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贤杰;毛素芳
信号接头蛋白c-Crk是原癌基因c-Crk表达的产物,参与了受体整合蛋白和酪氨酸激酶等多种分子的信号转导.目前发现,在一些恶性肿瘤组织中c-Crk蛋白过度表达,且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本文就c-Crk的结构特征、功能以及c-Crk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与恶性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阴传敏;姚珍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儿童麻疹抗体水平监测,为制订控制或消灭麻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本区2~15岁儿童共333份血液标本,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G抗体.结果 共调查333人,抗体阳性率为91.3%,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762.不同性别抗体阳性率和抗体保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住人群的抗体阳性率和抗体保护率均明显高于流动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做好基础免疫的同时,应加强7岁年龄组儿童麻疹的加强免疫.适时对易感人群进行强化免疫,提高人群的免疫覆盖率.
作者:喻上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应用张力带技术治疗中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撕脱骨折疗效.方法 自2004~2007年应用张力带技术内固定治疗中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撕脱骨折18例效果满意.手术后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1年.骨折均达到或近似解剖复位,临床愈合时间为3~9周(平均6周).手功能恢复按TAM标准评分:优13例,良4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4%.结论 该法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愈合快、手功能恢复好,不失为一种治疗中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撕脱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张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临床路径在假体隆乳术中实施的效果,为患者选择佳的医疗模式和管理模式.方法 将2005年6月~2006年1月在本科行假体隆乳术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临床路径(CP),另一组继续采用传统的诊疗方法,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比较两组间的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临床路径后,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平均住院费用下降,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临床路径在临床领域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值得推广.
作者:覃霞;何梅;李世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18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双侧或单侧脑室引流配合腰穿脑脊液置换,观察其疗效.结果 恢复良好6例,需人照顾8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存活患者无脑积水发生.结论 本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脑室出血的死亡率,迅速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加快脑脊液正常化,减少脑积水等并发症.
作者:张富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本文探索眼科表面麻醉手术患者术中眼位和头位改变规律,了解其对手术造成的影响,从而评估护理干预措施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表面麻醉手术患者共200例(近视手术和白内障手术各100例).术前分别对两类患者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两组.对常规组在健康教育中进行配合技巧的讲解,对处理组另外增加注视训练,观察记录眼位和头位配合及术中暂停手术矫正头眼位情况,并于术后1周调查患者手术满意度.结果 除白内障患者手术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两类患者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头位和眼位变化率、术中暂停等待手术时机发生率明显高于处理组.结论 眼位、头位配合技巧及注视训练,可得到患者的主动配合,减轻了心理压力,是取得较好手术疗效的可靠保障,是降低眼科表麻手术风险的重要措施.
作者:曾登芬;孙强;白继;喻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泪囊鼻腔吻合术中泪囊与鼻腔不同吻合方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83例慢性泪囊炎做泪囊鼻腔改良吻合术,并对照88例慢性泪囊炎做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改良吻合方式其治愈率明显高于传统吻合方式.结论 改良吻合术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可减少鼻黏膜损伤,术后可减少复发,治愈率高.
作者:张进;梁宾;张季元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孕产过程是否顺利,并对产后康复也有重要影响.目前国内对孕产妇心理状态的研究资料较少,本组通过对112例分娩前后的孕产妇用医院焦虑抑制情绪测定量表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发现分娩前后孕产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况,影响着产程和产妇的康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施若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经后方传统及微创全髋关节置换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 由同一组手术医生行传统切口全髋关节置换50例,微创切口全髋关节置换36例.比较两种不同入路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12周Harris评分及假体的位置、血沉及c-反应蛋白.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12周Harris评分及假体的位置、术后疼痛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传统入路血沉及C-反应蛋白较高(P<0.05).结论 传统及外侧微创全髋关节入路均体现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微创入路创伤较小.
