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现状

邹永根;席鹏峰;蒋电明

关键词:周围神经, 神经移植, 雪旺细胞, 排斥反应
摘要:周围神经长段缺损后,临床上首选的方法是自体神经移植.但是自体神经来源有限,并给供区造成一定的功能障碍.目前,解决神经缺损方法的研究集中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肌桥、静脉管、硅胶管、组织工程等替代物的作用;前三者的结果都不如人意,而后者的研究尚处于实验阶段.
重庆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前镇痛对手术后疼痛影响的研究进展

    目前对于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治疗一般都在手术后开始,通过口服、肌注、硬膜外、静脉或皮下等途径给药,达到镇痛目的.同时许多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运用超前镇痛的理念和方法,预防和缓解术后疼痛,但其结果各异,存在争议.

    作者:胡艳君;魏安宁;刘怀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介绍一种颅脑手术俯卧位安置的改良方法

    临床上神经外科手术,如脑干、小脑等后颅窝手术需要在全麻后俯卧位状态下实施.传统的俯卧位安置法为:全麻后患者仰卧于手术床上→抬举患者→向头侧移动→翻转面朝下,同时胸腹两侧、双膝足背垫软枕.该法要求翻身与垫软垫要两组人员同步操作,如配合不当,需要反复移动、翻动患者以调整体位,消耗体力,同时易导致麻醉管道因牵拉而脱落.

    作者:冯家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及展望

    干细胞是具有多能性的细胞,能够无限制的自我更新并具有分化成不同的成熟组织类型的多能性.长久以来,干细胞的多能性和自我更新的能力为组织器官工程、组织器官再生提供坚实的理论平台.

    作者:季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切除术的麻醉

    目的 总结分析3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施行胸腺瘤切除术的麻醉体会.方法 对我院近年30例施行重症肌无力胸腺瘤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不同肌松剂的使用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病情的恢复影响的研究.维库溴铵 9例,阿曲库铵 12例,司可林9例.结果 使用阿曲库铵的患者术后肌松剂消除较快,患者术后恢复较好.结论 阿曲库铵的特殊消除方式更适合用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麻醉.

    作者:张晓东;谢红;杨天德;陶军;吴悦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罕见发病过程报道

    发热、贫血、出血及脏器浸润是白血病的常见临床表现,而且这些表现在未治疗情况下常呈进行性加重.本文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确诊之前血液系统表现较重,仅抗感染治疗临床表现好转,间隔一定时间后再次发病被确诊为典型白血病,这种发病过程尚无文献报道.

    作者:夏菜荣;苏庸春;岳伟红;戴碧涛;于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或延迟愈合12例分析

    内固定是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尽管骨愈合的能力很强,但仍有5%~10%的骨折愈合受到干扰,导致延迟愈合或者骨不连[1].因此骨折愈合问题仍是创伤骨科的主要问题.2000年1月~2005年6月间共收治该类患者12例,本文就其失败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郑万平;成明传;邓世全;官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成骨生长肽对大鼠成骨细胞骨架蛋白的影响

    目的 研究成骨生长肽OGP在体外对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中加入浓度为10-8mol/L的OGP,处理30min,6、12h后收集细胞爬片,采用BODYPY-Phalloidin对骨架蛋白直接荧光染色,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OGP作用后,不同时间点成骨细胞细胞骨架的变化情况.结果 OGP作用于成骨细胞后,细胞骨架出现解聚重组现象,在6h时解聚作用为明显,12h后可见细胞骨架发生重组.结论 OGP可促进成骨细胞细胞骨架的重组.

    作者:王璐;徐凌;辜向东;江晓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颈椎手术围手术期护理

    颈椎损伤常合并脊髓损伤,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瘫痪,呼吸功能障碍可直接危及生命[1].护理质量与其预后密切相关.总结2004~2005年对47例脊髓损伤患者在颈椎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认为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心理准备、气管食管推移训练以及体位护理,有助于提高脊髓损伤的生存率.

    作者:刘咏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现状

    周围神经长段缺损后,临床上首选的方法是自体神经移植.但是自体神经来源有限,并给供区造成一定的功能障碍.目前,解决神经缺损方法的研究集中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肌桥、静脉管、硅胶管、组织工程等替代物的作用;前三者的结果都不如人意,而后者的研究尚处于实验阶段.

    作者:邹永根;席鹏峰;蒋电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和防护

    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关注血源性疾病在患者中的传播,而对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危险的关注却很少.有关专家指出,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人群中血液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率.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之一,乙肝病毒的携带者约有1.2亿,丙肝的感染率也达到1.7%.艾滋病的流行在我国也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因此,我国的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暴露危险[1].

    作者:刘利;蔡绍丽;宫海燕;曹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嗜铬细胞瘤的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 提高嗜铬细胞瘤(phe)的围手术期处理水平.方法 总结37例phe患者的术前准备、麻醉管理、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经验.结果 肿瘤切除35例,膀胱部分切除2例,良性phe 34例,恶性3例,术后血压正常33例,仍需持续用药4例.结论 围手术期控制血压和扩容是保障手术安全的关键.

