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性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后的护理

蔺梅;王静波;高咏红

关键词: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外科学, 高血压性/护理
摘要:我科2002-03~2003-03采用颅内血肿微创粉碎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18例,效果满意.但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是影响手术成功的主要问题.因此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使病程缩短,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促进患者早期治愈和康复.护理体会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骨髓转移癌误诊30例分析

    对我院1994-03~2004-03接诊的骨髓转移癌首诊误诊30例分析如下.

    作者:董春玲;姜玉珍;王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护理文书书写常见的质量缺陷分析

    为提高我院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院质控中心、护理部对2 a来部分归档病历进行抽查如下.

    作者:袁先霞;张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便携式化疗泵配合PICC持续给药的护理

    我院2001-01~2004-12应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便携式微量泵配合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PICC)持续给药128例,便携式化疗微量泵能24 h持续给药 ,效果良好,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李黎;马新乐;孙广荣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宫腔镜手术护理

    2004-04至今,我院妇科引进了德国产狼牌宫腔镜,开展了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黏膜下肌瘤切除术(TCRM)、经宫颈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均取得了很好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徐红;李红云;王婷;孙秀娟;梁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0例疗效观察

    我院1990-04~2003-04经病理确诊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NIP)3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薛新中;茹祥君;张明;薛志勇;张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急诊科护士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1 身心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由于工作性质所决定,急诊科护士长期处于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大脑及全身心时刻都处在备战状态,加之急诊科护士的工作量过大,长期超负荷地工作运转,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她们时刻都目睹被疾病和伤痛困扰的患者,也时常目睹着生死离别,这些不良情景,常常影响着她们的情绪,也影响着她们的身心健康.

    作者:曹建华;郑云香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老年呼吸衰竭氧疗护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氧疗是治疗呼吸衰竭的一种手段,对纠正缺氧、挽救患者的生命起着重要作用.如氧疗方法不当,护理不周,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 .

    作者:段素花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术中输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穿刺部位和穿刺针的选择术中输血时穿刺部位常规选择较粗、较直的血管,一般多用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和大隐静脉,正常情况下操作简单,易于成功.但是对于创伤较重、失血较多、手术时间较长、病情危急的患者,因血容量严重不足,静脉血管常痉挛、塌陷、不充盈,穿刺前可先进行局部热敷,水温不超过45℃,防止烫伤,亦可用2%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封闭,以解除静脉血管的痉挛,使血管舒张充盈.以上方法均失败时,应立即进行大隐静脉切开或锁骨下静脉插管,不应反复穿刺,以免浪费宝贵时间,并且对重要血管是一种不必要的破坏.穿刺针首选静脉留置针或12~16号头皮针,针头过小不但能破坏红细胞,而且还影响输血的速度,延误救治时机.

    作者:任婷;杨军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癌症患者放疗前的心理状况调查

    我们2004-03~2004-07对癌症患者106例进行心理状态调查, 找出其主要心理问题,并施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下.

    作者:王洪新;蔡洁玉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CT平扫呈团块状钙化型星形细胞瘤1例

    1 病例报告女,15岁.因头昏伴阵发性手脚发抖3周就诊.3周前无明显诱因感头昏,伴胸闷,手脚发麻 ,时有手脚发抖,发作时无意识丧失、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抽搐、呕吐等症状,多次发作,每次10~20 min,可自行缓解,缓解后对当时情况记忆清楚,2周来发作3次 .神经系统检查阴性,双侧眼眼底检查正常,病理征未引出.CT:在左颞叶深部见一大小为 1.6 cm×1.2 cm的不规则高密度影,其CT值于薄层扫描时在123~335 Hu左右,该病灶周围未见水肿带影及占位效应征象.中线结构无偏移;脑室系统未见扩大;脑沟、脑池无增宽或变窄改变.所扫颅盖骨骨质未见破坏,中断表现.CT诊断:左颞叶钙化灶.颅脑MRI平扫+增强及MRA检查示:左颞叶白质内见1.8 cm×1.4 cm大小片状等短T1稍长T2信号病灶,边界欠清,水抑制成像呈高信号,病灶下方左颞叶内条状低信号;增强扫描该病灶及其下方异常信号未见强化.余脑实质内未见异常.脑室系统形态、大小正常,中线结构居中,脑沟、脑回未见异常.

