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手术护理

徐红;李红云;王婷;孙秀娟;梁杰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 手术中护理
摘要:2004-04至今,我院妇科引进了德国产狼牌宫腔镜,开展了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黏膜下肌瘤切除术(TCRM)、经宫颈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均取得了很好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肛肠疾病术后换药与技巧

    肛门直肠是具有复杂而又特殊的生理功能的器官,其具有血管纵横、淋巴密集、神经十分丰富的特点,其痛觉、感觉、温觉比较敏锐[1],也很容易感染[2].往往手术成功,却忽视了伤口的敷料更换,手术也常易失败[3] .因此,肛肠疾病手术后的正确处理是决定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影响创面正常愈合的重要一环,寻找一种痛苦小、并发症少、感染率低、创面愈合快的换药方法是我们肛肠科医生所关心的问题,现结合临床谈谈我的换药体会.

    作者:黄从永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年轻人宫颈癌延误诊断35例分析

    对我院1990~2004年40岁以下宫颈癌35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经我院病理确诊,其临床分期均按2000年FIGO修正的临床分期标准判定.延误诊断标准:有症状后医院初诊到确诊超过3个月.均为本地人,本院首诊20例,院外首诊15例,35 例均有性生活,有尖锐湿疣3例.其主要症状是阴道出血,其中阴道出血时间超过3个月才来就诊28例,3个月之内就诊5例,无阴道出血2例.初诊为其他疾病22例.其中宫颈糜烂15例 ,功血2例,宫颈肿物2例,各种手术后3例(卵巢肿瘤手术后阴道大出血休克1例,子宫肌瘤子宫次全切除后1例,诊刮术后1例).临床分期:Ⅰ期18例,其中Ⅰa期2例,Ⅰb期16例; Ⅱ期17例,其中Ⅱa期11例,Ⅱb期6例.

    作者:贺全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带血管蒂的骨(膜)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围手术期的护理

    1993~2004年我院对股骨头坏死患者进行带血管蒂的髂骨瓣转移术1 020例,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于肖峰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注射器抽吸法穿刺小儿头皮静脉效果观察

    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注射器抽吸法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秋晓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中的护理配合

    1 临床资料我院2002-11~2004-11院前复苏98例,男58例,女40例,年龄10~95岁.根据是否有明确致呼吸、心跳骤停原因分为非猝死组和猝死组,猝死组52例,非猝死组46例.98例致病原因及构成比见表1.从呼救120到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长30 min,短5 min,平均(9.1±4. 2)min.98例中行气管插管61例,有52例进行紧急除颤,仅有3例即3%获Ⅰ期复苏成功,转院内抢救.这3例中其中2例均是在转运途中突然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经采取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心电除颤等紧急救护措施,抢救成功;另外1例是呼吸、心跳骤停达10 min之久,医护人员到达现场立即实施正确持续的复苏抢救措施终获救.其余为现场抢救无效者.

    作者:鲍晓玲;杨桂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老年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我院2002-07~2004-03共对60岁以上老年患者160例施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心理护理,使患者大限度地配合医护人员,顺利渡过围术期,总结如下.

    作者:王荃声;刘艳萍;兰敏;冯素萍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学龄前期儿童无热惊厥82例分析

    对我院1995-01~2000-12学龄前期无热惊厥儿童82例分析如下 .

    作者:周艳梅;董继平;王金堂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巨大子宫黏膜下肌瘤误诊子宫体癌1例

    1 病例报告女,50岁.因阴道内肿物3 a,突然脱出于阴道外于2000-06-30入院.平素月经规律,呈3 /30日型,量中.3 a前出现月经期延长6~10 d,月经量逐渐增多,伴血块且血块量亦渐增加,四肢无力,心慌气短,食少纳差,倦怠懒言,消疲显著.曾于某医院妇科就诊,查Hb 4 g/L,并可于阴道内触及手拳大小肿物,质地硬且脆,表面糜烂,有接触性出血,诊断为子宫体癌晚期.患者拒绝治疗.出院后阴道又不规则流血,贫血加重,呈恶病质状态,于当地以中药归脾汤加减内服维持.

    作者:梁秀程;邵国丽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现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皮内药敏试验液的配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指化学结构中含有β-内酰胺环的一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非典型猹材邗0防嗪外-内酰胺酶抑制剂等[1].由于疾病谱的改变及耐药菌株的广泛产生,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现临床治疗常用的是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的猹材邗0防嗟母捶街萍痢S捎诟美嘁┢分址倍嗲壹亮看笮[ 等,应用于临床,如何做皮内药敏试验,有不同的看法.药理书、基础护理学及药品厂家也没有说明如何做药敏试验,只是提到对青霉素过敏者禁用或慎用.对我科2000-01~2004- 06现常用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周雪梅;候宪华;许金玲;姬文燕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微波诱导成骨肉瘤细胞凋亡的研究

    目的:以人成骨肉瘤细胞系为研究对象,探讨微波诱导成骨肉瘤细胞凋亡及其适宜作用剂量、作用时间.方法:以微波不同作用剂量和时间,作用于人成骨肉瘤细胞 .采用形态学观察,四唑兰显色法,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FCM等方法观察微波诱导成骨肉瘤细胞凋亡.结果:寻找到了微波诱导成骨肉瘤细胞凋亡的佳作用剂量和时间,分别为100 W/m2和1 h.结论:微波辐射可诱导成骨肉瘤细胞凋亡.