    作者:王万用;潘永军;黄捷;王刚;彭东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心理干预和布洛芬治疗牙科焦虑症患者正畸疼痛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和布洛芬对牙科焦虑症患者正畸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改良牙科焦虑量表筛选出60例牙科焦虑症患者,按每组20例患者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心理干预组和布洛芬组,通过100mm视觉模拟评量表对患者5d内的疼痛水平(咀嚼痛、咬(牙合)痛)进行评分,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 心理干预组和布洛芬组正畸疼痛水平(咀嚼痛、咬(牙合)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洛芬组正畸疼痛水平低于心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和布洛芬对牙科焦虑症患者正畸疼痛(咀嚼痛、咬(牙合)痛)的缓解均有较好的效果;布洛芬对牙科焦虑症患者正畸疼痛的缓解优于心理干预治疗.

    作者:胡辉;邓锋;宋锦璘;范小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两种浓度氟保护漆在体外对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生长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比较两种浓度氟保护漆对致龋链球菌生长抑制作用.为推广氟保护漆进行群体防龋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将实验组:0.5%氟保护漆、0.1%氟保护漆;对照组:0.1%洗必泰、0.05%氟化钠、0.9%生理盐水分别加入含有变形链球菌、远缘链球菌菌悬液的BHI培养基中,采用厌氧连续培养技术,观测菌落计数变化.比较其对致龋链球菌生长抑制作用效果.结果 0.5%氟保护漆、0.1%氟保护漆对致龋链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其作用明显小于0.1%洗必泰.二者之间抑制生长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两种浓度氟保护漆在体外能直接杀灭一定数量的致龋链球菌.

    作者:王金华;林居红;詹怡;蒋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急救设备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随着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知识认识的不断提高,引起了患者对医疗设备特别是急救医疗设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从初的有无,到现在的绝对可靠,怎样保障和评价医疗设备,特别是急救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是摆在医疗工程界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和重要的任务.

    作者:唐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环氧合酶-2及其抑制剂与头颈肿瘤研究进展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分解花生四烯酸、合成各种前列腺素(PG)的一个重要的限速酶.目前发现有两种亚型:环氧合酶-1(COX-1)和环氧合酶-2(COX-2).近年的研究表明,COX-2除参与炎症外,还参与多种肿瘤细胞增生、抗凋亡和血管生成,COX2与肿瘤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向银洲;魏莲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抑制正畸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在正畸临床应用中抑制牙釉质脱矿的实际效果.方法 选择50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粘接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resin-modified glass ionomer cement,RMGIC)的438颗牙齿设为RMGIC组,粘接复合树脂(composite resin,CR)的446颗牙齿设为CR组,分别在矫治前与矫治后比较两组牙釉质脱矿率和牙釉质脱矿程度.结果 矫治前,RMGIC组和CR组牙釉质脱矿率和脱矿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矿牙EDI值多数为Ⅰ度.矫治后,RMGIC组牙釉质脱矿率低于CR组(P<0.01);RMGIC组脱矿牙EDI值多数为Ⅰ度(66.67%),而CR组脱矿牙EDI值大多为Ⅱ度以上(60.53%);Ⅰ度脱矿发生率RMGIC组高于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度、Ⅲ度以上(包括Ⅲ度)脱矿发生率RMGIC组低于C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正畸治疗中使用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粘接剂粘接托槽,能抑制牙釉质脱矿的发生.

    作者:张定铭;戴红卫;杨宓;冯刚;吴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白癜风与消化道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白癜风合并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探讨消化道肿瘤与白癜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9例确诊为消化道肿瘤的白癜风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消化道肿瘤与白癜风之间存在某些相关性.结论 白癜风可能是内脏肿瘤的先兆,对白癜风患者进行监测肿瘤指标及B超、CT等检查,对早期发现肿瘤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王红敏;沈金花;赵洁;张凯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异丙酚、佩尔地平在脑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观察异丙酚合用佩尔地平在神经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9例患者中包括单纯局麻加安定类镇静药组(1组,n=87)、异丙酚加硝酸甘油组(2组,n=75)、异丙酚加佩尔地平者组(3组,n=67).对照比较介入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波动及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结果 异丙酚加佩尔地平组患者术中血压波动及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较其他方法显著降低.结论 联合使用异丙酚和佩尔地平能够明显降低神经介入治疗所产生的脑血管痉挛.

    作者:吴悦维;方平;包晓航;张晓东;陶军;杨天德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间充质干细胞的恶性转化与肿瘤间质形成

    干细胞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且在适宜微环境下具有多系分化潜能的原始细胞.近年来,对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的研究不断深入,对成体干细胞(adult stem cells,ATC)生物学特性的认识随之进一步加深.

    作者:向明章;蒋耀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致康胶囊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观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在已婚已育妇女中发病率高达50%以上,又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因此防治宫颈糜烂是降低宫颈癌的有效措施.根据致康胶囊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不仅是有清热凉血、化瘀止血作用,用于呕血、崩漏及便血.而且还有活血散瘀、抗菌消炎、祛瘀止痛、收湿敛疮、祛腐生机、减少组织渗血、减轻局部组织张力,促进组织修复的功能.作者应用致康胶囊治疗宫颈糜烂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夏棣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