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涛;陈晓品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在治疗鼻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本科2005年3月~2007年1月收治的82例鼻出血患者鼻内镜辅助下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82例患者经过鼻内镜下微波治疗、凡士林纱条及Merocel膨胀止血海绵局部填塞止血后,80例未再出现鼻出血而达到治愈,治愈率97.6%.结论 鼻内窥镜辅助下的微波和填塞等方法治疗鼻出血,具有定位准确、止血彻底、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应作为专科治疗鼻出血的一种常规手段.
作者:黄涛;贾丹丹;张云高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应用张力带技术治疗中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撕脱骨折疗效.方法 自2004~2007年应用张力带技术内固定治疗中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撕脱骨折18例效果满意.手术后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年.骨折均达到或近似解剖复位,临床愈合时间为3~9周(平均6周).手功能恢复按TAM标准评分:优13例,良4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4%.结论 该法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愈合快、手功能恢复好,不失为一种治疗中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撕脱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张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腭裂上颌前份塌陷的有效矫治方法.方法 5例腭裂术后患者,前颌发育不足,4例植入下颌骨外板,1例植入颅骨外板.术后长追踪2年.结果 5例患者术后面容改善,面中份塌陷得到不同程度矫正.结论 密质骨植入是腭裂上颌前份塌陷的有效矫治方法之一.
作者:邓诚;归来;李颖;刘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近年来高校毕业的医学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临床实习态度散漫,走马观花,毕业后不能胜任住院医生的职责,部分甚至不能获取临床医生资格证.凡此种种迹象表明,保证和提高临床实习的教学质量,是当前深化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为此,本文就现阶段影响外科临床实习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探讨,进而寻找解决对策.
作者:叶钢;易善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人工流产中提供人性化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本文对人工流产的受术者提供导乐陪伴及宫颈预处理,减轻了人工流产术中不良反应的出现,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霞萍;冯秀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心律失常型病毒性心肌炎主要表现为频发各种期前收缩,尤其是室性期前收缩,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疗效不佳,或长期服用产生不良反应而影响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中药制剂,参松养心胶囊不失为一种适当的选择.本院对24例以室性期前收缩表现为主的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在常规营养心肌治疗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对患者的室性期前收缩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刚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直肠给药对晚期癌痛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盐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初始剂量30mg,依疼痛程度调整用药,每12小时给药1次,连续给药至少1周.结果 本组78例晚期癌症疼痛患者,显效36例,有效4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4%.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恶心、呕吐、排尿困难、嗜睡,均为Ⅰ~Ⅱ度,患者能耐受.结论 盐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镇痛手段.
作者:崔贤杰;毛素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缺血性中风(脑血栓、脑栓塞等)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1].随着人类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的深入,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将会不同程度受益于基因治疗的进步,有研究者提出了治疗性血管生成(therapeutic angiogenesis)这一治疗策略[2] ,并且迅速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作者:刘勇;李黔宁;郑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尿道损伤在泌尿系损伤为常见.且治疗与护理比较复杂,如处理不当,可产生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本院自2004年以来,共收治20例尿道损伤手术的患者,其中1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骨盆骨折,因治疗、护理及时得当,均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祥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18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6个月,于2005年2月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尿困难,伴尿频、尿急,无尿痛,每日解小便10多次,在当地就诊予抗炎治疗,病情无明显缓解,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4个月前发生解小便困难,当地行导尿术,术后排尿困难好转.
作者:程湘;谢荣凯;陈正琼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s)是一组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动、植物体内的生物进化中高度保守的多肽蛋白.它主要作为分子伴侣参与蛋白质的合成、折叠、积聚、装配、运输和降解,在细胞的生长发育、代谢分化、基因转录、维持组织细胞的自稳和环境适应性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罗善明;高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临床路径在假体隆乳术中实施的效果,为患者选择佳的医疗模式和管理模式.方法 将2005年6月~2006年1月在本科行假体隆乳术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临床路径(CP),另一组继续采用传统的诊疗方法,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比较两组间的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平均住院费用下降,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临床路径在临床领域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值得推广.
作者:覃霞;何梅;李世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由于孕妇临产后常常需要经过10余小时的阵痛才能分娩,因为害怕长时间的疼痛,这也是近年来各医院剖宫产率不断上升的原因之一.因此,提高阴道分娩质量,保障母婴安全地自然分娩,是摆在广大产科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院采取在活跃期行人工破膜,并加强产时护理,明显地缩短了产程,减少了母婴并发症,提高了阴道分娩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岳琴;郭益萍;张盈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本文探索眼科表面麻醉手术患者术中眼位和头位改变规律,了解其对手术造成的影响,从而评估护理干预措施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表面麻醉手术患者共200例(近视手术和白内障手术各100例).术前分别对两类患者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两组.对常规组在健康教育中进行配合技巧的讲解,对处理组另外增加注视训练,观察记录眼位和头位配合及术中暂停手术矫正头眼位情况,并于术后1周调查患者手术满意度.结果 除白内障患者手术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两类患者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头位和眼位变化率、术中暂停等待手术时机发生率明显高于处理组.结论 眼位、头位配合技巧及注视训练,可得到患者的主动配合,减轻了心理压力,是取得较好手术疗效的可靠保障,是降低眼科表麻手术风险的重要措施.
作者:曾登芬;孙强;白继;喻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慢性衰竭、瘫痪、需长期卧床的患者,四肢某些骨突部位容易发生褥疮,临床上常用气垫床、棉圈、勤翻身等来预防褥疮的发生,但气垫床对预防四肢局部褥疮效果欠佳,做棉圈费时又耗材,勤翻身增加护士的工作量.2007年1~4月,本科67例患者采用医用橡胶手套做的简易装置在预防四肢骨突部位褥疮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徐灵莉;刘德线;刘建萍;刘晓玲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常见,往往起病急骤,病情危重,治疗上用H2受体阻滞剂疗效欠佳,而进口质子泵阻滞剂洛赛克、兰索拉唑疗效好,但价格昂贵.因此,寻找疗效好、价格低廉的药物是临床医生值得研究的课题.为此对本院近年来用国产注射用泮托拉唑钠用于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进行了研究,并采用H2受体阻滞剂作对比观察,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唐德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脑卒中患者除有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并发各种情感障碍,其中抑郁是常见的情绪改变.它常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时间延长和劳动能力丧失增加,甚至影响脑卒中的病死率.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256例急性脑卒中者进行前瞻性分析,发现87例伴有抑郁症,其发生率33.98%,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松国;唐维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经后方传统及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 由同一组手术医生行传统切口全髋关节置换50例,微创切口全髋关节置换36例.比较两种不同入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12周Harris评分及假体的位置、血沉及c-反应蛋白.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12周Harris评分及假体的位置、术后疼痛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传统入路血沉及C-反应蛋白较高(P<0.05).结论 传统及外侧微创全髋关节入路均体现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微创入路创伤较小.
作者:吴虹;张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预防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中胆道损伤的方法.方法 对本组611例MC中发生的6例胆道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9年12月前施行MC 221例,发生胆道损伤4例(1.8%),2000年以来实施MC 390例,发生胆道损伤2例(0.5%).结论 思想上高度重视、规范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是预防MC中胆道损伤的关键.
作者:孟烈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本院于1997年6月以来共收治宫颈重度机能不全28例.全部采用宫颈双U字缝合并与宫颈前后唇各穿一头皮针塑料管,经临床观察,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宁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