    作者:郭飞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高龄股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我院2002-01~2005-02收治60~90岁老年骨折85例,围术期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英;贾会敏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影响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因素及相应对策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和认识程度, 将对血糖值的控制有很大影响.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已经渗透到患者的治疗计划中, 影响着疾病的转归[1].因此,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质量,对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徐永革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人工机械通气辅助抢救急性致死性心源性肺水肿40例疗效观察

    1996-07~2004-03我院急性心源性肺水肿40例应用机械通气辅助治疗,疗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石全宝;聂勤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CT引导下空洞内注药治疗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疗效观察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00-05~2003-03我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98例,男63例,女35例,年龄16~60岁.均符合下列标准:(1)初治失败;(2)痰培养及药敏对异胭肼和利福平2种以上抗结核药物耐药;(3)胸部CT或胸片显示单个或多个空洞位于一侧肺内;(4)临床无发热、呼吸困难、咯血,无心、肝、肾、脑功能障碍.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对照组49例,两组性别、年龄、耐药情况及病史均有可比性.

    作者:郑淑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眼球内巨大异物存留1例

    1 病例报告男,32岁.2002-11-13在建筑装潢施工中不慎被碎石块击伤左眼,左眼视物不见、眼球疼痛、流血不止.急诊就医于当地医院.给予局麻下左眼角膜穿通伤清创缝合术.术后患者仍感左眼疼痛剧烈,视物不见.2周后,患者在当地另一家医院就诊,经查眼眶CT示左眼球内巨大异物存留.于2003-12-05来我院就诊,眼科专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强光感(± ),光定位不准,红绿不辨.左眼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混浊水肿,7~3点位横贯角膜中央区穿通伤,7点位角膜缘伤口向巩膜缘外裂伤2 mm,前房浅,晶体缺如,瞳孔区大量渗出及膜状机化物,房水混浊,虹膜残缺不全,纹理不清.

    作者:陈穗桦;韩元婷;顾森山;姜涛;黄振平;王理理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急性胃肠炎误诊肠梗阻189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本组男135例,女54例,年龄6~74岁,平均41.2岁.均有腹胀、腹痛,并有从发病到就诊无排便153例,无排气135例,腹部压痛167例,恶心、呕吐105例,振水音8例,肠鸣音减弱4例. 其中有腹部手术史38例.经X线透视示腹部肠管积气,并存在1~5个气液平面,急、门诊医生诊断肠梗阻并入院.临床经过详细询问病史8 h内排除肠梗阻156例,其他16 h内完全排除肠梗阻,进行了相应处理.

    作者:董晓松;于继刚;张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关节镜下髓心减压入路BMP/牛松质骨复合物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护理

    我院自1996-01采用关节镜下髓心减压入路BMP/牛松质骨复合物植入的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通过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术后随访3~6 a,疗效满意, 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捷;刘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肺癌晚期临终时的护理

    我科2002-10~2004-10共护理了肺癌晚期临终患者15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刘书哲;徐录萍;周毅娟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肋骨嗜酸性肉芽肿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报告3例外科治疗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经验,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结果:肋骨嗜酸性肉芽肿发病率约占原发性胸壁肿瘤的2 %~6%,临床表现为局部胸痛或无症状,胸片呈梭形骨质破坏,与正常骨质界不清,局部可见骨膜反应和骨折,易误诊为恶性肿瘤.结论:肋骨嗜酸性肉芽肿发病率低,以肋骨骨质破坏、组织细胞增生和大量嗜酸性细胞浸润为特征,术前不易确诊, 手术及放疗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田进涛;陈志强;宋小平;陈焱;魏慎海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举证责任倒置与安全输血90例体会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和举证责任倒置的实施, 医务人员的行为已随时置于法律的约束之下.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加强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证据意识.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的同时,必须加强证据的收集和管理工作, 对一些关键操作要留有文字记录,避免发生纠纷时护士处于举证困难的被动局面.我科在90 次临床输血中,既注意做好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的护理,又注重证据收集,保证了患者的输血安全,保护了医院、供血单位和护理人员自身的合法权益.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顾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