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科研相关知识讲座

王润华

关键词:医学科研, 原则, 医学研究, 医学教学, 研究成果, 问题, 统计设计, 评审要点, 课题申报, 服务单位, 法的分类, 有效性, 性思维, 可行性, 科学性, 创新性, 作用, 撞击, 知识, 要素
摘要:医学科研相关知识浩如烟海,从一个命题出发,可以引出众多学科的关联内容.我想应该遵循宜众和宜学的原则,把握共性思维和掌握工具,可能对人们更具裨益.因此承蒙本刊的约托,有了下面的一些体会言语,仅为提示或提纲,片言碎语,不成体统,如果能起到某种与先生灵感撞击的作用,实属我之希望.本文只就医学研究评审问题、医学科研标书、医学科研方法的分类、当前医学教学、科研、服务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医学科研统计设计的要素和原则做一简略点述.1 医学科研课题申报与研究成果评审要点,包括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科研相关知识讲座

    医学科研相关知识浩如烟海,从一个命题出发,可以引出众多学科的关联内容.我想应该遵循宜众和宜学的原则,把握共性思维和掌握工具,可能对人们更具裨益.因此承蒙本刊的约托,有了下面的一些体会言语,仅为提示或提纲,片言碎语,不成体统,如果能起到某种与先生灵感撞击的作用,实属我之希望.本文只就医学研究评审问题、医学科研标书、医学科研方法的分类、当前医学教学、科研、服务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医学科研统计设计的要素和原则做一简略点述.1 医学科研课题申报与研究成果评审要点,包括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润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麻醉信息系统的实现及意义

    目的 对手术麻醉相关信息实现数字化管理.方法 通过数据采集程序,自动将监护仪体现的患者体征参数采集到信息管理系统中,自动在麻醉单中绘制体征参数图表.结果 麻醉医生只需要在系统中添加麻醉事件和一些相关信息就可以完成整个麻醉记录,打印出麻醉单.结论 不仅极大地提高了麻醉医生工作效率,而且能够建立个人手术电子档案.

    作者:陈利佳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改良HE染液配制提高细胞核着色质量的观察

    HE染色中细胞核的着色非常重要,细胞核发灰、发黑、结构不清是影响病理诊断的首要因素.本室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出一套有效提高HE染色中细胞核染色质量的方法.

    作者:栗娜;黄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丙种球蛋白与地塞米松治疗急性重症ITP 97例分析

    目的 比较丙种球蛋白(IVIG)或地塞米松治疗急性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疗效.方法 急性重症ITP自愿选择IVIG或地塞米松治疗,记录有效率和有效病例1年内复发率.结果 IVIG和地塞米松治疗急性重症ITP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病例1年内复发率地塞米松组高于IVIG组.结论 IVIG治疗急性重症ITP疗效优于地塞米松.

    作者:黄世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综合疗法治疗艾滋病患者急性带状疱疹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史滋病患者急性带状疱疹(AHZ)的疗效.方法 治疗艾滋病患者AHZ 40例,综合治疗组(A组)用0.5%布比卡因5.0mL、2%利多卡因3mL、曲安奈德首次40mg(以后为20mg)、利巴韦林0.6g、维生素B6100rag、维生素B121mg加0.9%生理盐水配成20mL混合液,施行椎旁神经阻滞加局部注射,联合抗病毒药、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以及心理疗法治疗艾滋病患者AHZ;对照组(B组)使用抗病毒药、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结果 A组与B组比较,止痛、皮疹结痂时间明显缩短,睡眠质量大大改善,无1例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结论 综合疗法治疗艾滋病患者AHZ疗效良好,且无后遗神经痛.

    作者:唐华军;赵乃康;邱雳;秦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鼻内镜手术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10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鼻窦内镜术下同期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对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伴中至重度鼻中隔偏曲患者.在行鼻窦内镜术时同期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结果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治愈82例(82%),好转14例(14%).无效4例(4%);鼻中隔偏曲全部矫正治愈.并发鼻中隔穿孔4例,术腔不同程度粘连8例.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窦内镜术下同期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临床疗效肯定、确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超;李正权;侯军;汪晓玲;房清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肾小管一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lbrosis,RIF)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的共同病理改变.其特征为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r msrtrix,ECM)在肾间质积聚及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生.已证实肾小管下皮细胞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为RIF发生的重要机制,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现就EMT在肾间质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华红艳;张玲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医院效益的有效途径

    目的 依托信息化管理,树立医院良好形象.增强社会竞争力.方法 充分挖掘软件功能和制定相应管理规定,既保护患者合法权益,又堵塞各种漏洞.结果 减轻了医护工作负担,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优化了患者就医流程.结论 信息化管理使医院取得了显著管理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李刚荣;穆云庆;李晴辉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应急条件下临时医院数字化体系的研究与实现

    目的 通过构建适合于应急条件下的临时医院数字化体系,提高应急医疗反应速度、救援效率和诊疗质量,并促进后续研究的开展.方法 分析应急条件下临时医院运行特点,结合现有医院信息系统应用经验,开发一系列软件系统.结果 形成了数字化工作环境,实现了临时医院内主要信息的数字化.结论 数字化体系应用使临时医院工作模式更为合理、高效,但仍需进一步在实战中检验和改进.

