,其反应复杂多样,往往强烈的心理反应强于原有的病情症状,因此,做好综合医院艾滋患者告知及转介工作,不仅能使艾滋患者情绪稳定及得到对应的积极治疗,对医院的正常工作亦有积极意义.
作者:郑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本文报道13例颅神经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其中1例患者于病程第5 d出现呼吸肌麻痹行气管切开,人工辅助呼吸15 d后拔管,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在7-37 d好转出院.本组无听神经受损.结果 治愈5例,好转8例,无1例死亡,有效率100%.
作者:仲锐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生活的不断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价值观、健康意识及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护患矛盾日趋突出,严重影响广大医护人员及医院的形象,阻碍医学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和亲和力,从而减少矛盾,提高患者的治疗和生存率.基于与护患家属沟通的重要性,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梁倩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的特点,凡未患过麻疹或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接种过疫苗但抗体已显著下降者均为易感者.据统计我国麻疹疫苗普种后发病率逐年下降,现在降至10/10万左右,但以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因此,加深对麻疹的研究,以有效预防和救治麻疹患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侯丽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高职药学专业培养的是能从事药品的经营、生产、检验、管理和使用等工作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在药理学教学中,通过学习目的 和方法的介绍、医疗案例的展示、调研、课前任务布置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作者:周媛祚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本文通过使用多普勒超声对正常新生儿肺动脉压的监测,从而分析正常新生儿肺动脉压力情况,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病的诊断提供超声学鉴别依据.方法采用东芝660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69例新生儿肺动脉压力进行监测.用多普勒测定右室收缩前期与右室收缩期时间的比值(PEP/RVET).结果被监测的69例新生儿中,右室收缩前期与右室收缩期时间的比值(PEP/RVET)59例在0.2至0.35之间,10例在0.35~0.42之间.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以在不同情况下针对不同患者进行测量与评价,为鉴别是否为肺动脉高压疾病提供很好的依据.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新型元宫药铜宫内节育器(IUD)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采用长期跟踪服务的随机临床对比性研究方法,对在本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放置宫内节育器的400例妇女(其中活性元宫药铜组与药铜园型组各200例)分别在放置1年、2年、3年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药铜园型IUD与活性元宫药铜IUD相比,园型药铜IUD确实存在较高的脱落率、带器妊娠率及月经异常、白带增多等检出率.结论 园型药铜IUD脱落率、妊娠率高,因反复脱落或异位导致意外妊娠而不得不进行人工终止妊娠术,给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活性元宫药铜IUD节育效率高、副反应少、续用率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IUD.
作者:张发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