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燕;张艳丽
目的 探讨脊柱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搜集我院2010年以来急诊科收治的60例脊柱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对不同的脊柱损伤的患者采取不同的临床护理.结论 明显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检查是呼吸内科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及年龄大而不能耐受一般纤支镜检查的患者,我院于2012年~2012年7月对住院患者应用静脉复合麻醉为95例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检查,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5例患者均为呼吸科患者,男60例,女35例;年龄23~92岁,平均年龄64岁.临床拟诊肺癌15例,支气管哮喘1例,支气管扩张10例,肺炎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30例,肺脓肿9例.
作者:李鲜翠;李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传染病漏报监测系统加强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管理,杜绝漏报,从而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有更多的时间用于传染病报告质量检查.方法 借助医院良好的信息化平台,建立医院传染病漏报监测系统,集疫情监测预警的系统、传染病阳性结果 反馈系统及传染病信息直报、查询为一体.结果 杜绝了漏报,迟报;保证了报卡的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 应用医院传染病漏报监测系统,杜绝了漏报,,提高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保障疫情数据的准确性.
作者:叶海玉;冯妙坚;游海敏;杨秀琼;梁健桃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医学化学类课程是医学院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合理的考试形式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效果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作者:王蓓;刘永红;张宜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案例资料患者,男,1977年12月出生,涉嫌盗窃,在押于看守所,平素体健,突发右下腹痛2h考虑阑尾炎送入医院,检查B超:右下腹肿大阑尾,伴周围脓肿,确诊为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予以抗炎止血等对症治疗5d后出院.住院治疗期间,手铐,脚铐制动固定于病床.出院后,重新带入看守所.监管3d后,出现左小腿肿胀,活动困难.查体:神志清,精神可,生命体征平稳,心率95次/min,律齐,未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右下腹切口已愈合拆线,左小腿略红肿,少许压痛,皮温略高.查双下肢深静脉B超,确诊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收住入院,予以低分子肝素钙0.4 皮下注射,2次/d.华法林钠片2.5mg 口服 1次/d,尿激酶针10万u,静滴,1次/d,血栓通250mg(冻干粉针),溶于250ml生理盐水,静滴,1次/d.住院治疗1w后左下肢肿胀消退,疼痛消失,疗效满意.
作者:金奇明;陈小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由于低体重婴幼儿年龄小、体重轻、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组织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对创伤的耐受力差,术后病情变化快而复杂.及先天性心脏病特有的病理特点,其较高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务人员的一个难题.临床上多数低体重先心病患儿具有病情重、反复呼吸道感染、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的特点[1],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随着低龄化、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是当前的护理难题.现将我科2009年1月~2012年5月3岁以下35例低体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冯远娟;王其燕 刊期: 2012年第04期
1病例摘要患者女,83岁,因意识障碍3h于2012年4月20日入院.入院时查体:体温不升,脉搏80次/min,呼吸 12次/min,血压 100/60mmHg,消瘦,浅昏迷,颈软,气管居中,双肺无干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min,律偶不齐,各心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未引出.头颅CT:未见异常.随机血糖:1.17mmol/L.经补充高渗糖,支持治疗,患者第二日神志清楚,言语清晰,停服降血糖药.第3天空腹血糖6.0mmol/L,治愈出院.追问病史,入院前3d,患者因口渴1月在我院查空腹血糖9.38mmol/L,诊断2型糖尿病,予格列吡嗪5mg ,3次/d,三餐前口服降血糖.但患者平时饮食差,早餐基本不进食,中餐及晚餐仅吃一个白糕或馒头.结合患者饮食情况,考虑低血糖原因为口服格列吡嗪引起.
作者:杨勇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通过对盐城地区医疗卫生机构近5a 国内发表科技论文的数量、刊物、学科分布、论文被引用情况以及结盐城地区医疗卫生方面科研现状和趋势,对盐城地区科研发展进行思考.