作者:吴虹;张健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人工流产中提供人性化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本文对人工流产的受术者提供导乐陪伴及宫颈预处理,减轻了人工流产术中不良反应的出现,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霞萍;冯秀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本院于1997年6月以来共收治宫颈重度机能不全28例.全部采用宫颈双U字缝合并与宫颈前后唇各穿一头皮针塑料管,经临床观察,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为了解重庆市綦江地区临床成分输血情况,提高临床成分品种的配备,更好地满足本地区临床医院成分输血的需要,作者对2003~2007年的供血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志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原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液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变化及与痰液中相关因子的关系.方法 选择慢性肺心病急性期患者48例,健康查体自愿者18人作为对照组.在肺心病患者急性期及治疗病情缓解后1周,检测外周血HMGB1表达及痰液中HMGB1表达、TNF-α水平、SOD活性、MDA水平变化.结果 肺心病组急性期患者外周血HMGB1阳性率显著高于缓解期,缓解期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痰液HMGB1表达正相关.血液HMGB1表达阳性组痰液TNF-α水平及MDA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结论 HMGB1有助于反映高原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局部炎症反应.
作者:其美卓嘎;米码拉姆;达娃;戴晓天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腭裂上颌前份塌陷的有效矫治方法.方法 5例腭裂术后患者,前颌发育不足,4例植入下颌骨外板,1例植入颅骨外板.术后长追踪2年.结果 5例患者术后面容改善,面中份塌陷得到不同程度矫正.结论 密质骨植入是腭裂上颌前份塌陷的有效矫治方法之一.
作者:邓诚;归来;李颖;刘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药物流产作为一种终止妊娠和用于绝经期妇女取器的方法,因其有效、方便、安全,且效果明确,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已被许多育龄妇女和妇产科医生所接受.但普遍用于非带器妊娠的终止和绝经妇女取器,而带器妊娠的药物流产尚在探索中.本站2005年7月~2006年7月共行药物流产574例,其中带器妊娠97例,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孕妇易于接受,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脑卒中患者除有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并发各种情感障碍,其中抑郁是常见的情绪改变.它常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时间延长和劳动能力丧失增加,甚至影响脑卒中的病死率.近年来,已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256例急性脑卒中者进行前瞻性分析,发现87例伴有抑郁症,其发生率33.98%,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松国;唐维国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视频脑电图是一种反映脑功能状态的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性,是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实验室检查手段;它既是衡量工作质量优劣、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作为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病案保存的重要部分,评定医院视频脑电图检查质量的有效依据[1].2006年3~12月,对本科开展的视频脑电图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3个周期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管理循环程序,实施全程环节质量控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祖群;杨定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是目前眼科医师公认的治疗白内障的先进、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恢复快等优点.本科自2005年以来改用0.4%奥布卡因(商品名:倍诺喜)做眼球表面麻醉完成手术,效果满意,现就该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谢丽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检测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serum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sTRACP5b)在骨代谢紊乱疾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英国IDS公司的Bone TRACP5b试剂盒,检测79例骨质疏松患者、84例糖尿病患者、7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24例肺癌及17例前列腺癌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组sTRACP5b水平.结果 (1)血清sTRACP5b水平在骨质疏松组、糖尿病组、肺癌骨转移、前列腺癌骨转移组中明显升高,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血清TRACP5b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也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单纯肺癌、前列腺癌未合并有骨转移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清TRACP5b可以作为较好的骨吸收指标,早期发现上述5种疾病引起的骨吸收增加.
作者:肖恩;司良毅;孟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乳头内陷(nipple inversion)是指乳头不突出于乳晕平面或者凹陷入皮面之下呈火山口状,多为先天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女性乳房畸形,据Schwager等[1]报道,其发生率为2%.我国报道的乳头内陷发生率更高,大约为8.29%[2].它不仅影响正常授乳和乳房外观,也是引起局部感染的原因之一,给女性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
作者:田怡;牙祖蒙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