    作者:汪鹏;李刚荣;吴昊;熊志勇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2007年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基本信息现状分析

    本文从人力资源,仪器设备和检验能力三方面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网络报告系统资料进行分析,描述2007年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基本现状.结果 显示,重庆市有4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 265名工作人员,人员年龄主要分布在35~54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人员学历以大学为主,区和县CDC均以大专人员居多,职称区、县CDC集中在初级、中级,市CDC高级职称占26.67%.全市仪器设备配置与国家标准差距较大,市CDC检验能力基本达到国家标准(94.46%).

    作者:周瑜平;唐文革;柯良杰;朱举红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脑损伤后T细胞功能受抑与血清Fas、FasL的变化

    目的 研究脑损伤后T细胞功能受抑与血清Fas、FasL变化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伤后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择38例单纯颅脑损伤患者,分别于伤后第1、3、7、14天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SAP法检测T细胞亚群,ELISA法测定白介素-2(IL-2)、Fas及FasL.结果 伤后第1天CD4、IL-2水平均下降,第3天左右下降至低值,后逐渐升高,至2周左右呈恢复趋势;而sFas、sFasL及CD8水平伤后第1天均升高,第3天左右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至第14天左右接近对照组水平.sFas、sFasL与CD4呈负相关.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血清Fas、FasL水平与伤后T细胞功能抑制密切相关.Fas/FasL系统在伤后T细胞凋亡的调控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李永坤;徐庆雷;朱霞;王加平;冠堃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288例分析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治.方法 对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10月31日收治的2 416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288例,感染率为11.92%;其中真菌感染78例(27.08%),发生率为3.23%.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侵入性操作多、抗肿瘤药物及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控制的关键在于预防.

    作者:陈世洪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肿瘤患者PICC用尿激酶疏通20例体会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经外周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穿刺技术易掌握等特点[1].该技术已运用于临床,特别是在肿瘤患者的化疗中已经广泛应用.导管留置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除感染外,则为导管堵塞.为了减少再次插管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本科对20例PICC导管堵塞的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江晓林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舒适护理在妇科腹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腹胀,肠功能恢复慢,后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伤口愈合时间长.传统的腹部手术患者护理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护理指导,而舒适护理是护理活动与舒适的研究,使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终目的是让患者身心处于佳状态,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玉花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残余结石55例报道

    目的 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残余结石的原因与防治方法 .方法 对该院1997年6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术前无肝内胆管结石而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残余结石的55例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式:急诊19例(34.5%),择期手术36例(65.5%);OC 20例(36.4%),OC 加作胆道探查30例(54.5%),LC 5例(9.1%);术中造影14例(25.5%),术中未造影41例(74.5%).结果 残余结石在急诊与平诊的各种胆囊切除方式中均可发生,有术前术中缺乏高质量影像学检查或检查有缺陷、局部解剖不清、手术操作困难、术者经验不足或盲目自信以及多因素重叠等原因,但绝大多数可预防.55例残余结石分别经B超,T管造影、ERCP或MRCP检查确诊,并分别经EST拉网取石、胆道镜取石、再次开腹手术治愈.结论 针对残余结石的原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可将残余结石发生率降到低位,且根据残余结石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治疗方式,均能获得良好结果 .

    作者:陈圣开;何世举;李映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步长脑心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步长脑心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脑心通治疗组,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1、6个月观察评分.治疗组加服步长脑心通胶囊(1.6g,每日3次),1个月为1个疗程,连用6个疗程.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智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同时检测患者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MMSE及ADL评分改善明显,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和6个月后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步长脑心通治疗血管性痴呆有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敏;马璟曦;罗春阳;彭雪梅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18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肱骨干骨折骨不连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 2000年1月至2006年9月收治18例肱骨干骨折骨不连患者,采用骨折断端切新、固定及植骨等治疗.结果 随访7~21个月,骨折愈合率为100%.肱骨骨折不愈合的常见原因为创伤重、治疗措施不当及康复训练不规范等.结论 钢板螺钉固定加植骨是治疗肱骨干骨折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

    作者:黄志明;熊涛;林川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3种药物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即刻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3种药物对牙本质脱敏治疗的即刻及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用75%氟化钠甘油糊剂、氢氧化钙糊剂、Prime&Bond NT粘结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患者51例,共161颗患牙,对比观察3组的即刻及远期疗效.结果 即刻疗效:75%氟化钠甘油糊剂组为70.31%,氢氧化钙糊剂组为63.26%,Prime&Bond NT粘结剂组为93.10%;远期疗效:75%氟化钠甘油糊剂组为63.46%,氢氧化钙糊剂组为65.31%,Prime&Boned NT粘结剂组为63.64%.结论 Prime&Bond NT粘结剂用于牙本质过敏症的治疗有较好的即刻疗效.3种药物对牙本质脱敏治疗的远期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方文静;杨铭艳;钟秋;童庆华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医嘱法规遵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深化,各级政府对医疗投入也在大幅增加,各地分别出现了多种医疗服务保障管理实施体系,如城市基本医保、新型农村合作、新型城市合作及各种商业医疗保险等.

    作者:李初民;孙安龙;李军;张渝 刊期: 2008年第21期

  • 基于专家系统的计算机故障自动处理系统的研究

    目的 在ISO9000新管理模式牵引下,充分发挥信息化医院的自动化优势,利用专家系统原理模拟故障自动处理流程,从而提高信息科服务质量.方法 设计一种基于专家系统原理的计算机故障处理系统,从系统架构、知识表示、推理机等方面进行设计.结果 从理论上完成了对系统流程的设计,为下一步系统代码实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结论 该系统设计对科室服务质量的提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钟;李刚荣 刊期: 2008年第21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