    作者:郑联合;张伟;韩涛;马保安;范清宇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人工髓核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我科2003~2004年应用人工骨髓核(PDN)置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近期疗效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刘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癌症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我科在癌症患者化疗时将化疗前心理疏导、化疗中全方位护理、化疗后观察的护理工作中融入了舒适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慧晶;殷小勇;侯会珍;刘平予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漏取宫内节育器6例分析

    漏取宫内节育器(IUD)是指取出宫内节育器数月至数年后,发现受术者宫腔内仍有IUD.现将我站从2002~2005年查出的漏取IUD 6例分析如下.

    作者:朱传玲;张慧;丁兆平;王芳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急救护理安全与防范

    急诊室是医疗纠纷的易发地,如何加强护士的言行修养、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使医疗纠纷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保证急救护理的安全,从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作者:张凤玲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眼科门诊患儿治疗时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干预

    2002-09~2003-01我院眼科门诊就诊患儿272例,我们对其心理特点及就诊表现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的心理特点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李丽军;关利敏;孟兵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0例疗效观察

    我院1990-04~2003-04经病理确诊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NIP)30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薛新中;茹祥君;张明;薛志勇;张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在临床中的应用

    1 静脉输液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1.1 静脉药物配置环境管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于2003-03正式起用,引进了美国百特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的静脉药物集中配置设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人员在各个岗位的职责及标准操作程序人员的培训,严格按照人流、物流、信息传递三方面来布局.环境由办公室、摆药区、准备区、缓冲区、更衣区、配置区、成品区和药物仓库组成.空气采用层流,各区域分别达到十万级、万级、百级.配置中心有非常强大的电脑系统,与每个病区时刻保持着联系,有利于医嘱的更改.中心的核心部分有2个200 m2、洁净度达万级的配置室,每个配置室放置4个超净台,每个超净台达百万级.

    作者:肖慧;任爱勤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急性胃肠炎误诊肠梗阻189例分析

    1 临床资料本组男135例,女54例,年龄6~74岁,平均41.2岁.均有腹胀、腹痛,并有从发病到就诊无排便153例,无排气135例,腹部压痛167例,恶心、呕吐105例,振水音8例,肠鸣音减弱4例. 其中有腹部手术史38例.经X线透视示腹部肠管积气,并存在1~5个气液平面,急、门诊医生诊断肠梗阻并入院.临床经过详细询问病史8 h内排除肠梗阻156例,其他16 h内完全排除肠梗阻,进行了相应处理.

    作者:董晓松;于继刚;张红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运用临床路径对肝硬化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临床路径是一种为患者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医疗服务模式[1].用工作流程图的方式表示,它强调实践性和时间性,是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可操作的时间表,临床路径的实施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由于目前的医疗形势和护理人员的现状,完全按照临床路径来实施各种医疗活动有一定难度,因此,我们将护理活动中的健康教育内容以临床路径的形式对患者实施,通过护理人员有顺序、有时间地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主动配合参与治疗护理,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夏运梅 刊期: 2005年第08期

  • 海洋性贫血合并G6PD缺乏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报告l例海洋性贫血合并G6PD缺乏症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少见病例的诊治过程.方法: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结果:因烫伤感染入院的海洋性贫血女患者,先后发生严重黄疸、重度贫血、DIC、肾衰、酸中毒、严重低钾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虽发病时G6PD/6PGD正常,似不支持G6PD缺乏症诊断,但根据病史、相关治疗效果以及出院后45 d复查G6PD/6PGD低于正常,后确诊G6PD缺乏症.经成份输血、低分子肝素抗凝、大剂量速尿利尿、纠酸、超浓度补钾等抢救,病情稳定痊愈出院.结论:G6PD溶血虽然是自限性的 ,但当合并海洋性贫血时,往往病情严重,可致DIC、肾衰甚至多脏器衰竭.严重溶血时G6P D活性测定多数在正常范围,不排除有G6PD缺乏时,输血须配G6PD活性正常的同型血.做好婚检和产检的筛查工作是预防海洋性贫血、G6PD缺陷症及两病并患的根本措施.

    作者:鞠文东;周巧云;伍建辉;施为建 刊期: 2005年第08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