作者:王彪;吴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它既是临床各科护理学的基础,又与它们有关密切的联系,故学好儿科护理学是学好临床专业护理课程的关键.应在教学中深入临床,收集资料;采用病例引导式教学,精心设计提问;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善于推理、总结,帮助学生记忆;与执护考试相联系,提高执护合格率,培养综合能力强、高素质的中专护理人才.
作者:边琼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门诊作为医院窗口部门,预防感染,对于提升医院形象,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积极的意义,如何进-步加强医院门诊感染管理,综合预防与控制感染仍是当前医院门诊管理中的-个难点与重点.
作者:徐彬;张玉琼;袁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探讨重症脑梗死患者基础护理在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性,通过临床护理观察,认为加强患者口腔、呼吸道、皮肤及各留置管的护理,同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手卫生及无菌技术能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彭艳;陈景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2例肾鹿角状结石患者出现并发症的7例临床资料.总结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主要并发症包括出血3例,感染2例,肾贯通伤1例,高钾血症1例,经密切观察,精心护理均顺利出院.结论 了解经皮肾镜取石术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可使护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护理.
作者:姚宇游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血液透析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30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案,制订出相应的护理方案进行循证护理.结果 实施循证护理后,观察组皮下血肿、穿刺处渗血、穿刺失败、血流量不足、内瘘闭塞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冷盛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科学准确实施婴幼儿抗生素皮试的方法.方法 对2238例接受抗生素皮试的婴幼儿的皮试结果 的观察,分析婴幼儿青霉素皮试判断结果 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结果 影响小儿皮试结果 的因素有生理特点、皮肤消毒剂、操作因素及正确的观察方法 等.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采用正确的皮试方法,可有效减少婴幼儿抗生素皮试假阳性的发生,保证患儿得到合理用药.
作者:许立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循证护理是随着循证医学的产生与发展而出现的,已成为21世纪护理发展的方向,被逐步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获得实证,作为临床护理依据的过程[1].吸毒者的机体免疫力比正常人低,通过静脉或肌内注射毒品者注射部位未严格消毒, 且大部分注射针头未经消毒和反复使用, 易感染破伤风杆菌[2].护理工作在吸毒致破伤风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查阅有关文献,运用循证思维,探讨吸毒致破伤风患者的护理.
作者:陈丽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乳腺增生病是中青年妇女常见的乳房疾病,是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增生性疾病,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随着年龄的上升其恶变率也逐步上升,严重的危害了女性的身心健康.乳腺增生发病机制错综复杂,所以更好地诊治乳腺增生病,并进行积极预防至关重要.本文为此综述了乳腺增生的研究进展,对其发病情况、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李祥;禹正杨;冯程;王婷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股骨头置换术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结果 患者在人性化护理护理模式下手术疗效显著,全部均痊愈出院,患者住院时间为(25.5±6.5)d,术后无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结论 采取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间进行护理,取得效果较好,对于提高患者疗效和预防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古丽坎拜·白克力;阿斯木古丽·吾买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病毒性肝炎的常见并发症,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74例重症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的血浆置换102人次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在102人次治疗中共发生不良反应59人次,其中低钙血症反应的发生率高30人次,过敏反应的发生14例次,舒适的改变10例次,低血压3例次,TMP(跨脉压)增高2例次,所有的不良反应经正确的处理后缓解和消失,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经严格、周全的护理措施及处理后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消失.
作者:巫桂清;李丹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特点是发病急而恢复慢,且易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使工作、生活能力部分或全部丧失,给社会和家庭增加了极大的负担.现代康复治疗的介入大大地改善了这种状况,对脑血管病患者实施康复治疗,能够有效地恢复其肢体功能,降低残疾程度.我科对 56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系统的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洪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中药制剂血栓通注射液,是具有活血祛瘀,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能增加脑血管流量,扩张脑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能抑制血栓形成,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不良反应可见于局部或全身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严重者产生胸闷、心慌、哮喘、血尿、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过敏性休克.与降纤酶及三七类中药针剂合用至皮下出血.尚未见引起严重血小板减少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彦国;陈奕名;孙广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